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觅良缘 > 第80章 第 80 章

觅良缘 第80章 第 80 章

作者:章小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25 16:29:46 来源:文学城

宋仁和这一病就是整整三日,期间杨思婉日夜守在他床榻边,后来终究是因为体力不支昏厥过去。待杨思婉醒过来时,宋仁和正与她躺在一处,用未受伤的右手支撑着头仔细看她。

杨思婉见宋仁和终于醒了过来,一激动便想起身查探他是否已经痊愈,却被宋仁和伸手拦住了起身的动作,宋仁和小心翼翼的将手搭在了杨思婉的肚子上,言语间尽是藏不住的欢愉:“婉婉,我们要有属于我们的麟儿了!”

杨思婉一时间有些错愕,她不明白为何明明她每日都在喝避子汤,却还会怀有身孕,于是她抬手覆在了宋仁和的手上,抬眸略显疑惑的望着宋仁和:“我不是一直在喝避子汤吗?”

宋仁和听了这话,顿时皱起了眉头,他错以为是杨思婉背着他在喝避子汤:“难道你真的不想要一个属于我们的麟儿吗?”

杨思婉实在不明白为何明明是宋仁和日日派人往她院子里送汤药,如今他竟然选择倒打一耙,指责她不爱她腹中的婴孩:“你为何这样说?你又有什么权力来指责我,难道不是你派人将避子汤送到长虹苑的吗?”

宋仁和此刻才明白问题的症结,他为了照料她的身子,特意将蓟州侯府负责照料婉婉身体的太医提前请到了府中,准备日后由他来继续照料婉婉身体。那太医说婉婉身体虚弱,仍需继续调理,但是她平日不喜欢喝药,于是为了避免婉婉排斥,或者偷偷倒掉他准备的药,便吩咐府中的大管家亲自照看这件事,将熬好的药定时送到长虹苑,直到确认婉婉喝下去,才可以。

终于解释清楚的两人才明白因为自己的误解,每个人暗自心伤了多久。但是悲伤只属于过去,纵使这段时间他们之间彼此误解,也并未真的与对方心生嫌隙。尤其是在面对生死之时,他们才彻底看清了自己的内心。

自从将两人之间的误会解释清楚后,两人难得度过了一段平静且甜蜜的生活。可是虽然宋仁和在杨思婉身边总是表现出一副怡然自得的悠闲模样,但是在杨思婉看不见的地方,他拖着尚未得到良好救治的病躯处理完了父皇的丧仪;举行了正式的登基仪式,接受各国朝贺,纵使各国虽然心思各异,但是依然派来了许多使臣前来祝贺,宋仁和也花了大量的时间试探各国的态度;与此同时,他还一边操控许州攻打叛军的收尾工作,一边不停的寻找合适的人选填补朝堂中被问斩的谋逆大臣的位置。

后宫中的杨思婉又因为初次有孕,而孕吐不止,宋仁和不放心,一抽出时间就跑去陪她,自从登基以来,甚至日日与杨思婉宿在一处,以此来缓解杨思婉的紧张情绪。

这种高强度的政务,深深加重了宋仁和体内的扇骨之毒,太医屡次相劝,奏请宋仁和减少繁忙的工作,好好修养身体,却都被宋仁和视而不见。

阿五和阿十等几个近卫此刻也留在了许州,希望能为自己主子寻到解毒之法,可是这么长时间的搜寻,却一无所获。那一支逆贼本就属于同一个族群,尤其擅长巫蛊、下毒,现如今那个族群在那场山火中被灭了满门,如今自然是无法得知毒药的制作方式,也就无从得知该如何为主子解扇骨之毒。可是这样一天天的熬下去,主子的身子只会愈发衰弱,所以阿五和阿十等人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每日不停的探寻解毒的药方。

杨兆麟清醒之后,关于自己受伤的事情也没什么太大的印象,毕竟当时事出突然,所有的事情都发生的太过突然,他只记得自己摔下了马,被什么人救起,后面的事情便再也记不清晰了。

众人见他记不清这些事情,就按照主子的嘱托,对那日之事三缄其口。只是一想到自家主子被这个杨兆麟害得如此惨,这个人却什么也记不得了,他们心中也就憋了一股火,渐渐也就不再给杨兆麟好脸色。

杨兆麟深切的感觉到了宋仁和身边的近卫对他莫名的敌意,于是那天众人坐在火堆前烤火时,杨兆麟忍不住问出了口:“不知在下是不是哪里得罪了诸位,为何阿十兄弟你似乎总是对我有着很深的敌意。”

