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明末之伟大舵手 > 第17章 皇帝驾崩

明末之伟大舵手 第17章 皇帝驾崩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1-01 22:21:17 来源:转码展示1

正在鬼哭狼嚎的大臣们是尴尬非常,狼狈不堪,这样坑爹的事,自三皇五帝以来,闻所未闻。xiashucom

更坑爹的是这鼓楼钟鼓齐鸣,好像全城的百姓都知道,万历皇帝驾崩了,这不,正在哭丧呢?

饶这方从哲老奸巨滑,尚书周嘉谟、赵秉忠、李汝华、黄嘉善、黄克缵等见多识广,这也不知所措了。

脸上犹带泪痕的他们,也不知这是什么操作,这该如何操作。

还是郑贵妃反应快:“呀!皇上!没有驾崩!”她这是欢喜得哭了,结果还是哭。

太子朱常洛道:“祖宗保佑,刚才几乎吓煞儿臣。”

万历可不吃这一套:“你这逆子,但凡有半点孝心,就应该封郑妃为皇太后,让朕走得瞑目。”

朱常洛道:“祖宗礼法,不可违。”他必须坚持呀,如果不坚持,这立国本之争中最大的倚仗,变得不可凭持,这皇位指不准是谁的,再说亲娘不封为皇太后封郑妃,天下人的口沫子可以将他淹没,还有这郑妃,一直欺凌于他,这还封她为皇太后,这是恶心死他的节奏。

这个万历皇帝无奈,再次向首辅方从哲使眼色,道:“朕待卿不薄,非得气死朕,让朕死不瞑目才甘心?”

方从哲字中涵。浙江德清人,隶籍锦衣卫,家京师。其远祖名方觉亮,籍贯浙江湖州府德清县,永乐时任锦衣卫指挥使,成祖迁都北京,他随驾从南京迁来,后家大兴方家庄。

历来人们都说从哲是浙党,其实尽不然,他久居京师,除了门生外,主要组织顺天人为自己的人脉网络。而沈一贯的“浙党”比如赵焕等,则盟友而已。

方从哲虽然起初属于无党派人士,但他曾任国子监司业、祭酒,门生众多,因此自然极容易运用师生间的人脉关系,来建立起政治网络。实际上,在他出山以前,其门人,担任给事中的亓诗教就已经组织了齐党。由于亓资历较浅,为了能够达成扩张势力,就力推从哲出山。

但是他的这个首辅,当得并不愉快,简直是老鼠入风箱,两头受气,皇帝千方百计驯服他,而言官则是指责他票拟过于软弱,没有原则和立场。

这个朱由校看见这等,妙由太子跌回太孙,身价暴跌,忙悄悄的退了回去,米柱和李翰林连忙上前,问:“为何?”

朱由校道:“皇爷爷还活着!”

“我艹”!这应该是殿外群臣唯一的想法,像是上万匹马从脑际呼啸践踏而过,身为国家重臣,应该是成熟稳重的,但是他们这是真的在风中凌乱了。

这个米柱看见钟鼓楼的太监还在拼命撞钟,忙提着下摆,飞奔过去,制止了继续撞下去。

这声震全城的钟声一停,阖城百姓也尴尬了,咋个没了?没了钟声助兴,这要不更哭?

这吏部上书周嘉谟速令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分派锦衣卫,晓渝各方,解释误会。

在米柱的提点下,朱由校道:“误会!八十一下钟声是为祖父祈福的。”

众臣尽皆称善。

至于这钟声有没有八十一下或者是一百零八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群臣知了情况,以为是万历皇帝的诡计,目的是迫令太子及阁臣屈服,这屎可忍,尿不可忍,许多言官扬言,要参他一本,理由是:“茫顾礼法,视国事如儿戏,耍弄大臣。”

这就是大明言官厉害之处,连皇帝的事都敢管和约束。

连皇帝都敢骂,阁臣、尚书、侍郎们更是个**,照喷不误。

米柱看见这帮人战斗鸡般的样子,这是非常的心惊,颇有后世某国议会的样子,这议员们上管天地,下管拉屎放屁,一言不合,大打出手。

以后如果进入朝堂,收拾不了这帮人,就没有好日子过。

这个朱由校也叹道:“祖父何苦如此?”

这个万历皇帝,也像是世宗嘉靖一样,比较信奉皇家二龙不相见的传统,这样一样,父子之情就淡漠,更不用说亲自教导治国之道了。

而且,皇家夺嫡之争,最是残酷不过,这个朱由校即使再傻,他也知道,让福王得了势,他们会怎么样,这是一个胜者全拿的游戏,现在皇祖父及郑妃所为,令他憋屈不己,气愤不已。

偏生这个米柱毫不识趣,凑上前邀功请赏:“太孙异日登上大宝,维新向太孙讨一个位子,维新先看中的,不可让给别人哦!”

