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 第111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

正德九年三月

○甲子朔。享肃太皇太后忌辰,奉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蔡震祭裕陵。

○命成国公朱辅中军都督府掌印管事。

○命抚宁候 朱麒奋武营坐营管操。

○赠夏邑县·县丞安宣为开封府·通判,荫其子为国子生。宣,丞夏邑才七日,值流贼攻城,率众登城拒守,多所摧败,既而城破遇害。事闻,故有是命。

○江西临川县贼首陈玖、谭懿昌等啸聚劫略,岁久益肆。至是,提督军务·都御史俞谏发兵击斩之,前后俘获三百余人。事闻,赐敕奖励,奏捷者升赏如例。

○丙寅英庙庄妃赵氏薨。妃,浙江仁和县人,父智,母吴氏。天顺庚辰,选侍英宗皇帝。至是薨,年六十有九。辍朝一日,祭葬如例,谥曰:“恭靖”。

○以都察院·右副都御萧翀 巡抚贵州等处,兼赞理军务。

○勒户部员外郎黄体行为民。体行以乾清宫灾,奏乞发番僧义子边军,并罢黄店内市等事。且曰:“陛下于群臣之言,或报而不行,或留而不报,岂不以群臣皆外人也。人情莫亲于父子,莫密于夫妇。陛下试即群臣所奏,退询仁寿坤宁两宫,万一可取,则宜见之施行。”诏:“体行狂悖,妄引两宫为辞,令首实。”及具伏罪,命:“降远方杂职。”吏部拟:“广东兴宁县学训导。”不允,勒为民。体行己著不谨,乃托此以释物议,其后复起为知府,未久即以赃败云。

○丁卯清明节。遣驸马·都尉马诚、崔元、林岳分祭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

○遣仪宾周钺祭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寝。

○遣内臣祭恭让章皇后陵寝。

○翰林院·编修刘泉乞养病,许之。

○己巳升兵科·左给事中周金为户科都给事中,吏科·右给事中安金、户科·右给事中吕经、兵科·右给事中朱玑,俱为左给事中。金本科,经礼科,玑工科。

○命保定侯梁永福五军营右哨坐营管操。

○庚午南京·中军·都督府·掌府事太子·太傅·魏国公徐俌等言:“迩者,盗贼未宁,灾异叠见,此正国事可忧之时,臣等敢不少尽其愚。盖玩好游畋,荡逸心志,车马驰骤,劳顿筋骨,皆非所以保圣躬也。伏望阅祖训条章之言,鉴前代兴衰之迹,早朝以肃百僚,静处以谐官壸,则和气薰蒸,钟毓灵秀,圣寿延长,圣治溥洽。尚何盗贼之足患哉!”入,上谕之曰:“卿等爱国至情见于章,朕已备悉,事切于朕者,已尝处分矣。”

○太监温祥传旨:“四川地方流贼为患,已**年。生灵茶毒,军民困苦,今贼首俱已擒斩,余党解散尽绝。总制提督官功绩茂著,各镇守巡抚分守抚治及纪功巡按等官,亦俱有劳。都御史彭泽、总兵官时源各赏银五十两、彩币四表里。太监韦兴、廖堂、都御史马昊 各银四十两、彩币三表里。太监刘祥、都御史蓝章、张淳各银三十两、彩弊二表里。纪功·给事中王萱、御史何棐、汪景芳、巡按御史王镗、兵备·副使张敏各银二十两、彩弊二表里。中军·都指挥解恒银十两、彩弊一表里。其写敕,差行人一员,赍赴军前给之。其余领军督粮文武官员人等,待班师之日别议升赏。”

○发太仆寺马二千匹银二万两于宣府,大同倍之。

○壬申中宫千秋节,免命妇朝贺。

○癸酉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杨廷和、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梁储、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费宏、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靳贵、掌詹事府事·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蒋冕、翰林院·侍读·学士顾清、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 杨一清、户部·尚书 王琼、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陆完、刑部·尚书 张子麟、太子·太保·工部·尚书 李鐩、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石玠、通政司·通政使丁凤、大理寺·左少卿张禬,充殿试读卷官。

○甲戌山东嘉祥县修曾子庙成。巡按御史李玑请以门人子思 配享,而以阳肤、子襄、公明仪、沈犹行、公明高、乐正子春、公明宣单居,离列于子思 后从祀,且请御制碑文,以垂示无极。礼部议覆,诏曰:“颜子庙,先朝已有御制碑矣。曾庙,亦不可无也,其令翰林院制文赐之。”

○毛怜并海西吉滩等卫女直都指挥·同知苦女等来朝贡马,赐晏并赏彩叚绢布等物有差。

○乙亥升兵部·员外郎张嘉谟为山东按察司·佥事。

○升赏开化县等处讨贼有功官军人等、陈勇等八百八十四人有差。镇守·太监刘璟、巡视·都御史陶琰,各赏银二十两、彩币二表里。署都指挥使李隆升署一级,兵备·佥事 储珊、署都指挥·佥事 江洪、处州府·知府 刘斐、嘉兴府·同知伍文定各银十两彩币、一表里。

