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 第198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七

正德十六年三月

○癸丑朔,日食。孝肃太皇太后忌辰,以上不豫,奉慈殿免行礼。遣惠安伯张伟祭裕陵。

○甲寅升户科·右·给事中刘济为工科·左·给事中。

○升黄州府·同知夏廷芝,许州·知州潘棠为按察司·佥事。廷芝 山西,棠云南。

○录云南十八寨平夷贼功:镇守·太监史泰岁加禄米十二石,巡抚·都御史何孟春升俸一级,仍各荫子侄一人为百户;都给事中刘洙,巡按·御史陈察,参政邓相、晁必登,副使王忠,佥事 周愚,都指挥方仲、方略各升俸一级;布政使方璘,按察使陈洪谟,佥事 潘氵□禾,都指挥刘玺、刘宗仁,各赏银五两、纻丝一表里。

○赐播州·宣慰司·致仕·宣慰使杨斌蟒衣玉带。

○乙卯太监赖义传旨:宸濠并栱樤等妃妾赵氏等,俱送凤阳高墙安置。先是,大学士杨廷和等言:“宸濠诸眷属,奉旨俱暂住通州,但通州褊小。近人多盗不惟,供给不敷抑,且防守不易。况其事与郊祀庆功等礼,自不相妨,请先行发遣。”从之。

○丙辰大学士杨廷和等言:“今早,太监魏彬传谕圣意,谓:‘郊祀未举,圣心深有未安。’臣等闻之,以为即此一念,上通于天,天心感格,圣体便当平复,大礼之行亦未晚也。伏望皇上强膳慎药,善加调理。上以慰圣母之心,下以答天下之望,臣等不胜幸甚。”

○广东清远、四会二县,遗贼复紏集余党至千人,纵横流劫。都御史萧翀 等以闻,兵部议:“广东连年用兵,亦尝屡致克捷。如杨旦、萧翀 等所奏,则二县已平。今未及一年,何以又称盗贼复炽。宜令翀 会总镇总兵等官督军剿捕,刻期殄灭以赎前罪。若仍蒙蔽贻患,决难轻贷,俟事宁日,巡按·御史仍通核前后失事者,具以状闻。”从之。

○回贼三百余人,流劫山狭界中,官军追急,复自垣曲入河南济源掳知县王枢,次日乃得逸归。巡抚·河南·都御史沈东魁 以闻。诏责:“三省官司,平居怠玩,不能防遏,而姑宥之。”令:“河南·巡抚等官督兵剿捕,山陕各巡抚官一体防御。”“事宁之日,各巡按·御史仍查失事之故,第其轻重,奏请裁处。”诏:“可。”

○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石珤以兄户部·尚书 玠之丧,上乞归葬,言:“臣门户单薄,兄弟相依为命,病既不能侍汤药,没又不得亲含殓。旦夕归土,生死永别,若不躬自掩埋,恐目且不瞑矣。伏望圣慈,念臣兄尝备位九卿之列,惭负大恩死不能报,容臣暂归以终大事。”不许。

○戊午升太常寺·典簿刘广通为本寺·寺丞。都给事中张九叙 等因劾俞九畴及 广通,皆道流:“不宜相继进用,以辱名器,请亟罢黜。”不听。

○己未升辽东行太仆寺·少卿李炫为甘肃行太仆寺·卿。

○命:“以三月十五日殿试。”先是,礼部请:“殿试期。”得旨:“以二月十五日会。”上不豫,乃改三月初一日。至是,复改云。

○辽东·分守·参将孙棠坐虏入镇北堡,夺俸两月。

○群盗掠通州,及武清顺天府。通判杨承祺督兵与战,被伤。事闻,诏:“停分守·指挥周召,巡捕·指挥王瑾俸。”令:“巡抚及兵备守备捕盗等官,选兵剿灭之,有功者如例升赏。若过期不获,巡按·御史劾奏。各军卫有司掌印、巡捕官,俱逮讯。”

