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 第17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六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第17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六

作者:嘟豆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0 10:43:28 来源:文学城

正德元年八月

○戊申朔,祭大社、大稷。

○户部言:“前此边关有警,尝调三屯等营游兵千余,戍守古北口;隆庆卫舍余二百二十九人,戍守白羊口。今既无事,宜罢归以省粮饷。”从之。

○己酉巡抚·大同·右·副都御史欧信奏:“大同各路十六城堡,每岁仓储通夏税秋粮及屯田子粒,共四十二万六千三百名,军马岁用粮料乃至八十五万一千三百七十余石,而客兵不与焉。是岁用倍于岁入,虽有年例,京运银五万两除放支折俸,所余亦不足以补灾伤减免之数。近者,都御史阎仲宇、左·侍郎王俨一再召商,共用银一百六十七万六千五百五十两有奇。未及半年,仍旧缺乏,今银亿库所存仅有三万三千二百余两矣。乞预处四十余万两,以备籴买之用。”户部议:“如信言,请以山东、河南二布政司,收贮大同麦价,及各处上纳阴阳医学等官之银。初议转送狭西者,及弘治十七年起运临德二仓秋粮折银之,未解者俱送大同备籴。”从之。

○监察·御史郑宣以风雷之变上言三事:“其一曰:迩者,进言之臣,或忽于详审字画,用干天罚。传之四方,遂谓:‘求言之诏晨下,而罚俸之令夕行。’未免为圣德之累,乞用其言而宽其责。其二曰:内侍之人,必有老成练达,知畏天下之论,守祖宗之法,不敢逞私怙势者。宫闱之中,能慎择其人以充任使,则于圣德不为无助。其三曰:内阁学士所以备顾问,请退朝之暇,时赐延接,采纳谋猷。其日进章奏,必经圣览,仍择其重者,与商略之,则灾异可弭矣。”下其章于所司。

○庚戌翰林院·编修毕济川 乞送母还乡,许之。

○初,有旨令户部处置银四十万两,送内承运库供大婚。礼用兵科·给事中王珝 言:“大婚六礼,纳采至告期已行,未行者惟发册奉迎而已。四十万银,果何为耶?乞敕内阁及礼部,逐一议拟,凡服饰、器用、宴飨、赏赉,诸得已者即赐停寝。如必不得已者,则数万两似亦足矣,何必四十万哉?”户部覆议:“太仓银两仅有四十三万,本部所贮,亦仅八万有余。若如圣诏,则将括府库而尽用之。况今星变可畏,民穷可悯;北虏寇边,尚未远遁;各处盗贼,不时窃发。万一事出不测,何以给之?谓宜如本部原拟,俟银有续到者,罄所有进于内库,不足则于太仓库取之,共足二十万两之数,是亦竭府库见储之半矣。伏望陛下将臣等并珝 所言,留神览察,必务简约,以培国脉。”有旨:“姑送四之三,余待后补进。”于是,给事中杨一瑛言:“祖宗时,太仓之银,常积至数百万。近因赏赐借用一空,军官俸银两季未给,大同边仓储蓄消乏,此犹无以处之。若必尽取以充无名之赏,非臣所喻也。请少加裁节,庶几古帝王,约己俗人之意。”监察·御史赵佑亦言:“左右近侍倚婚礼之用,以肆无厌之求。大臣之典钱榖者,惧祸而不敢阻。辅臣之典丝纶者,避怨而不敢劝。万一茧丝之政急,而激变穷民,泥沙之用滥,而耗损国脉。不幸复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将何以为济乎?乞寝前命。”俱下其章于户部。时户部已送银三十万两矣。尚书 韩文覆议:“请存留未进者,以备军官折俸之用。”不从。

○壬子赐灵川王书院额名:“养性”。

○升原降指挥使王臣为署都指挥·佥事,纳粟·都指挥·佥事 刘宗武 署都指挥·同知,论开原斩获功也。

○升云南·武定府·土官·知府 凤英为云南·布政司·右·参政,仍知府事,录其率兵从征叛贼 福佑米鲁 之功也

○命:“榆林卫·都指挥·佥事 王勋 协同分守宁夏西路,狭西·都指挥·佥事 史镛守备灵州。”

