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月照我还 > 第41章 程二丫的故事

明月照我还 第41章 程二丫的故事

作者:木兰笑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5 01:53:59 来源:文学城

顾况掸了掸鼻尖的灰尘。

身上的肌肉还带着白天训练过后的酸痛,他却一刻都不敢停下手中的动作。

窗外的月华如水般漫进窗户,照亮了他面前的一排排书架。

这里是淮南王府的书房。

夜半三更,四周静悄悄,只有顾况一个人在此处摸索,发出老鼠啃啮书籍一般的窸窸窣窣的声音。

列国志,不是。

风物志,不是。

英灵集,不是。

顾况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在一排排高得碰到横梁的书柜中细细翻找。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一个角落发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是一本已经有些古旧发黄的书本,用细线串订成册,封皮微微翘起。封面上,是铁钩银划的几个大字:莫氏刀剑谱。

顾况的心怦怦跳起来。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本书捧在手心,来到能照到月光的地方,席地而坐,深吸一口气,吹去书脊上的灰尘。

然后翻开了书页。

距离程遥青离开顾况,已经过了半月有余。

在这半个月中,顾况日日跟随碧桃翠柳习武,拆招练招,破招接招,每次下训,都累得直不起身。

如果说程遥青教授武功的思路是授人以渔,那么碧桃和翠柳便是授人以鱼了。前者注重武道的培养,后者注重招式的填鸭。

这后一种方式,却恰好合了顾况的脾性。

原来他从小到大就被程遥青和后来的师傅牛七拘着从基本功练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断断续续许多年,功力不见涨。

与此相反,碧桃翠柳只教他强记招式,并不能如何融会贯通。顾况本就脑子机敏,三下两下就能把种种细节铭记于心,好像画画儿似的。

刀法、剑法挥舞出来,倒也看起来像模像样。

可惜碧桃翠柳的教学进度实在太慢,每一招每一式,都得重复千百遍,才放他学下一招。

因此,顾况决定来淮南王府的书房撞撞运气。

如果他能找到完整的莫氏刀谱和莫氏剑谱,不就可以提前预知招式,大大提高学习进度了吗?

事实证明,他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顾况仿佛看到出府近在眼前。

他的嘴角已经抑制不住微笑,指尖小心翼翼拈起因为年久变得有些薄脆的书页,翻开。

目光落到书中内容的一瞬间,顾况的笑意僵在脸上。

他以为自己眼睛出了问题,拿手背揉了揉,醒了醒神,再往膝头的书本看去。

没有变化。

平整的纸面上,画着弯弯曲曲的符号,非人非兽,形态迥异。

根本看不懂!

顾况也顾不得会发出声响了,急切地哗哗翻动书页,到了书的中间。

一样混乱的符号,好像三岁儿童信手的涂鸦,根本让人找不到头绪。

顾况啪一声合上书。

封面完好无损地写着五个大字:莫氏刀剑谱。

字的笔划仍然肆意挥洒,似乎要撑满一整个格子,挣出纸面,冲顾况露出一个嘲笑的面孔。

怪不得。顾况心中喃喃自语。

怪不得碧桃翠柳要一招一招示范。

这莫氏刀剑谱根本不是能让外人看懂的!

顾况深吸一口气,耐着性子又翻开了剑谱,试图在混乱的符号中找出一点线索与逻辑。

他知道,文士之中有一些斗图的方法,譬如一幅画,一会用翰墨,一会用金泥墨,放在阳光下,翰墨现形,金泥墨反光,原来混乱不堪的图案便成了一副山水画。

或许这些笔画之间也有玄机呢?

顾况弓着身子伏在地上,鼻尖几乎就要贴在纸上,想要从页面上寻找到一些规律。

一页页翻过去,没有一页可以让他找出线索。

顾况感觉自己被耍了。

一本破书,先让他找了良久,再让他辛辛苦苦破译了大半个晚上却一无所获。

反正这么晚,淮南王府的书房也没人来,顾况也不再在意自己的脚步是不是太重,动作是不是太大了。

他气冲冲地蹬着脚凳柜子,把莫氏剑谱放到了书架的最高层。

这本书,就应该束之高阁,不见天日!

