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 第82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一

正德六年十一月

○丁未朔。钦天监进《正德七年大统历》,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

○升黄州府·知府 胡锭为江西·按察司·副使。

○巡抚·湖广·右·副都御史陈镐卒。镐,字宗之,其先会稽人,占籍南京钦天监。成化丙午,举应天乡试第一。明年,举进士,授礼部主事,改南京吏部。历升员外郎、郎中、山东按察副使,提督学校。转江西参政,寻升湖广右布政使,平汉沔剧盗有功。庚午,进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明年,以病乞归,命未下而卒。镐,明敏有吏干,董学政较阅精,当得士心。巡抚时,汉沔之盗党未平,建议散其众归农,众赖以安。镐与弟钦 同科进士,而皆有才名,钦 亦为广东提学副使。

○戊申南京六科十三道劾奏:“南京·户部·尚书 李瀚、江西·总制·都御史陈全、刑部·侍郎张子麟、工部·侍郎李堂、南京·工部·侍郎周宏、巡抚·都御史顾源、舒岷山、南京·太常·卿张芮、通政·参议吕元夫、山西·参政常麟、夏景和、福建·参政藏麟、云南·参政钟渤、四川·参议钱朝凤、山东·副使张宪、广西·副使邓文质、山东·佥事 陈霆、贾钦、广东·佥事 夏璲、扬州·知府 王铎、曲靖·知府 张锦、河东·运使刘栾、浙江·运同仲本、宝庆·同知蔡中孚,宜罢黜,以弭灾异。”吏部覆奏:“近年刘瑾用事,贿赂公行,奔竞成风,廉耻道丧。虽经新政厘革,而旧染未除,以故科道官有此论奏。张子麟、李堂近各自陈,堂已致仕,子麟仍供职。李瀚、周宏、顾源、舒岷山、张芮、吕元夫俱两京堂上官,宜令自陈裁处。陈金方委讨贼,未可轻去。常麟、夏景和、钟渤、钱朝凤、陈霆、夏璲、刘栾俱有实迹,难以复留。王铎近复起用,宜仍令致仕。臧麟、邓文质、贾钦、张锦、仲本、蔡中孚,才犹可使。张宪以严致怨,宜如前旨改用。”得旨:“瀚等,令自陈。金令锐意讨贼,不必陈请。常麟等,俱致仕。臧麟等及 宪仍留用。”

○己酉太监张永传旨:“以天寒赏提督守把京城九门署都督佥事等官杨敬、姜义、熊伟各银五两,所部官军各一两。”

○庚戌吏部·尚书 杨一清以疾上乞休,上批答曰:“卿学行兼优,才猷出众。历官中外,誉望彰闻。向因宁夏叛逆,提督军务,抚定地方。比掌铨衡,士论咸服。方隆委任,有疾宜善加调摄,亟起视事,不允所辞。”

○命:“御马监·太监谷大用总督军务,伏羗伯毛锐充总兵官,太监张忠监管神枪,统领京营官军五千人,会侍郎陆完剿杀山东直隶等处盗贼。”时完以边兵屡破贼,大用、忠谓:“贼可即平。”故谋督军以出冀,亦如宁夏论功也。

○辛亥恭让章皇后忌辰,遣内官诣陵寝行祭礼。

○升延安府·知府 徐翊 为陕西·都转运盐使司·运使。

○太监张永传旨:以天寒赏宣府续调并辽东官军三千人,各银一两五钱,置买衣装。参将金辅,银十两。

○壬子升怀庆府·知府 臧凤为山西·左·参政,苏州府·知府 林庭为云南·左·参政,陕西·副使黄绣为山西·右·参政,四川·佥事 张诺为四川·右·参议,金华府·知府 赵鹤为山西·副使,起用御史王弘为广东·佥事。

