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 第68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七

正德五年九月

○甲寅朔。发太仆寺银三万两,于宁夏买马。

○革原武王府辅国将军安激 为庶人,坐擅杀商人也。

○乙卯以旱灾免山东、济南等府五十四州县,济南肥城等九卫所,存留额内税粮子粒有差。

○太平宁国安庆等府大水,溺死者二万三千余人。巡按御史以开户部请令核实量蠲其税,仍以所在公钱赈济。从之。

○戮逆贼 何锦 等于市。先是,三法司奉旨械锦 等至诸王馆,与寘鐇置对。复以锦 等至午门前,会官鞫问具状。于是,皇亲、公、侯、驸马、伯、五府、六部、科道等官,劾奏:“寘鐇以王室至亲,为国藩屏,乃悖逆天常,交结群党,谋为不轨,戕害重臣,屠戮军士,伪授官号,窥伺神器,法不可赦。”上曰:“寘鐇之罪,朕不敢私。其且禁之西内,敕天下诸亲王共议之。宫眷,置凤阳高墙,余人送浣衣局。锦 等十一人,凌迟处死。申居敬等五十五人并亲属,孟继祖等三十八人,俱斩。□□及家属一百九十人,俱谪戍边远,妇女随住。”

○命丰城侯李旻充总兵官,镇守贵州。

○命崇信伯费柱神机营、五千下坐营。

○升宁夏副总兵·都指挥·佥事 仇钺为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宁夏地方。

○驸马·都尉黄镛卒。镛,字洪振,其先徽之休宁人,祖姑选侍仁祖皇帝于东宫。后册封庄靖妃,镛以戚里居京师。成化丁酉,尚嘉祥长公主,常奉册宝充正使之楚藩,所过不扰。性喜宾客,知重文士。至是卒,辍视朝一日,命有司给棺椁斋米,营葬事如例,谕祭者十有四,仍授其子曾为锦衣卫百户。

○赏宁夏城官军各银一两,以寘鐇之乱也。

○丙辰先是,国子监以监生多至二千二百以上,廪饩不给。礼部议:“如先年例减,历以壅滞。”寻有旨:“令今年岁贡生放回依亲,俟一年后与纳银者,相兼行取。”祭酒王云凤因奏:“留岁贡者二百名,令自备薪米肄业,至十月始准食粮,余皆放回。且请定坐监人数,岁止以一千二三百为限,而停罢减历例”。既而,监生哗然诉奏。下礼部覆议谓:“岁贡生放回,乃出刘瑾意。且所留二百人,令自备薪米,非养贤体。况云贵远方者亦放回,人情不堪。宜如前议,将历事者仍递减坐监人数,岁以三千为常。岁贡生在监者,通准食粮。已放者,悉令行取。其纳银生未放而年岁不及者,乃令自备薪米寄监读书。”诏:“可。”

○太监张永遣指挥·佥事 谷本、正千户朱安解宁夏逆贼 冯经等七人,指挥佥事 王瓛解寘鐇及 何锦 等家属三百三十余人至。有旨:“各升一级,赏纻丝衣服一袭,钞千贯。”于是,本、瓛升指挥·同知,安指挥佥事。本,太监谷大用家人。安,义子。瓛,张永用事人也。

○加太监张永禄米岁四十八石,赏银五百两,纻丝五十表里。陆门□言 禄米十二石,都御史杨一清太子少保,各银五十两,纻丝五表里。封总兵仇钺为咸宁伯,并升赏署都督佥事 杨英等有差。先是,巡按狭西御史周廷徵奏上宁夏功次。以钺奋勇出奇,克平祸乱,永调兵设谋,及都督曹雄,俱为一等。都指挥郑卿等督军夺船,守义抗贼,为二等。都指挥韩斌等,传书讨贼,提兵策应,为三等。兵部覆议,得旨:“永奉命出师,平定反逆,抚安军民,又能奏诛逆瑾,潜消祸变,功绩甚大。岁加禄米及赏恩,止其身。未称报功之典,其兄富弟容,宜有推荫,兵部议拟以闻。”英升三级,卿三级,斌等及有功官军一等者二级,为从及二三等者一级。雄已系狱,故不及。又以镇守太监张弼、巡抚都御史马炳然及 廷徵,亦与有劳。赏弼 银三十两,纻丝二表里;廷徵银十两,纻丝一表里。初,寘鐇之叛也,同谋者惟周昂等十八家,及安化府中人耳。其平也,内则 仇钺反正之功,而贼之不能渡河者,本都指挥史镛预夺其船之力也。贼平已二日,雄始至,以婚于瑾,故廷徵亦列之一等。英初闻变,遂弃军渡河,欲逃归,为镛等所留,贼平始入城。又申居敬等六十一人,为夜不收,乃何锦 未反前三日,总兵姜汉所选,实未常从逆。永至宁夏,求功不已。抚巡官以居敬等应之,遂指为从逆者尽戮之,而归功于其部下都督佥事 蓝敬等,盖三百余人。

