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明明月照前身 > 第35章 分道扬镳

明明明月照前身 第35章 分道扬镳

作者:踏雪听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13:36:51 来源:文学城

清夜如尘,月色不减,宋琢玉安顿好了许应,一路策马飞奔,彼时陈顺已经在城门等他。

“走吧。”宋琢玉颔首,心知已经晚出发了两日,这一路必快马加鞭,不得停歇。

他回首,看了一眼自己所护卫的家园,雍州此刻沐浴在潋滟的月光下,已经沉沉睡去。宋琢玉回头,二人一同策马,驰进无边的夜色。

......

此番出了雍州,许应的心下却始终没有一点轻松。天宽地广,四处却是暗藏凶险。

她带着一只大鹅不便出行,于是与系统约定好,在去往清溪的河边相会。

只走路这一会儿,天色大变,狂风怒号,河水滔滔。她目眦欲裂,然而岸边人星零落,来往摆渡,只有一个船家。

在风中,她几乎要站不住,双手敛了自己的衣服,维持身形。

“这位小娘子,可是要渡河?”许应肩膀一沉,转身遇上一双潋滟含情的眼睛。

那个少年十七八岁的年纪,皮肤白皙,眼中却有着与这个年纪完全不同的成熟,修竹似的身段,直直地站在许应的身侧。

他的神色在看清许应脸颊的一瞬间,一怔,随即脸上挂起一抹微笑。

许应捂着自己脸上的疤痕,摆摆手道:“多谢公子好意。只是我还在等人。”

那人笑了,动作轻佻地拂下许应的手,仔仔细细地看了看许应眼下的疤痕,问道:“等谁?”

“等......”许应甩开他的手,很是厌恶。

“不会是在等我吧?许公子?”尾音上扬,带着一点调笑的意味。

风声很大,机械的电子音还是一点一点渗到许应耳中。许应的手停留在半空中,眉眼之间浮上惊异,道:“你是系统?你会化形?”

系统抱臂而立,声音恢复了正常,笑道:“是了,正是我。”

“还是这样行路方便些。”他微微颔首,确认道:“我再问你一遍,你确定要去清溪吗?”

许应垂首,点了点头。清溪混乱不堪,她隐藏其中,浑水摸鱼最合适不过。

渡口的船以一条绳子系着,波浪袭来,摇摇晃晃,许应衣着繁复,几次也登不上去。

老翁已经许久没有接过生意了,有人渡船,苍老脸上,褶子笑在了一起,他一把拉过许应的手,道:“二位客官要去清溪?”

“是。”许应低声道。

老翁解下绳子,捋了捋胡须,道:“清溪啊。”

他摇着船桨,眯起眼睛,回忆道:“清溪,以前是个好地方。”随后,打量了二人一番,问道:“你们去那干什么?”

风很大,许应坐在船外,听见这句话思绪一下回拢,道:“我年少时身子不大好,受了清溪的僧人的恩惠,如今长大了,自然是要来还愿的。”

一记浪潮袭来,小船在河道中央摇晃,老翁摇桨,道:“若是别的地方还好,你可知道那佛寺现在是什么地方?”

他自顾自地说道:“以前是佛寺,一处灵地,现在呢?那是个销金窟!”

“你可知我们这梁州每年有多少人死于矿难?”

“不知。”

“我看你们年纪都小,不如打道回府吧。”

......

经过了近十日的奔波,宋琢玉一路不停,终是在约定时间内赶到了青州。

青州靠南,此时正是雨季。青州城笼罩了一层水汽,郊外一川烟草,风景秀丽,清淡宜人。可是宋琢玉却没心思赏玩,他朝走去,一座深深庭院隐没在青山之中,

“混账!”

人影横斜,刚刚落进院子里,就听见一句怒骂。

有一个五六十岁的男人拄着拐杖出来,他眉目端肃,一双狭长的眼睛里蓄满了寒意。

宋琢玉猛然听见他的一声怒喝,恭恭敬敬地拜道:“师父。”

赵承虽一瘸一拐,但手上的力气分毫不减,横眉一竖,一鞭子抽在宋琢玉身上,道:“跪下!”

朝堂上波云诡谲,赵承当年一战大破鞑靼,可是搅了其中的一趟浑水,后来在遭人暗算,一条腿断了,再上不了战场,便自请致仕,携着家眷一路来到了山中避世。

那一鞭子下去,打得宋琢玉皮开肉绽,他着一袭白衣,赤色的血意隐隐渗出,愈发明显。赵承默默地看着,眼中的愤怒多过心疼。

宋琢玉十岁丧母,自此便有自己教养。赵承待他如同亲子一般,才将他从恍惚的边界拉了回来。

宋琢玉今年不过二十岁,离庙堂如此之远,身边无长辈亲眷照拂,三两下被收了兵权,竟然一声不吭,自己抗下了。若不是赵承前些日子听人论起这事,怕是他一辈子也不会开口求助。

大事小情都与不与自己商量,难不成是不把自己这个师父放在眼里。他几次修书,宋琢玉都以事务繁忙顶了回去,要不是借着自己女儿的名义,他怕是这一年也见不到这人一回。

脊背上火辣辣得烧着,宋琢玉脸上已经浮上了一层薄汗。他忍着疼痛,依言扶着双膝跪下,恭敬道:“师父教训的是。”

“你倒是忙得很呐?”赵承见他毫无改过之心,手上动作不停,脸上怒色更深,阴阳怪气道。

“师父莫要生气了,仔细气坏了自己的身子。”宋琢玉语气平淡,仿佛挨打的不是他,一杆腰跪的愈发直了。

鞭子没停,如细雨一般落下。宋琢玉咬紧牙关,面色淡然地承受着师父的愤怒。他何尝不知道师父是真心为他好,只是师父年纪已经大了,着实不想让他再为自己费心。

“这孩子不说,必然是有苦衷。”轻柔的女声自门的另一端徐徐传来。徐若天拽着赵承手上的鞭子,拉着他道:“你又何必将人打成这样?”