○庚申升礼科·给事中吴廉为户科·右·给事中。

○传旨:“改团营西官厅为威武团练营。”以西官厅监督太监张忠、安边伯朱泰、平虏伯朱彬、都督朱洪、朱晖、朱周、朱琮,俱提督团营教场与威武团练营,操练人马,令别辟团营教场。于是,六科·都给事中汪玄锡、十三道御史张仲贤等言:“别置教场,拓地则不免侵民之庐墓,兴工则不免费官之财力。且威武团练营既为陛下自将而设,则 泰等不过奔走麾下,乃概加提督之名,不几于僣乎。”兵部亦执奏:“永乐间,设立五军、三千、神机三营。至景泰间,于三营内选精锐堪战者立团营,专备征调,其法最便。至正德九年,又于团营官军内选其尤精锐者,操练于本营西官厅,余照旧随营操演,二者初不相妨。今欲改团营为威武团练营,而移团营于他处。臣恐鸠工聚财,动淹岁月,见今外卫,春班官军,陆续赴操,寄顿无所,操演必废。况乾清坤宁,大工未完,财力俱竭,势难兼济,伏望追寝成命。”上不听,命:“团营官军,蹔即五军营教场操练;团营教场,所司其亟相度以闻。”

○初,四川流民谢文礼、谢文义犯罪亡命,聚党千余,纠合诸种僰蛮,据白水江以叛。巡抚·都御史盛应期,总兵吴坤率指挥何卿等并乌蒙芒部土兵,讨之。贼屡败,土巡检 安宇剌文礼 于阵死焉,寻以江涨罢兵。贼势复振,至是应期等复督兵进卿,败贼于滴水崖,乘胜渡江,捣其巢,斩文义。又诸酋助恶者百余人群蛮,乃皆听抚余党悉平。应期以捷闻,赐敕奖励赏赍奏。人如例,卿等功次,下兵部看详。

○辛酉先是,今追尊 恭穆献皇帝 之薨也。上命今上皇帝:“以嗣子暂管府事,仍给餋赡米三千石。”至是,今章圣皇太后奏:“岁时庆贺祭祀,嗣子以常服行礼非便,请预袭封为王。”诏:“复许之。”旧例,亲王薨子未封者,止给养赡米二百,袭封必俟释服,此皆上特恩也。

○革庆成王府·镇国·中尉知爝 冠带。知爝 尝招集无赖,掠货于途,事觉已降敕切责。至是,复违例,走至京,有所诉。都察院请:“革其冠带,以示惩戒。”从之。

○升赏广东获功官军神电、锦衣等卫指挥李让等,二万五千九百五十四人有差。

○甲子建州·左等卫·女直·都督等官脱原保 等,以马匹貂皮来贡,赐彩叚纱绢及金织衣有差。

○乙丑升广东·布政司·左·参议郑锡文为贵州·左·参政。

○升南京·礼部·郎中杨叔通为湖广·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

○并江西·南昌·前右二卫为南昌卫。宸濠之变,军士从逆者死亡殆尽,而左卫公署又毁于火,巡抚·都御史王守仁 请:“以左卫所存军余并归前卫,总为南昌卫;掌印佐贰官,俱听抚按官,随宜委用。”从之。

○直隶·巡按·御史甯钦 劾奏:“广南·知府 钱岌为都察院·都事时,拜 钱宁 为父,肆行请求,或攘人之财,或辱人之女,狎侮公卿,劫持上下,岂可更使流毒外郡乎!乞亟黜为民,永不原宥,以为奸党之戒章。”下吏部,知之。

○监察·御史□□清上言:“兵食足则战守豫,夷狄戢则中国安。顷来,疆圉多事,所在告警,沿边粮赏,侵渔过半,斗米百钱,饱者无几,餋士如此。臣恐以战则倒戈,以守则溃散,不特不足胜敌而已。陛下至自南都,一时臣工莫不给赏。各边士卒远戍劳,苦顾无恩泽以及之乎。近籍逆党钱宁、廖鹏家赀皆数百万计。伏望皇上深图边务,令户部输之各边,给散军士,使人沾实惠,则士气可作,战守有赖矣。”不报。

○升四川·布政司·右·布政使沉恩为左·布政使。

○丙寅上崩于豹房。先一夕,上大渐,惟太监陈敬、苏进二人在左右,乃谓之曰:“朕疾殆不可为矣。尔等与张锐可召司礼监官来,以朕意达皇太后,天下事重,其与内阁辅臣议处之。前此事皆由朕而误,非汝众人所能与也。”俄而,上崩。敬、进奔告 慈寿皇太后,乃移殡于大内。是日,传遗旨谕内外文武群臣,曰:“朕疾弥留,储嗣未建。朕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年已长成,贤明仁孝,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庙,君临天下。”又传慈寿皇太后懿旨谕群臣曰:“皇帝寝疾弥留,已迎取兴献王长子厚熜 来京,嗣皇帝位。一应事务,俱待嗣君至日处分。”于是,司礼等监太监谷大用、韦霦、张锦,内阁太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崔元、礼部·尚书 毛澄奉金符以行。初,司礼监官以太后命至内阁,与大学士杨廷和等议所当立者。既定入白,太后取旨,廷和等候于左顺门。顷之,吏部·尚书 王琼 排掖门入,厉声曰:“此岂小事,而我九卿顾不预闻耶?”众不答,琼 意乃沮。