○以甘州后卫·署都指挥·佥事 汪淮守备西宁地方。

○丁巳孝恭章皇后忌辰,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马诚祭景陵。

○升监察·御史胡王□赞为南京·大理寺·右·寺丞。

○初,总制都御史杨一清奏:“宁夏变起之时,都指挥佥事 杨忠在巡抚公署。适贼众冲入,杀都御史安惟学。忠骂曰:“贼狗,何敢犯上反耶?”遂遇害。又都指挥佥事 李睿闻变,驰至寘鐇府,门闭不得入。因大骂,亦为乱兵所杀。百户张钦 不从寘鐇,夜遁至雷福堡,遇贼死。忠愤激烈,皆可嘉尚,宜旌恤之,以励臣节。”至是,兵部覆请,得旨:“朝廷养兵,本以御患也。临难守义,每难其人,深可慨叹。今宁夏反叛,忠、睿、钦 守义不屈,不肯臣顺。其旌忠、睿曰“忠烈之门”,钦 曰“忠节之门”。忠、睿子袭升二级,钦 子一级,各赐祭,仍令镇巡官谕官军人等,俾咸知之。”

○戊午改故子少保·南京·吏部·尚书 梁储为吏部·尚书,及掌詹事府事·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刘忠,俱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办事。

○以虏入镇夷,停都御史张翼、总兵官卫勇、左参将苏泰俸各三月,令戴罪杀贼,逮问都指挥王澄等。

○己未封太监张永兄富为秦安伯,弟容为安定伯。兵部尚书 王敞等会英国公张懋、尚书 刘机等议,以仇钺功止在一方,已封伯爵,世袭。永,辑宁中外,两建奇功,又非钺比,其兄弟并宜封伯,以称国家报功之意。议上,乃封 富、容为伯,与钺皆给诰券勋号,皆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禄米,岁各千石。时永既诛瑾,诸与瑾私者惧及祸,争媚永以求自安,二伯之封,盖敞辈二三人成之云。

○升通政司·右·通政丛兰为通政使。

○命宁夏·右·参将·都指挥·佥事 保勣充副总兵,协守宁夏地方。燕河营·右·参将·都指挥·佥事 王钦 充副总兵,分守保定地方。

○命定国公徐光祚前军都督府,掌印管事。

○命大宁前卫署都指挥·佥事 李瑾坐敢勇营。

○锦衣卫匠余刁宣自言:“背刺精忠报国字。”有旨执送锦衣卫,杖之三十,发海南充军。

○庚申国子监·祭酒王云凤乞休致,不允,改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初,云凤为狭西提学副使,搒笞生徒,同于拷讯有至死者。瑾闻而喜之,复以张彩荐,遂擢为祭酒。及进谒瑾,瑾诧其多髭,叱曰:“何物祭酒,一嘴猪毛耶?”云凤惶恐跪谢,后上章请以瑾所行法例刻板,永著为令。又欲请瑾临太学,如唐鱼朝恩故事,士论鄙之。及 瑾败,为科道所劾。云凤内不自安,乃有是请,犹以平日虚名,得免于罪云。