○铨注·金吾·右卫·都指挥·佥事 盛瑾于陕西·都司·佥书·管事。

○昏刻,月犯秦星。

○癸丑升大理寺·卿张纶为工部·右·侍郎。

○升御史冯显为山东·按察司·副使,整饬徐州等处兵备。

○甘肃·巡抚·都御史张翼、总兵官王勋 奏:“虏入寇,败之于观音山,斩首二百六十六级。”赐敕奖励,奏捷人升赏如例。时总兵卫勇更代已久,亦以捷奏,下兵部诘讯。复有告 勋 所遣总旗先以他事留京,闻捷伪为勋 奏者。兵部请并核治,得旨:“勇既去任,勋 所遣人业已升赏,俱宥之。所报首功,令巡按御史勘实以闻。”

○甲寅发太仓银二十万两,于南北直隶、山东、河南,为饷军及赏功之用。

○丙辰命:“户部·侍郎兼左佥·都御史丛兰赈济南直隶及河南。南京·户部·侍郎王琼 改户部·侍郎兼佥都御史,赈济北直隶及山东。”先是以都给事中张润 等言,发银赈济。润 等复请:“如弘治以前事例,差官。”户部覆奏:“山东、河南、南直隶,宜差大臣二人,宣布德意。四川、江西,近所差都御史等官已多,宜令巡抚者不妨军务,督有司赈济。庶人沾实惠,而流移可复。”乃命籣、琼 往。

○升湖广·按察使何琛为贵州·左·布政使,云南·佥事 邵遵道为贵州·副使,陕西·佥事 景佐为本司·副使,大理寺署·右寺·正戴书 为四川·佥事。

○户部议奏:“近年运船为流贼焚劫,以致国赋亏损,货物踊贵。今贼势未可计日平,恐饥馑流移之人又复窃发。宜如前议,遣大臣整理河道。凡有补于漕连者,悉听经画。”因举捕盗都御史陈天祥、漕运都御史张缙 及苏松巡抚张凤,可分任。诏:“东昌以北属祥,徐州以南属缙,不妨原职,东昌至沛县属凤。”

○改巡抚宣府·右·副都御史燕忠为大理寺·卿。

○巡抚·四川·右·副都御史林俊 以升右都御史及赏白金文绮,乃具辞谓:“此皆将士之功,不敢滥受升赏,乞以旧职归休。”诏:“所赏不允辞。”遂令致仕。

○戊午山东武定州地震。

○京师地震,保定、河间二府蓟州、良乡、房山、固安、东安、宝坻、永清、文安、大成等县,及万全、怀来、隆庆等卫同日震,皆有声如雷。动摇居民房屋,惟霸州。自是日至庚申,凡十九次震,居民震惧如之。

○己未升行太仆寺·卿周季凤为湖广·按察使,御史许谏为陕西·按察司·佥事,起用御史姚学礼 为云南·佥事。

○命山东·按察司·佥事 杨滋 冠带闲住,以巡按官劾其不职也。

○增设太原府通判一员,监督偏头、宁武、鴈门三关,及诸营堡仓场。

○辛酉户部言:“山东州县为贼残破者,半税已尽免,而输边及京不免者,计七十八万八千四百有奇。若派之他州县,则是以半山东之民而供全税,将不堪命。且使近日蠲免诏旨,失大信于民,所损非细。宜以布政姜洪所奏,酌其缓急以为徵免。兑军未折银十万石之外十八万石,暂令停徵,而于临德二仓支运补数。宣府米麦折银,减常价二钱,而以十之二兼输辽东,以折布钞。京仓粟豆及各场草积聚尚多,其粟豆二千四万石、草二十七万束,亦俱免解,而以免解粮草,均派京通,以补不免之数。庶山东民力少宽矣。”从之。

○升顺天府·府丞赵璜 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地方。

○以京师地震,令文武百官同加修省。

○壬戌升辽东行太仆寺·少卿张文为山西行太仆寺·卿。

○大学士刘忠上疏言:“臣以衰老乞休,累荷谕留。及归祭扫,复蒙赐敕乘传。恩礼极深,感戴无任。自抵家盗贼压境,又以老病侵寻,至十月间始得展祭丘墦。方谋启行,病复增剧,乞容终齿故丘,少延余喘。”得旨:“允所请。有司月给廪五石,岁役夫八名。录一子为中书舍人。”

○癸亥以京师地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遣英国公张懋、定国公徐光祚、会昌侯孙铭、新宁伯谭祐行礼。

