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民国:远东第一美人蝶,表演技术我最强 > 第72章 谁是凶手

金灿而微红的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幽暗的小茶馆,小二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拿着水瓢往门前撒着水差点浇到送报的报童,两个半大的孩子谁也不让,互相“问候”对方的祖宗。

门口的吵闹声惊动了柜台上的狸花猫,喵呜一声把正在打瞌睡的掌柜踩醒了,掌柜睁开迷蒙的双眼,一巴掌甩在小二脑袋上,又从报童手中抽出自己定的报纸,回到座位上认真阅读起来。

屋外小二悻悻的继续洒水,报童也哼着歌往下家送报去了,就像无数个平凡的早晨,太阳照常升起,客人准时来吃早餐,巡捕房的照例来收保护费。

“掌柜的,来一屉肉包子,三碗豆浆。”三个便衣巡捕熟门熟路的寻了处空位坐下,在收费前他们一般会先白吃一顿。

“卖完了。”掌柜头也不抬的回绝到。

“那来一屉菜包子吧,再加三碗绿豆汤。”带头的便衣闻言有些生气,但他自己起晚了也怨不得店家。

“也卖完了。”掌柜依旧没抬头,继续摸着算盘记账。

“算了东哥,早市估计过了,就吃白馒头吧,夹着腐乳味道也行。掌柜的,先来六个白馒头,红白腐乳各一碟。”边上的小便衣打着哈哈。

“都卖完了。几位爷请移步别家。”掌柜终于抬起头来,眼中仿佛压制某种不可遏制的怒火。

带头的便衣把空碗一摔,哐当一声,揪着掌柜的衣襟就要打人,嘴里念叨着:“老不死的,想造反啊,知不知道咱是谁?”

然而其手下一人一边的死死拉住带头的东哥,他这才惊觉店内明明宾客满堂却惊人的安静,所有人都望向他同时保持着一种绝对的静默,像是烧开的热水,咕嘟咕嘟的冒着气泡就要溢出容器。

手下轮流劝道,毕竟他们以后还要在徐州城混饭吃,若是犯了众怒恐要连累妻小,值不当。带头的便衣一甩袖子,骂骂咧咧的走出店外。

等他们一走,店里瞬间恢复了往日的生气,人声鼎沸好不热闹。这让三人更加困惑,他们不知道怎么睡了一觉,醒来徐州城还翻天了?

当他们饿着肚子回到巡捕房,才发现自己这队不是最惨的,有的人身上还明显挂着烂菜叶和黏腻的鸡蛋液,还有的队员制服上被泼了红漆正拿着刺鼻的香蕉水擦拭痕迹。

这还不是最最惨的,署长的办公室传来巨大的咆哮声,从玻璃透出的穿着来看,里面还站着刑侦一队的班子,大概是在挨骂呢。

很快门开了,刑侦一队的人面色铁青,陆续从署长办公室出来,最后出来的署长脖颈赤红背着手对东哥他们喊到:“刑侦二队的,都给我滚进来。”

一进到署长办公室,署长就丢给他们一份《申报》让他们自己看,可字认识东哥,东哥认不全大字,一使眼色让手下读过初中的小便衣给他念念。

没等小便衣接过报纸,署长暴躁的把电话机朝东哥掷去:“蠢货,连字都不识,我还能指望你?”

这叫东哥有些委屈,他又不是第一天不识字,署长是知道的呀。但是他能混到这个位置,嘴上的功夫可不落下成:“署长息怒,咱字是不识,但是咱凶啊,署长指哪咱们咬哪。”

“我呸,蠢货。我亲自给你念念。”署长忍不住淬了他一口说道,“红花会的奎爷发了条辟谣申明:近日有谣传我帮会弟子杀童弃尸,特此辟谣非我帮会子弟,我帮帮规不得杀妇女儿童。违者九刀十八洞,卸去手脚,悬于堂口,不得死。”