○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颜玉卒,赐祭葬如例。

○癸丑昏刻,月犯房宿南第二星。

○甲寅礼部·尚书 张昇言:“治天下之道,莫要于勤学,亦莫要于戒逸豫。故益之戒舜曰:‘罔游于逸,罔淫于乐。’而传说之告高宗曰:‘念始终典于学,厥德修罔觉。’皇上当嗣大历服之初,正维新厥德之日。于勤学之有益,圣心者宜日就月将,以尽缉熙光明之功,于逸豫之有戾,圣政者宜朝夕儆戒,以造无忌无荒之域。亲贤远佞,克谨天戒,则圣德日新,圣学日隆。帝王之治,不难致矣。”时上颇好骑射、为微行,经筵日讲多罢免,视朝或至日晏。给事中胡煜、杨一渶、张禬,皆以为言。下其章于礼部,故昇覆奏及此。上虽是之,而不能用也。

○录吏部·右·侍郎梁储子次揭为国子监生。

○乙卯礼部奏:“大婚礼成,命妇宜朝贺三宫,但三宫东西隔越内府,往来道路,非臣下所能知。至期行礼难于议拟,敢以请。”得旨:“太皇太后、皇太后,俱免贺。”

○兵部奏:“团营官军,乃预选备征人役。故事有巧技者,准借用,仍给赏赐,工完回营,其他借役,不过一时。近,百役輙行拨发,少则数千,多则数万,以致逃亡数多,操练人少,且借拨者,俱被内官奏留私役,殊非养兵之初意也。其杂役之名,有认工,有见工,有运料,有运灰,有运甎,有运土,有运石,有运柴,有打扫,有打草,此十役,乃十害也。”得旨:“已后凡有工程,具奏定夺。”

○锦衣卫·百户黄锦 奏:“叔祖太监黄顺,英庙所赐隆平、束鹿二处庄田。顷者,被人投献于德清公主府,乞归复管业。”户部·尚书 韩文奏:“赐田系一时特恩,顺既殁,自合还官,锦 不宜奏扰。及照驸马·都尉林岳既有录赐,亦不可假公主名,踰分陈乞前田,当还官。庶息二家之争,存朝廷之法。”从之。既而岳、锦 犹互争不已。户部执奏请切责岳,而治锦 之罪。上令仍与主为业。

○令内官监·左·少监崔杲等往应天等府,织造彩妆叚匹。工部·尚书 曾鉴等奏曰:“皇上嗣位下诏停免织造,德音方布,何以輙复沮之?今东南水旱相仍,生民失业,意外之虞,所当豫防。况彩妆叚一匹,用数十人之工,踰半年而后可完,分外所费,尤难悉数。窃惟服以彰德,赏以酬劳,赏之有节,则得之者宝藏珍重,以为奇滥,则亦以寻常视之耳。伏望躬行节俭裁,抑赐予或,有应赏人员,止用织金叚匹。差官宜暂免,勿使重困地方。”六科·给事中陶谐等,十三道御史杜旻等,亦具奏。弗听。

○丙辰升东宁卫·指挥·同知刘晖为署都指挥·佥事,守备宁远等处地方。

○是夕,月犯斗宿魁第三星。

○戌刻大名府西南明星,火光一道向西北,没有声如雷。

○丁巳释奠先师孔子,遣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张元祯行礼。

○以行人郗夔、张贤,知县胡玥、刘泽,俱为给事中。夔 户科,贤礼科,玥兵科,泽刑科。

○山东·鳌山卫地震有声如雷,越二日而止,城垛坏。

○戊午遣英国公张懋 充正使,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刘健、礼部·尚书 张昇充副使,持节奉册宝行奉迎礼。皇后受册宝,自其第至大内行礼皆如仪。册制曰:“朕仰观天地道,必立于阴阳,祗奉祖宗统,必先于继嗣,乃眷彝伦之首,实称风化之原。惟古帝王率资内辅,矧先皇之有命,属嘉礼之维期。咨尔夏氏,天赋令质,笃生善门,静定端庄,和柔恭懿,恪承姆训,茂著家规,卿士告从,蓍龟协吉。兹特遣使持节,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于戏!正外正内,惟朝廷宫壸攸同,事亲事神,惟馐膳烝尝是助。上以奉两宫之乐,下以行四海之风,鸡鸣允赖于相成,螽羽式期于世衍,徽声永播,景运弥光。”

