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 第46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

正德三年十二月

○甲子朔,上视郊祀牲。

○夜,流星如盏,青白色光烛地。

○丙寅改南京·刑部·尚书 洪钟为工部·尚书,右·都御史张宪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掌院事。

○调刑部·广东司·主事 高贯为山西·辽州·知州,东城·兵马·指挥司·副指挥万桢为河南·都司·经历司·都事,以问事迟留而罪之也。

○诏:“免凤阳八卫官军,京运一年。”以地方灾重故也。

○丁卯泰宁等三卫夷人入贡,还许市牛只田器。礼部请:“遣通事伴回,为之平市。仍命镇巡官戒之,勿令杂市违禁器物,及因而扰害地方。”制:“可,”

○戊辰升通政司·右·通政丛兰为左·通政。

○户部言:“先是,都理马政·都御史杨一清定西宁洮河三卫茶马则例,每岁徵茶不过五万斤,易马不过五六千匹。今巡茶御史翟唐一年之间,所收茶至七十八万二千余斤,所易马至九千余匹。较之常利,实倍之功绩颇著,宜加旌奖。”诏:“升唐俸一级。”

○哈密卫·忠顺王 速坛拜牙即等以其所部为速坛阿力王 杀夺穷困,遣使请粮于朝。户部核奏:“夷情不可尽信,宜移文甘肃镇巡等官覆实,乃发傍近仓粮给之。”上以远夷果被讐杀,亦当矜恤,命给粮五百石,毋令失所。

○革山西·怀仁王府·辅国将军成铏、成錂、成錪、成鍒、成锶禄米三之一。铏以殴伤职官,錂、錪以助恶害人,鍒以冒支禄米,锶以匿逃潜住罪也。

○诏:“致仕·右·佥都御史王璟、监察·御史刘玉俱冠带闲住。降荆州府·知府 王绶三级,调远方别用。罚河间府·知府 杨仪米百石。”藁城民有与小功尊属忿争而致死者,已论斩。奏诉屡年近辩问情可矜疑,璟以尝巡抚,玉等以尝巡按失于详拟,狱久不决,罪之。

○己巳升巡抚·宣府·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邓璋 为南京·户部·右·侍郎。

○礼部言:“外夷贡使回,旧未有译送者有之,自安南陪臣得请始。后因译者在途不法,议革之。惟朝鲜及泰宁等卫并哈密夷人,译送如故。”既而,兵部议:“免,惟令各镇巡官遣送。”今锦衣卫·带俸·指挥·佥事·大通事 王喜 奏:“开前例,宜止听译送朝鲜、安南及泰宁三卫夷人,余仍革免。”上是之仍,命严译人在途生事,导夷为害之禁。

○庚午升工部·左·侍郎吴洪为南京·刑部·尚书。

○授翰林院·庶吉士安磐为吏科·哈事中。

○命惠安伯张伟提督团营,并总管三千营操练。

○大保·长宁伯周彧卒。彧,顺天府昌平州人,孝肃皇太后之仲弟也。以恩泽授正千户,累迁指挥使,进都督同知,封长宁伯,后加太保。至是卒,赐葬祭如例。

○辛未旧制,各处盐引俱于南京户部印发。至是,巡盐·御史宇文钟奏言:“往返不便,请改户部另行刊制。”户部覆奏:“淮浙、长芦、川广俱有盐运,南京道里适均。自洪武以来,遵行已久,乞仍旧。”诏:“今后但于户部印给南京引板,俱令销毁。”刘瑾变乱旧法,钟因而导之,后瑾诛乃改正焉。

○满剌加国王遣副使端亚智等来朝贡方物,回赐国王蟒衣彩叚纱罗文锦,及赏使人彩叚衣服绢钞有差。

○壬申遣礼部·右·侍郎费宏祭天寿山之神,以南直隶湖广河南灾伤例,遣官祭告天下名山大川,故也。

○吏部奏:“刑部·右·侍郎李士实、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陈璧、户部·右·侍郎何钧,俱养病一年之上,请照礼部·右·侍郎谢铎例,移文各官俱令致仕。”许之。

