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月相照 > 第3章 青梅竹马

明月相照 第3章 青梅竹马

作者:春风蘸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5 01:16:34 来源:文学城

高滔滔扫了她一眼,脸色越发难看,冷声道:“哀家让你们写名字,你为何不写?”

刘挽月垂眸答道:“奴不识字,又不敢乱写,只好空着,还望太皇太后恕罪。”

殿中一时陷入了死寂,众人的心也都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唯恐会被她牵连。

好一会儿,端坐在上首的高滔滔终是轻笑出声,对众人道:“不识字?不识字好啊!哀家素来便不主张女子读书,这书读得多了,难免移了心性,生出些不该有的贪欲妄念。更何况哀家选你们是去侍奉官家,又不是去给官家伴读,要识文断字的做什么?”

说罢,她又从里面挑了三张字写的歪歪扭扭的,问了各自名字后将人留了下来,加上刘挽月一共四人,即日便去御前伺候。余下人仍回各处,仍做本职。

未几,入内内侍省都知梁惟简便将这四名宫女带去福宁殿拜见今上。

众人进殿时,今上正站在书案前习字,他着淡黄袍衫,头戴软脚幞头,眉清目秀,是个十分清俊的少年,只是面色略有些苍白。

今上赵煦年方十一,乃是神宗皇帝第六子,因着神宗前五位皇子皆早夭,实为长子。又因中宫无子,故而在神宗病重之际,被立为太子,得以继承大统。

梁惟简上前躬身行礼道:“臣拜见官家。”

赵煦闻言方抬头看向他,将笔搁下,抬手道:“梁都知请起。”

梁惟简略一侧身,指着身后几人道:“官家,这几个小宫女是太皇太后亲自为您挑的,以后便留在官家身边伺候了。”

赵煦面无表情的扫了她们一眼,随即漠然道:“何必如此麻烦,谁伺候不是一样的?朕这里并不缺人伺候。”

梁惟简闻言,却将嘴角一扯,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官家,这可不成。您这里现下都是些老妇服侍,不知轻重的,两位娘娘怎么能放心呢?这几个丫头在各宫里可都拔尖的,您可不要辜负了太皇太后的一片慈心啊!”

赵煦神色冷淡的看了他一眼,并未言语,复又提起笔继续低头习字了。

梁惟简似乎对这个小皇帝的沉默习以为常,他自顾自行礼告退,临走时还不忘示意她们有点眼色,上去服侍官家。

众人皆依言欲上前服侍,谁知赵煦却冲她们摆摆手,冷声道:“这里不需要你们伺候,都下去吧!”

有个小宫女见状忙跪了下去,一脸惊恐的啜泣道:“官家,求您不要把我们赶走,您要是不许我们在这伺候,梁都知会把我们送去做苦力的!”

这显然是假话,正如这宫女看似在哭,实则脸上一滴眼泪都没有,反而眼神飘忽,一直在偷偷打量着赵煦的反应。

起初赵煦并未理会她,可过了一会儿,大抵是被她哭的心烦,终是将笔搁下,蹙眉道:“朕何时说要把你们赶走了?起来吧。”

那宫女闻言立马不哭了,开始磕头如捣蒜的说着谢主隆恩。赵煦也不再看她,目光移向她身后的三人,问道:“你们都叫什么名字?从前在哪个宫伺候的?”

最左边的宫女年纪最大,生了一双桃花眼,身量纤纤,浅笑着冲赵煦行礼道:“奴叫崔轻竹,十二岁,从前在尚服局随程司珍做事。”

赵煦点点头,目光看向下一个人,这宫女肤如凝脂,面若粉团,脸上全是稚气,方才被赵煦一吓,有些害怕,便声如蚊呐:“我叫姜玉儿,十岁,从前在尚功局当差。”

赵煦依旧是面色平静的点头,看向下一个人,方才跪在地上哭的梨花带雨的女子,此刻虽已然站了起来,面上却还是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娇娇怯怯的回道:“奴叫张文慧,十一岁,从前在尚仪局当差。”

赵煦微颔首,复又将目光移向最后一人。当看清那人面容时,他忽然瞪大了眼睛,随即快步走下御座,神色也从方才的波澜不惊陡然变得复杂起来,似乎是惊诧,又似乎是欣喜。

他方行至刘挽月面前,却见她已经跪下,恭顺道:”奴叫刘挽月,从前在皇陵服侍陈美人。”

听到她名字的一瞬,他眼中的欣喜瞬间湮灭,他伫立在那里,直直的盯着刘挽月。良久,他忽然俯下身,小心翼翼的问道:“朕是不是见过你?”