○己未遣户部·侍郎顾佐祭京都太仓之神。

○遣顺天府官祭宋丞相文天祥。

○壬戌山东鳌山、大嵩二卫及即墨县,各地震有声。夜,有火光落即墨民家,化为绿石,形圆,高尺余。

○癸亥大学士刘健等言:“五月内,该司礼监传旨,以炎热暂免读书,至八月以闻。缘自八月初旬以来,恭遇大婚礼事,未敢奏请。即今大礼已毕,天气渐凉,正宜讲学之日。伏望圣明听朝之暇日,御文华殿,照旧令臣等进侍讲读,以餋圣心,以隆圣德。臣等不胜惓惓至愿。”得旨:“九月初三日,日讲。”

○甲子以理刑·知县徐行庆为四川道·试·监察·御史。

○以行人欧阳云、胡节、林茂达,知县苏锡、杨南金、陈奎、刘金为试·监察·御史。云浙江道,节江西道,茂达湖广道,锡山西道,南金狭西道,奎云南道,金贵州道。

○乙丑太监陈宽传旨:“册沈氏为贤妃,吴氏为德妃,命礼部具仪择日来闻。”

○南京·国子监·祭酒章懋 乞休致。上以茂学行老成,宜为师表,不允。

○兵部·尚书 许进言:“勇士名虽餋马,实为禁兵,防奸御侮,关系为重。近进充者五百五十人,未论其身力武艺,其中尚多稚子,年方五六岁者。此类,以牧餋则未能执辔,以操练则不任荷戈。每岁月粮为六千六百石,而冬衣不与焉。即今灾异频,仍仓储告乏。可复起滥收之门,而增坐耗之蠹乎?望收回成命,俱各裁革。或敕御马监内官,会同本部从公阅。其年貌膂力,堪养马操练者留之,而裁其短小羸弱,及家有二三名以上年十五以下者。若前此查革诈冒之人,仍复夤缘进充者,宜谪戍边卫。况内臣进充勇士例,在身后未有,生前进充亦未有。一时并进,至四五百名之多者,乞通行戒谕,仍如前例施行。其见存者,不许蹈前辙滥,乞以招物议。庶恩典不滥,而官储可省。”既而给事中张禬亦以为言,俱不听。

○丙寅大学士刘健等言:“先该臣等具题,视朝太迟等事。奉旨以忠爱见奖,且许施行。中外闻之,不胜欣贺。近者,两月以来,或至日高数丈,侍卫执役人等,不能久立,俱纵横坐卧,弃仗满地。四方朝见官吏,外国朝贡使臣,众所共见,有伤国体。文武官员疲于久候,非但精神困倦,抑且废时误事,皆为不便。夫早朝乃人君首务,天下之观瞻准则,于此焉系。又当天变,民穷之日,恐惧修省,犹恐不及。若君怠于上,臣荒于下,太平之治,何以能成?祸乱之来,似亦不远。臣等叨膺重任,忧切于中,诚恐圣心别有所系,妨误不小,故敢昧死上陈。”上曰:“知之矣。”

○戊辰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等神。

○遣旗手卫官祭旗纛之神。

○己巳宪宗纯皇帝忌辰,奉天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黄镛祭茂陵。

○以清源县·水屯营、定襄县·长安屯庄田二十八顷有奇,给宁化王府·镇国将军钟钜、钟鉌。其田,乃钜鉌之兄宁化王 钟鈵旧业,鈵革爵,已入官为太原·左卫·屯田。至是,钜鉌陈乞为业,乃除其岁徵屯粮。