○吏部·尚书 杨一清复乞休致,批答曰:卿任铨曹,运筹建议,裨政独多,简在朕心,方切倚任。比因有疾,已命医往疗,可勉起视事,以副朕怀。

○昏刻,金星犯罗偃星。

○甲子升襄阳府·同知李源为湖广·布政司·右·参议,起用给事中任惠为山东·按察司·佥事。

○甘肃巡抚都御史张翼、总兵官王勋 奏:“虏入寇。都指挥张鹏、傅德与战于新河北山坡,斩首一百八十六级。”复赐敕奖励,奏捷人升赏如例。

○乙丑四川镇巡官奏:“贼 方四等复陷南川綦江。都指挥庞凤,指挥杜宗、常策等三十三人,俱宜逮问。百户柳芳,义官曹腾死于贼,宜恤其孤。分守·参政曹祥、兵备·副使冯杰、知府 刘思贤,亦与有责。”兵部覆奏谓:“佥事 吴景之死,凤不能援,已奉旨逮问。宗策等请如近例,革其冠带,停其俸,与祥等俱戴罪杀贼。芳、腾升其子若孙一级,世袭。”从之。

○丙寅升韶州府·知府 华昶为贵州·布政司·左·参政。

○复除按察副使王纯于云南,整饬腾冲等处兵备。

○革陕西·永昌镇番·分守·参将,仍以都指挥守备。

○升吏科·都给事中杨一渶为顺天府·府丞。

○丁卯升起用大理寺·右寺副何正为河南·按察司·佥事。

○虏寇宣府,龙门所守备右监丞赵渶、都指挥王继战死。事闻,兵部议:“以太监陈贵、都御史燕忠、总兵刘淮、游击将军白春、参将詹冕等,俱宜究治。”且请:“亟调大同兵御之。”时忠已升,代者赵璜 未赴。得旨:“贵、淮、忠且不究,令督诸路兵防御。忠俟璜 代,方许离镇。瑛赠太监,赐祭,荫弟侄一人为锦衣卫·世袭·百户。继赠都指挥同知,如例升袭。”

○戊辰命巡抚·郧阳·右·都御史李士实南京都察院管事。

○巡抚·甘肃·都御史张翼、总兵官王勋 复奏:“虏寇凉州,督副总兵苏泰、游击将军吴英等御之于姚家寨,斩首二百四十七级。”诏:“以翼、勋 累有战功,翼 升俸一级,勋 赏大红纻丝蟒龙衣一袭。泰、英飞鱼衣一袭,各赐敕奖励。奏捷人升赏如例。有功及阵亡官军,御史勘明以闻。”

○以太平仓赏永寿伯朱德为私第。德因请工部改营公馆,户部·尚书 孙交奏曰:“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仓廪者,积贮之大藏。况此仓毁军民房屋数百家,费公钱十数万,役工匠千万人,乃成。纵使目前无粮,将来亦为有用。臣闻正统十四年,京师戒严,建议者欲将通仓粮米尽移京仓。近因盗贼流劫霸州,文安去通州仅一日,又有欲申前议者。窃见通州东下一仓,迫城隔街无晒扬之所,欲将仓粮逐渐放空,而以官攒军斗改拨此仓。以后漕运军粮坐派于此,则朝廷劳人动众不为无益。且前仓已成,岂可改为公馆邪?昔田蚡尝谓:‘考功地益宅。’汉武帝怒而不许。夫考功障地尚不轻畀,况此仓乎。臣承乏户曹,此而不言,他日圣心悔悟,思此仓非赏人之物,追究臣等当时不力谏之罪,虽加重谴亦无及矣。伏望念创成之难,收回成命,仍作仓场,以备积贮。若朱德果有勋劳,别为区处,可也。”奏入,不听。

