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月不谙 > 第70章 鸟宿枝头水影空(五)

明月不谙 第70章 鸟宿枝头水影空(五)

作者:江水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6 21:49:59 来源:文学城

枕清同江诉忙碌到深夜,送走了一众宾客,才觉得有歇息的余地。

他们两人的配饰与喜服都极其厚重,枕清身子骨不像从前那般好,肩头被压得生疼,刚进屋中,江诉先是帮枕清摘掉满头珠翠,脱掉厚重外袍,枕清任由江诉的动作,昏昏欲睡中。

晃晃醒来的时候,天色依旧黑得沉,她方才也没休憩几刻,但精神状态没方才那般的疲软,脑中的心思不免开始活络了起来。

枕清还没想到梅海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就收了这么一份大礼,她的心着实是难以安定下来,如果可以的话,她还是想去当面问一问。

江诉今日被灌了许多酒水,好在没有把他醉得晕乎,他洗漱了一番,才抱住枕清。[1]

枕清感受江诉的怀抱,忍不住问道:“你说那人是不是来的太凑巧了?就好似就等着今日,可是我们从未和这个人有任何瓜葛,这到底是为了什么?难不成受人所托?”

受人所托。

这四个字,枕清只能想到陈琅。

可是陈琅绝对不知道自己还活着,那一定就不是他。

暮色昏沉,枕清离开江诉的怀抱,脱下自己另一层的喜服,露出纤细的身形,江诉走前将她的衣服全部挂在一旁的屏风上。

枕清思索又道:“可我身边除了应钰和陈琅便再也没有了旁人,如果不是他们,也没有别人能有这么大的手笔。”

转念一想,她抬眸望向江诉,恍然大悟般道:“可我为什么要从自己这边入手呢?说不准这梅海是冲着你来的,抑或是符生枝,毕竟陇右也是一块肥硕的地方,他是商人,目光犀利毒辣,兴许觉得这里有利可图,而这是为了收买笼络的手段?”

江诉轻轻一笑,这都忙活了一天,她竟也不嫌累,甚至还有力气想这些东西,既然枕清想要知道清楚,他也不打算隐瞒自己的这一边。

“你知道的,我在大启没有什么知心之人,对于旁人的情感更是淡薄,如果真要说,那么这位梅海,和我无关。”

枕清挑起半边眉眼,心中起了坏水,故意道:“谁说的,你这不是有阿之奎吗?”

江诉知道枕清这是故意讥讽他与王闻礼的关系,心中介怀着呢。

江诉笑,压低声道:“那你觉得他会给我和你这么大的手笔吗?你当真是不知道一匹马和一口粮有多贵,他要是真的敢给,那一定是脑子进水了。”

阿之奎这么想打入长安,怎么可能还会给他们送礼,况且这么多钱,都能养活上万人的军队好几年了,要是真的是阿之奎,脑子一定是被驴给踢了。

不过估计阿之奎那样的人,即使是喂了狗也不会给她的。

枕清如是想着,不过她在当下也只能想到这些,其他倒也想不明白了,她慢慢地说:“明早他应该还在,到时候再问!看看他究竟存着什么样的心思。”

江诉低垂目光,鼻尖相抵着,他笑说:“今夜先睡吧,不必再想了。”

“你是想睡,还是想睡我?”

枕清方才一直在想其他的东西,才发现自己身上竟不着寸缕,可江诉还跟个斯文败类的禽兽一般,穿着皆是完好,甚至看向她的目光竟是如此的明朗!没有半点隐含**的神色!

不知道是从哪里听来的话,说是不能让男人太快得到心爱的女人。

果然如此!

她微微眯起眼,忽然升出一股不高兴的意味,缓缓凑近,想要说点威逼利诱的话。

不料门外突然传来了两道侍女的声音,枕清的心突然慌乱了一瞬,破有慌不择路的意思,直接钻进了江诉的怀中,身上细腻柔和的料子将她包裹,好似掉进了一个温柔的陷阱中。

“主君,嬷嬷说要帕子落红,需要我送进来吗?”