○刑科·右·给事中汤礼敬等奏:“总镇·两广·太监韦经行取回京,擅移文索支官库银六百两。巡抚·都御史潘蕃谕属加增,为巡按·御史张津所发,请置于理。奉旨以为旧有雇募水手之例,而莫之究焉。诏命一下,人心惊骇,恐朝廷之法令,自此不行,天下之弊端,自此日开,贪污之风,自此日长。且凡称旧制者,或群臣之所建议,或祖宗之所已行,出自朝廷而颁之天下者,始可谓之例也。今总镇·太监在治所,官有廪给,其归途驿有夫船,有司望风应付,百尔无违,多索银两,亦何所用?自前太监王敬等巧立雇募水手之名,乃积弊之速当禁革者,可以为例而袭之乎?夫前实无例,经尚妄指以恣其贪,今以为例,自后奸贪之徒,藉此而行,末流何所不至?请如津言,治经罪,追还原赃。蕃等承顺,及 敬等作俑之罪,亦从追究。庶法令昭彰,而人知所惊惧矣。”章下,都察院覆奏。上谓:“事已前决,姑已之,后不为例。”

○庚午礼部上《册妃礼仪》:“一 至日早,上具衮冕服,以册封祭告奉先殿、奉慈殿、孝宗皇帝几筵。一 发册受册。前期,鸿胪寺设节册案、节册彩舆于丹墀内,教坊司设中和韶乐及大乐。是日早,锦衣卫设卤簿驾,内官设贤妃、德妃受册位于各宫中,设节册案于受册案之北,又设香案于节册案前。至期,上御华盖殿,具皮弁服,鸿胪奏执事官行礼。毕,奏请升殿。导驾官导,上升座。文武百官各具朝服入班,行叩头礼。左右侍班、正副使入就拜位。鸣赞赞四拜、兴,传制官跪奏传制,执事官举节册案由殿左门出,置御道中。传执官由左门出,称有制。鸣赞赞跪,正副使跪,传制官称制曰:‘正德元年九月初七日,册沈氏为贤妃,吴氏为德妃,命卿等持节行礼。’赞俯伏、兴、四拜、礼毕。执事官举册置彩舆中,黄盖遮送,迎至右顺门。正副使朝北立,内官捧节册由正门入,迎至贤妃、德妃宫中。节册未至之前,引礼请贤妃、德妃具礼服候。节册将至,宫人执扇拥护,及擎执在后。引礼导引贤妃、德妃出迎于宫门外。节册至,由正门入,贤妃、德妃随至拜位。内官以节册各置于案,内赞四拜,赞宣册,赞跪宣。册女官取册,立宣于贤妃、德妃之左讫。赞授册,赞搢圭。宣册女官以册授贤妃、德妃,受讫以册授女官,女官跪受于贤妃、德妃之右,立于西。赞受册礼讫,赞出圭,赞兴,赞四拜。礼毕,内官持节由正门出,贤妃、德妃送出宫门外,各内官赍节出。至右顺门里,待齐乃出右顺门外,以节授正副使,报礼毕。正副使得报持节复命。一 谒庙。是日,贤妃、德妃受册毕,各具服同诣奉先殿、奉慈殿、孝宗皇帝几筵,行谒告礼如常仪。一 谢恩。是日,谒奉先殿、奉慈殿、孝宗皇帝几筵。毕,贤妃、德妃各具服,先诣太皇太后前,行八拜礼。毕,次诣皇太后前,行八拜礼。毕,次至内殿以候。上服皮弁服,皇后亦具服,各升座。赞引女官引诣前就拜位,行八拜礼。毕,各还宫。”

○遣户部·郎中程杲勘处房山县果园地,地在县之坟山村。里民季聪等八家之祖,各于山坡沟涧树、梨栗诸果,以补助粮差。自宣德初,赵府陈乞取利以后,权贵因相承为业。景泰初,户部核实地仅十余顷,而界内旧额徵粮地,乃八顷有余。时已拨给各家承种,如例起科,纳粮者五十余年矣。至是,聪及 孟铎以前地及相连僧寺民窑,投献上林苑监·太监韦恒等,遂为聪等奏除常税。户部言:“恒及 聪等,罪当究治。”有旨:“待差官踏勘还日,处之。”乃命杲往会巡按御史勘处。

○户部议:“光禄寺·良酝署每年例收小麦三万六千石。自正德二年为始,请止派本邑一万石,其余石徵银九钱解部。令该寺转行顺天府量取磨户,随时估价收买白面,以给公用。其积出余银,以补岁荒。价贵之数,仍行府通查磨户,量留殷实可用者,听候领银买办,余皆革退不许指,以帮贴扰民。”从之。