○调前府管府事怀宁侯孙应爵于左府佥书管事。

○太监张永传旨:“南北直隶、河南、山东强贼 刘六、刘七、齐彦明、杨虎等,肆行叛乱。侍郎陆完等讨捕,累以捷报,殄灭有期。朕念天下军民,皆我赤子。比因水旱灾伤,各司府州县卫所官,不能抚恤,或催徵太急,或科歛繁重,或刑罚不平,陷于为盗,情实可悯。已命侍郎丛兰、王琼 往宣布朝廷德意,惟有名首恶不宥,能擒斩者已有升赏格例,其余胁从者皆非得已。今后有能抛弃盔甲器械投首者,管军官即与辩理发遣,不许滥杀。其自解散者,沿途官司不许邀杀报功,俱量给衣粮资送还乡原籍。官司给与牛具、种子、田地,为人侵占者,各还本主,仍复三年,或攀指旧事者,并免追究。兵部即出榜刊布,提督抚按及各府州县,递为翻刻,务使各乡村屯堡军民知悉,安分为善,无互相惊疑。若冥顽不改,仍出为盗,自取刑诛,再不轻宥。官司敢有奉行不至,仍前怠玩虚应故事者,总督等官指实参奏重治。四川、江西等处盗贼,令总制尚书 洪钟、都御史陈金及各抚按官,如旨奉行。”

○己巳以冬至节,遣驸马·都尉蔡震、崔元、马诚分祭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文武衙门分官陪祭。

○遣仪宾杨淳祭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恭让章皇后陵寝。

○庚午冬至节。上诣奉先殿、奉慈殿,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受命妇朝贺。

○免群臣宴,赐以节钱钞。

○辛未致仕·户部·尚书 侣钟卒。钟,字大器,兖州郓城人。成化丙戌进士,授监察御史。巡两淮盐按直隶徽州,又按浙江,皆力持宪纲,还掌诸道奏牍。都御史马文升,巡抚辽东,为权阉汪直所中讽,使劾之,钟不应,遂被譛,棰于朝用。都御史王越 荐擢大理寺右寺丞,迁右少卿。虏犯大同,命钟出抚畿甸。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六府,兼督紫荆等关。河间濒海民地为豪家所据,钟夺之还民。升刑部右侍郎,以内艰归道,与漕运都督王信交忤,为所愬。会当道者不说于钟,谪云南曲靖军民府知府。弘治二年服阕,改徽州府,复召为大理左少卿,迁左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兼总督粮储,择廉干吏,授以法使监其事,民无流负,运官交兑便之。召为户部左侍郎,总督京储。改吏部进右都御史,升户部尚书。稽核羡余数年积银四十余万两,虑国用不足,汰内降官吏、减内侍,及画工、番僧、酒馔。又以天下存留粮岁用不足,请郡王以下量为裁处。又言:“太仓银,不宜收入内库。库所蓄金帛,不宜修斋造像,及充私赏。城门中官,不宜干预国课。”其辞甚切,有戚里。奏乞,两淮长芦官盐,风雨消折之数,钟执无之。会岁报籍至,有私录以进者。钟由是得罪,内不自安,因再疏请老,不许。既而疾甚,会东厂发其子瑞受金事,复请老,乃许,令给驿归十八年。上即位,诏进荣禄大夫。上是卒,赐祭葬如例。

○江西饶州府永平关火,毁民居六百余家。

○虏酋 亦卜剌阿尔秃厮与小王子讐杀 率众散处庄凉境外,屡入寇盗。分守凉州右副总兵苏泰领兵与战于大河滩,先后斩获首级一百一十三颗,夺获马匹器械。捷闻,诏:“泰赐敕奖励。”

○命户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丛兰巡视庐凤滁和地方,兼理赈济。兰已被命赈济南直隶、河南,会兵部言:“凤阳陵寝所在,宜置重臣防守。”乃改命兰河南赈济事宜,即以属巡抚都御史邓璋 淮扬,徐邳仍隶漕运,都御史张缙 兼理赈济。

○癸酉大学士李东阳九载考绩,吏部以事闻。上曰:“东阳辅导三朝,勤劳备至,勋德懋昭。今以一品九年奏绩,可降敕褒谕,令兼食大学士禄,仍旧供事。锡之诰命,宴于礼部。”