○升通政司·通政使丛兰为户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督理宁夏、延绥、甘肃三镇粮储。先是,总制都御史杨一清以宁夏中东西三路粮草匮缺,请发银十万召商上纳,并给还旧所欠诸商价。户部议:“从其请。”且言:“自刘瑾专政以来,查盘之狱大兴,而有司不敢预收。招纳之价不还,而商人不敢报。中加以粮料,常与折银,不文本色,以致公私匮竭,上下嗟怨,不独宁夏为然。宜遣大臣一人,督部属三人整理。”乃有是命。

○免宁夏采办沙豹等物,以遭寘鐇之变也。

○礼部言:“近追夺大学士刘徤,吏部尚书 许进、马文升,原赐玉带及衣服送官,皆刘瑾伪旨,宜给还。”内批:“已之。”盖瑾党尚有憾于健等云。

○辛酉命礼部尚书 白钺兼翰林院学士,专管内阁诰敕。

○升吏部·右·侍郎李瀚为本部·左·侍郎,改礼部·右·侍郎靳贵为吏部·右·侍郎。

○升工部·郎中唐荣为南京·光禄寺·少卿。

○掌詹事府事·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刘忠上辞曰:“顷奉敕旨,令臣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办事。臣闻命惊惕,罔知攸措。窃念臣待罪南都,每以旷官为耻。幸蒙甄录,再入禁垣,专代论音,兼握府篆,蒙恩至此,已踰涯分。累陈休退,辄荷勉留。讵意归志未申,复膺殊眷以鼎铉之重。及斗筲之微,使天下闻之,固有窃议而非笑者矣。况臣前日既以求去而不果,今日乃以迁官而即留,则公朝之议士林之评,又将以臣为何如人哉!伏望放臣致仕,或收回成命,仍令照旧供职。”上曰:“卿学行兼优,誉望久著,特兹间命,宜勉副委任,不允所辞。”

○以雹灾,免大同县神嘴窝旧站村并怀仁县曹四老庄等地方,秋粮子粒有差。

○工部查奏:“刘瑾乱政害人事。一 亲王并妃薨逝,宜炤旧差官造坟。一 自来内臣已故父母无修坟盖祠例,宜令狭西布政司将瑾父荣祠堂、碑亭、石器等项,折毁没官。一 内臣无生前造坟建祠例,宜差官将瑾朝阳门外祠堂,折毁还官。一 在京军民、各色匠艺,犯该窃盗、掏摸、抢夺,一应情重者方拟炒铁,其情轻者,宜仍旧例做工。一 法司部拟徒杖囚犯情重炒铁者,宜革除永远字样。一 造作军器不堪者,提调三司及军卫。有司正官并管局官家产入官,宜如旧例止参问降级。一 盗决河防,宜依律科断。其充军降级事例,革之。一 抽分厂主事任满,炤旧造册,缴报本部,不必再行类奏。一 长宁伯周彧崇文门外房屋,不应没官,宜给还管业。一 各处府县卫所解送戊字库盔甲、弓箭不堪者,宜照旧领回改造补纳。一 瑾奏占猫竹厂地,并吞并小民房屋、坟墓,及在官草场几千余区。宜以厂仍还本部,堆放竹木。官民地土查明,还官给主。一 戊字等库验收银朱胖袄等项杂料,不必添差主事监收。一 管理通州闸座兼督尹儿湾五厂主事,宜仍旧三年更替。”得旨:“如拟改正。其占买官民地土,俱入官。京城内外并原籍祠亭、石器等项,系瑾本身者折毁。其父母者,不必动。朝廷内外官,一体内臣建祠造坟,亦先朝旧例也。该部不请事体,堂上官夺俸二月,该司官三月。”

○壬戌重阳节,赐百官宴于午门。

○复尚书 刘机仍支正二品俸,致仕侍郎杨守阯、王华原职。机等,以纂修会典为刘瑾所裁抑。至是,皆改正。

○十三道御史赵应龙 等劾奏:“右·副都御史杨纶行奸心险,貌厚情深,以刘瑾有乡里之亲,张彩有腹心之托,自按察未几而为巡抚,巡抚未几而入内台。二奸既败,纶岂独存。况纶为彩所用之人,而复治彩之狱。故观望迁延,以希轻典。且 曹元、陈震以瑾党,犹知引罪自陈。今二人既罢为民,而纶安居如故。又元、震之罪人,也乞即罢黜,以清朝列。”六科给事中胡玥等亦劾之,得旨:“纶既因瑾进用,又不自陈引避,令致仕。”时纶方与叚旻争买居第不虞,其皆败士,论嗤之。