○从淮王请,封其故·伯安懿淮世子之妃王氏为妃,以世子既追封□爵,故也。

○工部奏:“各省物料积年未完,宜停诸司莅事者之俸,令严限催纳。”诏:“各处灾伤数多,民困未苏,物料已徵完者令解部,未完者停徵。诸有司,俱勿停俸,待年丰徵解。”

○癸酉升江西·按察使陆完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地方。

○升大理寺·左·寺丞王宪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光禄寺·少卿颜颐寿为大理寺·右·少卿。

○应天徽州太平池州宁国安庆等府,并广德州各属,及建阳新安宣州安庆等卫,旱灾。户部请:“免其秋粮子粒有差,仍于免数内量徵二分,以补起运两京之数,灾重地方听以半折银。”报:“可。”

○命怀宁侯孙应爵总管神机营,永顺伯薛勋 坐五千营。

○甲戌升工部·右·侍郎俞俊 为本部·左·侍郎,巡抚狭西;右·副都御史崔岩为工部·右·侍郎。

○巡库·科道官奏:松江府华亭县输内库折粮阔白绵布三万三千余疋,俱粗窄不中度,因劾府县及户部莅其事者,忽于验察之罪。诏:“留布别用,府县官停俸督补如数,户部官宥之。”

○乙亥升通政使司左参议罗钦忠为右通政右参议刘达为左参议

○满剌加国贡使火者亚刘等回,以船为飓风所坏,请令广东布政司代造。礼部言:“宜令镇巡官验实,俾自修理,果须重造,其材亦宜令自备,所司但量给力役副之。”诏:“可。”

○丙子升礼部·郎中刘挺为光禄寺·少卿,监察·御史杨武、甯杲俱为大理寺·左·寺丞。武,瑾乡人,杲以憸邪进。

○沈王幼,为其侄辽山王 诠釴乞书籍,以《皇明祖训》、《皇明典礼》二书赐之。复为其子宿迁王 诠鎀 乞《御制盘龙诗》,不与。

○丁丑升山东·左·布政使贾锭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狭西。

○命丰城侯李旻敢勇营,坐营管操。

○戊寅贞惠安和景皇后大祥,遣仪宾周钺诣陵寝行礼。

○户部·员外郎张王□赞先以盐课事,迁南海为民。后以巡库事,复罚俸三月。户部覆:“王□赞并家属远徒,无从拘问。”因言:“与王□赞同论罚者,尚书 曾鉴,侍郎张达,郎中王寿,给事中许天锡、屈伸、周玺,御史陈文试、高良弼、程材,俱已死,所罚之米,宜令家属代输。”诏:“皆宥之。”

○己卯转福建·右·布政使车玺为山东·左·布政使。

○升广东·按察司·副使胡华、狭西·苑马寺·卿燕忠,俱为按察使。华江西,忠狭西。

○江西灾守臣以停徵请,户部议:“起运两京钱粮,难以概免,宜移文镇巡官量其灾之轻者,于应免数内再起二三分,以足起运之额。若灾之重者,听量以折银输京王府禄米,则令从宜区处。”从之。

○庚辰以冬无雪,遣英国公张懋 祭告京都城隍之神。

○准秦府·辅国将军秉檄袭封郃阳王。初,郃阳·温穆王 诚泓薨无嗣,其庶弟诚汾、诚浍皆许袭,未命而卒。秉檄,诚浍嫡长子也,在先帝时请袭,礼部会议谓:“温穆王薨后,已一再传庶。郃阳王之后,止应授本等职,不必议封。”至是,又援保安、汧阳二府例,以请。礼部言:“先帝已有旨,不可许。”而内批许之。盖保安、郃阳,皆秦藩以瑾为奥援也。