江诉感受到怀中人紧张的动作,忽然在喉咙中发出一声闷闷的笑意,宽敞的衣袖紧紧包裹住身前的人儿,把人围成一个令她觉得安心的程度,朝外道:“不必了,天色甚晚,不必理会我这里。”

青衣们垂首称是,便自觉地离开了院子。

枕清心中突然松了一口气,即使成亲了,这么还跟偷情一样,她继而仰起脸:“你还没回答我呢?你是想睡,还是想睡我?”

“我是你郎君了,这两者有什么不一样吗?”江诉道。

枕清耸耸肩:“自然有的。”

江诉垂下眼睑,笑着追问道:“那你想我怎么回答?”

枕清说:“当然是,洞房花烛夜,好好贪一贪欢。”

虽然话是这样说,可是枕清也不是个正人君子,把江诉逗弄到满身满眼都是**,甚至对自己移不开眼,想要肆意取夺时,枕清朝床榻后一躲,反手用绳索桎梏住江诉的手掌。

风吹廊庑,床边的铃声清脆作响。

好似曼妙地女娘声动。

枕清十分满意地看着江诉泛红的神色,嘴角忽然一咧:“关灯!睡觉!”

江诉闻言,倏地脱开方才捆缚的桎梏,轻巧地将人逼至角落,枕清又换做弱小无辜的模样,方才的狡黠与嚣张扫视一空,甚至连那样的影子都摸不着。

他忽然气笑了,就知道枕清是故意逗弄到他惹上一身邪火后,又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睡觉,这是故意想让他难受一晚呢。

枕清在江诉侵略的目光下,突然被江诉翻了一个身,她惊讶大呼,可惜外边除了一道又一道风声,再无旁的动静。

今晚的呜咽和哭泣都被裹挟在肆虐的寒风中,所有声响都被无情吞噬。外边落下白茫茫的雪色逐渐变得炙热,甚至还有些滚烫。

枕清脸颊浮起薄红,愠怒道:“你也就在这件事上占上风!”

江诉如愿以偿,心满意足道:“是啊,这也就足够了。”

......

江诉的府宅位于庭州中心偏西北的位置,虽说与热闹的街道不近,却也不远。

看起来不是什么很好的位置,可胜在安静,甚至府中的环境与装扮与长安的布局有几许相似,其中更是添加了继续江南水乡的柔情蜜意。

枕清坐在一旁的池塘边上,腰在隐隐地发酸,双腿战战,浑身都没力气。

自她成亲结束的那天,第二日她想要去看梅海,她居然找不到这个人了,委托薄映禾出马之时,薄映禾却说不必找了。

在薄映禾成婚的那天,都督府门口出现了好几箱金银珠宝,其中有许多价值连城的好宝贝,没有人告诉她这些东西的主人是谁,只有一张红色纸条,上面写着新婚祝福。

是送礼来着,出手极为阔绰。

枕清没有想到薄映禾居然也收到过,那么就只有一个答案,那便是这个人与枕家有关。

可是知道她和薄映禾是枕家人的身份少之又少,那个人岂不是有通天慧眼?

正在思索的枕清漫不经意地抬起下颚。

薄映禾回想道:“大概是阿耶的故友,阿耶曾说过他有好几位好友,那位叫梅海的大人或许就是其中一位,他知道我们的身份,所以可能是替阿耶看我们出嫁,也替阿耶为我们送出嫁妆。”

当初的枕家满门被杀,滋事体大,人人都不敢出面说与枕家有任何瓜葛,现如今还能记住枕家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也许这位梅海真的是与枕淮情深义厚,但即使送礼,也不至于送到这个份上,这是多么厚重的情谊啊。

