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明煦含烟 > 第11章 第 11 章

明煦含烟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成为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18 10:09:01 来源:文学城

“公子王孙意气骄”用来形容许含烟的父皇和兄长最为不过,安国地处偏南,民风最为纯朴、崇文、尚君子。这个在领头人身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安国因为地势原因,土地较为富饶,自从天下分势,经过几年各国纷纷兼并开始。经过几年,目前有安国、苍国、烈国、虹国以及未称帝的北境(马家军管理)。

这其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为虹国,实力也很雄厚,而最让人闻风胆寒的便是北境的马家军,因为当年圣元国可谓是一家独大,但是好死不死皇帝爱作死,杀了马明煦的爹爹,于是就有了马明煦入京都、杀帝、屠城,一夜之间圣元国便成为了过去式。

不过众人惊讶,原以为马明煦会顺势成章成为皇帝,而却想不到,马明煦昭告天下,此为仅为父亲报仇,为孝;是个人恩怨,所以不做不义之举,弃城返回北境之地。

但是那一年仅仅十二岁的马明煦便成为了众人口中的暗夜修罗,闻着胆寒。而虹国在那个时候崛起,占据兼并了元圣国的大部分土地,成为了第一大国。

安国一向崇尚君子文化,所以当年的许含烟她老爹便对马明煦赞赏有加。苍国与烈国害怕虹国势力日渐壮大,自己会成为下一个目标,也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而北靠虹国,自然不敢打主意,所以便只能向南发展。

安国便成了竞相争夺的目标。为何苍国与烈国不对付呢,主要还是因为烈国皇帝没有别的毛病,就一点喜欢美女,而且也喜欢抢夺美女,即使是为人妻。

两国之间梗着一个逃不开的人物,那便是被世人成为红颜妖姬的姚曼。

据说姚曼原生活在苍国,之后被苍国皇帝看上,可谓是独宠、艳冠。谁知道有一天,这姚曼就消失了,后来被查出来是被烈国皇帝掳走了,于是就此两国便结了怨。

毕竟夺人妻这种事,真是“士可忍,孰不可忍。”

两国为了交好安国纷纷求取被安国民众称之为神女的含烟公主,可惜含烟老爹心气甚高。

一个苍国,蛮夷之地,崇武也就罢了,还粗俗得很。按照许含烟老爹的话来讲就是“跟着它西边的匈奴学坏了,野蛮风气学了不少;脑子一点也不长进,粗鄙!”

而烈国,许含烟老爹更是看不上,说“人之大伦都不能遵守,与禽兽何异!”

至于虹国,更是看不上眼,觉得他们的眼睛都长到额头上去了。毕竟“傲,败亡之道。”

所以思前想后,唯一能入眼的便也就只有北境的马家公子。名门之后,家室修养上不会错;从形式来看,光明磊落,讲究孝义;从能力上看,当年的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马家绝对是上上之选,更何况如果说天下有一个能够救安国与危难,而又不落井下石的,只会是北境马家。

这也是许含烟老爹的思索。

于是就有了宴会上的一幕,各国均来,本来是要看这安国公主到底花落谁家,却想不到结局如此的出乎意料。

不过更加出乎意料的还在后面,那便是许含烟老爹万万没想到角逐的路上从来不会有人独善其身,既然不能拥有,那边更进一步吧。

既然不能和平解决,那边靠拳头来说话吧!

也忘了天下豪雄,都躲不过对权力与美色的诱惑。

本身都已经是权力的化身,而安国也是权力的一部分鱼肉;而此次见到安国公主和传说中的安国公主相比冲击会更大,无疑为这个诱惑上又添了一笔筹码。

1.“公子王孙意气骄,不论相识也相邀。”诗句出处:《上元夜六首》;是唐朝诗人崔液的作品。

2.“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原意:如果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形容不可容忍到了极点。

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和《汉书·刘向传》载,季氏可能是昭公、定公时的季平子,即季孙如意。他不仅不把国君放在眼里,甚至自比天子。以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来说,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即季氏只能用四佾,鲁昭公应用六佾,周朝天子可用八佾。可是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乐队。所以孔子谈到季氏时,就愤怒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傲,败亡之道。多言,贻害无穷。”

咸丰八年,曾国藩给曾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