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明末之伟大舵手 > 第18章 新帝登基

明末之伟大舵手 第18章 新帝登基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1-01 22:21:17 来源:转码展示1

万历皇帝为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maixi9隆庆六年穆宗驾崩,10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在位48年,是大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万历在位初之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史称万历中兴。

执政后期荒于政事,使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朱翊钧崩。

这米柱真心觉得可惜,月末廿八是他的大婚之日,这皇帝驾崩,百日内禁婚娶,这婚礼肯定是要往后推了。

经群臣议定,万历皇帝庙号为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而新皇的年号定为泰昌,安定平和为泰,兴旺发达为昌,明年为泰昌元年。

这个朱常洛在礼部尚书赵秉忠的指引下,先登基接掌皇帝权力再说。这个朱常洛登基后的第一道命令是立皇长子朱由校为太子,第二道命令是为大行皇帝举行国葬。

而这个朱由校则在吏部天官周嘉谟的指导下,完成了詹事府的接管。

这詹事府的作用,置大本堂以藏古今图籍,召四方名儒训导太子、亲王,太子居于文华堂,诸儒轮班侍从,又选才俊之士入充伴读。这其实就是东宫的班底,教导帝国未来接班人之场所。

这东宫官属除了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宾客以外,还有左右詹事、同知詹事院事等几十个,大多是虚职。

这个朱常洛老爹不鸟他,这詹事府的配置就不高了,并没有塞什么重臣于其中。

这对于这个朱由校来说,有好有坏,坏的地方是没有得力臂膀,助他争夺皇位,好的是没有人管,乐得轻松,没有这么多公公婆婆管着,这是好事,而且这东宫属官由他挑选,这最好不过了。

他先是指定了李逢春李翰林担任日讲官,这是主要职位,专门负责给太子教书,就是日后的帝师,米柱混了司经局校书,这是正九品的活儿,不过几品没有关系,太子的重用和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李翰林又推举了同期好友,工部员外郎洪承寿担任詹事府府丞,他也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这一次是平调,级别不变。

同时这个太子又推荐了徐光启入这詹事府担任少詹事。

这样身边总算是有几个人了,而不是一群宫女太监,至拔尖的就是米柱和李翰林,现在又多了两个进士出身的。

这个第二天一早,这个,整个皇宫己到处挂上白色的布,而这些宫女和太监、侍卫大臣们全部的披麻带孝,正式为这个万历神宗皇帝举行国葬。

这国葬的总负责人是由六部之首的礼部尚书赵秉忠负责,这皇帝之葬礼有一套明确的流程,赵秉忠所行之事,就是为了确保,这一切是依流程而行,合乎礼法。

赵秉忠生于神宗万历元年,十五岁补府学生。万历二十六年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历任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官至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主管朝廷中的全国科举

礼仪祭祀、外交事宜、对没有先例的典礼进行礼仪制定,地位极高,一般加三公衔。

比如这个万历要封郑贵妃为后,这个礼部一句不合礼法,就成了绕不过去的天堑了。

这一次太子登基及国葬,就由这礼部主导进行,这个文武百官,王公大臣,都在他的指导下进行,每个人应该站在那里,穿什么样的衣服,说什么样的话,都有严格的规定。

现在大明朝廷,最重要的事就是国葬,让大行皇帝入定陵。

当然,这只是表面的,更重要的还是权力的过渡和移交,朝廷大臣们也知道一点,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谁不关心自己在这一届朝廷中的位置?

这个泰昌帝在借国葬之机,在借大臣们前来吊唁之机,频频的接触大臣、各地将军抚督,以争取他们的支持。

泰昌登基后向大臣们许诺,停止征收矿税,撤回派往各地的内监,选拔补上各种废官,发内帑白银一百九十万两来救济九边之民,补发辽东前线将士的军饷等,很快就获得了所有大臣们的支持。

这个朱由校和弟弟朱由检必须跪在灵柩前,与前来吊唁的文武大臣回礼,而米柱则是没有这个资格,守在殿外等侯,难得的是李翰林也陪在一起,作为詹事府的日讲官,成为了这个詹事府的核心人物,他正在为这詹事府的添砖加瓦作努力,不过他也知道,论信任程度,他是远不如米柱,许多事上,他们是商量着来。