枕清百无聊赖地碰了碰结冰的水,冷得她全身打起了一个颤,随后漫不经意地收回手。

既然薄映禾都那么讲了,她就也不去追问人家,至于商震,她这一副变扭的姿势和快要散架的骨头,自然是不敢和商震见面的,于是打道回江诉的府宅中,打算明日再去。

江诉宅院里的人极少,她自己也是喜欢一个清净的地方,更不喜欢旁人的前呼后拥,倒也没觉得什么,反而更乐得清闲自在。

来到陇右后,长安城内传来的消息,枕清所知道的少之又少,很多都是在这些日子听盛松言讲起,比如说盐商被陈以海给截胡了,又说户部尚书和郑仆射同几位朝中盟友开始建立党羽,隐隐有对抗太后之势。

而易为之除了教习圣上,成天待在自己的书阁中,有退隐山林的趋势。自从禹王受伤后,一直未管理朝中的事务,那事一发生后,沈阁老也说自己身体抱恙,竟也有三四个月未曾上朝,太后殿下已有独掌大权的意思,还有一些旁人,虽说不起眼,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宿与安排。

枕清听到的时候,感觉长安好似变了样子,但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变。

陇右在今日终于出现了一天的太阳,枕清突然抬手挡了挡,应钰走到她旁边,竟也跟她坐下来。

终于没看到她身边有盛松言的身影,枕清颇感意外道:“他去哪里了?竟然愿意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

应钰无所谓道:“估计是和江诉商量事情去了,神神秘秘地不让我听,我就只好来你这里了。昨日的新婚之夜过得如何?我可是听旁人说你哭了一夜,嗓子都哑了,他也不曾放过你呢。”

这个他自然说得是江诉。

还嗓子都哑了?

枕清不由被哽咽了一下,不知道应钰从哪里听出来的流言蜚语,甚至说到后面还是神秘兮兮的模样,仿佛窥探到什么不得了的秘辛。

这些话虽然不是全假,倒也不是全真,起码嗓子还没哑到那般程度。

不由想到昨夜她又哭又怒的时候,院外可是一个人都没有,甚至连人的走动声都不曾有过,别说府中这么大的地方,她就算喊破喉咙都不会有人听到,况且她昨天喊得极其小声,还是把声音咬碎了含下去的!

这到底是谁编造的,竟然能如此夸大其词!看来陇右果真是安居乐业,一个个都吃饱了没事干!

枕清冷哼一声,避而不答:“你和梅海说了什么?”

应钰知道枕清在转移话题,不过她也硬要去探究,到时候她和盛松言倘若发生点什么,要是枕清死咬不放,估计她那时候也得面红耳赤不知如何反驳。

俗话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应钰开口道:“无非就是问了下生意上的事情,他提点几句,让我觉得自己的思绪豁然开朗。只不过他兴致不高,倒是一直在看你,偶尔会瞥向坐上的薄映禾,竟没把符生枝和江诉放入眼里。”

虽说应钰对梅海心怀敬仰,但是她与梅海交谈的那几次,也发觉了很多东西,梅海都比她们小辈看得长远,可惜不太多谈,而且思绪和目光都是被枕清牵着走的。

枕清想要与他说话的时候,他却摆摆手没有答应,真是一个奇怪的人。

旁的应钰倒是没发现,她当下真的好想知道昨夜的事情,忍不住又问:“你和江诉那些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

枕清半偏着脑袋,若有所思道:“既然你都知道是谣言了,你居然还信?”

注1:在科技条件有限的古代,酿造技术并不发达,主要喝的都是发酵酒,酒精度数不会超过十几度,一般来说不会喝醉。

另外还有酿酒过程中酿酒原料的处理和水质的选择,发酵的控制和温度的调节及分批投料法投料技术的把握,每一步的学问,都是经过了千百年的演进。所以一直到唐代时,普通的米酒一般都是绿色,就如白居易诗中所说“绿蚁新醅酒”。

而白酒(蒸馏酒)的普及,从元代开始。

参考李霖《中国古代酿酒技术的发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0章 鸟宿枝头水影空(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