“为自证清白特向江湖悬红花令,能提供有用消息者,赏50大洋,能绑来肇事者赏500大洋。若凶手是平民三刀六洞投入黄河,若是贪官污吏斩首于城楼前,悬断首三日以示警告,若为洋贼,扒皮抽筋以正华夏风骨。”

切!奎爷年轻时杀人放火,老了老了倒在乎起虚名来。东哥之前听几个小弟讨论过那个案子,不就是肇事逃逸死了个毛孩子吗,连红花令都出了,江湖上不得掀起腥风血雨啊。奎爷真是越老越糊涂了。

而且就算奎爷出了红花令,证明巡捕房有些失职,那些刁民也不至于这种态度啊,车祸罢了,自己家孩子没看好让他晚上出来乱逛,还怪司机?

发现东哥有些走神,署长气不打一处来,拿报纸连抽东哥的脸颊硬是把他抽回神:“你是不是觉得只死了个毛孩子而已,啊?”

东哥被说中心事依然典着笑脸对署长说道:“署长,这还不简单,随便抓个平民打个半死丢到红花会香堂,咱领了500大洋,还解了奎爷的气,一举两得不是吗?”

署长闭着眼睛深深地吸了几口气,突然反手一巴掌把东哥打的嗡嗡作响,又揪着东哥的耳朵吼道:“白痴,你当奎爷和你一样蠢吗?你,把封面标题给他念念。”

最后那句是对识字的小便衣说,小便衣屏着气僵硬的从桌上拿起报纸,然而当小巡捕看到标题后心里咯噔一下,捏着报纸的手也有些抖:“东哥,《申报》上出了专题报道,徐州小童凶杀案。”

报道还配着一张醒目的街照,看街景应该是统一街,时间大约是东方既白那会儿,只是原本干净的柏油马路,突兀的出现条黑色的长长的痕迹。

不不,那不是黑色的痕迹,黑色的地方慢慢渗出鲜艳的红色,他仿佛能看到满街的血痕,还好他算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不至于在长官面前失态。

前几天还是桩交通事故,今日突然反转成凶杀案了,还是小童被杀,怪不得街坊邻居都这态度,谁家没个孩子,万一遇到这个杀童的恶人可怎么办。

这脏水谁粘上谁倒霉,所以连奎爷都要发声明赶紧撇清关系。

“蠢货,都给我竖起耳朵好好听听,交通事故我会找你们刑侦组吗?这案子升级成凶杀案了,继续念人怎么死的?”署长拍着桌子激动的说道。

“他们特地找了西洋法医来验,死因是失血过多,身上多处外伤由殴打带拖行造成,手腕脚腕处均有勒痕,疑似被强行捆绑,还配了张尸体手腕的局部图和手绘示意图。”想到孩子遭老大罪了,小便衣叹了口气继续念道,“第三第四节肋骨对称性骨折……”

这时有人敲门打断了小便衣的朗读,原来是秘书送来了新的一份《申报》,署长接过一看标题已经变成徐州.虐.杀.小童案,龇牙咧嘴的直抓头发。

报纸标题噱头十足,改了虐.杀两字让文章更加劲爆,没办法媒体最好卖的消息就是凶杀案,手法越残忍,故事越离奇,观众老爷越喜欢。故而还有人专门撰写侦探小说,以满足公众的猎奇心理。

署长把新报纸丢给小便衣,那意思让他读新报道,新报道新增了几张配图,其中几张是尸检报告,都是洋文小便衣不大擅长,字也没印清楚先跳过,另一张是两个清酒空瓶,这张印的清清楚楚,但是疑惑更大了。

报道说:本文是对徐州幼童案的跟踪报道,经过法医的经过进一步化验,发现孩子的真正死因有蹊跷,尸体体表见多处针孔及穿刺孔,但未查出有病理反应,另尸体……

看到这,小便衣咬着下嘴唇不肯再念。东哥以为念完了脑子飞快的转起来:“《申报》接二连三的为难咱们。咱知道他们办公室在哪,咱这就去查封了他们报社,说他们违反出版法。”

