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月相照 > 第5章 别来春半(四)

明月相照 第5章 别来春半(四)

作者:春风蘸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3 09:56:52 来源:文学城

苏轼,她见过的。那时他刚升迁汝州团练副史,赴任途中曾去拜会过她祖父。不过两年功夫,竟已升至翰林学士了,可见人之际遇,千变万化。

“挽月,你想什么呢?”

郑誉说着伸出手在她面前晃了晃,刘挽月这才回过神,笑道:“没什么。”

她打量了郑誉片刻,思及昔年服侍赵煦的那几个小黄门中并没有郑誉,且在朱太妃宫中也未见过他,便问道:“郑誉,你这么了解官家和宫里这些事,想必服侍官家许久了吧?”

郑誉闻言摇摇头,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哪有,我虽说比你来的早些,可服侍官家也不过一年。说真的,官家的性子,我到现在也摸不太准呢!”

“那你从前在哪里当差的?”

“隆佑宫。”

刘挽月闻言一脸诧异的看着他问道:“你从前是服侍太后娘娘的?”

“是啊。不过我在那也不得脸,平时也就做些杂活。”

郑誉说着扁扁嘴,随即眼睛一转,复又有些得意的炫耀道:“不过我干爹在娘娘面前倒是很得脸的!”

“你干爹是谁?”

“内侍高班杨怀德。”

刘挽月闻言不觉瞪大了双眼,心想这世界还真小,郑誉竟也是他在赵煦身边安插的人。

思及此处,她忽然想到从郑誉口中或许能探听到一些秘密。

于是她故意端的一副满面愁容的样子,叹了口气。

郑誉见状果然追问道:“你怎么了?”

“也没什么,就是想起在皇陵时,陈美人日日都念着十大王,还时常伤怀落泪。我实在想不明白,她既然如此舍不得十大王,干嘛要去守陵呢?难道守陵能晋位分,做个昭仪昭容什么的?”

郑誉闻言一脸嫌弃道:“当然不是!你想什么呢?”

刘挽月见他上钩了,便继续追问道:“你知道为什么?”

“我当然知道,就是…”话说一半,郑誉方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了话,脸上的得意神色戛然而止,有些尴尬的住了口。

“是什么?”

郑誉摇摇头道:“没什么。”

刘挽月见他不肯说,只得用激将法,撇撇嘴道:“我就知道,你果然是在吹牛!你跟我一样,也什么都不知道。”

“谁吹牛了?我就是知道!”

“少来了,你要是知道你就说啊!你要是说的出来我就服你!”

“说就说!”郑誉被她激的也急了,可也不忘向四周打量一圈后,方对她道:“说可以,不过你得对天发誓,听了就忘了,不许出去跟旁人说!”

刘挽月忙竖起四根手指,指天发誓:“我刘挽月对天发誓,若将你今日说的话透露给别人半个字,就让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郑誉听她发如此毒誓,才放了心,附在她耳边小声道:“我听干爹说,陈美人出生时天有异象,幼时便被选入掖庭,后来被分到了仁宗皇帝的苗贵妃宫里当差,去服侍当时的福康公主。后来嘉祐六年,她作为福康公主的陪嫁宫女,随公主出降。直到熙宁三年,公主在宫外病逝,她才又回到了宫里。太后娘娘看她聪明稳重,便安排她做了神宗皇帝的御侍,这才有了她以后的造化。”

刘挽月略一思索,便觉得这话不太对劲,遂问道:“照你所说,陈美人是太后娘娘的人,那有娘娘庇佑,她不想去守陵,谁能逼她去呢?”

“这你就不懂了,陈美人虽说是娘娘引荐给神宗皇帝的,可她能得宠后,心里也不怎么感激娘娘,便与娘娘生疏了。说来,这陈美人其实也不怎么得宠,又不得当时的高太后欢心,可偏偏命好,生了十大王。所以神宗皇帝驾崩后,太皇太后便打发她去守皇陵了。陈美人临走之前,去求太后娘娘能抚养十大王。娘娘仁善,可怜她,加之一直无子,膝下寂寞,便同意将十大王养在身边。”

刘挽月暗自摇了摇头,陈美人说向太后欠她一个很大的人情,足以能救自己的命,那显然与郑誉说的这番话是对不上的。

杨怀德是向太后的心腹,虽然不会将这些要紧的秘密说给郑誉这样嘴不紧的干儿子,可其中大抵也有两三分是真话。

刘挽月将这番话在心里拆开来,仔细琢磨了好几遍,忽然一个说的通的可能在她脑中闪过。

或许是向太后想抚养十大王,她不愿意他的生母在侧,自己只能做一个徒有虚名的养母,所以就逼着陈美人去守陵,就像昔年章献太后对李宸妃那样。

可是,章献太后如此做是需要一个亲生儿子,以便在真宗驾崩后,自己可以作为太子生母临朝称制,垂帘听政。可如今赵煦已然即位,又有太皇太后垂帘,那向太后如此做又是为了什么呢?

难道,她想扶赵佶登上帝位,然后以天子年幼为由让自己成为下一个临朝称制的垂帘太后!