○命襄城伯李全礼 坐五军营、中军大营。

○癸亥升右·布政使崔文奎、张贯、马懋 俱左·布政使。文奎河南,贯山西,懋 福建。

○复浙江等十三布政/按察司分守、分巡官旧制,仍每年一更革。添设布政司管粮参议十三员,及狭西佥事一员,浙江狭西管粮官仍设参政各一员,以吏部查奏改正也。

○甲子调南京·国子监·祭酒石珤为国子监·祭酒。

○改太仆寺·少卿侯观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

○升浙江·左·参政彭泽为河南·按察使,河南·按察·副使郑端为狭西·按察使,南京·礼部·署郎中许铭为山东·按察·副使。

○命协守·宁夏·西路·都指挥·佥事 孙隆充右·参将,分守宁夏东路地方。大兴·左卫·署都指挥·佥事 张安充右·参将,分守燕河营地方。

○乙丑吏部尚书 刘机等查奏:“考功司所掌考满朝觐等事,自正德二年以后,为刘瑾纷更者二十四条,请改正。”从之,其巡检给由军囚不满三十者,如成化初例降边方,杂职无者黜为民,除充军之令。

○以四川·按察·副使范镛整饬建昌兵备。

○复设四川·建昌、威茂、叙泸、安绵、东达等处兵备副使,凡五人。皆为刘瑾所革者,守臣以盗贼蜂起,请复添设。兵部议,从之。

○丙寅改工部·尚书 毕亨为南京·工部·尚书。

○升通政使司·右·通政罗钦忠为左·通政,左·参议刘达为右·通政。

○升浙江·按察使边宪、山西·按察使石玠,俱本布政司·右·布政使。

○御史高坛等二十四人奏:“臣等俱由进士,授两京部寺官,及在外推官知县等官,历升有至郎中、员外郎、寺副者,后改授御史。此刘瑾时事也,悉当厘正,请下吏部、都察院议处。”部院议:“以为事非旧例,固当改复。但各道乏人,宜仍留供事。惟柴薪俸级,考满叙迁,当各从改任之日扣计,不得复援旧阶,其有愿复旧职者听。”得旨:“俱留供事。后御史员缺,仍从旧制考选。”时二十四人内不自安,姑为此奏,亦竟无愿复旧职者。

○以水灾,免山西宁乡县并石州沙压田土税粮。

○赐宁夏镇守太监李增祭一坛,以死于乱也。

○丁卯复福建·布政司·裁革·右·参议裘壤于本布政司,狭西按察司·裁革·佥事 王玹于河南按察司。

○命遂安伯陈鏸于立威营,武进伯朱本于神机营右哨,各坐营。

○命大同·后卫·指挥·同知陈钰大同城坐营。

○命绥德卫·署指挥使安国协同分守广武营地方。

○戊辰改提督仓场户部·右·侍郎李逊学 为礼部·右·侍郎。

○升国子监·司业王王□赞为南京·国子监·祭酒。

○复裁革·右·参政管琪于浙江布政司,升右·参议王秩、徐潭、侯启忠、徐联、汪获麟,佥事 谢朝宣、江潮、晁必登,知府 何珊、贾瓘、范希淹,俱按察司副使。秩江西,潭、启忠湖广,联 狭西,获麟山西,朝宣、珊、瓘四川,潮广东,希淹广西,必登云南。

