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 第152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一

正德十二年秋七月

○乙亥朔。享太庙,会昌侯孙铭代行礼。

○升太常寺·卿杨廷仪为工部右侍郎,管理易州山厂。

○升山东按察司·佥事 许逵为江西副使。

○丙子改工部·左侍郎俞琳为礼部·左侍郎,掌通政司事。

○改狭西布政司·右参政刘安为狭西行太仆寺卿。

○戊寅仁孝文皇后忌辰,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都尉崔元祭长陵。

○己卯升工部·右侍郎刘永为左侍郎,以右侍郎赵璜 注补。

○升狭西布政司·左参议孟春为本司·右参政。

○升刑部·署员外郎钱宏为山东按察司·佥事。

○降定辽左卫都指挥·佥事 王宣为指挥同知,定边后卫指挥·佥事 李昂为副千户,坐守备不设罪也。

○初,外夷入贡人数有定制。自正德八年后,始许添贡,犯边者率以为辞。至是,花当子把儿孙请添人入贡。兵部议不可,令巡抚都御史臧凤等抚谕,仍严边备,以防侵侮。未几,把儿孙复请添三十人,乃许之。

○狭西商南县湖广郧阳,俱地震。

○辛巳辽东·右·参将萧滓调宣府策应,因请以锦衣等卫官旗舍余五十八人为参随。兵部言:“边将承调策应者,旧无奏带参随例。今宣府告匮,此曹徒费廪食,无益于用,且开冒滥之门,不宜许。”诏竟从滓请。

○延绥镇巡等官以各路上班官军,后期请治都指挥姜奭,指挥费楝、张龄,千户王钦,百户王绅并脱班指挥王胤等之罪。诏:“栋 等及 胤俱逮问,奭姑宥之,仍夺俸四月。”

○令自今亲王府民校逃故者,仍旧补役郡王以下徵银雇役。从兵部议也。

○癸未昏刻,月犯罚星南星。

○甲申敕加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蒋冕太子太傅兼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毛纪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于是,冕辞曰:“仰惟皇上以六曹诸臣,多陟宫保。而臣叨官内阁,每遇常朝立班,顾居六曹之下,又以内阁中既有师臣矣,而保傅之臣尚缺而不备,故一时误恩滥以及臣,俾之充位。惟是保傅之官,在文职实为一品,非钜勋硕德,岂宜轻畀,臣实何人乃敢当此。且臣以庸劣备员内阁,已非所堪,今复侥踰超登储傅,且又升华殿幄,德薄位崇,力小任重,自犹知其不可人,岂谓之当然。伏望皇上察臣子由衷之请,施天地从欲之仁,与其绩用弗成,然后纳之。谴责之中,孰若罪戾未深,姑且措之安全之地,收还新命,俾守旧官,则臣之感戴当不异于承恩荷宠之日矣。”上曰:“朕以卿春坊旧学,内阁良臣,特加宫傅之衔,用称倚毗之意,成命已下,所辞不允。”纪亦辞曰:“我朝设保傅之官,初无定职,自非文学侍从之旧与夫德望年劳之深者,不得以与于此也。顾如臣者,误蒙圣恩,简入内阁供事,受命以来,夙夜兢惕,冀图报称,而性质凡近,识虑迂疏,既不能积诚献替上沃渊衷,又不能随事主持共裨国是。冒荣充位,窃禄素餐,方愧汗之日深,复渥音之骤,及恩出望外,其何以堪。况夫职愈崇则责愈重,恩愈厚则报愈难,称事考能,抚心度力,尤臣之所大惧也。伏望收回新命,俾仍旧职,以需后效,庶几免招物议,少逭罪愆。”上亦不允。

○升锦衣卫·都指挥使岑玉为都督·佥事。玉,镇守辽东·太监岑章舍人也,自总旗报捷为署百户,累升至都指挥使,至是复冒寨儿山堡功乞升。兵部为请,许之。

○升庄浪卫带俸都指挥·佥事 李恺为都指挥·同知。恺初充右参将,分守镇番有罪,既准以功赎,寻冒大沙河功受赏,复陈乞,遂升之。

○锦衣卫·百户□□从太监张忠自宣大还,以获奸细升署副千户,寻论偏头关功实授,再乞升乃为署正千户。时冒功并功请乞无虚日,兵曹以文书填委,乃别以置一科云。

○命绥德卫纳级指挥·同知彭楧守备环庆地方。

○乙酉狭西上笆篱等族·番人豁牙 等来朝贡马匹盔刀等物,赐宴并赏彩叚如例。

○丙戌南京守备太子太傅·魏国公徐俌卒。俌,中山武宁王达之五世孙。成化元年,袭爵。十五年,敕奉孝陵岁祀,掌南京左军都督府事。弘治九年,掌中军都督府事,守备南京。十三年,辞解任,许之,加太子太傅。正德六年,仍奉敕守备,历任五十余年以疾卒。俌,性最孝,持身廉慎,处权贵气刚严,不少抑见者莫不畏惮之,但忌言凶变,有以禨祥绐之者气即索矣。讣闻,以布粟赙之,赐祭葬如例,谥庄靖。

