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领着她走了,你怎么办?”系统走没有质疑许应的安排,只是走之前眼中有些关心。
许应也不知道系统会不会帮她,于是找来笔墨,抽空画了一副画像,与宋琢玉的面容有七八分相像。
许应道:“不用管我。”她脸上的笑容爽朗清俊,道:“我有去处,再不济,我也不会把自己饿死。”
仅仅证明许应是被冤枉的,不足以洗清她身上的冤屈,也不足以除去她身上的罪名。
许应虽不认识那个与她相貌一致的姑娘,但是仍旧有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怎么会有人活得这般纯粹,这般可爱,却也是这般可怜。为着许应命途多舛的可怜劲,她也得还她一个清白。
哪怕现在已经不在人世,那也得让她在地下心安才好。
告别二人之后,许应把自己闷在房间里,心中惴惴不安。青铜器不知所踪,好在牵连地也不只是她一个人。不管是刺史府还是那土匪山,她都得在宋琢玉赶来之前,打听出来周尊的下落。
否则,按照宋琢玉那样刚正不阿的性格,纵然二者之间有交情,可自己到底是与本案有着直接牵连和纠缠的人,他亲自把自己绑着回京也不是没有可能。
就剩两条路了,条条都是险恶至极。许应低着头,拨弄着宋琢玉留给她的玉佩,这穗子打的极好,根根分明,顺着指尖便能滑下。
她无声地笑了笑,双手已经把玉佩暖热。温热的玉佩落入怀中,既然两条路都是死路,那就说明,其实两条或许都是生路。她告诉自己,穷凶极恶未必不会柳暗花明。
那就选个近的吧,去刺史府探一探虚实。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把柄,顺水推舟,留给他宋琢玉吧。
*
破晓时分,夜晚的寒气还没有完全散去,蒸腾的热意就已经随着刚升起的太阳到来。
一辆装潢金贵的马车从刺史府缓缓驶出,车夫的吆喝声音响亮,在一间书画铺子的门前停下。
一位贵妇人在仆从的拥簇下,伸出纤手,款款进来。
掌柜的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一瞧见人来,脸上堆着笑,伸手便要去迎,领着几人上了雅间,道:“夫人您可算来了。”
妇人没有理他,走路时耳铛叮铃作响,她道:“你前几日给我递的那个消息是真的?”
“真的真的,绝对错不了。”掌柜的点头哈腰,应声答道。
那妇人进去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就已经带着人出来。一行人打道回府,马车疾驰,中途窜出来一袭白衣,当街拦马,车夫用力扼腕,才堪堪在那人面前刹住。
“哪来的?连刺史家的马车也敢冲撞,找死吗?”
彼时还未开市,长街上人影萧条,许应带着素色的帏帽,如一杆青竹一般,长身立于街道的中央。
她在这城中蛰伏多日,已经打听出来刺史夫人爱好丹青,今日正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许应抚手,躬身行了一礼,笑道:“在下不才,十分惜命,不敢找死。”
“听闻夫人喜诗书,爱风雅,不知这幅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夫人花了多少钱?”
仆从将马车上华贵的帘子撩起,梳着高髻的女子探出身来,道:“你怎的知道我买的是《鹊华秋色图》?”
许应抬腿,向前走了两步,道:“我听闻最近《鹊华秋色图》到了梁州,又听闻夫人喜好文墨,与刺史大人感情深厚,恩爱不宜。”
“画上是大雁,一生一世一双人,还有比这更适合的生辰贺礼吗?”
那贵妇人笑起来,温婉平和,脸上皱纹虽多,但是也添了几分柔和,她道:“我买此画,花了百金有余。”
清亮的声音透过帏帽,传到马车旁边,许应道:“哎呀,夫人这可是亏大了。”
“何以见得?”
许应牵唇,轻笑道:“因为您手中的这幅画,用料画工和技法无一不是珍品,但是”
“但是什么?”侍女是个急性子的,听不得许应拉着嗓子说话的腔调,急道。
“这幅画,是不折不扣的赝品。”
许应抬手,声音轻缓,道:“夫人可否让我再看一眼?”