○升浙江·左·布政使刘琬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等处。

○甲戌盗陷叶县,凡杀戮三千余人。

○左军·都督府·署都督·佥事 杨敬卒。敬,字克恭,直隶定州人。正统间,袭济州卫指挥使。征迤北,失利被虏,志不肯屈。久之,始得归。其后屡立战功,至都指挥使。弘治初,推掌陕西都司事,充固原游击将军,召还坐扬威营管操。正德丁卯,捕诛昌平贼党,进署都督佥事,掌左府兼典禁兵。寻以老疾卒,赐祭葬。敬,状貌魁梧,善骑射,膂力过人,御下严而有恩,故多乐为之用,而亦无敢轻犯者。

○大学士李东阳上疏曰:“臣以九年考满,伏荷纶音,宠眷殊至。臣进身宫保,以历三孤,厚颜首班,遂经九载。谋猷入告,无补于君心,政令外施罔裨于宸断。自考无功,理当殿黜。即今水旱相仍,生民穷困。畿甸东南,盗贼蠭起,京城内外,地震有声。咎责所关,义当策免。况年龄衰暮,病疾缠绵。每遇加恩,辄增惭惧。屡经辞职,曲荷勉留。徒以四方多事,未敢言私,而日负初心,茫无后效。岂意封章再锡,月俸兼支,革以玺书,赐之宴会。顾臣蹇劣,岂复堪之。且当蠲租免税之日,而冒给俸粮。当减膳彻乐之时,而滥沾宴赐。固知优崇内阁,出自圣心,眷遇儒臣,亦有故事。但臣非其人,而今非其时也。乞收回成命,止令仍旧供事。庶可输报德之私,亦少免素餐之咎。”疏入,上曰:“朕以卿辅导元臣,功在朝廷,望隆中外,九载考绩,为国增重,特加恩锡,以示优崇。卿见疏辞免,已悉诚悃。此累朝眷遇辅臣故事,可勉副朕意,毋再辞。”

○乙亥升左给事中杨褫为都给事中,右给事中卢纶为左给事中,给事中王銮、许瀚、周金为右给事中。褫吏科,纶兵科,銮户科,瀚礼科,金工科。

○赐哈密卫署都督·同知失拜烟答 飞鱼衣一袭,从其请也。

○升浙江·右·布政使吴彦华为本司·左·布政使。

○升陕西·按察司·佥事 边亿为本司·副使。

○命直隶、山东、四川、河南、江西、山西用兵地方,收瘗骸骼。从雄县学教谕魏纶奏也。

○流贼 杨虎破宿迁县,淮安知府 刘祥御之小河口,军败为所执,既而纵归。

○丙子改山东·按察司·副使张宪于陕西,整饬肃州兵备。

○大学士李东阳以赐宴礼部,辞曰:“窃惟君以礼使臣,臣以道事君。此古之训,今之法也。若内阁辅臣,一品九年,恩礼隆重。虽自先朝有之,盖当是时朝廷又安,民物康阜,天时和顺,年豊岁穰,故赓歌之盛扬于虞廷,宴赉之美见于周邦,无施之者滥予,受之者无愧色。今者天鸣地震,水旱不时,百榖未登,四郊多垒。臣爕理失职,辅导无功,已蒙陛下舍过录劳,以一品官阶貤赠三代,而又推今秩,重复加封,兼支俸禄,皆出于常格之外。且今年重阳、腊八等节,百官例宴,悉皆免办。近奉圣谕,有‘朕心警惕,同加修省’之言,而臣以一人一事,乃特沾宴锡,是圣心警惕于上,而臣工宴乐于下,其为不忠,孰甚于此。况满堂宴笑,一人向隅,犹所不忍。今数千里之间,数百万之众,死者尸骸相籍,生者号哭相闻,而以肉食之人,独饕大官之味。揆之于义,亦有未安,何以相率,而尽修省之实,以仰赞陛下励精之治。用是备沥愚诚,再干天听。望寝新恩,俾仍旧任,则优崇内阁之圣心,眷遇辅臣之故事,固已昭然在人耳目,而臣之感恩图报之私,自当没齿而不忘矣。”疏入,上曰:朕以卿寿俊元臣一品九年朝廷盛事乃循旧典赐宴礼部而卿屡以修省为言重违雅志特允所辞。

○命都指挥·佥事 杨义提调守把京城朝阳等三门。

○降陕西·署都指挥使黄正为署都指挥同知,坐虏入境不设备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