○升山东·布政司·右·参议王举为狭西·苑马寺·卿。

○户部查奏:“刘瑾变乱旧制三十余事。一 甲字等十库添差太监二员、户工部属三员宜革,并免皇店税。一 各处大户钱粮,寄库三月以上未完,不准正数,仍令重徵,并治官吏罪者宜免。一 九江等七钞关,本部委官令六年更代税,有羡余者旌奖升擢,宜仍旧岁一更税如常。一 停止各边运送年例银,及运司开中引盐,宜复。一 刷印盐引,仍隶南京户部。一 停止差官查盘钱粮。一 浙江布政司额外岁补进银矿课二万,并福建税课司河泊所新增钞额,大同应州盐锡,宜罢。一 亏折盐课,责令原任御史等官鬻产陪纳,宜令未纳者俱免。一 河南、山东起运京边粮草,加添帮价,并山东岁派海运布绒折银,宜革,仍造海船以复旧规。一 差官丈量各边屯田侵夺民业,宜焚其籍。其清查王府功臣,及没官田土派民起科者,俱免之。一 富民兑买王府禄米戍边没产,宜如律例问拟。一 周府护卫所遗营地徽府广润坡庄田,及各藩府改给食盐岁加禄米,并折色改本色,俱革仍旧。一 官员罚米违限倍徵,已遇赦宥,而逮系如故者,悉免。一 北直隶屯田佥事,改差御史凤阳仓。添设监收内臣,各布政司管粮官,革其敕。及有司粮未完迁转者,不许离任,宜复旧。一 钱粮总目,已具册者,不必陈。”诏:“俱改正。”

○己巳以顺天府尹王鼎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复平江伯陈熊 爵。初,熊 总督漕运,忤刘瑾,械系至京,削爵没产,毁其诰券,并家属发戍海南。瑾诛,给事中谢讷等请原之。下吏兵二部,会三法司议,谓:“熊 所犯非自盗赃,瑾鍜炼成狱,非朝廷优待功臣之意,宜复其爵。”复命多官廷议,皆言:“熊 以非罪窜逐,宜复。”于是,上念熊 祖瑄以靖难功臣,开通漕运,劳勚甚大,封爵荫叙,实出祖宗赏延之典,而瑾挟私蒙陷,其赦还复其伯爵,仍给诰券,以存世禄,止革其管军管事。

○录辽东瑞安堡斩获违贼功,升赏都指挥佥事 张洪等九十四人有差。

○传旨:“锦衣卫指挥使朱宁 南镇抚司,同覃泰等管事。”

○庚午调裁革广东·右·参议李希颜 为云南·左·参议,浙江·右·参议符观为山东·右·参议。

○壬申复以李鐩为工部·尚书。张永自宁夏班师,过汤阴,鐩敝衣破冠,束所赐玉带,跪迎于路。永惊曰:“何至是?”鐩因乞怜,永还朝首,令吏部举之。

○六科·给事中张润、十三道御史房瀛等言:“逆瑾已诛,群党继黜。其遗奸尚存者,如尚书 毕亨、洪钟、柴昇、刘璟、刘缨,侍郎李瀚、夏昂、陆完、崔岩、张志淳,都御史文贵,大理卿张纶,府尹陈良器,御史崔哲、李纪,皆赂瑾求进者也。亨闻瑾败,感念私恩,为之泣下。钟掌宪议法,惟事迎合,至挞属官以张威,及总制军务,复湛乐玩寇。昇巡抚狭西,为瑾治第修坟,极其华侈,民受科害。缨、志淳当瑾初炽,攘臂纳赂,一时小人,靡然争趋。瀚总督漕运,贻毒江淮。昂行污完心险,而皆巧于夤缘。岩督理河渠,偾事尤甚。贵假修墩台,盗国财凡数十万,而太半输之权门。纶侧媚小人,与瑾旧识。良器先任藩司,黩货无厌。纪以亲故,哲以府同知,而皆营任风宪。佥都御史张禴、大理寺丞张禬、都给事中叚豸、尚宝司卿吴世忠、司丞屈铨、御史周霖,皆助瑾为虐者也。禴、禬、豸查盘,荷察世忠请,清查屯田。铨请刊行新法,霖恃同乡大坏风纪。他如都御史林廷选一岁屡迁,功名实损于宪。副通政王云凤五经扫地,行检有玷于司。太常少卿杨廷仪力致要地,侍郎李逊学 升越常资,通政参议张龙 行类俳优,大理寺丞蔡中孚进招物议,乞量情罪重轻,调用罢黜,或寘之于法。”得旨:“亨冠带闲住,良器、岩、志淳、哲致仕,贵已致仕免究,铨、中孚、豸、纪、霖各对品,禴、龙 各降三级,俱调外任,余留供职。”