贵妇人挥了挥手,侍女知晓她的眼色,即刻将画作奉上。
“夫人买的这幅画,一半是赵孟頫的真迹,一半不是。”
许应眯起眼睛,装出一副努力辨认的模样,道:“画心半真半假,这是作伪之人抽出画心,另外拓的,夫人买此画,百金实在是有些多了。”
那妇人一听许应头头是道的分析,眼睛登时就亮了,她喜道:“姑娘懂画?”
许应将画还给侍女,谦虚道:“略知一二。”
刺史夫人颔首,露出欣赏的语气,道:“既是赝品,那这幅画便送给姑娘。不知姑娘可愿跟我回府,为小儿指点一番画技?”
“荣幸之至。”许应笑道。
目的已然达成,幸而有帏帽将脸捂得严严实实,否则许应唇边的笑意,就要一览无余了。
她在梁州呆了快有一个月,将这刺史府上上下下的主子的性格,打探的是清清楚楚,彻彻底底。
许应伏案劳作了几天,几乎要将自己的精气耗尽,才把这画做的以假乱真,然后又把真迹流于梁州的消息放出去,经一股脑地造势,掌柜的自然上门求见。
许应只装出自己是个柔弱无辜的弱女子,不懂画作,眼下缺钱急用,只一百两银子便出了手。
没想到还能卖出百金。许应边走边想,作伪这事不好,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下次可千万不能再干了。
走到刺史府门前,许应望着朱红色的大门,想起宋琢玉竟被梁州刺史这样的国之蛀虫所害,只觉得自己还是太有道德底线了,应该再狠狠敲诈他们一笔才对!
刺史府的下人们都知晓,最近府上来了一个教丹青的女先生。这先生脾气好,技艺又精湛,人又和善,只是脾气有些怪异,整日戴着帏帽,不以真容示人。
*
刺史家的小公子不过十二三岁,锦绣玲珑,晶莹剔透,抛去父母的恩怨不谈,许应并不讨厌他。
一日天朗气清,小公子出门见城外的莲花得极好,朵朵娇艳,水波盈盈,加上他正是贪玩的年纪,便缠着许应和他一道,去山野间作画。
她来这府上已有十来日,已知韩江不在梁州。韩府书房的大门被上了锁,她又没有什么开锁的技艺,自然是什么都没有找到。
青铜器的下落不明,城外匪徒作乱,她心急如焚,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宋琢玉身上。
许应百般推辞,但是小公子情真意切,百般纠缠,她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
仲夏酷暑,炎热难耐,小公子金尊玉贵,歇在了一处荫凉下。许应坐在凳子上,蒲扇轻摇,看着墨色在小手之下流转,勾勒出朵朵莲瓣。
“先生,我听您最近有些咳嗽,仲夏酷暑,我让他们去摘些莲蓬,晚上回家做成莲子羹可好?”小童落腕,清晰的童稚声随即传来。
许应摇扇的手一顿,不由得意动神飞。白色地帏帽并不挡光,许应轻轻的笑声就一点点漏了出来。虚伪小人竟能养出如此品行端方的孩子,简直可笑至极。
“先生?”小公子不解,眉头轻蹙,又问了一遍。
“好,你说什么都好。”许应扶着凳子起身,给身旁的小童轻轻送着风,款步走到书案之前,“来,让我看看你的画。”
画面色泽鲜艳,浓淡始终,许应拿起那张画像端详了一会儿,笑道:“画的很好。”
过了一会儿,几人准备离开,许应的脚甫一踏上车辙,就听见周围的一阵骚乱。她停下脚步,四周掀起飞扬的尘土,呛得她眼里全是泪花。
许应:不是吧,怎么抱上大腿了,还能有人找上门来呢。
只听远方一声怒喝,“兄弟们,把这小孩给我绑了!”