朱由校不耐烦的道:“何位?”

米柱道:“东辑事厂掌刑千户,维新可以保证,今日郑妃所闹,异日会全部吐出。”

这个朱由校相当的感动,这些人说得好听,君忧臣辱,君辱臣死,但现在他们父子受辱,又有谁敢出来主持公道?

以米柱现在的起点,应该是入詹事府,转六部言官或清流,逐步累积资历和人气,以他们君臣的相得,就是日后官居二品,入阁拜相都有可能。

但如果去了这东厂,永无进入朝堂的可能,大明二百多年,还没有一个可以进入朝廷机枢的东厂中人,只能是皇帝鹰爪了。

这东厂督主虽然是位高权重,但一向由太监担任,属于内廷,而且权力来自皇帝,皇帝一句话就可以令你丢官去职,但如在朝廷,没那么容易。

这前途无限的米柱,偏是选了最无前途的工作。

朱由校道:“维新何至于此?”

米柱道:“为的是让太孙做一个真正的皇帝呀!”

殿内又陷入僵持之中,这个万历皇帝在数天前,己被御医诊断,油尽灯枯,所以才会命这个大臣臣工前来见最后一面。

如果是别的皇帝,此刻考虑的是物色顾命大臣,成立治丧委员会,讨论自己的庙号和谥号,而这个万历,无愧是战斗帝之名,居然为了自己的爱情和人生理想,战斗了最后一刻。

可惜这位帝皇己到了风烛残年的最后一刻,他的意志力强大,战斗**高涨,但是耋耋残躯并不支持他这么做了,看见群臣沉默以对,以时间拖,他长叹一声,撤手而逝。

人力可以胜天,这指的是意志,并不是**。

这一次,大家谨慎多了,郑贵还要抚尸大哭,这个太监崔文升和李选侍将他拉开,说道:“娘娘节哀。”

这个礼部尚书赵秉忠指使三个御医,再三确认,再三确认之后,这才正式的宣布:“皇帝真的驾崩了。”

这个郑妃再次扑了上去,抚尸大恸。

这是真的悲恸呀!最终的盘算还是落空了,伴她二十多年约男人,还是走了,更要命的是她与新皇的仇恨如此之大,以后难保秋后算帐,她这是真的害怕凄凉呀。

这一次他们慎重了许多,在请示太子朱常洛后,正式宣布了死讯。

刚才这一闹剧,搞到许多人都不爽,这一松懈下来就尿急,许多人跑去厕所交水费,连这朱由校和米柱都不例外,在没有红牛的年代,要提神只能靠茶叶了。

这尚膳监刚提来了大桶的浓茶提来,这大臣们正在排队领取。

这太监崔文升满脸悲蹙的跑了出来,大声道:“皇上驾崩了!”说完掩面呜呜而哭。

皇帝大行,他这个郑贵妃宫里的太监还能有好日子过?

这令外面的大臣们一愕,纷纷望向了外面的领军人物周嘉谟。

周嘉谟道:“此话当真?”再来一次刚才的闹剧,这可是真正的笑话了。

崔文升哭道:“千真万确呀。”

这个大臣们在略一停顿之后,一起的放声大哭。

朱由校在大臣的簇拥之下,进入了殿内,这个米柱是不够格的,但是在朱由校的坚持下,拉着他进去了。

大殿之内,哭声一片。

这个李进忠确是会钻营之人,在这样的关头,这样的场面,他居然紧随这李选侍身边,可见他是相当受重用的,一如这米柱于朱由校。

明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丙子朔,帝不豫,十有七日大渐。外廷忧危,从哲偕九卿台谏诣思善门问安。越二日,召从哲及尚书周嘉谟、李汝华、黄嘉善、黄克缵等受顾命。

现在皇帝驾崩,当务之急是让新皇登基,再以皇帝的身份,为大行皇帝举行国葬。

群臣簇拥这个朱常洛前往皇极殿,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金銮殿,它是皇宫三大殿之一。它是皇帝登基和举行大典的地方,是明代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建成的,初名为“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更名为皇极殿。

这个朱常洛在群臣的簇拥之下,一步步走上了王座,面南背北,接受文武百官参拜,成为新一代皇帝。

隐忍38年,才登上了皇位,所有的困难和压力在这一刻消失无踪,这一刻,朱常洛是意气风发的,但父皇新去,怕御史参不孝,这才面无表情的道:“众卿请起。”

这登基当然是有登基大典,只有一场盛大的庆典,才能显示受命于天,昭告四方,令天下臣服。

他们现在先是确立名位,确立君臣之位,接掌了权力,绝了有些人的念想之后,这才从容的举办其它事不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