什么撕裂,什么针孔,管他屁事。解决不了问题,咱就把爆料问题的人解决了。

这种馊主意把署长都气笑了,东哥见长官笑了也跟着乐呵,他也觉得自己机智的不得了。署长笑着笑着突然甩手把桌上的台灯、文件夹还有拆信刀等通通往东哥身上砸去。

署长一边丢东西一边骂道:“蠢货,记者的嘴多臭你不知道啊,还敢去招惹《申报》这样的大报,你干脆跳黄河还死的干净些,免得被人泼粪,熏着我。”

“署……署长,要不……先给我们东哥看下卷宗,再去找犯人。”边上小便衣拾起电话,结结巴巴的建议到。

“哼!他识字吗?”署长好像恢复一点理智,重新坐回皮椅上,“奎爷也给我下了红花令,限我一周以内找出凶手,不然乌纱不保。我不好过,你们都别想好过。”

这案子有些棘手,事情都过去三天了,该有的证据早没了,怎么查?可署长不管下面人怎么查,反正七天后他要看到真凶。

等刑侦二队的班子一走,署长拉开身前的抽屉,里面整整齐齐的躺着3根金条,原本是人见人爱的小家伙,现在他只觉得无比烫手。

叮铃铃,电话适时响起来,署长猜测这会儿该是哪路神仙来电,他现在很想拔了电话线装作没听到铃声,手悬在电话线上纠结良久还是接起电话。

“喂,是田中阁下啊。”

“现在有些麻烦了,可能得缓几天,等风头过去了再说。”

“嗨!嗨!都定性为交通事故了,不是什么大事。”

“好的没问题,在下一定竭力把贵国的皇.民保释出来。”

署长谄媚的语气没持续多久,对方就挂断了电话。一挂断署长就愤恨的对着电话机淬了一口,小气的东洋鬼子只给三根金条就想我放人,人家奎爷给500大洋呢,相当于五根金条。

五根金条加上自己的乌纱帽,署长心里的天平早就偏向奎爷了,但是自己先答应了东洋鬼子,做生意要讲诚信吗。可奎爷那边又怎么解释呢?真是令人头大。

可署长不知道红花会总舵里,正在开着一场堂会。

此时堂下跪着两个“黑皮”,正是那晚的胖巡捕和年轻巡捕。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50大洋对贵人来说可能没什么,但对于他们这种升斗小民,无异于巨资。即便署长亲自下了封口令,他们还是冒着风险来告密。

堂上身着枣红马褂的老者捏着翡翠手杖端坐于主位上,须发花白不怒自威,他身边站着两排杀气十足的红花会门生,这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以前的衙门。

在强大的威压下,两位“黑皮”颤颤巍巍的自报家门,他们正是每天在统一街上巡逻的巡捕,那晚他们看到有家高级日料店后门,鬼鬼祟祟走出来两个人,手上还拖着一个麻袋,瞧着挺重的。

他们以为是两个小偷儿摸走了店里贵重东西,他们便悄悄跟在“小偷儿”身后,想趁他们分赃时抓个现行,然后刮一笔封口费。

谁想到那麻袋布突然动起来,还伴着细碎的娃娃哭声,他们这匪祸重,所以立刻联想到是土匪绑架了谁家的小孩当肉票。

虽说宵禁取消了,但是土匪还在城外虎视眈眈呢,保不齐混进几个细作,扰乱城中秩序。再说了杜司令那悬赏5个大洋换一个土匪脑袋呢,要是孩子家是城里大户估计还能得一笔赏钱。

虽说此举比敲诈小偷儿风险大些,但他们凭着之前宵禁时期两人一组发的配枪壮胆,先去取摩托,再从拐角处拦截“土匪”。

不过取车的功夫,那两“土匪”不知从哪儿拿的酒,竟然边驾马车边对瓶吹起来,两人驾着马车从西往东走那是出城的方向,他们没马上抓人,想等“土匪”醉了后好下手,反正他们最擅长对付的就是酒疯子。

