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明月楼 > 第3章 母亲

明月楼 第3章 母亲

作者:叶叶相重重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4-06 19:46:18 来源:文学城

3

外面宫人来来往往的忙碌,紫宸殿内也灯火辉煌,觥筹交错。

赵祁带着儿子赵谨桓和女儿赵谨筠进宫,一路上丹桂飘香,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

赵祁本出身羽林军,在京中也有些旧相识。大楚并不如燕、凉两国兵强马壮,骁勇善战之辈也不常见。此次赵祁运筹帷幄,平定叛乱,民间朝堂皆有称颂,被封定远将军之后更是炙手可热,前来结交的朝中官员络绎不绝。连皇帝都端起酒盅,“此次永靖叛乱得以平息,赵卿功不可没,朕敬你一杯。”

皇帝又看向赵祁,“赵卿,令郎的名字是?”

“回陛下,犬子谨桓。”

“是哪两个字?”皇帝问。

赵祁答:“谨慎之谨,盘桓之桓。”

皇帝点头表示听到,“说起来,文暄跟着先生也念了几年书,一直还没有伴读。朕瞧着小公子成熟稳重,想必是个用功的孩子,不如留在宫中跟文暄一同读书习武吧。”

赵祁毫无防备,正要推辞,皇帝又说,“北境苍凉苦寒,小孩子如何受得,就不必回去了。”

他坐在高位,声音缓慢而中气十足,即便是在比平日更欢庆随和的宴会上,也不失威严。

赵祁不敢推脱,只好拉着儿子谢恩。

皇帝挥了挥手,内侍便领着赵家一双儿女出了紫宸殿往内宫去。刚出宫门便被昭晖公主的侍女喊住。

赵谨筠先天不足,学说话也比平常小孩子晚些,从小就害羞怕生,时时刻刻紧贴在兄长身后,只拿眼睛小心翼翼的瞅着那些绚目的宫灯。

公主走过来的时候,小姑娘抱住哥哥的腿不住的往后躲。

“参见公主殿下,小妹怕生,还请殿下勿怪。”

“公子不必多礼。”

帝后子嗣不多,对王公大臣的子女便颇为宠爱,时常宣进宫陪皇子公主们读书玩耍,二人也曾有几面之缘。

昭晖公主今年十二岁,却已不是小女孩的顽皮活泼,莲步轻移,多了些娉婷袅娜。赵谨筠的眼神突然被公主腰间的宫绦吸引了过去。

公主又说道,“平时倒不觉得这皇宫里拥挤,现在满宫里的人都挤在这儿,倒真是过分喧闹了。我实在不愿陪他们热闹,跑出来躲清静。”话语中自带高贵与成熟,与她母亲如出一辙。

清风拂过,环佩声叮当作响。赵谨筠不禁伸手去碰。

“这便是谨筠吧,真可爱。”说着解下玉佩放到小姑娘手中。

“殿下,小妹怎能收如此贵重之物。”

公主说:“无妨,初次见面就当见面礼了。我倒有件事要麻烦你,暄弟适才说不舒服回房去了,走的匆忙落下了披风,可否请公子替我送去?”说着招手换来侍女。“令妹便留在我这儿,我带她去看花。跟姐姐来,姐姐这儿有好吃的点心。”

赵谨桓接过披风,看见妹妹任公主拉住她的手,十分乖巧,便交代了几句,安心跟随内侍离开。

走到坤宁殿门口,赵谨桓犹豫,停下对内侍道谢,“多谢公公,公公去忙别的事吧,我自己进去就好。”

迈进小院,走进房内,榻上却空无一人,不由得焦灼,欲唤人来。只听树上传来一声“找我吗?”

高文暄此刻倚在树上,手拿着半个梨,装出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哪里有一点身体不适的样子。

赵谨桓无奈,“殿下原来在这啊。”

树上那人并不看他,只是刻意用冷冷的声音道:“四弟的满月宴,盛大热闹,赵大公子不去赴宴,来我这做什么?”语气里尽是嘲讽奚落。

二人自小相熟,赵谨桓看出他的心思,所以并不生气。他不说皇帝的旨意,也不言公主的委托,只说,“我不想去。”

高文暄轻笑一声,“赵将军刚刚得胜归来,宴会之上应该有不少人奉承巴结,将军公子不去应酬着?”

他回:“都是虚情假意,不是真心道贺,没什么意思。”

高文暄扫了他一眼,“呵,你敢把这话在朝臣面前说吗?”一边说还不忘啃一口梨。

赵谨桓说:“殿下不会告诉别人的。”

高文暄吃完最后一口,翻身跳下树,“本殿下可没有这么好的心肠。”

赵谨桓不理会他的无理取闹,“我不信。”

高文暄抬手折了根树枝向眼前的人刺去,赵谨桓转身躲过,又与他挡了几招。高文暄稍有疏忽便被人抓住武器,一把夺过,干脆利落的掰断。

高文暄一脸泄气,拿了颗梨,坐在台阶上。“对不起,我心情不好。”

“我知道。”赵谨桓也跟着坐下,替他披上披风。斟酌的说道,“有件事,要告诉你。你听了莫动怒。”

他不屑,“何事让你这么郑重其事?”

“陛下说,让殿下明日去沁芳殿居住,由昭媛娘娘照料——就是原先的舒婕妤。”

他冷笑了一声,这表情落在一个十多岁孩子的脸上不免有些别扭。“她果然不要我了。四弟才刚满月,她就这样对我。”

“陛下还说,让我留在宫中陪殿下读书习武。”

“真的?”他表情有所缓和。

“自然是真的。”

高文暄正要高兴,又突然沉默,“不是说,令尊过几日就要回北境了吗,你……”他噌的站起身,”我去找父皇,我不需要伴读。”

“殿下别去。”赵谨桓拉住他,“不论殿下愿不愿,我都得留下,不跟着您,也会是别的皇子。”

文暄慢慢坐回台阶上,“我明白了。”

赵祁此次平定叛乱又安抚百姓,在军中朝中都是赞誉一片,皇帝开始有所防备了。

“父亲让我留在京中,妹妹随他北上。”

高文暄不知该说些什么,他这个父皇的薄情寡义他是早有体会的。随手拿过半个梨,“吃梨吗?”

赵谨桓无奈,“殿下,梨是不能分的。您也少吃些吧,吃多了闹肚子。”

他央求道,“就这一个。”

赵谨桓指了指树下的五六个梨核,“那些难道是我吃的。”

“最后一个,我保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