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月照我还 > 第43章 表字晏平

明月照我还 第43章 表字晏平

作者:木兰笑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5 01:53:59 来源:文学城

来人比顾况想象中年轻。

头戴束髻金冠,身披暗红绣金祥云袍,腰边别了一把长。

细细看去,那剑通体雪白明亮,如一泓清泉,端的是一口好剑。

顾况这么一打量,就慢了一步。还未等他跪实了,淮南王的声音就在头顶响起:“百闻不如一见,顾小公子不必多礼。”

说着,一双有力的大手就托住了顾况正欲行礼的前臂。

顾况只感觉淮南王轻轻巧巧一提,一股大力就拉着他从地上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

顾况顺势站起,终于看清了面前淮南王的模样。

俊眼修眉,神采奕奕,唇角带笑,连日来的奔波并没有在他英挺的脸上落下什么风尘疲色,反而让他看起来有一种历经沧桑愈加醇厚如酒的感觉。

是个真正的男人——顾况理解中的男人的样子。

顾况心里不知怎么的,蹦出来这句评价。

这淮南王像个潇洒的富贵闲人,又像个温润有才的翩翩公子。

唯独不像个偏安一隅,半是失权的王爷。

或许如果哥哥在世,就生得这般模样吧。

顾况继续想下去。

是呵,有这样的哥哥,师姐怎么会看上自己呢。

顾况心中这么想着,脚下不由自主踮了踮脚尖。

他与淮南王差了半个头,在淮南王面前,这一点身高上的差距不由得使他有些自惭形秽。

淮南王似乎没有注意到顾况内心这点小心思,向碧桃了解到顾况在淮南王府暂住之后,转头对着顾况道:“小顾公子,这几日住在寒舍中,可还习惯?”

寒舍?顾况想到前几日的珍馐佳肴,雕梁画栋,心道这淮南王未免有些过分谦逊。

顾况内心如是作想,表面上却一副感激的样子:“王府中上下行宜,衣食住行,一应俱全,待我是极好的。”

淮南王听了顾况这么打官腔,爽朗地大笑笑起来,拍了拍顾况的肩膀:“小顾公子,不必这么拘礼。这几日是莫侧夫人招待你的罢,她脾气刁钻古怪,如果有礼数不周的地方,我先待她向你赔礼了。”

顾况毕竟还是没有和如淮南王这种贵胄应对交往的经验。他本来态度是及其恭敬的,但听淮南王与自己交流的语气,并不十分居高临下,语气便不自觉放送下来:“莫夫人伶牙俐齿,礼数方面无一差错,王爷不用担心。不过眼下将军府被焚,我已经不是什么小顾公子了……王爷唤我顾况便是。”

淮南王表情不由自主也哀伤了下来,道:“既然你提起这事……也好,我正要向你了解情况。”

他说着,指了指自己:“我表字迟明,你唤我迟明兄,我叫你况弟,可好?”

顾况没有不依从的。

*

淮南王将顾况带到一处水榭茶室中。

碧绿的荷叶已经有些隐隐作蔫,有几支莲蓬已经亭亭露出。

淮南王李照与顾况相对而坐。

“刚才忘了问,况弟可有表字?”

顾况摇了摇头:“家父、兄长早逝,爷爷又在外征战,我从小到大,并未起过表字。”

李照一抬手,边上的小厮就奉上纸笔。他抬起头询问顾况的意见:“我与你爷爷曾是忘年之交,与你哥哥曾也熟识,如果你不嫌弃,我便与你赠一表字,如何?”

顾况还有些懵。

他本来以为,自己住进淮南王府是因为程遥青和莫凌霜的交情。

但现在,他才慢慢回过未来。

莫凌霜一介与王妃关系不合的侧夫人,怎么会有权利又胆量留一个外男住在淮南王府呢?

这背后,怕还是知会了淮南王李照罢。

这么一想,李照与将军府曾交往甚密,也合理了起来。

只是,顾况再一次感觉到,他生在将军府十几年,还是对外界知之甚少。

无论是将军府和淮南王府的暗中交往,还是和皇帝之间的嫌隙隔阂,他都一无所知。

淮南王李照在白纸上写下了两个字。

顾况倒着看,认出了他写的是什么。

晏平。

他在心里把淮南王拟的表字和自己的姓连起来读。

顾晏平。

听起来还挺朗朗上口。

坐在他面前的李照将纸一转,朝着顾况递过去。

“况者,寒水也。我在来京路途中,也曾听闻过将军府失火、老将军为质的事情,晏平二字,一是合你名字中含水之意,二是作为兄长,愿你从此平安无虞。”

顾况点点头,应下了淮南王送他的一份礼。

“多谢迟明兄。”顾况深吸一口气,“迟明兄想问什么呢?”

李照轻笑。

他与顾况的爷爷、父亲、兄长都熟识,但在顾况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已经接旨出京了。

此时面前这个少年虽然应承了他一番好意,但眼中还是闪烁着警惕的光芒,像一只受了惊吓但强自镇定的猫儿。

于是,李照提起酒壶,问顾况微笑道:“晏平弟喝么?”