○兵科·给事中杨一渶言:“少监邓广监□、王欣差往宁夏、甘肃·监枪司,礼监未尝传旨到部,该部未尝补本到科。任用悉由于内庭,是非不关于廷议,真伪无从而辨,矫托或因以生。恐非宫府一体之义,祖宗防奸杜弊之深意也。况监枪乃镇守兼理之务,先设者当奉诏取回。今既不能亦当因缺勿补,以除边军之宿蠹,以示明诏之大信。”得旨:“监枪系旧例官,既差矣,姑已之。”

○辛未大学士刘健等言:“切见今春以来,灾异叠出。郊坛、太庙、奉天殿、鸱吻、脊兽俱为震雷所击;内阶太微垣,俱为彗星所扫。天变之大,未有甚于此者也。人君所畏惟天惟祖宗,皇上纪元之初,有此变异。上廑圣心,戒饬群臣,痛加修省,而前灾未弭,后变复生。臣等叨任腹心,亲承顾命,有所闻见,不敢不昧死上陈。盖祖宗之制,每日早起祝天拜庙,然后视朝,遇节日忌辰,或因事祭告,必亲自行礼。近来每遣亲王代行,似于尊祖敬宗之意,有所未尽。先王之礼,三年之丧,天子与庶人无异。中世虽以日易月,然亦行于宫中。今先帝大丧,小祥未久,虽大婚事重,吉礼告成,而皇上思慕之诚,自不能已。讲学修德,实维其时,向尝屏去鹰犬,停止骑射,小大臣民,莫不称为圣德。近者传闻,或有群下引诱,造成玩器,深夜之际,广为游乐。万一有之,似于谅闇之礼,有所未合前代之典。凡遇天变,必减膳彻乐,今尝修省之时,而为怠荒之事,似于敬天之义,有所未安。况视朝日迟,午奏多至日暮,诚恐起居无常,寝膳失节,以致耗费精神,妨误政事。皇上万金之身,继嗣至急,宗社所关,此尤先帝惓惓,付托于臣等者。伏愿惕然警悟,益修孝德,培养天和,不以有限之精力,供无益之玩好,不以一时之适意,忘万世之远图。于臣等所讲经书,及诸司所上奏,凡敬天勤民、节财省役、进贤去佞、赏功罚罪之务,俯垂听纳,早赐施行。庶几化灾为祥,理乱成治,民心可慰,而天意可回。诚使圣体安和,德性坚定,政事修举,天下太平,则虽暂时游息,亦不为过,而今则非其时也。臣等虽愚,亦知阿谀顺旨者有宠,犯颜逆耳者获罪,义激于中不避斧钺,无任忠爱恳切之至。”上批答曰:“卿等所言,皆为朕忧国忧民之事。朕当从而行之,然群小锢弊,日深不能改也。”

○癸酉以彗星见,遣英国公张懋、驸马·都尉蔡震祭告天地、宗庙。

○南京·守备·太监傅容会同三法司·长史审录罪囚,情可矜疑者十五人,应免枷项者五人,以请。有旨:“是之,十五人俱减死充军,其杀人者仍杖百遣之。”

○甲戌升沈阳·右卫·指挥·佥事 李春为署都指挥·佥事,往山东总督备倭。

○乙亥夜,流星如盏,色青白,有光起自奎宿,西南行至近浊,二小星随其后。

○丙子复除服阕山西·布政司·右·布政使熊录于云南。

○户科·给事中薛金等奏:“近因巡视光禄寺,见各官每日传旨,添设汤饭卓面,赏赐羊酒品物,用度太侈,宰杀数多,较之往年所籍记者,不啻数倍。又加虫蚁虎豹之食取讨,日滋供用器皿有入无出,各官供事并杂流酒馔,或添数倍,殊非饩廪称事之义。今猪羊缺少,钱粮穷乏,铺户靠损,有司违慢,所入不足以偿所出。伏望陛下惜财用、屏嗜欲,敕诸司通查各冗费,如旧除革以崇简约。其各处钱粮有已徵末解,为奸人所侵匿者,亦宜严加查究。庶有司可免预借之扰,戗金、朱红等器成造实艰,乞转令各宫管事内臣,查考出入,毋得侵用弃毁。至于餋牛挤乳,本寺既日常买辨,而良牧等署复行进纳,浪费实多,所宜减省。各署杂粮有余,久积腐,輙弃之,宜暂解折银,以助缺乏。”户部议覆:“各处钱粮已徵作未徵等弊,本部行原差查催官,会抚按清查究治。”从之。