○丙子江西兵备·副使胡世宁 奏:“江西之盗,抚剿二说,相持不决。以臣愚见则谓:‘旧招者不杀,再叛者不招。新起者,必扑之以微。’即此三言而事定矣。朝廷屡遣官体勘贼情,及诸臣功罪。殊不知事目繁多,文案填委,巡历难遍于乡邑,采访或缘于传闻,忠臣耻于自扬。薄夫巧于媒蘖,必假以岁月,方能核实。至于贼势众寡,贼情向背,则宜早勘报,以定抚剿,尽一之论。然臣又虑江西之祸,不止盗贼,宁府数年以来,威势日盛,不逞之徒,导以非法,上下官司承奉太过,数假火灾,夺民廛地,买办渐行于外府,骚扰遍及于穷乡。臣恐良民不安,皆起为盗。臣下畏祸,多怀二心,礼乐政命,渐不出自朝廷矣。请于见在都御史俞谏、任汉中,专委一员,或别选才望公忠、不避权势、不惑浮议大臣一人,兼任提督巡抚之责,使其统御将帅,调度兵食,易置官吏,兴革利弊,皆得便宜从事更下。”诏:“戒谕宁王,崇谦 远嫌,率由《祖训》,毋与外事严戢下人,给还民业。内臣军校出府生事,悉命取还。稔恶不悛者,逮问如例。仍敕镇巡等官,恪守太宗皇帝圣旨。凡王府诸事必须奏准方许奉行,违者重治,庶无意外之虞矣。”事下,兵部·尚书 陆完议:“请以俞谏提督兼巡抚。其世宁 所论贼情,令谏会总镇等官计处抚剿之宜。诸臣功罪,则巡按纪功勘事官宜亲历稽考,务求其实。至于戒谕宁王事,窃惟宁王之贤,乃宗室之望,夙守祖训,岂肯有违意者。无籍之徒,冒称官校及各郡王将军仪宾家人,转相假托,出外生事,宜令王约束之。”得旨:“贼情令提督等官审处,以安地方。各郡王将军仪宾家人,有假名害人者,令宁王严加约束。”

○升赏四川抚散贼众有功官吏旗舍耆老等、李爵等四十九人有差。

○戊寅策试举人霍韬等三百九十六人。是日,上不御殿。制曰:“朕惟《大学》一书,有体有用,圣学之渊源,治道之根柢也。宋儒真德秀 尝推衍其义,以献于朝。我太祖高皇帝,特命左右大书,揭之殿璧,朝夕观览,每与侍臣形之论说。列圣相承,罔不崇信。朕初嗣位,经筵儒臣,首以进讲。其书大纲有二,先之以帝王为治之序,次之以帝王为学之本。又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之要,分为四目,序列于后,以示学者用力之地。夫学体也,治用也。由体达用,则先学而后治,可也。顾以治先于学,于义何居?其为治之序,盖前圣之规模,后贤之议论,皆在焉。比而论之,无弗同者。而帝王之所以为学,则有不同尧舜禹、汤文武纯乎?无以议为也。高宗成王,其庶几乎?下此虽汉唐贤君,亦或不能无少悖戾。又下则其谬愈甚,不过从事于技艺文词之间,耳无惑乎?其治之不古,若也。凡此皆后世之鉴,可能历举而言之乎?抑《衍义》所载,不及宋事。不知宋之诸君为治为学,其亦有进于是者乎?朕万几之暇,留意此书。盖欲庶几乎古帝王之学,以增光我祖宗之治。励志虽勤,绩用未著。家国仁让之风,用人理财之效,视古犹歉。岂所以为治者,未得其本乎!夫为人臣而不知《大学》,无以尽正君之法。子诸生讲明是道久矣,行且有臣之责。其为朕悉心以对,毋泛毋略,朕将亲览焉。”

○四川叙州府地震。

○己卯命宁晋伯刘岳、崇信伯费柱于左军都督府,伏羌伯毛锐于中军都督府,抚宁侯朱麒于前军都督府,各佥书管事。

○宜兴大长公主薨。公主,英宗睿皇帝第十女,母德妃魏氏。成化癸巳册封宜兴公主,下嫁驸马·都尉马诚。弘治戊申,加封大长公主。年六十有一而薨,辍朝一日,赐祭葬如例。

○少师兼太子太师·大学士杨廷和奏:“臣父春见年七十九岁,旧患痰嗽之疾。臣自弘治十四年离家复任,已经一十四年,屡乞归省,未蒙俞允。近日得父书称说旧疾转加,念臣甚切。窃惟凡人之情,必心安而后能处其身,志定而后能应于事。臣于居家事亲之道,既有所歉于中,则于当官临事之时,必有所不能尽其意。虽夙夜在公,亦复何补。况臣受恩深厚,未报涓埃,而精力未衰,尚堪驱策,岂忍遽求优逸,以至上负圣明。伏望俯察愚情,特垂矜念,容臣暂回省视,少尽菽水之欢,即当依限前来,益图犬马之报。”上曰:“卿柱石老臣,参谋机务,倚托方隆,岂可以亲老为念,辄欲归省,其令有司以米三石、羊二只、酒十瓶赐卿父,以申朕优礼之意。”