○户部·左·侍郎乔宇等言:“各边官放支官军钱粮月,奏数则太繁,年终造册则太略,请按季奏报。”从之。

○癸酉升太常寺·卿罗玘为南京·吏部·右·侍郎。

○国子监·司业鲁铎丁忧,服阕复除原职。

○吏部奏:“正德二年以来,内外大小文职官员,降调、致仕、闲住、为民、充军者,不可胜举。如尚书 李杰、孙需,侍郎陈勖、邓璋、胡富、陶琰、马中锡,都御史张宪、贾锭、李贡、邵宝、胡瑞、罗鉴,通政司参议任良弼,府丞赵璜,司业罗钦顺,编修何瑭,给事中杨禠、刘泽、徐忱、安奎、潘希曾、陈伯献,御史吴漳、王润、曾大有、刘子厉、杨南金、王时中,郎中刘思贤,员外郎韩俊、叶钊,主事 唐胄、傅浚、谢廷瑞、赵璧,评事 罗侨,中书舍人何景明,布政姜洪、沈林,按察使金献民、邢义,参政杨守隅、杨茂元、吴彦华,副使刘逊、陈恪、李金、吴廷举,佥事 方良永、卢翊,知府 刘麟、张津,凡五十三人。年力才识,皆堪任使。”诏:“皆复其官,俟有缺斟酌取用。”

○兵部奏:“京卫武学事例,为刘瑾变乱者三事。一 武举,仍六年一次开科。一 公侯伯及军职应袭子孙,考试文理不通者,降一级;公侯伯子孙,革禄米三之一。非旧例,宜革。今后,勋戚子,仍听访保门馆,以充教习。一 军职应袭子孙有志文举,并弟侄愿入武学作养者,俱照旧科举。不堪作养者,方送营操。”得旨:“武举、武学新例,俱改正。教习门馆,仍照先年事例,令吏部选用,不许自行访保。”

○命兴安伯徐良神机营中军坐营。

○升锦衣卫指挥佥事 刘璋 为都指挥佥事,掌本卫事。

○以宁夏叛逆既平,内阁辅臣运筹有功,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特进左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刘忠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各赏银一百两、纻丝四表里;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梁储改兼武英殿·大学士;仍荫东阳子兆蕃为尚宝司丞,廷和子恒为中书舍人。

○以宁夏平,加兵部·尚书 王敞太子少保,荫其子会为锦衣卫百户;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白钺、吏部·尚书 刘机、礼部·尚书 田景贤、刑部·尚书 刘璟,俱太子少保;兵部·侍郎陆完、李浩,各赏银三十两、纻丝三表里;吏部·侍郎李瀚、靳贵,户部·侍郎乔宇、毛纪、丛兰,礼部·侍郎费宏、李逊学,刑部·侍郎张泰、张子麟,都察院·副都御史王鼎,大理寺·卿张纶,各银二十两、纻丝二表里。

○加司礼监·太监温祥、赖义、谷清、秦文、范宣、张钦 禄米岁各十二石,赏银一百两、纻丝四表里。升锦衣卫·冠带舍人温钦、谷雄、秦安为本卫副千户,百户赖友、张铭为指挥佥事冠带,总旗杨恕为正千户,俱世袭,指挥者带俸,千户者管事,亦以宁夏及擒刘瑾功也。

○复封义子锦衣卫·指挥·同知朱德为永寿伯,太监谷大用兄大宽为高平伯,马永成兄山为平凉伯,魏彬弟英为镇安伯,诰券、勋号、禄米皆等。德不知其所出,初为裴太监厮养,冒裴姓后,赐姓朱,能造西域食饵,有宠。英非彬弟,冒魏姓。时张永兄弟,既封伯二人。大用等亦援宁夏功,欲封其兄弟。以德为上义子,故并封之。爵赏之滥,国朝所无云。