在用人方面,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尽量少用这个东林党和浙党、楚党的人。

有句话叫一入龙门,身价百倍,由太孙升为太子,立马由冷灶变热灶,大家抢着来烧,早在几天之前,就有这锦衣卫东城千户许显纯前来巴结,现在这堂堂锦衣指使使骆思恭也来了。

说起来这骆思恭与米柱颇有渊源,大家同是锦衣卫世家,这个李进忠就是通过骆思恭做媒,把如花嫁给米柱的。

这个骆思恭正在与李进忠在殿外门下闲聊。米柱上前深深一揖:“见过骆大人。”

这个面容冷酷,双目如鹰的骆思恭捊胡子点头:“好一个锦衣卫后起之秀。”

这锦衣卫许多是世袭的,这锦衣卫世家有的是,别的不说,当今内阁首辅方从哲就是锦衣卫世家出身,这个米柱,因为他所处的位置的特殊性,让这骆思恭另眼相看。

骆思恭是万历朝张居正时代的指挥使刘守有后的第一位指挥使,刘守有是名臣子弟,出身好,但依附当时东厂太监张鲸,万历十六年十一月,因御史弹劾被罢免。

之后锦衣卫没有主官。万历十九年正月癸卯,以锦衣卫都指挥同知许茂橓掌本卫堂上印,万历二十三年八月戊辰,宋金为锦衣卫掌印管事。万历二十三年九月庚午,以锦衣卫堂上佥书王之祯为锦衣卫提督。万历四十一年,锦衣卫左都督王之祯革任,骆思恭以都指挥佥事,佥书管事锦衣卫,开始成为锦衣卫主官。

这个万历皇帝奇葩的地方在于,官员走了或辞退了绝不挽留,连内阁和六部都如此,这锦衣卫就更不用说了,这个骆思恭掌管锦衣卫,成为锦衣卫最高领导人时,只是锦衣卫同知。

这其实是熬资历,熬到别人都死了,去职了,自然是媳妇熬成婆了,至于这指挥使、左都督的官衔及薪水,就看你有没有能力从皇帝嘴里挖肉吃,这活儿要干,帽子银子没有,你不想干自然有人想干。

这指挥使一职空缺了三十一年之久,直至辽东乱起,事态逐渐失控,这才赏了这位子给骆思恭,也有找一个背黑锅的意思。

米柱道:“愧不敢当呀!”

骆思恭道:“本官喜欢你的诗,小伙子!好好干,为咱锦衣卫争光。”

米柱道:“谨遵大人教导。”这骆思恭是三品大员,但是他的后台不强,还真是成不了事。

骆思恭与方从哲互为奥援,只是方从哲名为首辅,都是首鼠两端之辈,自从儿子出事后,威信大跌,越发胆小怕事,前朝历代令大臣们闻风丧胆的锦衣卫,现在只是但求御史言官们少骂些。

骆思恭是知道自己的问题,没有圣眷,做事难以展开手脚,眼前这位则不同,太子近臣,以圣眷起家,宫内又有人。

现在万历皇帝大行,宫内权力重新洗牌,所有的权力归于泰昌帝,泰昌帝后宫最得宠者,当是李选侍,这李选侍一如万历的郑贵妃,己经有小道消息,这个泰昌帝将封这个李选侍为贵妃。

所以这个李进忠也是水涨船高,说不定可以在二十四监混一个首领太监之位。

李进忠就道:“郑贵妃在前朝是何等飞扬跋扈,现在是服软了,她送了十几箱珠宝和八个绝色美女给皇上。”

米柱道:“她还不死心?”

李进忠轻蔑的道:“仅为保命,她们母子在前朝如此飞扬跋扈,欺凌圣上,难道不怕秋后算帐吗?”

这个米柱心头沉重,该来的还是来了。

这郑贵妃送了十几箱珠宝和八个绝色美女给泰昌帝,目的是稳住皇帝,很快,这红丸案就来了。

米柱看着跪在灵柩边上的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三人,心头沉重,谁又会相信,眼前这沉稳冷静的新任皇帝,会在一个月死去,而且是熬不到自己的年号,只好把万历48年改为泰昌元年,如此短命,真心悲摧。

他们父子二人,创下大明朝两个纪录,一是在位时间最长,长达48年,一是一个月,父皇的葬礼刚过,灵柩还没有入定陵,他就跟着去了,一命呜呼,这是谁也想不到的结果。

米柱在想,八个绝色美女献来了,这也是八个摧命恶鬼。

八个绝色美女呀!这是必死之局。

米柱自问,换他也是必死,八个绝色美女,怎么杠得住?应不应该提醒他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