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 第24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三

正德二年二月

○乙亥朔。

○丙子命:“陕西·西安等八府,清出当解南方军士,改编新设宁夏·后卫及兴武营·守御·千户所,补伍操备,满千人乃止。”从总制·都御史杨一清请也。

○丁丑释奠先师孔子,遣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焦方行礼。

○戊寅祭大社、大稷,遣英国公张代行礼。

○遣顺天府官祭先农之神。

○命:“吏部·左·侍郎梁储、礼部·右·侍郎刘机、翰林院·学士刘忠充《实录》副总裁。”

○升定边·右卫·指挥使崔贤为署都指挥·佥事。贤自陈由舍人武举中式,已授冠带总旗,今所授乃祖父原职,乞加升。兵部议:“许之。”遂著为例。

○建州·右等卫·女直·都督脱原保 等贡马,赐宴赏金织衣彩叚等物有差。

○己卯大学士李东阳等请早朝言:“自古圣帝明王,必以克敬克勤为德。早朝者,勤政之第一事也。皇上即位之始,常以昧爽视朝,中外欣欣,想望至治。顷来,或多至己时方出,人心疑恐。伏望自今早朝,仍依旧期。一则圣躬志虑清明;二则朝廷气象严肃;三则侍从宿卫得免疲倦,可以整饰朝仪;四则文武百官不致懈弛,可以理办政务;五则钟声有节,可以一都市之听闻;六则引奏有期,可以耸外夷之瞻仰。一举而众羙,咸具天下,必将称颂圣明。此其事易行,而其效甚大,只在圣心一转移之顷耳。”上曰:“卿等言切治道,朕已知之矣。”

○庚辰赏万家岭擒斩番贼有功指挥宋智等二十二人有差。

○辛巳给赐庆成王府·革爵庶人奇涧妻妾子女三十六人,人米麦月三石,以供衣食之费,各名下使女,例许一二人月给米五斗,岁绢布各一疋。

○升木束河卫·指挥使阿古尚为都指挥·佥事,从其请也。

○朵颜卫·故·都督·同知阿儿乞蛮子花当差人进贡,缴其父原奉敕,乞袭职,许之。大宁卫·都督·佥事 讨斤子把秃亦乞袭职,敕印俱亡,弗许,诸夷人皆为之请,乃暂授正·千户。

○壬午礼部申明礼制榜例。先是,有旨:“文武职官礼仪等级,各有旧制。礼部即查先年榜例,申明禁约。”至是,右·侍郎刘机等言:“累朝制度,损益因时。今即长安左右门,悬布旧榜,参之礼仪定式,以衣冠、服色、房舍、伞盖、鞍辔、器皿、床帐、帽靴、朝参、筵宴、公座、公聚、仪从及乘轿、用扇诸品级,等差类开。上请裁处,出榜申明禁约,务使文武职官一体遵守。又据《大明集礼》有公卿大臣得乘安车之制,亦并及之。”得旨:“累朝榜例既查明,尔礼部即申明晓谕,令一体遵守。京城内安车伞盖,既年久不行,已之。轿扇并筵宴位次,俱如例。服色特赐者,不在此限。”既而锦衣卫·掌卫事·都指挥叶广等奏:“本卫官曾屡赐蟒服飞鱼等服,其从人亦与诸司不同,乞仍旧服用随从。”许之。

○太监李荣传旨:“以内官监·太监赵刚协同署都指挥·佥事 杨恭守备山海等处地方,掌管锁钥。”

○赐内官监·太监刘琅禄米十二石。以琅自陈镇守陕西、甘肃、河南,有擒贼之功也。

○万全卫·纳粟·都指挥·佥事 倪镇坐守备不设,下巡按御史逮问,拟谪戍。都察院覆奏:“镇部下有斩获功,且失事不多。”乃令赎杖还职。

○命:“工部·左·侍郎吴洪提督脩理上林苑·海子·行殿屋宇等处。”

