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明明月照前身 > 第22章 山雨欲来

明明明月照前身 第22章 山雨欲来

作者:踏雪听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5 20:30:09 来源:文学城

雍州干旱,这个月之内却下了两场雨,春雨来的急骤。贺长龄去找宋琢玉的时候,细细密密的雨点打在房檐上,惊掠起不大不小的琼珠。

贺家大药房在城中最热闹的位置,半条街都是他家的,是城中最大的药房。贺长龄他爹了解自己儿子不着调的性子,药房的账本钥匙一概都没给他留下。

偏得祖上还传下来的有规矩,大夫还得常常义诊,药房基本上也赚不到什么钱。

宋琢玉去的时候,刘山正蹲在门口,双手绞在一起。

“将军,他醒了。”贺长龄这几天天天对着昏倒的老头研究病症,这老头昏了醒醒了昏,才刚有清醒的迹象。

宋琢玉拉了一把愁眉苦脸的刘山,道:“他发病那日你可都瞧见了?”

刘山回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怕。

老人顶着满脸的血,呼吸急促,躺在床上抽搐不止,一瞬间就让他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本应是儿女绕膝享尽天伦之乐的年纪,不知怎么流落到雍州。

宋琢玉看着他皱起的眉头,问道:“万一你杀了人,袁先生仍不给你解药呢?”

刘山闷闷地想,他脑子一根筋,还没想过这个问题,因此不知道答案。

“若是事成之后,你那袁先生还要灭口呢?”宋琢玉提了提音调,又问道。

刘山能做的事情太少了,处处都是软肋,他豁出去了,道:“那死便死吧。”

“你如此不爱惜自己的性命,是要一家子整整齐齐一块去死?”

“你忍心见你父母如此高龄,仍要忍受丧子之痛?”

“你好好照顾这位老先生,不要再想着杀人之事,”宋琢玉,“至于药这一事,我帮你想办法。”

“当真?”

“宋琢玉说到做到。”

刘山愣在门口,宋琢玉这个名字他是听过的,他一直以为守边的大将军是清冷绝尘,令人望而生畏,今日一见,心中热流汩汩涌出。

“谢谢。”他用手蹭了蹭自己的衣服,生怕宋琢玉听见这几个字。

“谢什么谢还不快进去。”贺长龄在背后推了他一把,他趔趄着进了内室。

戴归见到有人进来,忙不迭要起床下来,被贺长龄摁住。

“老爷爷,您还是别动了,这么大年纪一把身子骨再动散架了,那便成了我的过错了。”贺长龄没大没小,嬉笑道。

“是我把你从鬼门关拉回来的,下面我问你这几个问题你可得如实告诉我。”贺长龄的声音轻轻的,威胁中透着一点可爱。

“这病您得了多久?发作时可有什么不良症状?您不是我们雍州的人,打哪里来的?”

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戴归晕头转向,不知道要先回答哪个才好。

“您告诉我您这病从哪里得的?”刘山窜上去,急道。

若是病症同根同源,定然有解决的法子。

戴归捋了捋自己的胡子,他喃喃地开口,思绪倒回至半个月前。

梁州矿税重,矿监又打着天子名义让城中青年下矿。家中劳力下了矿,若是有银子拿还好说,可偏偏没有钱还要出力。

一人下了矿山,没有劳动力,便是要误了春耕。

何况铜矿中乌烟瘴气,各级矿监层层盘剥,有了孝敬的银子,便把人安排到轻松的地方,若没有任何表示,那就不行了,人照死里用,谁知还有几天能活?

百姓纷纷外逃,梁州刺史想拦却拦不住。

可是一个月之前,情况居然发生了逆转,再也没有人想要逃出梁州了。一开始是只有一个人病倒,后来整家整户、一个村子的人接连病倒,个个卧床不起。

脸色麻木目光呆滞,时而疯疯癫癫,发起病来浑身抽搐,忘乎所以,不得不在地上翻滚打磨,才能消下去血管里面蚊虫撕咬的痒意。

梁州的百姓跑遍了城里的药铺,都没找到应对之法。人心惶惶,纷纷揣测这是否是瘟疫。

发展了半个月,无一人死亡,可是家家户户都不得不忍受这蚀骨钻心的折磨。

忽而有一天,城中弥漫着一股奇香,这股香味奇妙又梦幻,闻到这股味道的人,顿时便忘却了身上的疼痛,浑身的筋骨都松快了,飘飘欲仙。

人们纷纷打听,这味道的来源,只求多一些,再多一些。

正当人们焦头烂额之时,城中来了一位神医,有治愈这病的药。挨家挨户地分发下去,这病似从无存在过一样,从梁州消失了。

可是半个月之后,那种噬魂的滋味又卷土重来,比之前更甚。可那解药竟然一次次溢价,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城里传出消息,可以以工代药,但凡去铜矿做工,在官府上有了登记的,便可以去领药。