○是日,又传遗旨:“令太监张永、武定侯郭勋、定边伯朱泰、尚书 王宪选各营马步官军,防守皇城四门、京城九门及草桥芦沟桥等处,东厂、锦衣卫、缉事衙门及五城巡视御史,各督所属,巡逻毋得怠玩。”又传遗旨:“豹房随侍官军,劳苦可悯。令永、勋、泰、宪提督统领,加意抚恤。罢威武团练营,官军还营各边,及保定官军还镇;革各处皇店、管店、官校并军门办事官旗、校尉等,各还卫;其各边镇守太监留京者,亦遣之;哈密及土鲁番、佛郎机等处进贡夷人,俱给赏令还国;豹房番僧及少林寺和尚,各处随带匠役水手及教坊司人,南京马快船非常例者,俱放遣。”以上数事,虽奉上遗旨,实内阁辅臣,请于太后,而行者皆中外素称不便,故厘革。最先云,时内臣得幸豹房者张锐、张雄为首,锐居东厂,雄入司礼监,皆弄权纳赂,势行中外,宸濠前后馈送,各万计锐;假缉事侵挠诸司,稍不顺即中以祸,人尤畏之次次。则 张忠性凶暴屡,以提督军务,伪功受赏,时谈武艺,诱上巡游,其家霸州,保匿群盗张茂等分入所掠,而刘宠、刘宸卒为大患,实忠纵之。于经首开皇店,于九门关外、张家湾、宣大等处,税□榷利,怨声载道,每岁额进八万外,皆为己有;创寺置庄,动数十万,暴殄奢侈,乃前此所未有者。孙和谋管团营,挟势取赂。刘餋 专领内官监营造,侵欺料直,掊歛役钱,公私蠹耗几竭,苏进、佛保、赵林、马英、刘拳、周昂皆旦夕不离左右,而进尤亲昵。刘祥、丘得、吴经、颜大经、许全、马锡、张信始贿锐、雄及 钱宁 出为镇守,复贿江彬扈驾巡游,与进等张皇声势,所至搜求女妇,科索民财,甚于狼虎。上为此辈蛊惑而莫之悟,天下莫不恨之。

○作梓宫

○戊辰颁遗诏。诏曰:“朕以菲薄绍承祖宗丕业,十有七年矣。图治虽勤,化理未洽,深惟先帝付托。今忽遘疾弥留,殆弗能兴。夫死生常理,古今人所不免。惟在继统得人,宗社生民有赖,吾虽弃世,亦复奚憾焉。皇考孝宗敬皇帝 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与内外文武群臣,合谋同辞,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内外文武群臣,其协心辅理。凡一应事务,率依祖宗旧制,用副予志。嗣君未到京之日,凡有重大紧急事情,该衙门具本,暂且奏知皇太后。而行丧礼遵皇考遗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毋禁音乐、嫁娶。宗室亲王藩屏攸系,毋輙离封域。各处镇守、总兵、巡抚等官,及都布按三司官员,各固守疆境,抚安军民,毋擅离职守。闻丧之日,止于本处,哭临三日,进香遣官代行。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所属府、州、县并土官,及各布政司南直隶七品以下衙门,俱免进香。京城九门、皇城四门,务要严谨防守。威武团、练营官军已回原营勇士,并四卫营官军,各回原营,照旧操练。原领兵将官随宜委用,各边放回官军,每人赏银二两,就于本处管粮官处给与。宣府粮草缺乏,户部速与处置。各衙门见监囚犯,除与逆贼 宸濠事情有干,凡南征逮系来京,原无重情者,俱送法司查审明白,释放还原籍。各处取来妇女,见在内府者,司礼监查放还家,务令得所。各处工程,除营建大工外,其余尽皆停止,但凡抄没犯人财物,及宣府收贮银两等项,俱明白开具簿籍,收贮内库,以备接济边储,及赏赐等项应用。诏谕天下,咸使闻之。”