○甲申遣太仆寺官祭司马等神。

○葬景皇帝妃汪氏。

○乙酉吏部奉旨查议:“天顺以后添设内外大小官共一百二十九员:其间地要政繁不可裁革者七十员,两京二十六员。户部·福建司、山西司·在宣府、辽东、永平、大同·管粮郎中,共四员;礼部·仪制司及主客司提督夷人主事,共二员;工部·营缮司管脩京仓员外郎、管缮工司及脩通州仓主事,共三员;虞衡司、管盔甲厂及遵化铁冶郎中,共二员;都水司管沙河及通州河道郎中,二员;管沽头三闸及器皿厂主事,二员;营缮所管器皿厂所丞,一员;鞍辔局大使,一员;总制陕西三边兼理马政右都御史,一员;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及寺丞,共二员;天地坛祠祭署祀丞太仆寺常盈库大使、顺天府库大使,各一员;南京应天府常平仓大使、广积库副使、金吾后卫西仓副使,共三员。在外四十四员。浙江按察司提学巡海副使,二员;江西布政司管粮左参议,一员;按察司提学及会昌兵备副使,二员;山东按察司提学及黄花镇兵备副使,二员;管屯佥事,一员;山西布政司左参政,一员;按察司鴈门等三关兵备及提学副使,二员;宣府催督粮草佥事,一员;河南布政司管粮右参政,一员;按察司提学及管河副使,二员;陕西布政司管粮右参政及管甘肃粮储右参议,二员;按察司提学及岷州边备汉中抚民固原民备副使,四员;管榆林及宁夏粮储边备佥事,二员;四川布政司管粮右参政管建昌边储右参议,共二员;按察司提学及建昌松潘威茂各兵备,共四员;湖广按察司靖州兵备副使提学佥事,共二员;福建按察司提学及巡海副使,二员;广东布政司管粮左参议,一员;按察司提学及巡海副使,二员;广西布政司管粮右参政,一员;按察司宾州兵备副使,一员;提学佥事,一员;贵州按察司威清兵备副使,一员;云南按察司提学管屯及临安腾冲,各兵备副使四员。非要地而事简可革者五十九员,在京二十五员。户部湖广广西四川贵州司主事,各一员;山西司临清管钞主事,一员;礼部铸印局副使,一员;兵部武库司管军士主事会同馆副使,各一员;工部营缮司管大工厂员外郎,一员;管匠册及临清管砖主事,各一员;虞衡司点军器填街道员外郎,一员;都水司管德州等河道郎中,一员;管徂徕泉源及通州以上河闸主事,二员;太常寺协律郎,三员;长陵祠祭署奉祀顺天府库副使,各一员;四夷馆习译官光禄寺署正四员署丞,一员,南京九员;刑部·广东司、工部·营缮司,各主事一员;太常寺协律郎、赞礼郎,各一员;司乐二员,天地坛祠祭署祀丞山川坛祠祭署奉祀应天府常平仓副使,各一员。在外二十五员。浙江按察司温处兵备副使,一员;山东布政司管粮左参政,一员;按察司天津宣府临清各兵备副使,三员;山西布政司右参政,一员;河南布政司南阳抚治流民右参政,一员;陕西布政司提督税粮右参政□洛抚治流民右参议,各一员;按察司肃州西宁各抚治番夷及监收粮草环庆兵备副使,四员;延绥管粮及管屯兼理西路边备佥事,二员;四川布政司管粮经历,一员;按察司抚流民捕盗及泸叙安绵各兵备副使,三员;管水利佥事,一员;湖广按察司抚治流民副使,一员;福建按察司建宁兵备佥事,一员;广东按察司清远兵备佥事,一员;广东按察司清远兵备佥事,一员;云南布政司管理盐法右参政,一员;按察司澜沧姚安兵备副使,一员。外又有右·都御史张宪,右·副都御史王琼,方整理两浙两淮盐法。又兵部车驾司郎中一员,职方司差守山海关主事一员,乃天顺年以前添设之数,应否裁革以请。”时右·都御史杨一清总制陕西三边,有旨:“令整理边备,完日以闻。提督四夷馆·少卿并宣府、大同、辽东、永平管粮郎中四员,固原、松潘·兵备·副使二员,仍旧。宪、琼 召还。其余俱裁革别用。”