可她若想做成此事,必须有两个条件,第一,赵煦得在亲政之前驾崩,这样才能兄终弟及。第二,高滔滔必须死,否则有她挡在前面,临朝称制的机会永远轮不到向太后。

思及此处,刘挽月忽然觉得背后发凉。虽然这一切只是自己的推测,可她仿佛已经看到了赵煦身旁,那一双双虎视眈眈看向他身下那张龙椅的眼睛。

午后,赵煦正在看太皇太后批阅过的札子,内侍照例端了药来,说道:“官家,该喝药了。”

赵煦头都没抬,只摆摆手道:“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朕一会儿就喝。”

“是。”

刘挽月看着赵煦苍白的脸色和桌案上那碗暗沉混浊的药,心里越发不安。

过了片刻,她见赵煦伸手要去拿药碗,便也顾不得许多,抢先一步端起药碗道:“药有些烫,奴替官家试试。”

她说罢便先喝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充斥着喉咙,她心一横将药咽了下去,又停了片刻,确认自己身体并没有感觉出哪里不对,才不得不将药递给赵煦道:“好了,不烫了,官家可以用了。”

赵煦并未去接药碗,反而打量着刘挽月,皱眉道:“没人教过你规矩吗?这药你喝了,朕如何喝?”

刘挽月闻言忙跪下道:“奴婢知罪,请官家恕罪。”

赵煦却将脸一沉,把药碗狠狠摔在地上,对众人道:“你们都给朕滚出去,让她自己收拾!”

赵煦鲜少发脾气,故而此时骤然发作,众人皆吓了一跳,忙退了出去。

刘挽月垂首跪在原地,伸手去拾地上的碎瓷片,可一不留神,就被瓷片划破了手,她刚忍痛拿出帕子要包瓷片,就听见赵煦淡淡道:“不必捡了,起来。”

刘挽月闻言方缓缓起身,正要请罪,却听见赵煦问她:“你方才是替朕试药吗?”

她迟疑了一下,方点头称是。

“为什么?”

“奴怕有人会在官家的药里动手脚。”

赵煦闻言先是一顿,随即不以为然的笑了笑:“朕是天子,所有药在送到这之前,都会经过层层检查,有好几个人替朕试药,你实在不必多此一举。”

刘挽月抬头迎上他的目光,认真道:“或许不是毒药。”

赵煦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她的意思,他看着地上被打翻的药,心里亦是一惊,立刻问道:“你是听说了什么,还是看见了什么?”

刘挽月摇头道:“都不是,奴只是觉得小心些总是好的。”

赵煦忍不住又看向这个垂眸恭顺的姑娘,每次瞥见她那张脸,他总会有一瞬间的晃神,以为是故人归来。

可她与记忆中的那个小姑娘又是完全不同的,她不似故人鲜活明媚,勇敢真诚,她举止谦卑恭顺,她也常常笑,可笑里带着勉强和冷淡,没半分真心。

即使明明知道她不是故人,甚至可能是别有用心之人安插的眼线,可还是忍不住多看她一眼,即使疑虑重重还是想让她陪在自己身边。

仿佛这样,他就能自欺欺人的以为还有故人在侧,自己不是孤身一人。

赵煦冷眼观察了她好几日,却越发觉得自己看不懂她。太皇太后诱之以利,她却向自己表忠心,还是在自己对她而言既没有恩也没有利的情况下。

这世上有无缘无故的忠心吗?或许有,可赵煦不信这样的忠心会属于自己。

他虽看不透这个小姑娘,可也看得出她是个聪明人,她做任何事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她今日既怀疑这汤药有毒,要么是为了挑拨离间,要么就是她察觉到了什么,只是不肯同他讲。

赵煦思量片刻,笑着对她道:“你倒是细心,胆子也够大。”

“官家谬赞,奴只是个笨人,胆子也小,唯有一颗忠心罢了。”

“忠心?”赵煦忽然冷笑一声,说道:“这宫里的人自是都有一颗忠心,只可惜不是对朕的忠心。”

“日久见人心,奴是否忠心与官家,官家以后自有分辨。

赵煦闻言瞥了刘挽月一眼,见她始终面不改色,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打算试她一试,便对她道:“朕看你是个聪明人,不读书识字实在可惜。从下次经筵起,你便留在朕身边伺候,不必回避,好好听听先生们的高见,程先生讲学时也不例外。”

刘挽月亦是一惊,她不知赵煦此举何意,他显然还并不信任自己,既然这样,为何要时时都把自己带在身边呢?

赵煦见她不说话,便冷声道:“怎么,你不愿意?”

“怎么会,能聆听先生教诲是奴的福气,奴叩谢官家恩典。”

当天夜里,赵煦又梦到了故人。

那是元丰五年的夏天,彼时爹爹健在,他还是延安郡王赵佣。

是日,恰逢雨后初晴,他故意甩开了服侍的宫女内侍,一个人躲在假山后面背书。

日近晌午,天气闷热,他越发困倦,脑子也不大清明,正背到一半,忽然卡住了,怎么也想不起来下一句,于是只能将末句背了一遍又一遍:“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1)

奈何还是想不起来,正要拿书来看,忽听见一个稚嫩的女声从身后传来,“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

他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回过头,只见一个梳着双丫髻,红衣绿裙的小姑娘正站在树下笑吟吟的看着他。

(1)引自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别来春半(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