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 第194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三

正德十五年十一月

○戊午朔。大学士杨廷和等言:“伏闻圣驾凯还至通州,臣等不胜惟庆。今岁事将暮,郊祀大礼尚未举行。况明年祀期又近,我祖宗旧制,一岁一郊,礼不可缺。伏望亟命钦天监先择今年郊日,仍以礼部议上祭告献俘诸礼典,即日发下,庶可遵行。”不报。

○庚申南京·六科·给事中·卫道·御史郑慕等言:“陛下临御,已十有五年,前星尚隐,人心无所系属。近以北虏陆梁,逆藩倡乱,躬行天讨,而居守者曾无近属至亲,万一不轨之徒,包藏祸心,岂不深可惧哉。伏望选宗室近属之贤者,优其礼秩,仍选师保教育成德,以系亿兆之心。迨皇嗣诞生,退就外藩,此诚宗社无疆之庆也。”不报。

○吏部·尚书 陆完有罪,执赴行在。完,自为江西·按察使时,与宸濠相比。既去任,常以赠遗致殷勤。濠之乞复护卫也,完在兵部。先为游说内阁柄事者,既乃援祖训覆奏,实阴为之地护卫。既复濠逆谋益起,人皆归罪于完。及在吏部,濠贻书,欲有所黜陟,辄从之。完,常对众称濠贤,有之官江西者每密谕意,令无与濠忤。初闻濠反时,完犹言王必不反,乃传者误及。濠既擒,太监张永至江西,搜阅簿籍,得完平日交通事,奏之。上还至通州,乃传旨:“执完并收其母妻子女,封识其家。”班师日,完**反接,揭白帜杂俘囚中以入。将置之极刑,会上晏驾,今上即位,屡下廷臣谳。完祈哀不已,乃比依交结朋党,紊乱朝政律以请。诏:“宥完死,谪戍福建·靖海卫。”妻子得释,时母年已九十余,竟死于狱。完以脂韦致显位,前后纳濠馈不计其数,狱辞仅以金台盏一、彩叚四坐之,盖法官曲为之庇云。

○执太监商忠、杜裕,少监卢明、奉用、赵秀,锦衣卫·都指挥薛玺,指挥陈善,监察·御史张鳌山,河南·右·布政使林正茂等,俱下锦衣卫狱。先是,司礼·太监张雄、东厂·太监张锐,嬖幸用事。宸濠欲结内焉,赂伶官臧贤以通锐,忠、明以通雄,馈各万计。由是,问遗相属,凡所奏求,二人必助成之。明与用、秀,俱办事文书房。濠每厚贿,以探中朝消息。明又假报讣至江西,重有所获。濠尝嗾太监黎安与淮王奏讦,杖杀其长史庄典。玺往按之,曲为隐讳。濠馈银千两,以谢喜 家,贩鬻币货。濠使至京馈贿不足,则出以贷之裕。守宣武门,为濠使出入所经,亦受其贿;而馆之 鳌山为诸生应举时,濠召见悦之,自后每有馈问不能郤。正茂为按察使时,与镇守太监许满,皆与濠厚受其礼物。至是,为张永所发。诏:“逮捕忠等付狱,并收其家属。”裕寻死狱中。今上即位后,法司以狱上:“忠、明、用、秀、玺、喜皆论斩;满、鳌山、正茂革职。”初,官兵克复南昌,得濠簿籍所记,平日馈送主名遍于中外,多者累数万,少亦不下千。李士实尝疑其太费,濠笑曰:“此为我寄之库耳。”王守仁 以簿籍连及者众,令焚之。永所发者,仅百之一二云。

○辛酉传旨令司礼监·太监萧敬、李英闲住,亦以尝与宸濠通也。

○命:“以是月二十八日郊祀祝文,改孟春为仲冬。”既而复命改择。

○乙丑福州府地震,越一日复震。

○己巳南京·三法司会审罪囚,坐死者三人,情可矜疑谪戍者八人,其一妇人杖而释之。

○南京·太常卿吴一鹏服阕,复除原任。

○升山东·按察司·副使舒晟为苑马寺·卿。

○升右·给事中熊浃、余王□赞、许复礼 为左·给事中,给事中刘济、田赋 为给事中。浃吏科,王□赞、济户科,复、礼 刑科,赋 工科。

○升浙江·布政司·右·参政潘铎为右·布政使,山东·按察司·副使江潮为按察使,南京·兵部·郎中魏校、济南府·知府 高屿为副使。校广东,提调学校;屿山东,整饬天津等处兵备。户部·郎中丁致祥、工部·郎中李仕清、南京·礼科·给事中王子谟、贵州·佥事 徐海为参议。致祥、子谟湖广,仕清陕西,海四川。刑部·员外郎张文魁 为山西·佥事。