○除大理寺·评事 沈光大名,降司务林华外任。时有锦衣卫校卒喧争三法司道上,华出不避因杖之,校卒语不逊,光大复杖而囚之。朱宁 遂奏:“校乃执驾人役,二人擅辱之,违例。”有旨:“执光大、华俱下锦衣卫狱拷讯,且令法司从重拟罪。”法司拟光大赎杖毕调用,华复职。乃黜 光大为民,华降一级调外。时厂卫声势赫奕,诸司行事少拂其意者辄遭中害,校卒每至各部白事,呼卿佐为老尊长,卿佐亦降颜礼遇之,体统陵夷,公法掣肘,论者每太息焉。

○丁亥命巡抚山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钺回院管事。

○升工科·左给事中王良佐为狭西布政司·左参议。

○己丑中元节遣驸马·都尉马诚、崔元、林岳祭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

○遣仪宾杨淳祭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恭让章皇后陵寝。

○复升镇守宁夏总兵官署都督·佥事 安国为都督·同知。初,山西偏头关之捷,实杭雄、安国诸将士功也。张忠、刘晖等已班师,纪功御史刘澄甫乃推功于忠以媚权势,止论**士为重伤给赏,国心愧之,且不敢以自明,乃辞所升都督佥事之命,因为其部下重伤者乞升。兵部议:“重伤例虽止赏,而国为陈奏甚恳,恐非私其所部,且国之功亦宜加升。”诏:“不许国辞,加升为都督同知,被伤军士业已给赏矣,其令镇巡官存恤之。”

○庚寅命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地方·左佥都御史王守仁 提督军务。先是,江西輋贼作乱,守仁 奏:“盗贼日滋,由于招抚之太滥,招抚太滥由于兵力之不足,兵力不足由于赏罚之不行,乞假以令旗令牌得便宜行事。”兵部议请,许之。

○初,刑部·主事 方位以挟妓去官。至是复夤缘奏辩,事下锦衣卫,朱宁 为言其枉。得旨:“令吏部复录用之。”后为兴化府通判,以赃污被黜云。

○壬辰太宗文皇帝忌辰,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蔡震祭长陵。

○命署都督佥事 李隆于右军·都督府·佥书管事。

○大学士梁储等言:“今年四五月以后,各处水患非常。南京,国家根本之地。阴雨连绵,历两三月不止,且又雨中雷击神机营旗竿。凤阳,祖宗兴王之地。雨久,山水骤发临淮、天长、五河、旴眙等县,军民房屋尽被冲塌,田野禾稼淹没无存,老稚男妇溺死甚众。苏松、常镇、嘉湖等府,财赋所出之地。四五十日内,大雨如注,夏麦秋稻尽遭渰死。淮杨等处,又南北襟喉之地。自仪真以北至于清河,远近一壑,茫无畔岸,房屋坍塌,人畜漂溺,难以数计。淮安新旧城内,驾船行走,居民半栖城上。河堤决口,阻坏船只,后帮粮运,无计前行。湖广荆襄诸处,亦以霪雨,江水泛涨。至若京城内外,顺天、河间、真保定等府骤雨,又数十年以来,所未有者。通州、张家湾一带,弥望皆水,冲坏粮船,漂流皇木,不知其几。且每年粮运,就使尽数俱到京通二仓,尚虚不足供用。今先到粮船,既以沉溺,后来粮船,又未可期。况宣大二镇,每岁军饷大约用百五六十万。今欲查议足勾四五年之用,又未知何处而可足。其山东登莱等府及辽东地方,自春至夏,又苦不雨。二麦既死,秋稼未登,水旱之灾,并在一时,何以堪命!窃恐民穷盗起,势所必至。万一或有如往年刘六、刘七、齐彦明辈,起而倡乱,势又不得不调兵征剿,而粮草所当先处者也。今公私匮竭,又将何以处之?将来事势,诚有大可虑者。臣等辅导无状,实切忧惭,展转以思,不能缄默。伏望皇上念祖宗创业之艰难,思今日保守之不易。新德勤政,以回天意。布德施惠,以安人心。特敕有司将被灾州县一应徵派,尽行蠲免,人民量行赈恤。更望按前代灾异,策免大臣故事,将臣等罢归田里,别求经济伟才,代居重任,则臣等今日虽难逭夫瘝官旷职之罪,而他日犹幸免夫妨贀误国之诛矣。”上不省。