顾况却好似想到了什么事情,咬了咬唇,摇了摇头:“迟明兄,弟弟酒量浅,还是饶过我这一回罢。”

李照也只是随口一问,尽尽礼数,见顾况不愿,便也放下酒壶,自斟自酌了一杯。

在他没看到的地方,顾况的耳根子有些烧。

程遥青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王府中喝酒,他可不敢。回忆起师姐喝了酒之后水润润的眼神和嘴唇,顾况心头没来由一阵怅惘。

不知还有多久才能重新见到师姐。

但是眼下,他还是谨记,喝酒误事。

有时候,酒能把人变成另一个陌生人。

就算李照表现得与他熟稔,顾况也不敢太与他交心。因此,顾况还是选择稳妥的做法,即拒绝李照的斟酒。

如顾况所料,李照并没有强硬劝酒,反而自顾自啜了一口,将酒咽下喉咙,眯起眼睛,细细品味了一番。

好似沉浸在刚刚酒的余韵中,李照转过头来,终于对顾况说出了他想听的话:“晏平弟,我先说说,我了解到的有关将军府失火案的事情。”

从李照的叙述中,顾况听到了一个意料之中的故事。

旬日前,将军府意外失火,皇帝下旨另大理寺调查。

经过大理寺丞等一干人的努力,探明:将军府失火,从下人厢房中起。因为府中建筑多为木质结构,排列紧密,因此一直燎烧到天亮。

夏夜的京城天干物燥,所以失火的原因自然是下人不小心打翻了火烛。无心之失,才能致使这一番惨烈的火灾。

至于为什么深夜起火却无人救火,为什么府中上下没有人逃脱,在大理寺的结案卷宗中自然是一笔带过。

顾况听了这些陈述,就算是早有预料,这件事会被糊弄过去,心头不禁还是起了一股无名之火。

他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都有一股火在焚烧。

不是的,不是这样的。

身体里有一个声音在呐喊。

一幅幅画面在眼前闪回,顾况鼻尖似乎又嗅到了松节油燃烧的味道。

异邦人阿叵苏,南乐坊小倌玉郎,使得一手短刃的刘康时,被父亲下令的箭扎成刺猬的石瑞。

还有程遥青被锋刃割开的手臂。

血,不断漫出的鲜血。

鲜红的血与鲜红的火交织在一起,映照出一张张或狰狞,或丑陋,或关心的脸。

顾况只觉得眼前一片猩红。

他试图找到一个叙述的起点,一开口,却发现嗓子干涩:“……迟明兄,案卷上都是假的。”

他咽了口口水,润润嗓子,终于说出一句顺畅的话:“将军府中有人蓄意纵火,我是死里逃生,逃出来的。”

*

虽然对顾况的故事有大概的预料,但真的听到他在逃亡过程中一桩桩惊险故事的时候,李照还是不免一同心惊胆战。

听完故事,李照想了想,还是总结了一句:“因此,你认为要杀你的是与北狄人勾结的京城官员,皇上对此是乐见其成的默许态度,对么?”

面对这个精准的总结,顾况点点头。

李照却蹙起眉头:“我倒觉得,情况比你推断的更坏一些。”

顾况有些愕然。

京城有实权高官卖国,皇帝被蒙在鼓里,与将军府离心。

还有比这更坏的状况么?

李照却从头讲起了另一件事:“半月之前,顾老将军在一次例行巡查中被札答兰部的其木格‘请走’,你可知道?”

顾况听闻的,只是爷爷在集市上被北狄人掳走,与他一起的士兵均丧命当场。李照说出的这些细节,他却不知道。

不过此时他的心思并不在探究李照是如何知道这么第一手信息的。

顾况终于第一次急切起来,他不自觉地往前倾着身子,手指紧紧抓住了衣带,几乎掐进了肉里:“迟明兄,我爷爷现在的境况如何?”

李照感到了顾况的迫切,他答道:“晏平,你放心,你爷爷没有大碍。”

顾况略略松了一口气。

“顾老将军现在,应当是在草原上不知道哪处,札答兰部的王廷,被当作重要的人质关了起来。”

顾况心下有些小小的不满。

作为人质,难道叫没有大碍?

顾况迫不及待需要知道更多细节。

李照也没有瞒着他,顾况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爷爷到底是什么时候被掳走的?”

“据我所知,是十八日前。”

顾况掐指一算,便是在将军府失火的第二天。

“圣上如何反应?”

“圣上言,昔问苏武节义,望顾老将军尽忠守节,勿辱大夏武将之风。”

顾况心里不是滋味起来。

这句话看起来是在称赞顾老将军,何尝不是给顾况爷爷身上加了一层名为“忠义”的高山。

拨开赞誉的外表,内里的意思,简直就是在奉劝顾老将军好好“守节”,最好把命也搭上。

“你刚刚提到的其木格是谁?”

“我也是只知道这一个名号,听说是札答兰部新近声名鹊起的祭司。”

看来博闻如李照,也对大夏的敌人知之甚少。顾况继续问下去。

“主将不在中帐,虎贲军如何?”

“圣上身边常太傅之子,常清鸿小常大人,奉命执虎符,为虎贲军监军。”

顾况深吸一口气,问出最后一个问题:“迟明兄,我爷爷被俘之事,与将军府失火的事情有关,对么?”

李照微微笑:“晏平,你很敏锐。”

末了又加了一句:“如果你哥哥有你这么敏锐,当年或许就不会命丧北狄奸细之手。”

李照,字迟明

顾况,字晏平。

晏与平都可以形容水,河清海晏,平湖秋月,刚好查到况也有寒水的意思。

【引用】“况,寒水也。”来自《说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3章 表字晏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