雍州梁州的读书人不多,戴归是梁州远近闻名的学者,早年间一直考到进士,梁州刺史韩江曾是他门下弟子。

他疑心这病来的奇怪去的奇怪,要去找自己昔日的学生问个清楚。他的话还没说完,便听到韩江不耐烦的语气,一直顾左右而言他,说老师可少操些心吧。

气得老头胡子直哆嗦,甩袖离开了官府的大门。

戴归顽强又固执,离了梁州,一定要自己找到解药,这刚到雍州,就毒法了,若不是晕在宋琢玉眼前,可就是死路一条了。

“解药是多少钱?”刘山一听有解药,急不可耐,一个箭步冲到床边,就差揪着戴归的领子问了。

戴归摇了摇头,道:“你买一次,他便涨一次。多少人卖儿鬻女,也赶不上涨价的速度。”

药又不是金子做的,哪里来的这么贵。贺长龄拉住刘山,唯恐他把自己刚救过来的人再吓晕,道:“你先别急,我以我贺家的名誉起誓,别人能做出来的,我也能做出来。”

刘山口不择言道:“等你做出来,那人都死透了!”

贺长龄挣扎着要同刘山大吵一家,被宋琢玉拉了回来,“长龄,你别闹。”

宋琢玉站起身,走到戴归的旁边,问道:“先生,您再说一遍,这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约莫着是下雨的那几日。”戴归依着床沿,眯着眼睛回忆起来。

宋琢玉在心里算了算,雨幕在他脑中连成一条长长的线。

是他去杨府的那天,也是杨庆回来的那天!

这事情和他脱不了干系!

......

雨越下越大,在砚北楼前溅起半尺高的水珠,天空被压得很低很低。

许应的伤口已经结痂,但是在动作的时候稍微有些疼,她侧躺在榻上,翻阅着那本《妙法莲华经》。

“她为什么抄了一本经书呢?”许应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对着那个遥远的灵魂发出疑问。

从书脊到书页都找不出任何问题,难不成许应是想告诉薛慧,自己受够了宫中尔虞我诈的日子,准备出家当个尼姑?

屋外风雨大作,雷声如狂,一雨势来的迅猛,窗户蓦地被吹开,在风中招展。

风簌簌地吹进来,纸页翻动,似幻灯片一般,一张一张地在许应面前闪过。许应按着纸的一边,另一边立马卷了起来,她只好去把窗户关上。

人一离开,书卷立马就被风裹挟着送到了地上,待许应回来时,佛经上已经沾染上了点点的湿意。

许应赶紧跑过去,拎起书的一角,抖落掉上面的雨珠。或许是这个线装的不够好,纸页子四散如雨,哗哗啦啦飘了一地。

许应:......

她只好蹲在地上,一张一张地捡。

其中有一张飘得远,差点飞到了窗户外面,完全浸在了水里。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遭打头风。许应的倒霉仿佛永远不会停止。

她又叹了一口气,慢慢挪移到窗前。

宣纸吸了水,变得又软又重,许应伸出双手,捏着纸的两角,缓缓地把它举到眼前。

这纸似有千斤重,许应在看到看到上面的字迹之后,立马又将其放回水中。

她害怕自己看错似的,用力地揉了揉眼睛。

在一张纸上,用纸用料都是一致的,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只有右下角的那个字完完整整地待在纸上,剩下的都已经烟消云散。

系统的声音涌入脑中,若有胶矾水,那便不会洇色了。

她赶紧把怀中的经书拿了出来,放在鼻尖嗅了嗅,她原本以为这是在库房放久了才生的味道,完全没有往胶矾水上去想。

“系统,给我背一遍《妙法莲华经》!”许应的指尖飞快地掠过每一张纸,她之前都是粗略地看,现在看起来,这本经书每一卷的顺序都不对。

每一页,每一页都不对!

许应猛地打开刚刚关上的窗户,任风雨吹打进来。她拿起一张纸,平摊着手,放到雨中。

在一众晕开的墨色中,同样只剩下了一个字。

雨下的越发急了,潇潇雨声铺天盖地,许应揣上自己所剩无几的钱,毅然决然踏入地了雨中。入目之处,一片苍茫。

夜,大雨没有停止的迹象。

许应点着灯,拿着下午冒雨买的《妙法莲华经》一点一点地对比,将手录的这本按照顺序排好,再放入水中,留下涂了胶的那一个字,然后上墙。

许应把灯举到眼前,纸沾满了四面墙,烛火毕剥,轻轻弹动一下,在墙上拉出四条又黑又长的影子,是许应自己,阴森森的有些鬼气。

她心中已经无暇害怕了,宣纸落在手中,她仰起头,对着墙上一模一样的字迹抄录。

抄到最后,她的手越来越抖,汗涔涔的,几次都要将毛笔摔落。

她抬头,看见四周的影子,轻轻的笑了一声,像是在笑许应,也像是在笑她自己。

她忽然觉得自己的心很凉,教人度化,启人心智的佛经,一把钝刀似的,在她的心上割了又割。

她想起在济源寺看见的佛陀,皆是满眼慈悲,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原谅,经书中藏着这样肮脏又狰狞的过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