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月相照 > 第16章 海棠未雨(五)

明月相照 第16章 海棠未雨(五)

作者:春风蘸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31 12:26:02 来源:文学城

刘挽月想了想,方说道:“如今官家登基不过一年有余,朝廷已然全面废除了新法和先帝的诸多决策,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自然是现在亟待讨论之事。对于您到底应该效仿仁宗皇帝让百姓休养生息,还是继承神宗皇帝的遗志让大宋中兴,想必朝臣心中早有自己的想法。馆阁考试选出来的是宰执之才,若是能通过考题来选出言之有物又与您心意相通的官员,以备来日为您所用,岂不是两全其美?”

赵煦闻言支着下巴抬眼看向刘挽月,笑道:“挽月,你这话可一点都不像学识浅薄的人。你既懂朝局,不妨说说,若是你,你会如何答这道题呢?”

“我?”刘挽月迟疑了一下,随即看向赵煦神色坚定道:“太皇太后和那些旧党老臣们都希望官家将来能成为仁宗皇帝,可我不觉得仁宗皇帝便是人君表率,做皇帝只有仁厚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有作为,要看到国家的问题更要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妄图借助什么虚无缥缈的宽仁礼义!奴私以为,若论做帝王,神宗皇帝比仁宗皇帝要强上许多。”

赵煦听她如此说,不觉笑了,说道:“你说的很好,朕心亦是如此。”

“奴还没有说完。”

赵煦方有些奇怪,却听见她说道:“奴觉得您将来会比神宗皇帝做的更好。”

赵煦怔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苦笑道:“茕茕孑立,孤家寡人,腹背受敌,你凭什么觉得朕可以?”

“若是连官家都不信自己,那便是真的绝无可能了。”

赵煦的神色骤然变得复杂起来,他低着头看了那道策问许久,再抬起头时,却只是笑着问她:“挽月,你是哪里人?”

“舒州人。”

“那你怎么一点舒州口音都没有,反而听起来倒有些江宁口音?”

刘挽月心头一紧,却强装镇定道:“民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何况口音。官家又没去过舒州,如何知道舒州都是什么口音呢?”

“也是。”

刘挽月觉得背后发凉,因为赵煦最近总用这种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她。明明赵煦最近对她亲近了许多,可她却总的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

日子一转眼到了十二月初八,兴龙节。

大宋的诞节制度自太祖起传承至今,每位天子登基后,他们的生辰便会被定为节日,普天同庆。譬如太祖的长春节,仁宗的乾元节。

赵煦的生辰本是十二月初七,可因着十二月初七是文献皇帝(1)的忌日,故而为了避忌,便将诞节向后顺延了一日,定在十二月初八,是为兴龙节。

按宋制,天子诞辰乃是举国欢庆的大事,不但有群臣为天子上寿,还有各国使节来访,而其流程之复杂,规模之浩大,让人叹为观止。

是日,天色未明,赵煦便已着绛纱袍,戴通天冠端坐于紫宸殿中。

卯时初刻,宰相吕公著率百官于紫宸殿下拜舞称庆(2),随后他独自捧酒觞上殿,作贺词,庆贺天子万寿。

今日这等盛会,能在赵煦身边近身服侍的都是有品级的女官,故而她们这些小宫女倒是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

姜玉儿最爱凑热闹,早早的拉着刘挽月她们寻了个视野开阔,能看见紫宸殿外群臣之处。

她站在台阶上,踮着脚极目远眺,忽然她冲其余人挥了挥手,兴奋道:“你们快看,那就是扬王殿下,果然如传闻中所说,十分英武呢!”

刘挽月闻言便顺着姜玉儿的视线望过去,果见一个身形高大,英姿勃发的中年男子,头戴七梁冠,加貂蝉笼巾,腰佩玉带,手中持一精美的卷轴缓缓上殿为赵煦上寿。

这还是刘挽月第一次见到赵颢,见到这位传闻中与神宗皇帝不和却深得高滔滔宠爱,曾经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的扬王殿下。

虽只遥遥一眼,可也看得出赵颢的样貌并不似神宗皇帝。

当真英武吗?外表而已。若论胸怀抱负,只怕不如神宗皇帝,远甚。

“早就听闻扬王殿下姿容俊逸,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张文慧附和姜玉儿道。

崔轻竹闻言冷笑了一声道:“英武俊逸跟你们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你们还能去给他做姬妾不成?扬王殿下的年岁做你们父亲都绰绰有余了,你们俩还在这发梦呢?”