○甲戌升山东·左·布政使张遇为顺天府尹。

○复江西·按察·佥事 李王□赞为通政司·左·参议。

○升按察使刘丙、参政管琪、倪民,俱右·布政使;参政高友玑、副使蒋昪,俱按察使;参议匡翼之、公勉仁,知府 赵继爵、陈祥、褚圻,俱按察司·副使;同知魏纶、秦锐、王铨、时中、白杲,知州范渊,知县汤沐、李情,通判张诺,俱佥事。丙 福建,琪湖广,民河南,友玑山西,昪、翼之 浙江,勉仁 四川,继爵、祥山东,圻广西,纶山西,锐湖广,铨、中、沐广东,杲狭西,诺四川,情浙江,渊 云南。

○甘肃镇巡官奏:“粮草缺乏。”户部议:“发银六万两,令督理粮储。侍郎丛兰招商籴买不足,许开中引盐。”从之。

○丙子巡抚·湖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纶卒。纶,浙江慈溪县人,成化甲辰进士。初除工部都水司主事,以内艰去,改礼部仪制司,历员外郎、郎中。弘治庚申,升广东参政,寻转布政。正德己巳,由广西左布政,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兼赞理军务。未几,遭外艰,值郴永盗贼猖炽,特诏夺情督军,阅三月贼平,始许终制,遂以疾卒,与祭一坛。纶以能医游公卿间,公卿多喜之者,而才能亦足集事。故卒,至台省大官。其气岸简伉,酬应颇刻核,且有凌忽之态,自敌已以下多恶之。

○四川流贼 蓝廷瑞、鄢本怒等作乱。廷瑞与廖惠等,欲据保宁。本恕等,欲据汉中,攻郧阳由荆襄而下。巡抚都御史林俊 议:“发兵防通。”江惠等果至破,其城佥事 钱朝凤等各遁走。会官兵自他县回,贼疑援兵至,亦遁。左参议公勉仁 闻变,退屯右垭。俊 益发猡犭□回、石砫等兵。谍报贼至,朝凤惊坠渠中,欲复走,有乡夫者抗声,让之乃止督。猡犭□回与战,勉仁 亦引兵自右垭来列营。赤日中,会龙滩河涨,贼半渡猡犭□回。奋击之,贼败。擒斩八百余人,坠崖及溺死者甚众。俊 又遣知府 张敏、何珊 等追至门镇子,斩首亦如之。廷瑞死,惠被擒,余党遂入狭西西乡。总制尚书 洪钟及 俊 各以捷闻,赐敕奖励,赏奏捷者如例;各官功罪,令巡按纪功御史勘报。

○以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蔡震、马诚分祭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

○遣仪宾杨淳祭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寝。

○遣内臣祭恭让章皇后陵寝。

○丁丑万寿圣节,上诣奉先殿、奉慈殿,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免群臣宴,赐以节钱钞。

○升知州朱本端为江西·按察司·佥事。

○己卯改刑部·右·侍郎陶琰,南京·工部·左·侍郎马中锡,俱为左·副都御史。琰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等处,中锡巡抚大同。

○复以裁革·右·副都御史顾源仍巡抚云南,致仕·右·副都御史邵宝 巡抚贵州。

○复以赵璜 为顺天府·府丞。

○调裁革布政司·右·参议陶照于四川,杨学礼 于狭西。

○升锦衣卫·都指挥使马钊 为都督·同知,都指挥·同知张寰为都督·佥事。钊,永成侄。寰,永弟。俱冒宁夏功也。

○庚辰复通政司·右·参议任良弼 官。良弼 为给事中时,常奏免逋税。刘瑾恶之,调戍辽东三万卫。至是,赦还复为参议。

○南京十三道御史张俅等劾奏:“佥都御史张禴、通政司参议张龙、尚宝司司丞屈铨、南京鸿胪寺卿赵履祥、南京大理寺少卿王彦奇、四川布政使潘楷、湖广参政 尹灏、山西参议寗杲、原任湖广荆州府知府 王绶,俱交结刘瑾纳贿。转迁者而致仕大学士焦芳、刘宇首先阿附,同恶相济,其罪尤著。乞将禴等罢黜,芳、宇仍加重罪,追夺封诰,以为朋奸不忠之戒。”诏:“黜、 绶为民,履祥、灏降三级,其余已处者置之。”灏降严州府同知,履祥泸州知州。