○女直·大通事 王坐累罢鸿胪寺序班,张泽呈乞推补。锦衣卫·带俸·指挥·佥事·大通事 王喜 言:“女直旧不设大通事,今宜免补。”礼部谓:“弘治十三年,女直大通事 刘福致仕,孝宗皇帝命会同兵部从公选补,乃用今。泽所呈与喜 矛盾,请加裁定。”有旨:“照例会推可用者,以闻。”

○狭西·巡茶·御史翟唐奏报:“狭西·苑马寺长乐、灵武二监,并开城等七苑,孳牧马数计一万三千八百二十六匹。”兵部议:“马之亏耗甚易,请移文接管御史,严督监苑官吏用心饲秣,如例科驹,以期蕃盛。”得旨:“茶易马匹积年数多,未见给俵。今后以前此孳牧者,给各边军士骑操。大同、宣府各八百匹,榆林、宁夏各五百匹,其余如议牧养,以期蕃息。”兵部复奏:“榆林、宁夏与甘肃每年轮关茶马,今又给以孳牧,马驹不无过多。惟宣大二镇,宜照数给之。”报:“可。”

○辛巳升云南·按察司·副使陈振为狭西·苑马寺·卿。

○升四川·布政司·左·参政马懋 为福建·右·布政使,改河南·按察司·副使王纯为广东·副使。

○壬午命故·兴安伯徐盛从兄良袭伯爵。

○狭西守臣奏:“西北边方有五,而狭西实当其三。若以环庆、洮岷、兰河等卫所言之,尤为要害,诚非他处可拟。计其粮料布花岁入之数,不足以支。岁出加之水旱,免徵过半。若遇动调,其何以充,乞预处以防警急。”户部覆奏,诏:“许开中灵州盐课。其狭西见贮生员等所纳银,不必输京,并四川纳例者,亦听取至各边,给备籴之用。”

○总督苏松等处粮储·都御史罗鉴奏:“苏松、杭州等府旱灾,该徵兑军米,并两京官吏俸粮,俱不能足数,请尽折银,省其脚耗,补之有余,以备本处俸粮,及赈济之用。”下户部议覆:“宜于无灾,该徵兑军米,内量准折银四十万石,石五钱。两京俸粮,内准折银一十万石,石七钱,省其脚耗,以补有灾不能起运之数。犹不足,则于临德等仓支运。本处俸粮及赈济所,需听从宜处置。”从之。

○许故·恩荫·锦衣卫·百户范广侄资袭广原职。广,故司礼监·太监范宣义子也。

○命湖广·长沙卫·带俸·都指挥·佥事 王震备御广西地方。

○左军·都督府·带俸·都督·佥事 支玉卒,赐葬祭如例。

○癸未复昌平州为县。先是,议者以昌平近陵寝,供应烦劳,奏改为州,隶以怀柔、顺义、密云三县,免其养马杂差,而宛平、大兴二县,亦以差重民劳,免养马。既而,太仆寺具奏,兵部覆:“州县养一马例,给免粮地五十亩。今宜令宛大、昌平三处仍养马,而一马加给地一百亩。庶几民力少宽,且昌平未改州,前未见废事,今似宜仍为县。”上是之,乃复为县并怀柔等县,各养马如旧。

○甲申升太仆寺·寺丞钱贯为知府,致仕。

○旌表孝子陈大用及节妇、烈妇、孝大任氏等十有五人之门。大用,湖广善化县学生,父丧,庐墓三年。赵郡珍,江西进贤县吏,叔二之女也,与母万氏随叔二办事客京师。母病,医祷不痊。及卒,悲恸甚,亦自经而死,旌其门曰:“孝行”。任氏,山西汾州人樊鹤妻;李氏,山东滨州人左达妻;赵氏,河南汝阳县人胡冕妻;姚氏,山西沁州义官马骥妻;庞氏,淮安府山阳县人郁宾妻;王氏,山阳县人许宽妻;杨氏,松江千户所军余 黄銮妻;刘氏,狭西岐山县李惇妻;华氏,苏州府长洲县人朱琳妻;倪氏,浙江会稽县学生胡诩妻;张氏,松江府华亭县学生王惠妻;唐氏,苏州卫军余 杨贵妻;马氏,河南杞县人胡杲妻;俱守节不贰,旌其门曰:“贞节”。毕氏,应天府**县儒学生季文奎妻,文奎病卒,毕号恸,誓不再适,寻自经死,旌其门曰:“贞烈”。