○己巳大殓。是日,成服。

○庚午皇太后懿旨:“下 江彬、神周、李琮于狱。”彬拥兵侍豹房。上晏驾后,既散遣边兵。彬与诸子所从家卒尚众,中外汹汹,虑其为变。会司礼监官与内阁集文华殿,为上写铭旌。大学士杨廷和、蒋冕乘间言于太监魏彬、温祥等谓:“彬罪滔天,不可容。”彬与江彬有连,然恐其为已累,亦强从之。祥乃言:“当请于太后。”遂与其同官往请。得旨,谋乃定。是日,坤宁,上脊吻。遣彬与工部·尚书 李鐩行礼。彬吉服早入,家众不得随祭。毕,彬欲出。太监张永颇知其谋,乃留 彬、鐩共饭于宫外(中),盖亦欲以计擒之也。俄顷,太后有旨收彬及 周琮。收者未至,彬已微觉,疾趋北安门出。长随十余人追及执之,拔其须几尽。城中观者,塞衢欢声如雷。惟吏部·尚书 王琼 素附彬,内甚惧。百官方在思善门哭临,琼 忽不见。传者谓:“其出谋于魏英,图免罪谴。”英彬弟,江彬之姻也。彬,初以宣府·蔚州·指挥,从总兵张俊 征流贼过京。有称其骁健者 ,上召见悦之,遂留豹房,幸宠日加,赐国姓,历升都督,封平虏伯,子杰、鳌、熙 俱锦衣指挥。彬常以武事歆动上意,调辽阳、宣府、大同、延绥四路军,入西内操练,号外四家,创设西官厅,身为提督。在上前,调笑任情;每出入,与上并骑,铠胄略同,几不可辨;数诱上巡幸西、北,建行宫于宣府,所至称为军门大小事,皆光白之 彬而后奏闻;后复导南征于数载间,上乘危犯险车辙半,天下社稷几殆。言者,皆归罪于彬,欲食其肉,至于簸弄威权,冒窃名器,杖杀谏臣,残害无辜,又未足以尽彬之恶也。周、琮亦以边将幸,俱赐国姓,升至都督,与彬声势相依。随驾所至,彬索赂累数千万,周、琮亦付之二三。时各镇奏报,有为彬壅滞二三,岁不得达者;彬既执,一时赴鸿胪寺投进者,凡九十九封赴通政司者,七封藏于彬私第,及镇国府者三十封。又屯营,总兵官马永遣百户宋輗以银二千两赂彬 ,将还为朝阳门逻卒所获。千户常洪以彬伪旨采方物于湖广,其中多奇怪难致者,巡抚官乃折价以进,为银万五千有奇。比至张家湾,洪闻彬败潜遁去,又曹成、王宣者称,彬旗校至杭州设香案于镇守府,召致仕尚书 洪钟至,谓之曰:“有密旨,令汝倾赀产,谢恩。”因覊之别所趣,其家营办,然实无所奉旨也。又王禾□充者亦称,锦衣千户至杭,以收志书为名,索赂数千,至是,亦潜遁,所司各以闻。太后命:“系輗法司缉捕洪等,银贮户部。”今上既即位,乃磔彬于市,妻子没为奴,周、琮论斩。上之在南京也,发南京古今通集,库所贮宋国卤簿等图,并符验鉄券,及诸钱粮文册,命右少监宗玺输至京。至是,以太后旨仍令玺载还。又甘肃·镇守·太监王欣奉上旨:“购通汉语、能书 回回、达子、西番年十五以下者,各二十人以进。”亦罢,遣给主。

○壬申司礼太监温祥,内官监太监刘餋、俞安,礼部·右侍郎顾清及钦天监科道官各一人奉太后旨,相度山陵。

○甲戌兵部奉太后旨,遣太监温祥、孙和,惠安伯张伟、兵部·右侍郎杨廷仪领官军三千人迎护嗣君,复奉旨以户部·左侍郎郑宗、仁工部·右侍郎赵璜 督饷。

○四月

○壬午朔。太常寺以当享太庙,请奉太后旨。遣驸马·都尉蔡震行礼,其余行礼暂停。

○辛卯礼部奏:“遗诏以日易月,是日当除服。今嗣天子未至,宜勿除。”太后降旨:“从之。”