○改光禄寺少卿李良为大理寺·左·寺丞。

○辛巳复姜洪为山东·左·布政使,金献民为贵州·按察使,吴彦华为浙江·左·参政,杨茂元为江西·左·参政,杨守隅为狭西·左·参政,刘逊、李金、吴廷举俱云南按察副使。金整饬腾冲兵备,廷举临安兵备,陈恪贵州按察副使,整饬威清兵备。

○赐鲁府·故·奉国将军健木□霤淑人范氏,养赡米岁五十石,从鲁王请也。

○发太仓年例银十五万两,给辽东军饷,从总理粮储官奏也。

○十三道御史平世用等奏:“五官挈壶正皇甫政,为瑾相看茔宅。五官司晨李文及其父监正源,教 瑾侄私习天文。丁忧员外郎邵伯宗希永进用,以其子举人昇为瑾侄壻,全无廉耻,乞明正其罪。”诏:“政革职为民,文降天文生源姑宥之,停俸六月,伯宗、昇俱为民。”

○斩张文冕于市。文冕,华亭人。初为县学生,被黜,潜至京,投刘瑾门下,遂用事冒军功,授锦衣卫千户。瑾捏传旨意,多出其手,交通贿赂,气焰倾一时。至是瑾败,并诛妻妾,送浣衣局。

○壬午升礼部·左·侍郎费宏为本部·尚书。宏辞免曰:“文昌之司,上切台斗,秩宗之职,兼治神人。其官既尊,其责亦重,必年德耆俊,始足以餍服众心,才识通明,始足以综理庶务。矧当皇上更新化理,修举旧章,建明尤在于得人,选任岂容于代匮。顾臣才疏识寡,资浅望轻,乃沐殊恩,遂居此位。非惟超越贤豪,不免积薪之诮。抑恐难胜重任,致有栋挠之虞。熟自揣量,分宜辞避。再念臣草茅下士,僻远孤踪,遭遇圣明,多窃荣宠。方龙潜之日,已劝诵于青宫。及虎变之初,复执经于翠幄。虽佐理有司之事,犹叨随供奉之班,皆迈常流殊,无寸补幸。屡逭滥竽之责,敢复萌曳履之图。昨与再推,实出望外。惟盈满之是惧,甚局蹐而不安。仰惟皇上,甄陶万类,每垂矜察之仁,体念群臣曲尽保全之道。伏望收回成命,别授贤能,俯徇愚衷,使供旧职。庶几下免侥踰之议,上无滥予之嫌进。”上曰:“卿春宫旧臣,学行素著,特兹简命,宜勉尽职,以副委任,不允所辞。”

○复以致仕·南京·礼部·尚书 张宪为南京·工部·尚书,陈勖为户部·左·侍郎,提督仓场,胡富为南京·户部右·侍郎。

○复以闲住·右·副都御史罗鉴巡抚苏松等处,总理粮储。

○复以致仕·右·副都御史李贡整饬蓟州等处边备,兼巡抚顺天等府。

○宣府、大同镇巡等官各奏:“边储缺乏。”户部请:“发原派宣府正德四年夏税,折色银二十万。在部者并各省所解到折色银,辏年例银五万送宣府,五万送大同,招商上纳。”从之。

○升应天府·丞陈玉为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府,兼提督紫荆等关。

○癸未升广西·左·布政使孙春为应天府·府尹,兵部·署员外郎事 李玺为河南·按察司·副使,广东·按察司·佥事 方良永为湖广·按察司·副使。

○复革荆府护卫军校之半,俱仍隶武昌等卫。荆府护卫军校革已久,瑾受赂,因王陈乞,准令其半回府。至是,复革之。

○发太仆寺银三万两,于甘肃买马。

○户部覆议:“两广镇巡官奏谓,盗贼连年为乱,军饷不支。乞将正德三年、四年,抽过番货,除贵重若象牙、犀角、鹤顶之类,解京其余粗重如苏木等物,估价该银一万一千二百有奇。宜变卖,留充军饷。”报:“可。”

○以明日十月朝,遣驸马·都尉蔡震、马诚、崔元分祭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

○遣仪宾周钺祭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恭让章皇后陵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