赵煦的目光落在刘挽月身上,让她觉得如芒刺背。她不敢抬头看他,只是低头垂目道:“奴从前在宫中只做些侍弄花草的活,实在没有机会得见天颜。”

赵煦闻言亦垂下眼眸,慢慢起身,对余下三人道:“你们几个先出去吧,晚些自会有人给你们安排差事。”

待众人退下后,赵煦方垂目对跪在地上的刘挽月低声道:“起来吧,你来侍奉朕笔墨。”

“是。”

刘挽月起身随赵煦行至桌案前,默然立于他身侧,终是忍不住借着研墨的由头暗暗看向赵煦。

昔年她离宫时,他还是延安郡王赵佣,如今竟已成了天子赵煦。他比从前长高了许多,眉眼间已经带了几分属于少年人的倔强和独属于帝王的威严。可他也比从前沉默了许多,像个泥塑的神像,漂亮尊贵却没有一点生机。

故人重逢,却早已物是人非。他如此,她亦是如此。

赵煦正在默的文章是李密的《陈情表》,这是今日翰林院侍读为他留的功课,这一年多来,那些翰林学士们要求他默的最多的便是这一篇。

他们的心思,他何尝不知,不过是借此文章来讨好他那位大权在握的祖母罢了。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李密如此,他亦如此。

可他不是李密,高滔滔更不是慈爱的祖母。每一次在高滔滔面前背这篇文章,他都觉得辱没了祖母两个字,更辱没了这篇文章。

他的余光无意间发现刘挽月似乎在哭,可方一抬眼,她却又将头别了过去,看不真切。

赵煦心下对此人越发好奇,便问道:“朕很可怕吗?你为何不敢看朕?”

刘挽月忙颔首道:“奴身份卑微,不敢直视官家。”

“朕准你看。”

刘挽月抿了抿唇,一抬眼却恰好撞上他审视的目光,便立马又垂下了眼眸。

赵煦见她果然眼中含泪,便问道:“你哭什么?”

“奴幼时有眼疾,最近复发了,时常白日里视物流泪,并不是哭。”

赵煦见她的样貌与故人实在相似,一时有些恍惚,便不自觉问道:“你是何方人氏?”

“奴是涑水人氏。”

“琴棋书画,有何所长?”

“皆不擅,唯对歌舞略懂一二。”

“你是哪年生人?”

“奴是元丰二年生人。”

“可看你身量,怎么看也不像只有八岁。”

“官家圣明,父亲曾替奴改过年纪,算起来,今年应是十一岁。”

赵煦直直的盯着她,想要从她脸上看出些异样,因为她给出的每一个答案都不是他所期望的。可她自始至终,脸上没有一点异样,皆是对答如流。

他复又将笔递给刘挽月,说道:“你替朕把这篇文章抄完吧!”

刘挽月闻言慌忙跪下请罪道:“官家,奴不识字,实在不敢玷污御笔,还望官家恕罪!”

赵煦停在半空中的手顿了一下,复又将笔收了回去,他的眸光彻底黯淡了,似是终于相信眼前人并非故人,语气也越发冷淡:“可惜了,形似神不似,起来吧!”

刘挽月眼眶微红,却只能藏好自己的思绪,缓缓起身继续为赵煦研墨。

两人默然良久,赵煦忽然开口问道,“你想学写字吗?”

刘挽月闻言愣了一下,随即低下了头,没有接受也没有拒绝。

赵煦见她不说话,也没勉强,只是说:“以后朕读书写字便由你伺候吧,你若想学,朕会着人教你。”

“是,奴谢官家恩典。”

赵煦又写了一会儿,忽见太皇太后遣一宫人来报:“官家,吕相公已至垂拱殿,太皇太后请官家速往。”

“知道了,你同太皇太后说,朕随后就到。”

待那宫人退下后,赵煦指着书案上的几本书对刘挽月道:“你先回庆寿宫吧,这几本书也带回去,朕夜里要看。”

刘挽月迟疑了一下,问道:“官家不住在福宁殿吗?”

赵煦闻言侧目看向她,眉头微蹙,似是在审视,“你不知吗?”

刘挽月心里忽一沉,料想必是说错了话,便将几本书抱在怀里,躬身行礼告退。

她刚回到庆寿宫,就迎面撞上了赵煦的乳母窦氏。

昔年在宫中时,窦氏因着赵煦的缘故,也十分照顾她。故而她十分忐忑,生怕会被认出来。不过好在,这样的事并未发生。

待回到住处,刘挽月才从其他几人的口中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原来自赵煦即位后,太皇太后便垂帘听政,不但大权独揽,还以今上年幼为由将其留在自己宫中同住,名为教导,实为监视。

垂帘的太皇太后想要牢牢的抓住权柄就要牢牢的控制住皇帝,要确保他无时无刻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为此,赵煦身边所有伺候的宫女内侍多是太皇太后的人,每日见谁不见谁都要她来决断。就连他的生母朱太妃,胞弟普宁郡王赵似都不能时常相见。

明明他才是天子,可所有人都只把他当成一个得到权利的工具,一个象征权利的符号,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

可所有人似乎都忘了,他是神宗皇帝的儿子,是那个终其一生都在变法革新,着意富国强兵的神宗皇帝亲自教养过的儿子。

今日禁锢彼之牢笼,焉知来日不会变为清算己之利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