○命:“定国公徐光祚中军·都督府·掌印。”

○命:“四川·都指挥·同知徐溥、贵州·都指挥·佥事 顾恩、山西·都指挥·佥事 章杰,各本都司·掌印。”

○命:“前军·都督府署·都督·佥事 王英充右·参将,分守广西、柳庆等处;山西·都司·都指挥·佥事 李鉴守备宁武;关升、怀来卫·指挥使吴瓛为署·都指挥·佥事,守备赤城堡。”

○巡按·四川·御史黎龙 奏:“松潘·西革寨番蛮屡肆抢掠,副总兵等官秩任偏小,乞令巡抚·都御史盛应期以春夏驻松潘,秋冬巡腹里,庶事有责成。”兵部议覆:“应期已会总兵官吴坤征剿僰蛮。况天全六番,亦当有事,宜量加副总兵张杰职级,改为镇守,令其相机战守;兵备·副使胡澧改别用,推有才力者代之。应期俟征僰蛮事毕,常往松潘,有事出巡腹里。”诏:“升杰为都督·佥事,仍充副总兵镇守,余如议。”

○庚午直隶·崇明·沙千户所,火自空,陨于海,大如斗,曳尾如虹,天鼓随鸣。同日,昆山县空中火光,起声如雷。

○辛未是夜,北安门有大者二人,缒皇墙而下,守卫官校获之以闻。诏:“付镇抚司鞫治。”

○壬申升刑部·左·侍郎金献民为南京·刑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丛兰为南京·工部·尚书,巡抚·湖广·右·副都御史秦金为户部·右·侍郎。

○升河南·布政司·左·布政使李承勋 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兼赞理军务;湖广·按察使胡世宁 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

○升贵州·布政司·左·布政使赵大奎为应天府·府尹,鸿胪寺·左·少卿魏境为本司·卿。

○升四川·按察司·按察使彭杰、河南·布政司·右·参政陈琳、云南·右·参政卢翊 为右·布政使,杰云南,琳广东,翊 广西;山西·按察司·副使沙鹏、四川·左·参政李麟为按察使,鹏福建,麟贵州;御史孙乐、李润,刑部·郎中陈璋,陕西·右·参议孙经,浙江·佥事 胡训,青州府·知府 李珏,临安府·知府 朱琉,邵武府·知府 张羽,为按察司·副使,润、珏山东,乐、经陕西,璋、琉云南,训广东,羽河南;兵部·郎中陆溥、许云鹏,南京·兵部·郎中汤继文,为布政司·参议,溥江西,云鹏山西,继文福建;吏科·给事中范洵,监察·御史周廷用、伍希儒,南京·监察·御史陆时通,户部·员外郎李朝宗,刑部·员外郎臧相,前军·都督府·经历李纪,杭州府·同知丁仪,通州·知州夏邦谟,为按察司·佥事,洵湖广,廷用浙江,希儒、时通广西,朝宗陕西,相广东,纪山东,仪四川,邦谟贵州。

○升山西·按察司·佥事 盛鹏为陕西行·太仆寺·少卿。

○复以郑岳为四川·布政司·左·布政使。

○守备·南京·成国公朱辅、协同·守备·西宁侯宋恺,各奏乞辞任。兵部议:“以江西之变,辅、恺仓惶失措,宜从其请。”得旨:“辅仍旧守备,恺回原府带俸。”

○命:“豊润伯曹恺南京·前军·都督府·掌印,专管操江。”

○命:“惠安伯张伟提督神机营;南宁伯毛良效勇营;江西署·都指挥·佥事 王继善南京小教场;浙江·都指挥·佥事 牛桓、南京·神机营,各坐营管操。”

○命:“山西署·都指挥·佥事 袁勋 本都司·掌印。”

○命:“陕西·山丹卫·署都指挥·佥事 武振充副总兵,协守甘肃;升湖广·施州卫·署指挥使童曰□永为署都指挥·佥事,充右参将,分守靖州;都指挥·佥事 琴大声守备清浪;河南卫·指挥·同知王昌为署都指挥·佥事,守备南阳;山西·太原·右卫·指挥使马豸为署都指挥·佥事,守备平虏城;大同·右卫·指挥使张宁,守备广灵城。”

○癸酉升山东·布政司·左·布政使姚镆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等处地方;改提督·操江·右佥·都御史刘玉,提督抚治郧阳等处地方。

○升南京·太仆寺·卿毛埕为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

○命:“署都督·同知陈义,扬威营坐营管操,仍于白羊口防守。”

○升蔚州·守备·指挥·佥事 杨机为署都指挥·佥事,充右·参将,分守宣府南路;绥德卫·指挥·同知蓝□,守备灵州。

○命:“万全都司·都指挥·佥事 祝隆本司·掌印。”