姜玉儿瞪了她一眼,揶揄道:“崔姐姐才多大年岁,满脑子就是嫁人生子这点子事,我们可没往那想!不过崔姐姐向来眼高于顶,连扬王殿下都看不上,那寻常男子想必更入不得眼,难不成,崔姐姐想嫁官家啊?”

崔轻竹被戳中了心思,登时羞红了脸,指着她道:“你!”

“可惜了,你想也没用。官家平素一句话都不肯跟你多说,我劝你还是别发梦了!”姜玉儿说罢冲她做了个鬼脸,把崔轻竹气的不轻。

张文慧见二人要吵起来,心里虽暗自得意,可毕竟明面上与崔轻竹交好,便上前拉住崔轻竹道:“崔姐姐的出身比我们强十倍,将来的姻缘定同我们是不同的,我们这些人,将来别说给王爷做姬妾了,就是给个寻常士子做妾室也未见得有这样的造化。”

这一番话倒是让崔轻竹很受用,脸上的怒意也转为了得意。

姜玉儿闻言撇了撇嘴,挑眉道:“有些人天天巴结太妃,如意算盘倒是打的挺好,只可惜,官家病怏怏的,扬王殿下正值壮年,又身体康健,将来如何只怕还不好说呢!”

张文慧闻言,也有意添一把火,说道:“听闻扬王殿下自幼聪颖,很得太皇太后和英宗皇帝宠爱,当初差点就被立为太子了。而且神宗皇帝病重之时,蔡相公也有意拥立扬王殿下继承大统,还去找了高家人帮忙,结果…”

“行了!”崔清竹冷声打断了她,目光却越过她,狠狠剜了姜玉儿一眼,怒道:“你是没长脑子吗?这样的谣言听了便罢了,还敢到处说!有的人更是嘴上没个忌讳,什么大不敬的话都敢说,竟然诅咒官家龙体,若是…”

“怎么,你要去告状,让太妃或是官家砍了我的脑袋不成?崔轻竹,我可没诅咒官家龙体,我只是担忧官家处境罢了,不过你要是想去搬弄是非也随便你,是非精!”姜玉儿说罢冲她做了个鬼脸。

“你!”

张文慧见状忙拽住崔轻竹道:“好姐姐,玉儿一时失言,不是有心的,你好歹担待她一回,她再也不敢了!”

“我说这些是要搬弄是非吗?我不过是提醒你们在这宫里说话做事要谨慎些才是。”崔轻竹说着斜睨了一直沉默的刘挽月一眼道:“我虽不会乱说,保不齐就被有心的听了去,到时候踩着你们的命去攀高枝!有些人平时不声不响的,咬人一口才最要命!”

崔轻竹说话向来刻薄,这些日子看赵煦待刘挽月越发亲近,她说话便更加夹枪带棒。

刘挽月抬眼看向她,笑问道:“崔姐姐这是说我呢?”

“怎么会呢,你也太多心了!”崔轻竹说着翻了个白眼道:“我这个人嘴笨心实,比不得你,有本事讨官家欢心,前些日子亲自教你写字,连十大王都跟你亲近,我怎么敢说你?”

刘挽月轻笑一声,说道:“原来是因为这个。崔姐姐,咱们是伺候官家的,官家所思所想所为又不是咱们能决定的。你若是不服气,大可自己去争,在这为难我也算不得本事。”

“我为难你?你有什么值得我为难的?难不成我嫉妒出身低贱,大字不识,为人粗鄙吗?”

“是啊,我有什么值得你为难的呢?”

“你!懒得跟你计较!”

崔清竹斜了刘挽月一眼,负气而去。

姜玉儿见崔清竹走了,轻轻撞了一下刘挽月道:“她那人就那样,仗着出身好些就心高气傲,尖酸刻薄的,你别理她!”

刘挽月笑了笑,没说什么,目光复又看向紫宸殿外,此刻百官正依品级上殿为天子上寿,她认真的审视着这些从前对她来说只是一个名字的文官们,并试图将他们的样子牢牢刻在心里,终有一日,她会有怨报怨,有仇报仇。

待百官上寿礼毕,早已是暮色四合。

赵煦坐紫宸殿赐宴,致词后,教坊奏乐,酒三行,群臣降阶,舞蹈拜退。

戌时初刻,叶儿匆匆跑到假山后,见到刘挽月,忙把几张纸和几瓶药塞给刘挽月道:“还好还好,我还担心你没看到我放的红梅呢!你让我办的三件事都办好了,你拿回去慢慢看,千万别被人发现了。”

刘挽月点点头,忙将东西收好,随即拿出一小包银子交给她,叶儿却忙将银子推回去,摇头道:“挽月。我不能再收你的钱了!你上次给我的珍珠,我还没有用完呢!我照你说的,打点了上面的人,最近日子好过了很多。你在官家身边,要用钱的地方肯定更多,那些珍珠等我攒下钱,我也会尽快还给你的。”

刘挽月将银子塞回她手上,说道:“你帮我忙,这是你应得的。至于我,你不用担心的,我在官家身边伺候,不缺钱的。”

“不行的,我…”

“你收下吧,以后说不定我还有需要你帮忙的地方呢!”