○叙故·礼部·尚书 传瀚之孙 选为国子监生。先是,瀚子元已荫入监,后元举进士,例当补荫。选,元之子也。

○升阿的·纳河卫·指挥使答古、满泾卫·指挥使纳赤哈、爱河卫·指挥·同知咬罗戈兀者、前卫·副千户赤麻纳各一级。以自陈授职,逾二十五年,故也。

○命:“太仆寺于顺天府等处选买马五千匹,送御马监备用。”

○命:“成讨温卫·都督·同知康允 子奄秃袭父原职。”

○晓刻,莱州府天鼓鸣,继有星大如盘,其色赤,自西北流往东南。

○丙戌遣户部·右·侍郎林泮祭京都太仓之神。

○遣顺天府官祭宋丞相文天祥。

○升大理寺·左·少卿张鸾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通政司·右·通政陈勖为太仆寺·卿。

○升广西·按察使张吉为山东·右·布政使,浙江·布政司·右·参政马龙 为山西·右·布政使。

○山东·按察司·副使施槃乞致仕,许之。

○故·锦衣卫·署指挥·佥事 王弘之孙 世臣奏:“其祖弘常从太监汪直,累以战功升级。及 直败坐累,戍辰州而死。当时与弘同被劾而削夺官职者,如都御史王越、都督毛伦 皆叙复,欲如例乞袭弘职。”兵部覆议谓:“军职已得之,而已失之者,子孙例不袭。况弘以罪死,子聪已补总旗之役矣。世臣奏妄,不可从。”有旨:“特许世臣袭副千户。”

○丁亥升礼部·右·侍郎刘机为本部·左·侍郎,国子监·祭酒张澯为礼部·右·侍郎。

○命:“武平伯陈勋 总管三千营操练。”

○戊子工部·营缮司·员外郎钱仁夫乞休致,许之。时士大夫方为刘瑾所戕害,而仁夫得请以归,人多叹羡焉。

○己丑更分守延绥·东路·右·参将时源为延绥·游击将军,而以游击将军戴钦 为参将,代源分守。以源长于战,而钦 宜于守也。

○升凉州卫·都指挥·同知徐廉为都指挥使,仍守备西宁,录其黄羊川领军功也。

○浣即□□小者,夷平章把都卜花少子也,弘治间偕达军李牛儿归顺,时年十二,送锦衣卫镇抚司,带管食粮,俟长别议。及是乞恩,命为锦衣卫·百户·带俸,仍令所司给房舍,及应得赏赐。

○庚寅清明节,遣驸马·都尉蔡震、黄镛、崔元分祭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

○遣仪宾杨淳祭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恭让章皇后陵寝。

○升大理寺·右·少卿汪宗器为本寺·左·少卿。

○升云南·布政司·左·参政刘廷王□赞为本司·右·布政使,陕西·按察司·副使王寅为广西·按察使,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运使杨奇为浙江·右·参政。

○录广东十三等村池水等乡平贼功。升赏汉达官军·都指挥王永等六千八百六十九人有差。总镇·太监韦经、总兵官毛锐各赏银四十两、彩叚四表里。参议罗荣、徐沂,副使胡华,佥事 许日□旦、吴廷举,各彩叚二表里。时总督·都御史潘蕃、布政使柴昇已迁官,蕃赏银半经等,而彩叚减四之一,昇所赏与荣等同。