阿十看着杨兆麟真诚的脸,想到自家兄弟们传信回来说,主子因为扇骨之毒遭受的种种问题,他们曾经文武双全的主子,就是因为这一个人的鲁莽、贪公而变成了一个病秧子。

他们作为近卫跟在主子身边近十载,从未让主子受过任何伤,可是现在因为护驾有误,险些让主子丧命,他们是一边埋怨自己,一边将仇恨的矛头制向一脸无辜的杨兆麟。

阿十心直口快,放下拨弄着篝火的树枝就想上前去教训仍然尚未痊愈的杨兆麟。但是众位兄弟们看见阿十即将失控,便赶忙上前阻拦,这才没有让阿十忘记主子吩咐过不许将事情的原委外传的命令,以及不许找杨兆麟的麻烦的铁令。

“主子是菩萨心肠,可我不是!”阿十虽然嘴上说着狠话,但是终究还是将尚未吐出的真相默默咽了下去,躲到一旁抹泪去了。

杨兆麟反复询问了许多次,也未能将事情的原委询问清楚,甚至越发觉得宋仁和身边的人和宋仁和一般,都是捉摸不清、阴晴不定的人。

许州本就只剩下一些零散的叛军,杨兆麟便带着杨家军在附近搜寻了俩个来月,才彻底将藏在各处的叛军清理干净。本来以为他们可以开拔回到原驻点去守护城池,可是却迟迟没能等到一旨调令。

倒不是宋仁和忘记了他的精兵强将们,而是许州附近的蛮夷因为宋仁和关闭了互市而屡次三番在黎朝边境骚扰百姓。若是成规模也就罢了,就近调一撮兵马前去镇压也就罢了。

可是那些蛮夷十分机警,也十分狡猾,他们总是以小部队的形式出现,零零散散的纠集在一起,神出鬼没,而且出没的时间十分没有规律,所以当地的官员们一直将此事当作匪患处理。直到最近这种行为的间隔越来越短,出现的各个小队中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在边境闹出的事情也越来越恶劣,从原来劫掠,到现在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此时各地的官员就再也坐不住了,纷纷上奏向朝廷求援,希望朝廷能派兵讨伐,还边境安宁。

宋仁和清点了手中的将帅人选,不是太老就是太小,老的倚老卖老,不肯再身先士卒;小的倒是有不少主动请缨,却鲜少有真正的将帅之才,根本不足以支撑一次战役。这种青黄不接的状态让宋仁和左右为难,培养一个将帅之才实在是太难了,现下他又能贸然从哪里抓一些将帅顶上呢?筛选了一大圈,还是绕到了杨家军身上。

本来这些奏章只说骚扰边境的是一些不成气候的蛮夷,可是根据宋仁和对各地呈交上来的奏章以及匪徒们活动的位置和作案手法来看,他们可不是普通蛮夷,而是一伙训练有素的士兵。

他们精通骑射,且行动起来有组织、有纪律,障眼法也使得炉火纯青,虽然看上去是匪徒在边境各处劫掠,实则是在暗自进城勘探边境各个城池的兵力、守卫、地形,担劫掠之事,行勘探之实。

相信过不了多久,按耐不住关外严寒的大军就会一举攻向边疆城池,到时候再做部署就来不及了。正好从许州走水路能很快赶到边境援驰,所以宋仁和有意让杨家军去部署准备。

只是自从上次深入了解杨兆麟行军时的鲁莽和年轻气盛带来的危害,宋仁和便再也不敢放杨兆麟一人带兵出征。

可是杨家军除了蓟州侯和杨兆麟,其他将领的话是一概不听。以前父皇试图派有经验的将领接手杨家军,想以此来稀释蓟州侯的兵力,以免他在朝中一人独大。但是送过去接手杨家军的将领纷纷表示无法胜任、请圣上另请高明。

杨家军和黎朝的其他军队不同,杨家军是当年杨季珇跟着高祖起兵时亲自招募的,起初只是几十人的队伍,后来在一次次的战役中不断壮大,直至成为了以蓟州侯马首是瞻的杨家军。

杨季珇本人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处处冲在最前面,对他军队中的士兵及家人十分礼遇。渐渐的,蓟州侯体恤下属和鬼见愁的威名传遍大江南北,慕名而来的将士更是数不胜数。虽然这大大增加黎朝的战斗力,但是弊端也渐渐显现出来:这些士兵不服管教,除了蓟州侯和世子的话,其他的一概不理。甚至若是有外人敢来接手杨家军,他们便会想出无数办法来磋磨他们,直至他们落荒而逃。所以这样一支军队除了蓟州侯,根本没人能镇住他们。

可是婉婉刚刚有孕,正是思念家人的侍候,这时候将她唯的亲人派到战场上,她的心情可想而知,也难保不会埋怨他。

可是家国大事,无数百姓的生命悬在其中,他也无可奈何,只能选择派蓟州侯出征,镇压有蠢蠢欲动的蛮夷军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