○礼部·尚书 毛澄等言:“宸濠反逆,皇上亲率六师,往正其罪,与宣德间亲征汉庶人高煦故事相同,柦一应礼仪无从查考。请于师还之日,圣驾从正阳门入,遣官告谢天地、太庙、社稷。上诣奉先殿、几筵殿,各谒见毕,朝见皇太后。次日早,上御午门楼,文武百官朝见,行五拜三叩头礼毕,行献俘礼、劾奏。”得旨:“仍择日诏告天下。”次日早,文武百官上表庆贺。诏曰:“宸濠,朕自有处置,余如所拟。”

○丁丑太监魏彬传旨:“令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鸿胪寺、锦衣卫、六科十三道,每衙门止留佐贰官一员,在京其余并内阁、皇亲、公、侯、驸马、伯,俱赴行在。”时上久驻于外,京师汹汹传言:“江彬欲为变。”及闻尽召诸大臣,人情益惧。

○己卯大学士杨廷和、毛纪赴通州,因言:“臣等恭诣行在,伺候朝见。伏闻圣意,欲命多官会议逆贼 宸濠罪状。臣等切惟宸濠悖逆天常,灭绝人纪,肆行反叛,覆载不容今。幸皇上亲统六师,布昭圣武,罪人既得,亟宜明正典刑,以雪神人之愤。但我朝祖宗以来,凡议拟大罪,必于内阙,即古庙议之意;处决重囚,必于市曹,即古刑人于市,与众弃之之意。此乃一定不易之成规,百五十余年莫之敢变。况圣驾亲征逆贼之时,已尝告于天地、宗庙、社稷。今日奏凯还京,岂可不复行祭告,以答庇护之灵贶乎。请圣驾到京之日,先行祭告。俟献俘之后,将逆党奏请圣断,然后论功行赏,诏告天下。如此则大礼既举,**以彰国,是不摇人心,胥定我皇上攘外安内之功,兼备而无遗矣。”不纳。

○辛巳大学士杨廷和等言:“昨司礼监官传谕圣意,欲令臣等拟旨,命多官议处反贼 宸濠,并从逆拱樤等十四名罪犯。臣等仰惟皇上为宗社生灵之故,亲统六师,往正宸濠反逆之罪,先行祭告天地、宗庙、社稷,诏告天下,仍书谕各王府,然后出师,是皇上奉天地、祖宗之命,躬行天讨,而非为己私也。今罪人既得,地方以宁,班师北还,驻跸通州。咫尺京师,未先祭告,以复天地、祖宗之命,又未诏告天下,及书谕各王府,以慰远近亲之心,乃遽欲议处宸濠等罪恶,则出师为有名,班师为无名,使圣武神威、伐叛安民之奇勋伟绩,皆泯无闻于世矣。臣等受恩深厚,叨列扈从,此而不言,其为负国孰大。于是,所降旨意,臣等不敢撰拟,伏乞圣明鉴纳。”

○癸未整理兵粮·兵部·左·侍郎兼左佥·都御史王宪等奏江西之捷言:“随驾·太监魏彬等,内阁·大学士梁储等,朱彬、张永、张忠、朱泰、朱晖及都督朱周、朱琮、白玉、宋赟,太监于经、刘祥、朱政、王镐等,锦衣·指挥张玺、张伦,都御史王守仁,知府升按察使等官伍文定、邢珣等,都指挥余恩、李楫等,守备升参将杨锐,知府升少卿张文锦,南京·守备·太监等官黄伟、乔宇等,操江南和伯等官方寿祥、刘玉等,纪功科道等官祝续等,御史谢源等,巡抚·苏松·侍郎李充嗣,漕运·镇远侯顾仕隆,都御史臧凤,巡抚·都御史丛兰、刘达、伍符、王珝、管河,都御史龚弘、都御史秦金、许廷光,太仆寺·卿等官汪举、毛珵等,巡按·御史孙漳等,功各有差,俱宜升赏。参政王纶等,都指挥马骥等,御史王金等,副使曹雷等,罪各有差,俱宜究问。故·都御史孙燧、副使许逵死于乱,俱宜褒奖。”其首称上,亦曰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太师·镇国公所奉旨,皆以案验为辞,谓:“总督亲征,指授方略,以致元恶就擒,真万世纬绩,且军令严明,惟在吊民,伐罪所至,秋毫无扰。臣等睹兹盛事,不胜庆幸。”盖八月十三日奏也。至是,始得旨:“各赐敕奖励,赍奏人各如例升赏。有功官员军民人等,令兵部即会议以闻。”计贼平之后,已一年有半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