○分守开原地方·右·参将胡忠坐达贼屡入所分地,虏杀人畜,问拟谪戍。忠乞以功赎罪贷之,仍罚俸一月。

○辛卯命山海卫·都指挥·佥事 李洪充右·参将,分守燕河营等处地方。

○壬辰巡按·云南·御史陈天祥言:“云南有阿吒力、朵兮薄二教,其徒数百人。不祝发、不绝晕酒,类僧道而非僧道。有妻妾生子女,假托事佛祈禳,招集良家女妇宣淫,壤俗盖缘。宣德间,此辈厚赂中官,蛊惑朝廷,加授都纲都纪官名,铸给印信,传至于今,牢不可拔。乞敕所司削其官,追其印,摘发该管官处承当军民差役。庶淫丑之俗,可以少革。”命所司知之。

○命:“浙江·都司·都指挥·同知白弘注、湖广·都司·金吾·左卫·都指挥·佥事 句玺注四川行都司,各掌印。”

○太监李荣传旨:“锦衣卫·带俸·指挥使朱成令同魏文礼 理象房事。”

○癸巳景皇帝忌辰,遣仪宾周钺祭陵寝。

○升大理寺·右·寺丞王晣为本寺·右·少卿。

○升户部·郎中吕贤为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运使。

○岁给永宁王府·故·镇国将军子宫人孙氏,餋赡米五十石。

○甲午升太常·少卿兼翰林院·侍读李旻为本寺·卿,掌国子监祭酒事。

○升浙江·嘉兴府·知府 于凤喈为云南·布政司·左·参政。

○劄纳等族番人头目陆尔节等贡马及盔甲等物,赐宴赏彩叚等物有差。

○锦衣卫·中所·正千户康宣、左信,百户李和,舍人郑铎、孙清、高宣、张玺、张辅、郑辂、景贵、王玉、黄瑛,从太监苗逵征虏,各以当先功升一级矣。至是,复自陈有当先之功者,二乞并升焉。兵部议:“宣等功非斩首,止宜加赏。”有旨:“如例,并升实授一级。”

○命:“都指挥·佥仇钺充游击将军,领宁夏土兵,屯驻清水营,以俟调用。”

○命:“兵部·右·侍郎韩重、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鼐清理军职贴黄。”

○太监李荣传旨:“以虏势猖獗,宣府总兵李杲久病召还京,令副总兵白玉充总兵官代杲,而以大同·都指挥·佥事 □□代玉,京营·都指挥·佥事 毛伦 代镇,俱充副总兵。”

○乙未升通政司·右·通政李浩为本司·左·参政,右·参议熊伟为右·通政,吏科·都给事中任良弼、户部·员外郎李王□赞俱左·参议,礼部·员外郎罗钦忠、刑部·主事 刘达、大理寺·右·寺正魏讷俱右·参议。

○赐山阴王 成鍪书院名为“进德”。

○命协守·松潘·参将张文渊 充副总兵,分守松潘地方。

○河间府·知府 辛文渊 承巡抚都御史韩福,委操各州县民壮,擅调驿马百余匹骑坐。为东厂察觉,命执送镇抚司考问,参送拟罪。诏:“降三级,于广东极边叙用;夺福俸两月。”

○丙申裁革河南郑、陈、陕三州,并固始、武陟、汤阴三县税课局,其钱钞令各州县带办。从巡抚·都御史陶琰奏也。

○虏之入威远堡也,辽东设伏。指挥王忠督左右哨,指挥王铎、王钦 领军追袭,至亮子河遇伏,我军死者一百四十余人,伤者一百二十余人。忠、铎、钦 俱被创,铎子茂没焉。至是,巡按·御史论忠等罪坐守备不设计,当谪戍。又谓:“其暂委设伏,俱非专职,以寡敌众,鏖战被伤,且 茂死可矜,忠有旧功可录。”下都察院会兵部议:“御史言是。”上悯而宥之,降忠、铎各一级,钦 二级。