○乙酉兵科·都给事中赵铎等言:“近年,军官比试,多姑息之弊,请加严饬。”得旨:“旧制,比试甚严,岁久人玩,视为故事。兵部其即移文各都司应袭子孙,必弓马熟闲,乃听起送监。比官必严比,中式乃听袭赞,不中者如例处分。若监比似前怠玩,必罪之,仍令侦事诸司察其弊以闻。”

○丁亥直隶·太平府灾,知府 龙夔 奏:“存留俸粮及赈济无措。”户部议覆:“宜将本府正德四年,当输扬凤二府小麦,并见存生员等所纳银当解京者,并存留应用。”从之。

○戊子停徵南北直隶应天、顺天、顺德、广平等府营州中屯等卫,河南、山东等布政司,未完草场租银,并俵解马匹;放回滁徐颍宿四卫京操官军,以地方灾伤,故也。

○建州卫·女直·都指挥谄巴等来朝贡马,赐彩叚钞锭有差。

○命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 李鈜 充参将,协守大同中路。

○己丑湖广守臣奏:“下荆南,上湖南、湖北三道,地方险远,宜令分巡官,各携家驻其地,二岁一更。”从之。

○旧制,皇城外红铺七十二座,铺设官军十人,夜巡铜铃七十有八,贮长安右门。初更遣军人一一摇振,环城巡警,历西安、北安、东安三门,俱会长安左门而止。每十铃,以兵部火牌一面,后复造木牌五十六面,付以上五门,验发铃收铃之数,其法甚严,近渐怠弛。侦事者,以闻。下兵部议:“宜复设郎中及添设主事,各一人,会同巡视五城御史锦衣卫五所,该管地方千户,巡行查点,严督各卫指挥,责令守卫官军照旧巡警。”得旨:“如议,责各官专理其事,毋摄他务。官军有仍前失误,直宿损坏铃牌者,必罪之。”

○秦府·郃阳王 秉檄薨。王,悼安王嫡长子也,母妃冯氏,成化甲辰生。弘治癸丑,封辅国将军。至是,当封爵,册命未至而薨,赐祭葬如郡王礼,谥曰:“安僖”。

○庚寅升提督·南京·粮储·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储巏为户部·右·侍郎,总督漕运;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瀚为左·副都御史,掌院事。时吏部推户部·右·侍郎,以巡抚湖广·右·副都御史张子麟及 巏请,既用巏矣,瑾又矫旨谓:“子麟不务公事,姑令提督南京粮储。再有过,定加谪治。”人莫能测其故焉。

○四川·布政司·左·参政缺。吏部推狭西·按察司·副使邵蕃马、湖府·知府 王铎可补。瑾矫旨数蕃督学无方,不可用,仍升铎左·参政,俱令致仕。

○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杨武 论劾玉田等县·知县等官杨经等十六员,或贪滥不谨,或罢软无为,或年老有疾,又论荐保定府推官等官谢国表等十二员,廉能昭著,抚字有方。吏部覆奏,诏:“经等罢黜如例,国表等再加访实,量材旌擢。武 激扬得体,升俸一级。”又谓:“在外百司,皆赖居官者秉公无治,而选用得人则由吏部,吏部因袭宿弊。凡才力不及者,仍调任他所。所更之地,其民何罪焉。宜即查究等差,如例罢黜。”又谕:“都察院亟行各省巡按御史,务秉公廉,访实进退。巡按满日,仍稽其功过以闻。有容匿,不如令者,觉必不贷。”此虽出自瑾意,然亦颇中时弊,但瑾方诛赂无厌,所谓令反所好者也。