○辛巳赐唐皋 等三百九十六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壬午赐进士恩荣宴于礼部,命新宁伯谭祐待宴。

○鲁府·乐陵王 阳錧薨。王,恭惠王第二子,母妃赵氏。正统壬戌生,初封镇国将军。成化壬辰,袭封乐陵王。至是薨,辍朝一日,赐祭葬如例,谥曰:“宣懿”。

○癸未赐状元唐皋 朝服冠带及诸进士宝钞。

○四川叙州府地震。

○山西都指挥·佥事 袁琳、署都指挥·佥事 刘宠、钱清坐失捕盗,俱降一级。

○乙酉状元唐皋 率诸进士上表谢恩,明日诣先师孔子庙行释菜礼。

○丙戌顺天府·府尹杨廉奏:“近以本府所属灾伤,请开纳银例,以备赈济。户部驳以为卖官鬻爵,终非羙政。臣尝考宋朱熹守南康日,遭岁大饥,建议纳粟补官。夫岂不义,而熹肯为之是,或一道也。今义官知印、承差之类,户部既遏不行。惟是本处农民纳银二十两者,参州县吏十五两,参州县所属并卫所吏其一考听缺,愿改拨者递加银数,此本府关白抚按所已行者,望特赐允。不惟银两可以备荒,而州县吏缺亦不至乏人参补矣。又本府夏税,有旨:‘照灾伤分数蠲免。’臣等于该徵起运之数,令每石徵银一两二钱,不分上中下户。及出纳之际,官为撙节,有余则以补积年拖欠之数,亦为户部所驳,谓:‘其不论贫富概徵。’又欲以余银解补蠲免数。夫均徭则当从三等九则之法,税粮安可无十一中正之。往者,侍郎周忱巡抚苏松,派粮不分上中下户,皆一例均派。臣等均派夏税,实仿忱遗意。户部亦既不行,惟是前余银用补拖欠,虽则徵之于民,亦复还之于民。至于已蠲之税,不必解补,庶朝廷不失大信于畿民矣。”诏曰:“救荒徵税事宜,户部如廉议行。”

○命靖远伯王宪掌府军前卫印。

○戊子升起用兵部·郎中罗中为江西布政司·左参议。

○己丑巡抚江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任汉奏乞养病,许之。汉为南京给事中,潘棠所劾召还至安庆,托病以去。

○庚寅太子少保·南京兵部·尚书 刘机乞致仕,许之,赐驰驿归,令有司给食米月四石、役夫岁六名。

○光禄寺卿李良卒。字遂之,神武卫官籍,本山东齐河县人,以进士授山阴知县,召为监察御史,尝出按庐凤淮扬等处地方。值岁饥良,设法赈济,所活以万计,民甚德之。升光禄寺少卿,迁大理寺丞、历本寺左右少卿,再升光禄寺卿。良为御史时,曾以女许聘大学士刘健之孙,及 健致仕去,良托言女有疾辞之,竟改适士人。至是,为御史张仕隆所论,良遂称病去。卒于家,赐一祭。良,性宽厚知大体,独遇事多持两端无可否,而改婚一事,尤为士论所鄙薄云。

○壬辰授第一甲进士唐皋 为翰林院修撰,黄初、蔡昂为编修。

○姚源贼 梅宪三与史宣五、官禄二等复叛。都御史俞谏、总兵刘挥、督参将李隆等分兵讨之,破万斛峰犁璧山诸寨,斩宪三等首,前后凡斩捕三百五十八人。谏、晖以捷闻,各赐敕奖励,奏捷者升赏如例。

○命镇江卫指挥·同知孔涌守备仪真,大河卫指挥·佥事 周正守备归德。

○复设顺天府武清县税课局。初,巡抚都御史李贡以税课少,不足置局,奏裁革之。至是,大使江绅言:“原额课钞二万九千五百七十五贯,不为少贡,为报课者所误。”户部议,复设焉。

○发太仓银五万两于大同以给军储。

○南京六科·给事中赵官等言:“乾清宫灾,势必重造,所费财力,动辄禹亿。即今公私匮竭,而值此不容已之大役,宜命内外廷臣从长集议,务使下不至于伤民,上不妨于兴作。凡百冗滥,一切停免,庶几并天下财力成之。而于任事之臣,尤必慎加推选,则奸弊不生,委任无负。不然天心震怒,灾变之生,恐有甚于今日者矣。”疏奏不省。

○命整饬密云等处兵备·副使移驻永平。初,兵备官驻蓟州,后移密云。至是,副使朱流□土奏:“乞如分巡例,一二年一更。”兵部谓:“非旧制不可许。”乃定驻永平焉。

○癸巳四川成都府地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