○太监李荣传旨:“令尚衣监·太监金镗管神机营中军右哨。”

○丁酉命:“锦衣卫·都指挥·佥事 魏文礼 总督浙江备倭。”

○升古鲁浑山卫·指挥使赛哈为都指挥·佥事。命益实卫·指挥·同知锁罗哥秃子太平,牙鲁卫·指挥·佥事 范察子凡察各袭父职,从其请也。

○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王受卒。受,初袭金吾·右卫·指挥使。正统己巳之变,从军御虏,大战西直门外。曹钦 之变,从军捕斩反者。成化初,从征两广、贵州,皆有功累。迁至都督·佥事,推选五军营管事,南京·后府·佥书,寻充副总兵,镇守广西。徵还,前府·带俸。既而请老,以其子軏代职指挥使。至是卒,軏请祭葬,从之。

○戊戌河间·都指挥·佥事 王佐、山东·都指挥·佥事 杨铭、中都·留守司·都指挥·同知王晣、大宁·都指挥·佥事 丁玉,领班赴京操备军,多后期不至,当鞫问停俸。以地方灾伤特免停俸,姑治罪以归。

○江西·清军·御史王良臣闻给事中戴铣等以言事系狱抗,乞宥之。刘瑾矫旨命械付镇抚司责讯,参其回护朋党,命于午门前杖之三十,为民。

○御史王时中巡按·直隶·隆庆等处,志在激扬。其分守守备等官,以赃败告系者百余人。东厂·太监丘聚附刘瑾立威,遣人廉察以闻。下镇抚司狱,痛责鞫之,谓:“酷刻太甚。”命重枷系都察院门满一月,乃奏。时中病甚,其妻往省。都御史刘宇过之,妻伤泣,且大诟。宇不得已为之请,许渐释,俟病愈。言之踰四旬,以暄热有旨:“诸囚枷顷者,名上请。”宇乃言:“时中病夫愈,若得愈始奏,恐太迟。”遂谪戍辽东·铁岭卫。时大小臣僚见其苦楚,虽为之伤心,然畏瑾势,卒不敢出一言,以明其无罪也。

○己亥升大理寺·右·寺丞费铠为本寺·左·寺丞,改南京·大理寺·右·寺丞杨潭为大理寺·右·寺丞。

○庚子岷王奏:“本府未有乐户,一切庆贺等礼仪不备,乞如例佥拨。”礼部覆议:“无例。”有旨:“令湖广附近府州,拨十户与之。”

○命:“四川·都司·都指挥·同知昌佐充左·参将,协守松潘东路地方。”

○辛丑升四川·按察司·佥事 金冕为辽东·苑马寺·少卿。

○工部奏:“近奉命裁本衙门官一十六员。内督理遵化铁冶及盔甲厂各郎军,管庆豊等处河间及管脩京仓兼京城街道、神木五厂各员外郎,管器皿厂及管脩通州仓兼理砖厂各主事,共六员,皆政繁责重,请仍旧存留。”许之。

○海寇施天常平。赏巡抚都御史艾璞,巡按·御史曾大有、张昊,提督·佥事 高江,参谋·知县余濂等银币,并升赏总督·备倭·都指挥·佥事 王宪等六百人有差。

○壬寅升南京·光禄寺·少乡杨廉为太仆寺·少卿。

○升山东道·监察·御史陈世良为南京·大理寺·右·寺丞。

○分守密云古北口等处·左·监丞王忻乞改为镇守,免听蓟州镇巡官节制。兵部覆议:“以为不便。”有旨:“特许之,仍赐之敕,暨诸旗牌。”

○癸卯郑王 祐枔 薨。王,僖王嫡长子也,母妃胡氏,成化十年四月二十三日生。十八年九月封世孙,弘治十年十二月袭封郑王。至是薨,年三十四。讣闻,辍朝三日,遣官祭葬如例,谥曰:“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