○户部奏:“今年罚俸官一百八十二员,俱纳完,为俸米四百四十八石,为折俸银一千一百九十余两,折俸绢一百三十五疋。罚米赎罪官八十八员,已纳者五十八员,为米六千五百三十石,未纳者三十员,为米四千三百石。”有旨:“罚米未完者,仍令巡按御史催督。”盖先是瑾矫旨,命户部别设库廒,以贮所罚,年终具奏,欲彰其聚歛之能也。

○命左·参将·都指挥·佥事 苏泰仍旧分守肃州地方,召新任·参将刘宝 还。泰先以地方失事拟罪,宝 代之。至是,泰以功赎,故有是命。

○庆成王奏:“侄·奉国将军表木□朵先聘典仗所余丁田林女,以祖丧未婚,至是服阕请。”上曰:“王府子女,禁于本府军校之家选配,奈何违之?其别选配。后有违者,礼部查出,停婚被选之家,戍边卫不贷。”

○协守·延绥·中路·左·参将王勋 请给旗牌,工部议与之。上谓:“旧无例不允,且戒后不许妄请,有给与不当者,俱革之。”

○辛卯西河王上镇国将军钟铬子奇洋 孝行。诏:“旌表其门。”奇洋,幼丧母,泣血哀恸,父有疽发于面,亲为吮之,跪进汤药,膝肿如拳,衣不解带者,踰月及卒,哀毁顿绝,水浆不入口者三日。既葬庐墓,誓终丧制焉。

○壬辰以岁暮祫享,遣驸马·都尉樊凯、林岳告太庙及懿祖皇帝、熙祖皇帝祧庙。

○以灾伤,罢修理京城工役。

○癸巳祫享太庙。

○以明年正旦节,遣驸马·都尉蔡震、马诚、黄镛分祭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

○遣仪宾杨淳祭景皇帝陵寝。

○遣内臣祭恭让章皇后陵寝。

○命武定侯郭勋 领围子手官军,入直侍卫。

○是岁,户:共九百一十四万三千七百九户;口:共五千九百四十二万五千二百八名口;田:四百六十九万七千二百三十三顷一十六亩九分二厘七毫五丝四忽九微五纤。田赋 米:二千二百一十六万七千三百七十六石九斗八升一合四勺五撮五圭三粟三粒七微;麦:四百六十二万六千六百四十八石七斗三升九合一勺八抄二撮七圭七粟九粒四微五纤;丝:三万一千五百五十三斤一两三厘一忽四微五尘;绵:一十六万九千六百斤一两九钱八分八厘七毫七丝;绢:一十二万六千七百六十七疋,三丈六寸六分二厘一毫八丝三忽;布:一百六十六万六千四百六十疋,四尺四分;绵花:一十一万二千八百九十四斤一十一两二钱二分二厘四毫三丝三忽;草:二千五百九十四万四千二百四束包,六斤五两二钱八分九厘三毫三丝九忽七微六纤。户口钞:八千七百九十七万六千六十七贯七百七十八文五分六厘;杂课钞:七千三百九十二万七千一十九贯,折米三万三千三百三十六石七斗四升七合三勺;盐课:二百一十八万二百四引九十一斤九两三钱三分六厘,折米五千七百八十七石四斗,折布四万六千六十三疋,一丈八尺五寸五分八厘。茶课:一十一万三千三百一十一斤九钱七分;屯田:一十六万一千三百二十七顷一十八亩四分四厘四毫七丝一忽;粮:一百四万一百五十八石三斗九升一合五勺八抄九撮。金银课:三万二千九百二十两;水银:二百二十九斤;朱砂:四十六斤八两。儧运:四百万石;各处运纳:一千一百七万五千六百一十九石八斗四升一合三勺三抄三撮七粟六粒;减免粮:二百一十七万五千三百一十三石八合四勺五抄八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