“好!”潜伏在树丛里的人闻声,提着刀枪棍棒上前,面露凶相,将马车下的人团团围住。
刺史韩江在梁州一家独大,若不是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是他一点一点地养出来的,山匪也成不了如今的气候。
声音有些似曾相识,这是在庙中的那个土匪头子。怎么现在狗咬狗,绑架绑到自己人头上来了?
“这可是梁州刺史韩大人家的公子!”几名家丁一拥而上,把小公子护在自己的身后,威胁道:“刺史府的人你们也敢动!”
领头的男人气不打一处来,双眉都拧在了一起,怒道:“找的就是他!”
养尊处优的小孩哪里见过这样的架势,一下子吓得连路都不敢走,他颤抖着,双手攀上许应的手臂。
一个土匪坐在马上,上半身压下来,一刀恰好抵在许应的肩膀上,道:“跑啊~”
刀剑轻挑,素色的帏帽跌落在地。那张清致俊雅的脸庞,露在阳光下,即使脸上有厚重的污迹,也掩饰不了她的灼灼光华。
“呦~长得还不错。”他的语气里带了点玩味儿,目光里是**的**。
男人扬手一挥,金石相接,刀枪棍棒的打斗声不绝于耳。
这些侍从只会一些三脚猫的功夫,如何能与劫道杀人的土匪相提并论。不一会儿便败下阵来。
许应恨不得就此认命:倒霉的人在哪里都倒霉。
*
宋琢玉在街市上见到了通缉令,便心神不宁,一颗心都跟着许应去了。他亲自拜别赵承,只说自己来日再来请罪。他策马而去,走到半路,一个少女不管不顾,说什么也要拦下他的马。
他此刻心里乱得不能与人言说,不欲与人纠缠,只以为她没有活路,留下自己的钱财,挥鞭便要离开。
那女子期期艾艾,拽着他的衣袖不肯离开。“将军,许姐姐让我来找你!”
宋琢玉定睛一看,眼中的焦灼缓了一缓。这是他在砚北楼见过的那个女子,他急道:“她在哪?眼下如何了?”
“说不了那么多了,将军你快跟我走吧!”王清荷将自己怀中的信件交给他。
“她现在是还好,将军要是晚去一分,那她便危险一分。”
梁州十室九空,萧条之意都要漫出城来。
“她可有告诉你,她去哪了?”二人抵达城外,宋琢玉常年与鞑靼人打交道,通晓其文字,将那一封信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
“没有,她给我说,她自有去处。”
自有去处,为何让他来,还不告诉他自己在哪儿。许应这摆明了就是不想见他。
正在他思忖之际,一路人马浩浩荡荡地出城,朝着城外进发。一行人行色匆匆,若不是宋琢玉躲得及时,差点便要被他们撞倒了。
他们过去之后,还剩下三两人零零散散地跟在队伍的末尾,显然对此事漠不关心。
梁州除了铜矿,还有能惊动这么多人的事情?王清荷拉过其中一人问道:“这是怎么了?”
矮个子的人瞥了她一眼,见他风尘仆仆,一脸倦容,还没进城,好意规劝道:“刚来的吧,赶紧走吧。”
“刺史家的独子被山匪绑了!这不是正去救呢嘛。”高个子的人凑到他们面前,添油加醋地说,“不过这狗官做了那么多恶事,儿子被绑了也正常。”
宋琢玉充耳不闻,他此刻满眼满心都是许应,拉着追风就要进城。
四人渐渐拉开了距离,两人交谈的声音不合时宜地顺着风传入宋琢玉的二中。
“就是可怜还有一无辜之人,估计也要跟着丧命。”一人叹道。
“就是就是,听说那女画师技艺超绝,连夫人都要逊色几分呢。如此这般跟着小少爷被绑了,还怪可惜的。”
完了。
雍州梁州这等偏远之地,哪里会有第二个卓尔不群的女画师呢。
宋琢玉竭力维持着脸上的冷静,心却如波涛般汹涌。
是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