没想到的是“土匪”发现了他们,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一样,其中一人大笑着从马车上抛出一个东西,然后他俩还没看清是啥东西,“土匪”突然策马狂奔起来。

离马车近了,他们方看清马车上拖着的就是个孩子,年轻巡捕随即开枪射击想打断绳子,奈何晚上视野差他开枪技术也不咋地。

后来遇到一对儿热心群众,女的陪胖警察带孩子去医院,男的帮忙打断绳子后就追“土匪”去了。胖警察的记忆基本到此为止。

他也是回到警署后才听年轻巡捕说,他们抓的哪是“土匪”,是两个东洋鬼子,叽里呱啦的说着鸟语,也听不懂在说啥。

第二天一清早,分局来了三个西装笔挺的人,自称是东洋鬼子的律师,听他们讲话口音也是东洋鬼子,让我们直接放人,可那是故意杀人的犯人啊,我们分局没这权限就拒绝了。

当天下午署长就亲自打电话下了封口令,卷宗也按普通酒驾写了,瞧这架势东洋鬼子把上面都打点好了,再等一个手续办全,分局就会把人放了。

等两人说完,一直安静聆听的奎爷一敲手杖说道:“赏五百大洋。”手下的随从躬身答应,立刻去后堂取钱。

两个“黑皮”听闻大呼不敢要,他们并没有把犯人带来,只是提供了犯人的消息。两个爱财如命的人竟然推脱起赏钱来,也是稀奇,大约是怕有钱赚没命花吧。

“我说赏就是赏。”奎爷的语气中透露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两人被吓的腰一软对着奎爷连磕好几个响头,嘴里是千恩万谢的吉祥话。

等堂会一撤,一抹高挑的身影从后堂款款而出,正是何清澄,她对着奎爷恭恭敬敬的稽首行了个晚辈礼。

“何小姐,请坐。老夫只是看不惯城中出现这种恶徒。”奎爷对清澄也很客气,他出身寒门没什么机会读书,故而一贯尊敬读书人,不论男女。

“奎爷您出钱又出力,实属仗义,晚辈自然尊敬。”清澄没有马上落座而是先恭维了一番奎爷。

“何小姐,不必客气,你可听出什么问题来吗?”奎爷心情不错,似乎想考考清澄。

清澄徐徐入座,坐定后认真的回答道:“晚辈以为被抓的两个东洋鬼子只是从犯。主犯另有其人而且当时就在那间高级酒馆里。”

“说的好。”奎爷眼中满是赞赏之色,放下翡翠手杖拍了拍手。

只见外堂一位身着日本艺伎服饰的白脸女子被两个门生一人一边压着,被门生踹了一脚才不情不愿的跪在地上。

这女子见了奎爷一点惧色都没,清澄觉得她有点意思,这徐州城真正的“皇帝”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即便是外派入驻的军队,城防司令第一个去拜访的就是奎爷,好比上海滩大家都会先去青帮拜码头。

此时奎爷依旧稳如泰山,用食指摸了摸唇边的胡子后,清澄不知道这算什么指令,反正门生立刻放开那女子,女子获释后才不情不愿的做了个不标准的叩首。

“大人这是何意?奴家之前的赌债已经全部还清了。奴家现在是自由身,是天皇的子民,受到大日本使馆的保护。”这女子声音造作,听得清澄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哼!不过挂了个倭籍。难道老夫就不配来找你问话吗?”奎爷把“不配”两字咬音咬的极重,脸上也转为阎罗之厉色。

良子吓得身子一颤,规规矩矩的伏在地上做谦卑状:“奴家不敢,请大人息怒。良子有问必答。”

“怕什么,老夫只想问问前天晚上在酒馆里反生的事,汝照实回答。”奎爷的神色也有所放松,语气缓和下来。

“奴,奴家……奴家什么都不知道。应该是静子的班。奴家那天休息,不在酒馆里。”听到奎爷的问题后,良子表情纠结,明显有猫腻。

“哦——巧了,静子也说她休息呢,妈妈桑让她换一下班,理由是那天的客人很'特殊'。你懂我意思吧。”奎爷说半句藏半句,良子突然抖像筛糠,脸上的粉渣也不断抖落,似乎是“懂了”。