○丁酉仁祖淳皇帝 忌辰,停奉先殿祭祀。

○癸卯今上至京师。

○五月己未,上尊谥曰:“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宏文思孝毅皇帝”,庙号:“武宗”。九月庚午,葬康陵。上在位改元正德立十有六年,寿三十有一。上天性聪明,英毅果断。初在东宫,勤于学问,孝宗敬皇帝甚爱钟爱之。暨嗣极仰,遵先帝顾命,犹御文华殿、暖阁,日一再讲读《尚书》、《论语》、《大学衍义》、《通鉴纂要》等书,或朝罢天未甚明,则设烛以讲,未尝厌倦。其赐内阁及诸讲官冠带衣履,大学士刘健等面谢,以为此臣等职也,敢叨厚赐。上曰:“先生辈劳苦,朕甚念之,所以慰藉。”儒臣礼周,而意厚如此。先帝末年,轸念民穷,欲厘正宿毙十有六条,如辩冤狱、蠲积欠、休养疲卒、宥免逃匠、停罢贡献、裁革冗食、禁约内官收受、诸赋毋横索以贻累、重徵庄田输纳、岁租毋过取以逼民逃窜。盖政之大而亟者,不幸龙驭上宾,未及施行。上以登极之诏,两宫尊号之诏,皆取而形于播告,可谓善继善述矣。遇灾变,有司以闻,每为惕然,亟命文武群臣,同加修省。乾清、坤宁之殃,避殿降座,深自贬损,下诏哀吁,引咎自归。凡四方水旱,知小民饥歉,无以为生,则亟下赈贷、蠲免之令。敬天勤民之心,盖未尝不因事而裁成也。第左右近幸,欲擅榷乱政者,以游逸淫乐,蛊上觊遂己私,而刘瑾为甚。瑾用赵高之术导上深居,自戊辰之冬,视朝月不三四,府部、通政司事当面奏,及诸臣僚陛见若辞谢者,皆晨候于左顺门。瑾西向传旨,代上酬应,而威福之作。瑾得专之,及 张永自西征还,因人之怨,奏发瑾恶。上翻然悔悟,不旋踵剪除,并瑾所厚焦芳、张彩,诸奸恶一时皆诛逐无遗。钱宁,上所嬖也,常侍左右,所言輙听与太监张锐、伶官臧贤,表里应和,招权纳贿,其奸赃狼籍视瑾,盖倍屣焉。而公卿无耻者,多与厚善,及逆贼 宸濠谋为不轨。上知宁 与濠通亦即捕而系之,无少假贷。于是,人知上于小人,始虽暂为所误,既觉之后裁以大义,不为柔道所牵,其天德之刚,非汉唐昏懦之主,所可同日语也。尤留意武事,常御鞍马,习骑射志,欲肃清四海,鞭笞四夷。河南北及山东、四川、江西盗起,命将出师,宵旰忘食,刘六辈侵犯近畿,亟召内阁辅臣咨,所以防御之宜。其后北幸宣大,西巡关陕,南游江淮,皆以武备废弛,欲加整饬,而以居守之重,托诸内阁、府部,亦无以毫发猜疑。陆走水浮,风洒露沐,动涉万里不以劳惮。又先事谆谕所适郡县,毋得以供亿为名,扰民致怨。盖其长驾远驭,近乎武推诚任,下本于明,而勤恤民隐,又止于仁故。虽频年远狩,忧世者危之,然中外宴然。迄于旋跸,方群盗窃发,聚众数万,南北驿骚,又宗藩再叛,窥伺神器,其凡几可畏,然辅导议谋之臣,竭忠于内,奔走御侮之。将戮力于外,良民则俛首以供馈饷而无所咨嗟,节士则捐躯以赴患难而无所顾恤。草泽之奸,随起随灭,而寘鐇、宸濠之变,皆不待王师之出,而遂削平。是虽我祖宗列圣,威德大功,培植深固,有以建万世不拔之基,而上之英明足以詟伏奸雄,神武足以剪除祸乱,仁爱足以固结人心,盖有不可诬者矣。临崩数语,隐然有轮台自悔之意,而又念天下事重,嘱母后及内阁处之,欲无失策,可不谓明乎哉!惟我皇明传序至上,已历九享,国百四十余年。太祖高皇帝之创造区宇,太宗文皇帝之中靖邦家,皆驱逐于金戈鉄马之间,经武遏乱,大业以成。及宣宗章皇帝,亦尝巡北边以讨丑虏,幸东土以削逆藩。英宗睿皇帝,又锐意北征,亲犯大难。盖皆古帝王张皇六师、四征不庭之雄略也。至宪宗、孝考则当雍熙累洽之世,反戈息马,专文尚教。自是郊畿之外,不复见旄头、豹尾、清鏖矣。上以文武并用,长久之术,故屡驾銮舆,昭布圣武,以示安不忘危之意。然究其根本,则在于委任辅相,纪纲不紊,而又无淫刑横歛,以伤民心,故能保祖宗之基图,而为太平之天子也。十有七年之间,善政可书者亦多有之。史臣之职在于实录谨叙,其大者如此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