顾况在心中恨恨地想。

心中想着其他事情,顾况爬下脚凳,脚下一磕碰,猛地踩空。

“嗳呀!”他口中发出一声惊呼,整个人冷不丁倒栽了下来。

幸而顾况这两天经过演武场的摔摔打打,从高空跌落的时候,已经学会了打滚卸力。

就在滚下来的一刹那,他竭力在半空中旋转身子,调整姿势。

顾况脊背触地,重重落下。

背上传来一声闷响,背后的地板咔嚓一声,清脆地被砸开了。

几根木刺刺挠地扎着顾况的后脑勺。

顾况一个咕噜爬起身来,拿手好好地在背后又抓又掸,终于把那些可恶的木屑都掸下身去。

回过头来定睛一看,淮南王府书房的地板居然是中空的。

下头隐隐露出来一些纸头一样的东西。

顾况心头好奇心大作,顾不得背上的疼痛,把手钻进洞中一探,抓出了一卷纸来。

这些纸可没有像刚才那本看不懂的莫氏刀剑谱一样装订起来,顾况手一松,它们就如雪花般片片飘在地上。

顾况随手拈起一张放在面前,目光扫过上面的标题。

这是一张卖身契。

看起来这与他无关。

顾况就要将纸放下,眼睛却又扫过下面被卖的人氏姓名。

这是一家姓程的三口之家,父亲程三七,年二十,母亲程氏,年不祥,女儿程二丫,年四。

因为年景饥荒,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卖给了临安莫家,通共两吊半铜钱。

顾况瞪大了眼睛。

他在心里一合计,自己一个月的零花,便有一锭银子,若是换算成铜钱,不知凡几。

真是人命如草芥。

轻易地被买入,轻易地被占有。

对比自己往日的生活,顾况忽然有些恍惚了。

他晃晃头,回了神,又拿起了另一张纸。

这是籍册中撕下的一张纸,上面墨迹斑驳,隐隐还能看出程二丫的名字。

程二丫的名姓被一笔勾销。

顾况心头有些担心起这个小姑娘的命运。

被卖进莫家,又被勾了名字,难道是小姑娘经受不住苦役,死掉了?

手中的下一张纸给了他解答。

那是一本脱了线散开的花名册,上头写着,丙戌年春三月莫氏刀庄花名册,下头是一溜名字,分别写着年岁,身量,考评等第,等等。

程二丫的名字缀在最末尾,后面跟着一个五岁,丁等三级。

顾况算是看明白了,原来那小姑娘没死,而是被莫氏刀庄收留练武了。

他心头小小松了一口气,迫不及待地揭开了下一张纸。

程二丫的名字已经不在最后了。她稍稍往前挪了两位,后头跟着考评:丁等一级,根骨佳,甚勤勉。

顾况心里暗暗为这个小姑娘开心。

半吊铜钱卖身为奴婢,如今入了武行,脱离奴籍,倒也不失为一种好去处。

下一页花名册却让他再次皱紧了眉头。

程二丫还是丁等一级,后面几个与她年纪相仿的孩子的名字却被勾去了,后面还批注了去向,这个去做粗使小厮,那个被拨到外院侍卫。

顾况看懂了,这些一直在丁等的孩子还会被清退。

他知道,这花名册有些年头,纸上的程二丫姊姊,或许还比他的年纪大,无论他心中如何为这位小姑娘担心或是欣喜,都改变不了她在纸张末尾的结局。

也罢,这或许是哪位前辈的人生故事,被他看到了。

顾况平复了下心情,刷一声翻到了下一页。

纸张却被墨点子染黑了大半面,前头的名字还清清楚楚写着,后半张却根本看不清楚。

顾况皱着眉头,一连翻了几张,从丙戌年春翻到己丑年冬,翻过三年,都没看见程二丫的名字。

两种可能,一种是这个叫程二丫的小姑娘早就被清退,成为了粗使的奴婢;还有一种可能,她一直好生呆在后半页。

顾况不无悲观地想,还是第一种猜想的可能性大一些。

手中懒懒的,翻到了下一页。

丙戌年冬腊月名册。

程二丫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了第一位。

后面跟着定级,甲等第一。

顾况将纸举起来,对着月光照了照,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白纸黑字,字字分明。

之前一直没出现的小姑娘一下子跃升到了第一位。

顾况兴奋地翻下去。

一连几张,程二丫的名字都稳居第一位,下头有一连串男弟子,身量比她高,体重比她重,却一直越不过她去。

好样的!顾况在心中暗暗较好。

又翻过一页,排名第一的却写着一个熟悉的名字。

程遥青。

等等?顾况手快,又返回去看了看。

上一页甲等第一的还是程二丫,如今却变成了程遥青。

都姓程,都是女弟子,都使刀。

身量,体重,相差无几。

顾况心中激动,几乎要跳起来。

程遥青就是程二丫,程二丫就是程遥青!

他的眼前有浮现出师姐素白严肃的一张芙蓉面。

那时她闭着眼睛,因为伤口发炎带来的高热,脸上带着细细的汗珠,咬紧了下唇,不肯发出难受的声响。

顾况心头忽然泛起一丝疼惜。

他从头到尾,快速地又把刚刚看过的花名册浏览了一遍,这才注意到,花名册的背后有小字记录这些人的武训情况。

程二丫,或者说程遥青,刚开始的时候,次次都被别的弟子打败。

但她没有放弃,直到乙丑年春天的时候,胜负相平,到了乙丑年冬天,程二丫的名字后面第一次全是“胜”字。

他忽然间有些心悸,呼吸急促,脑子里挥之不去,是程遥青年少时的岁月。

顾况把手按上胸口,闭上了眼睛。

程遥青的面孔在他脑海里一张张回闪,受伤时蹙起的眉头,出刀时神采奕奕的双眼,因为顾况逃避练武垂下的唇角。

他控制不住自己,想要下一秒就飞到程遥青身边,告诉她,我看到你是如何成长,如何一个人孤独地走过这些痛苦的时刻。

他想告诉程遥青,师姐,我懂你。

然而顾况耳边却传来一道凌厉声音:“谁允许你进书房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