“看来你的封口费不是小手笔啊,连你欠了1年多的赌债连本带利全还了。徐州城竟出了这等富豪,老夫甚是好奇,能否引见啊?”奎爷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

“不不不,奴家地位卑贱,奴家不配。求大人放过……”良子一边讨饶一边不停地磕头,直磕的额头出血。清澄不懂两人在打什么哑谜,但是这个良子肯定见过真凶,只能静观其变了。

奎爷轻轻转动手上的翡翠戒指随意的说道:“上次那个南洋商人很中意你,说你服务不错。”

像是想起什么恐怖的事情,良子痛苦的闭上眼睛,朱红色的嘴唇直打颤。

然而奎爷话锋一转又说有个英国男爵也在问他良子的近况,近期可能要回英国了呢,这会儿良子紧捏衣角,眼神左顾右盼委屈的快要哭了。

“老夫年纪大了,就喜欢做些成人之美的事儿。回答问题或者引见,选一个。”奎爷继续乘胜追击

奎爷的谈判艺术让清澄大为佩服,她要拿小本本记下,先出个简单的选项再来个难得选项,然后威逼加利诱攻破对方心里防线,最后二选一。

“老夫耐心有限,三……二……一……找南……”奎爷比着手指,眼底划过一丝厌恶。

奎爷话没说全,良子急忙开口,“点'特殊'场的城里就那几位,高桥桑也算常客,可那天他喝醉后发了好大的火,把奴家轰出来了,说奴家又老又丑。”

“奴家只当他撒酒疯,便侯在门口,不一会他的两个侍卫或者保镖拎了个麻袋进来。奴家头低着没敢看,而且里面的动静太大了,奴家就更不敢看了。“

“那天除了高桥和他的侍卫还有谁?”奎爷一针见血的问道。

“还有个奴家也是第一次见,奴家只知道那人姓石川,高桥桑尊称他为三三,大概是做老师或者医生的,酒馆规矩不能问客人的来处。”良子这话听着不像是假的。

“高桥是做什么营生的?”奎爷继续问道。

“高桥桑是开矿场的,就在那铜山区。”良子一番话把清澄从混沌中点醒了,铜山区矿场,东洋人高桥……绕了一大圈好像又回到了原点。

几件事情似乎都交织在了一起,等她回去就把这个情报传给胡玉坤他们。奎爷又问了几个问题,清澄默默把答案都记在心里,希望任务有所突破。

等奎爷把良子送走,奎爷又转身意味深长的问清澄:“何小姐,今晚的报道能写了吗?”

“嗯,让奎爷操心了。就是晚辈有一事没听明白,‘特殊’场是什么意思?”清澄一向好学,不明白的也不会藏着掖着。

奎爷突然大笑起来:“那老夫就教教你,分桃断袖场,邀阴阳.男.伎,是为‘特殊’也。”

顿时清澄感觉自己的三观炸的稀碎后又在重塑,所以刚刚那个浓妆艳抹的东洋艺伎是男的!

“老夫也有一问,何小姐如何得知另有主犯。”奎爷话锋一转直问清澄。

“一间高级日料店,两个人不从正门走而从后门走,大半夜还欲出城,明显是帮人跑腿的。可就两个跑腿的一失踪,第二天马上就有三个日籍律师来捞人,律师费不要钱吗?”清澄这点暂时说服了奎爷。

当然清澄没和奎爷说的是他们有领事裁判权保护,即使真的杀人了,我们也没法判决他们,最多引渡回国。然而他们宁愿花大钱打通巡捕房上层也要大事化小,说明他们背后人不能见光。

这背后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日侨.杀.害了一个中国孩子,多米诺的骨牌一旦推下第一块,后面的一个都别想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