○吏部等衙门尚书等官陆完等言:“数日以来,闻诸道路皆言:‘陛下密装治行,将自领西官厅人马,巡游关塞。’两宫不见沮,群臣不与知,行留不闻部分,守卫不闻申儆。若果有此,或者其未之思乎。夫人主之所以奔走四海者,威权而已。威权不自己出,则事变有不可测。陛下一出,则号令赏罚,必有所付矣。号令赏罚既出他人,所谓威权者,果何在耶?试一思之,诚可寒心。昔我英宗亲出御虏,彼时军马三十余万,尚有土木之变。陛下自视今日军马,强弱何如?往昔而顾,欲轻出耶?使虏果犯塞,惟宜命将御之。脱欲亲征以耀武,亦当明诏有司,饬兵集粮,使居者足以守宗社,行者足以固牧圉,庶几可耳。”不报。

○癸巳以都察院又佥都御史张禬提督鴈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地方。

○补荫·故·刑部·右·侍郎丁铉曾孙 溥为国子生。铉死土木之难,尝荫其子琥为大理评事,孙 祯为国子生。祯卒,溥乞补荫,吏部不可,内批竟许之。

○巡按·直隶·御史张钦 言:“臣职巡视边关,敢一言而死。人言纷纷谓:‘陛下欲过居庸关,巡行宣大。’臣意陛下非事慢游,必深愤虏贼也。此虏谲诈凶狠,惟可命将御之,不必自与之角。汉高祖经百战之余,所统者皆良将,且围于白登七日。我英宗不听大臣之言,自出亲征,遂有己巳之变。且匹夫尚不肯自轻,陛下以宗庙社稷之身,又无太子、亲王监国,而轻出远游。万一不虞,将如之何?今天下之事,言者寒心。陛下不是之思而欲长驱观兵,不谋之朝廷而独谋之宫中,不议之众人而独断之一已,使大小臣工莫知所措,恐非保国至计也。”不报。

○丙申发太仓银七万两于大同,以备军饷。又以山西逋欠边粮布花等银计四十五万两有奇,命主事龙诰督徵之。

○夜,月犯毕宿右股北第二星。

○丁酉巡抚顺天等府地方·右·副都御史臧凤言:“兹者淫雨连旬,山水泛涨,所在城郭坍损民居倾坏,田禾淹没所存无几,上下忧惶莫知所措。忽闻圣驾欲出扈从车骑动以千万,更加围猎,蹂践垂登之禾。陛下忍以一日之乐,而贻百姓一岁之忧哉!若临幸关外,虏计叵测,尤为不可。陛下上承祖宗之统,内奉两宫之养,前星未耀,主器尚虚,岂宜离九重之安,履山川之险。万一遇衔橛之变,关系利害所不忍言。乞以礼自克,即诏停止,以慰人心。”不报。

○复除服阕按察司·副使余祜 于山东,整理徐州等处兵备。

○先是,有旨:“会计宣大二镇粮草,务足主客兵马四五年支用之数。”户部乃会府部大臣议处条上:“一 山东、河南起运临清、德州二仓为米十三万石,请益以太仓存留米二万石,每石收银八钱,以十万石补宣府,五万石补大同。一 山西专委布政司官一员,督理宣大岁徵粮草,额数完足,方许回任。一 两镇屯田岁入亦多,宜令抚臣严督屯田佥事、管屯都指挥清查劝课,依期办纳,勿仍前玩愒。一 河东解盐课银,岁解宣府八万两,大同五万两,今增五万于宣府。一 山西军职问发立功并文职人等,所犯罪因其轻重定为则例,俾各纳银给边。一 发太仓银十万两,及遣科道官再查附余十万,分送二镇召商,上纳粮草。一 收买粮草,须及秋冬收成之时,可省官银之半。”得旨:“河东盐但遇盐花生发,不拘额数,尽力捞办,分给二镇太仓,附余银准动支不必差科道官,余如议。”

○戊戌翰林院修撰唐皋 乞假归省,许之。

○命万全都司都指挥·佥事 詹冕于显武营坐营管操。

○调分守·右参将庞隆于南路,右参将都勋 于西路。隆守西路尝失事,宣府镇巡官以勋闲骑射,议请更调,从之。

○己亥命户部·右侍郎郑宗仁 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往宣大二镇总督军饷。

○增甘肃·游击将军武振、副总兵郑廉兵各千人,振驻庄凉西永,廉驻山丹甘州高台镇,夷肃州互相策应。从巡按御史赵春请也。

○辛丑总督·漕运都御史丛兰奏:“淫雨为灾,淮水泛涨,冲决漕堤,淹没人畜禾稼,乞免工部坐派料价。”工部议:“已徵者解部,未徵者视灾分数奏请,仍以所在桩草银修理决堤。”从之。

○掌鸿胪寺事礼部·右侍郎吴泰卒。泰,兖州府单县人,由儒士授鸿胪寺序班,历主簿寺丞、少卿、卿。正德中,升礼部右侍郎,仍掌本寺事。卒于官,赐祭葬。泰以喉舌进末附中贵,超跻卿贰,且言貌举止不称礼官,士论鄙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