赵承怒不可遏,道:“他当年留下一封信,不声不响地去参军,你我为他担忧了多久?”

“师父养育之恩我从未忘记。”宋琢玉垂着眸,语气尽是真诚。

赵承扬手挥鞭,道:“你还敢说你将我当作一家人?”

“爹爹!”

鞭子的残影就快要落到宋琢玉的脊背上时,忽然有一人出手,扯住那条鞭子。赵承的整个身子向外窜去,见是自己的女儿,叹息了一声,松开了鞭子。

“临春哥哥!”少女突然出来,手腕上有鞭子缠着的红痕,她顾不得疼痛,走到宋琢玉身边,担心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赶紧告诉爹爹呀!”

宋琢玉默了默,道:“陈顺,给我师父搬张椅子,多谢。”

陈顺已经在门口站了半天,不知如何进退,听见宋琢玉吩咐他,赶紧扶着赵承坐下,道:“师父,您消消气。”

赵承在他对面的椅凳上坐下,道:“说吧。”

宋琢玉一直没说,是他不愿师父这么大年纪了仍为自己劳心劳力,可纸包不住火,师父既然知道了,那也没有再隐瞒的必要了。

他将梁州刺史如何借兵镇压动乱,自己如何拒绝,内阁如何弹劾自己,皇帝是如何三两下撤了他的领兵之权,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他语调轻缓,不紧不慢,好像困于一隅的人并不是他一样。

“你为何如此不懂变通?”赵承一只手搭在把手上,瞧着自己养大的孩子受了这般委屈,又有些心疼,道:“梁州刺史韩江让你去镇压,你应承下来便好。”

“如何变通?”宋琢玉抬眼,明亮的眼睛里浮起一层晦色,低声道:“大昌男儿杀敌报国,若是战死沙场,死得其所。”

他手中的军队,是大昌的军队,都是热血儿郎,斩杀鞑虏,保家卫国是正事,一切自是听凭帝王差遣,如何能在梁州雍州自相残杀。

他难以置信地说:“师父的意思是,我该应下来?”

“玉儿,你以为,梁州之乱因何而起?”赵承的眼里带着忧色,问道。

宋琢玉垂下眸子,想了想,道:“乃是苛政与酷吏。”

“很好,我且问你一句话。”赵承顿了顿,道:“你觉得这件事皇上知道吗?”

“皇上?”

宋琢玉心如擂鼓,喃喃重复了几次,半晌说不出话来。是了,皇上坐拥天下,怎会不知晓梁州的境况?

赵承接下来的三问,彻底让宋琢玉的心跌落谷底。

“矿是为谁开的?”

“所开采出来的铜悉数都交到了谁的手里?”

“是梁州的百姓吗,是雍州的百姓吗?”

大兴土木,好大喜功,敛尽天下财富的,从来都只有那一个人。

“你是不愿去镇压矿上叛乱,但是梁州的灾民依旧不少,这是为何?”

因为即使没有军队的镇压,这件事也总有人做。取之于民,却不能用之于民。宋琢玉陷入巨大的混乱之中,思绪如乱麻,一时整理不清。

赵承道:“难道皇上不知此事?”

“徐阁老替皇上办事,你有没有想过断的是谁的财路?”

宋琢玉的手慢慢握成拳,他如今断的,正是皇上的财路。一年至少有数百万两的银钱流入内库。

赵承似是不经意地提起,道:“你风头正盛,皇上本就有意打压。内阁顺势递了奏疏,一切都是按皇上的心意办事。”

“你可知,如今我大昌军队在浮玉山外,已经吃了多少败仗?若是再输上几次,到那时鞑靼兵临城下,没命的就不止是梁州的百姓了。”

届时,战火蔓延,死伤的便是整个大昌的黎民百姓了。言外之意是,此举只是成全了宋琢玉一人的美名,却置大局于不顾。赵承这话平淡无波,却振振有声,一字一句直往宋琢玉的心上砸。

赵承看着宋琢玉的脸色愈发苍白,自觉训斥的话有点过分,道:“玉儿,这世上所有的事情,不如愿乃是常事。你年纪尚轻,遇事要多思多想,切忌莽撞。”

“徒儿知道了。”宋琢玉低声道,眼中看不出任何神色。

赵清薇见这边也教训的差不多了,宋琢玉的脊背上血迹越来越多,鲜艳赤红如同梅花,她指尖一颤,要去扶他,道:“哥哥,快起来。”

犯了错,总得有点教训,赵承知道这些伤对这个徒弟来说,不算什么,留下一句让他跪着,便在徐若天的搀扶下拄杖走了。

宋琢玉的心境沉沉浮浮,钻心之痛无可言说,手心都要攥出血来。丝毫没注意赵清薇已经与他近在咫尺。

“哥哥,你那玉呢?”少女声音娇俏,带着不谙世事的天真。

话音刚落,赵承的背影一滞,转身回来,差点要被自己这个好徒弟气死,他怒道:“你还有什么瞒着我?”

国庆快乐家人们~

对了,关于玉佩,我上一章忘记说了,玉佩的原型来源于《如果国宝会说话第四季》,春水秋山玉,是游牧民族挂在肩膀上的,我觉得很好看,就让他当成玉佩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分道扬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