“可是…”

叶儿推脱多次,推不开只能收下。随即她拉着刘挽月坐下,欢喜道:“好不容易见到你,我有好多话跟你说。我前几天去翰林院送东西,结果撞到了一个内侍高班,他骂了我不够还要罚我,结果恰好苏学士路过,他见我可怜,就替我解了围。我从前只知道苏学士是文人典范,可没想到他竟如此平易近人,非但一点都没有那些高官的倨傲,还十分怜贫惜弱,让人好生敬佩。”

叶儿的眼睛亮晶晶的,提起苏轼脸上更是充满了敬仰和钦慕。从前在皇陵时,刘挽月就常听见叶儿闲时吟诵苏轼的诗文,如今得见真容,自是分外欢欣。

“挽月,你说苏学士人这样好,那个程颐为什么总是跟他过不去!”

刘挽月只知苏轼与程颐皆是司马光提拔回京的,却不知他们倒有龃龉,便问道:“这话怎么说?”

“你不知吗?司马光相公过身那日,正是明台大享,官家大赦天下的日子。朝会后,百官要去司马相公家里吊唁,可程颐却拦住他们说,一日之内,哀而又乐,与礼不合。当时就有人玩笑说,孔子说的是哭而不能歌,又不是歌而不能哭。程颐说那人强词夺理。苏学士便嘲笑他是鏖糟陂里的叔孙通(3),两个人就此结下了梁子。”

刘挽月闻言忍不住笑了,能让满口仁义道德的程颐吃瘪的,也只有苏轼了。

“还有呢!之前太祖忌日,百官去大相国寺,程颐让大家都得吃素,苏学士便调侃程颐,说他既不信佛,又何必吃素?程颐说了些忠孝仁义的话反驳苏学士,苏学士不听,非要吃肉,下了他的面子,两个人的梁子可不就越结越深了!”

一阵阵冷风吹得刘挽月背后发凉,她想到如今言官中不乏程颐的门生,便问叶儿道:“那程颐肯善罢甘休吗?”

“自是不肯啊,我听说苏学士近日多与程颐及其门生发生口角。”

程颐虽做官的本事不怎么样,奈何有一众门生将他奉为圣贤,苏轼如今惹到他,只怕要有大麻烦。

刘挽月正如是想着,忽听见叶儿起身喊到:“不好了!光顾着同你说话,都忘了时间了,我得赶紧回去了,要是被那几个人发现,又得惹出是非。”

叶儿说完便跑走了,刘挽月却坐在冷风里又吹了一会儿,才起身离开。

她方起身,便觉得腰间有点沉,一低头,才发现自己给叶儿的钱袋不知何时又回到了自己身上,不仅如此,钱袋里还多了一对珍珠耳坠,那珍珠恰是上次自己送给叶儿的那袋。

她看着在暗夜中散发着莹润光泽的耳坠摇摇晃晃,不觉笑了。

翌日,宰相夫人携有诰命的夫人们来为赵煦上寿,又是一日。

第三日,便是天子大宴群臣和使节的日子,辽国和夏国皆遣使臣来贺宋天子万寿。

等到群臣散尽,这一场盛事才算结束。

临睡前,刘挽月忽然发现收在奁中的镂空龙纹金香囊球不见了,一时间慌了神。她本想问问屋内众人有没有见到,可又怕贼就在这里面。

这是昔年赵煦送她的,宫里只怕识得此物的人不少,若真是被人偷了去,自己问了岂不是坐实了这东西是自己的,将来自己被扯出来,便是无法抵赖了,还不如装作不知,左右没有证据,将来咬死不认便是了。

她方合上妆奁,便见窦氏走了进来,对刘挽月道:“挽月,明日官家要去京郊围猎,收拾一下,你也要随行!”

(1)文献皇帝:赵朓,宋太祖赵匡胤高祖父,追赠宋僖宗。

(2)拜舞称庆:古代一种用类似舞蹈的拜舞礼来像天子寿辰表达祝贺。

(3)叔孙通,秦汉时期人,苏轼借此来讽刺程颐是个乡下来的不懂变通的腐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海棠未雨(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