○御用监·太监阎秀 等乞加织染所人匠,月粮直米。户部·尚书 韩文等奏论:“秀 不能裁减冗食,又欲例外增添,不过假此以为包纳月钱之计,宜通行各监局管事官员,务遵旧制,不许妄有陈乞。”从之。

○南京·给事中徐暹等奏:六月中旬,雷震正阳门、海马、天坛殿、走兽并禁门房柱,各有摧折。七月,孝陵树木,亦为雷火烧毁。灾异非尝,宜求所以消弭之道。谨以七事上陈:“一曰:戒游佚以勤政学。今三边未宁,四方多事,此正宵衣旰食之时。伏闻近日以来,耽嗜游乐,或无故免朝,或视朝太晚,政废不修,学废不讲。先帝服制未终,人心望治甚切,而所为若此,上天震怒,不可谓或然之数也。乞念负荷之重,于凡游戏玩好,一切禁止,躬亲万几,日御经筵。庶几政务修举,睿聪日开。二曰:远邪佞以亲儒臣。宋儒程颐有言:‘人主一日之间,接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宦官宫妾之时少,则可以涵餋德性,薰陶气质。’宜痛远左右邪佞之辈,不使得以眩聪明而移威福。时御便殿,召内阁及诸大臣,与之切劘大道,讲图治理,或讲官日,留三二人,以备顾问,则无导谀薰染之损,而有规讽辅养之益。三曰:纳谏诤以开言路。近来言官论事,或蒙戒励,及令回话。夫人臣爱身者多,徇国者少,窃恐闻风而靡,务为缄默,岂社稷之福哉?乞广包荒之量,言有可采,即为施行,或狂妄过,当亦宜曲为优容,使言路开辟,人思自效。四曰:节财用以崇俭德。自古帝王以节俭为首务,陛下初嗣大位,正宜崇尚节俭以先天下。况今公私困穷,库藏空竭,设遇连年水旱,加以师旅,不知何策以处?乞念一钱一帛,皆民脂膏。自奉有节,赐予勿滥,庶国用不至匮乏。五曰:正国法以快人心。张瑜、刘文泰、高廷和辈用药匪宜,致误先帝。太监李兴擅伐园陵树木,宜即加显戮。新宁伯谭祐、侍郎李鐩与兴同事,依阿不举,及其败露,祐乃迁延,不欲就理,宜逮送法司,从重究治。六曰:遵明诏以裁冗滥。各马房仓库、各门及各处守备内官,虽奉明诏裁革,不闻少减,乃复添设,何以取信天下?宜悯生民困乏,凡添设之数,尽行取回,勿令仍旧贻害。七曰:罢不职以协舆情。英国公张懋 谋勇无闻,宜勿委以事任。礼部·尚书 张昇不协人望,翰林·学士张元祯素行无取,南京·工部·尚书 陈清,大理寺·卿韩邦问,俱升迁不协。工部·侍郎叶贽精力衰老,太常寺·卿吕啻迂腐无为,宜以礼罢归。南宁伯毛良职专府事,惟肆诛求,宜治以重罪。则非才不得苟容,而庶官亦知所警矣。”下其章于所司。

○致仕·太子·太保·吏部·尚书 王恕上言:“自古明王之治天下,良臣之辅太平。其嘉谋谠论之大要,无过乎大公至正而已。如发号施令,进贤退奸,赏善罚恶,安边治内。与凡一切政务,必须处之得其公正,然后可以服人心而成善治。至如严军法以肃边境,裁冗员以节财,用重官爵以惜名器,禁僣侈以化风俗,存羡余以备不虞,给民业以均贫富,皆今日致治保邦之急务也。老臣无以报国,輙效愚直,以仰副陛下询谋求治之盛心。伏惟采而行之,臣死且不朽。”先是,上登极覃恩,遣使赍敕存问,且谕以有嘉谋谠论,尚无有所隐,故恕有此奏云。

○是月,贵州程番等处,时疫大作,民多死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