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觅良缘 > 第1章 第 1 章

觅良缘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章小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1 16:45:27 来源:文学城

明贞三年秋,顺帝崩,举国哀悼。

孙皇后身着白色凤纹丧服被贴身女官扶着,泪眼朦胧、神情哀伤,一步步艰难的挪到了顺帝的龙榻前,抓住了顺帝已经冰凉、僵硬的手,放在了她满是脂粉的脸颊旁:“陛下,您......您怎么忍心抛下臣妾离开啊。您走的这般突然,让臣妾可如何是好!臣妾......臣妾干脆陪您一起走好了!”

孙皇后言毕,放下顺帝的手,缓缓扶着床沿意图起身撞柱自戕。

顺帝身边的大太监姚公公赶忙移到柱子前站定,冷眼看着孙皇后慢吞吞的起身,孙皇后身边的婢女们神情紧张的拦着孙皇后的假动作,垂眸不屑的抿了抿薄唇。

见孙皇后被婢女们安抚下来,满脸精致的脂粉也因为做戏动作过于激烈微微融化,姚公公赶忙弯下腰行礼:“皇后娘娘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呀!天下皆知娘娘和陛下琴瑟和鸣、恩爱不移,此情天地可鉴。臣等理解娘娘一时难以接受,想要随陛下而去的心思。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娘娘操持,万望娘娘保重玉体,主持大局。”

孙皇后见宋仁和身边的大太监出来圆场,自然是顺势而下:“妾身一时失态,让公公见笑了。妾身自当主持好后宫事宜,只是前朝事妾身一个妇道人家不便多言,还要劳烦公公多多费心了。”

姚公公自然是应承下来,又聊了几句就慢慢送着孙皇后往门外走。临出门时,孙皇后转身问了一声:“不知陛下准备怎么处置清秋宫那位,毕竟那位的事陛下一直不让妾身插手。”

姚公公面无表情的说道:“陛下早就吩咐过了,陛下殡天后,清秋宫那位必须生殉。奴才刚刚派人过去了,现下那位应该已经接到圣旨了。”

听到这句话,孙皇后忍不住露出了满意的微笑,随后想到身边眼线众多赶忙敛了神情:“既然陛下已有圣断,那妾身就不再多言。”

清秋宫内,微黄的落叶随风飘落,院子里地面上积满了干枯的落叶。破败的宫墙内人迹罕至,只偶尔有几只猫儿跳上宫墙,在院内呆上半刻又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远了。

院中正房内,坐在榻上读书的女子梳着朝云近香髻,发髻上垂坠着一支金镶玉步摇,不时随着她翻书的动作微微晃动。虽是深秋,屋内却早早燃上了炭火,盖着薄毯的女子脸也被暖的红润。

“青桔,这炭火太旺了,就先灭了吧。”那女子拿出手帕,擦了擦额角的汗水,端起桌上的茶盏抿了两口水。

这院中唯一的女婢青桔应了一声,赶忙打开炉子往正燃的热烈的火苗中盖了些炭灰,旺盛的火苗逐渐熄灭,只剩下几缕看不见的青烟,青桔见火苗彻底灭了,这才盖上了炭炉。

忽然,许久没有开过的清秋宫宫门“吱呀”一声缓缓开启,几个太监举着一张圣旨鱼贯而入。为首的太监站在了屋门外,轻轻敲了几下房门,便双手放在身前安静的等着屋内人的回复。

青桔悄悄将窗户开了一条细缝,瞥见那太监是皇帝身边大太监的干儿子小姚公公,身后的公公还举着圣旨,吓得青桔关上窗,跑到榻上女子的身边:“小姐,是小姚公公,还拿着圣旨。”

榻上女子神色一喜,很快的穿好了鞋,整理好身上的白色裙衫,在正堂中间站定,便吩咐青桔速速开门。

青桔双眼含泪,不舍的回头望了一眼难得一脸喜色的娘娘,终究还是打开了屋门。

“奴才姚君恩,叩见宸妃娘娘。”

杨思婉冷笑了一声:“小姚公公不必多礼,这里没有什么宸妃娘娘,我没有封号,只是一介平民百姓,受不得公公这一拜。”

姚君恩没敢回话,杨思婉没有发话让他起身,他就四平八稳的跪着聆听宸妃娘娘训话。一是不敢,二是不想。

见姚君恩始终不肯起身,杨思婉也不愿理会,大大方方的坐进正堂前的座椅中:“不知小姚公公此次前来所为何事?我可记得,我和他宋仁和有约,若有一日不是他亲自前来我清秋宫,便是着人来下旨赐死我的。我看今日小姚公公孤身前来,可是他宋仁和终于下定决心赐死我了?”

小姚公公听着堂前女子言辞刻薄的话,终究还是抬起了头眼神复杂的看着较往日瘦弱许多的女子,说道:“娘娘,今日卯时陛下突发恶疾,于辰时殡天了。”

杨思婉原本带着喜气的脸怔愣了一下,紧接着便狂放的笑出声来:“哈哈哈哈哈哈!该!活该!他宋仁和哄骗我嫁给他做侧妃,借我母家权势登上皇位,转头便翻脸不认人。他违背诺言对我母家大开杀戒、夺兵权褫封号、眼睁睁看着我数万杨家军惨死沙场。我祖父一生磊落却惨死在流放途中,我义兄忠心耿耿却落得个尸骨无存。”

身后的太监们一个个噤若寒蝉,将额头紧紧贴在地上不敢抬起抬起半分。姚君恩眼球微动,想张口却还是忍了下来。

杨思婉气的咳嗽了半晌,青桔赶忙拿了水来,拿了两颗药丸喂她服下,杨思婉这才气顺了下来,刚一喘过气来她便接着说道:“他宋仁和自登基以来囚我在这清秋宫内,不肯给我个痛快,让我日日受那锥心之苦,多么歹毒的一颗心!今日他暴毙而亡,是顺了天意!是他恶事做尽,应得的报应!”

看着数日不肯好好进食,已经瘦弱的皮包着骨头的宸妃娘娘,姚君恩生怕杨思婉一口气没接上昏厥过去。

杨思婉发泄完心中的怨气,拭去眼角滑落的泪水,正了正发髻上的步摇,高坐在堂前,说道:“既然他已经死了,他又准备如何处置我?”

姚君恩拿起身边盘子内的圣旨,跪在杨思婉脚下宣读圣旨:“自朕为宸王时,便心悦金门杨氏思婉,以正妃之礼迎进王府,举案齐眉、恩爱不移。自朕登基后金门杨氏被进封为宸妃,位同副后,常伴朕左右,让朕尤为欢欣。朕一生不推崇以人为殉,但此生惟愿能让杨氏思婉伴朕左右。特此下旨,让杨氏生殉,与朕合葬一棺。朕与思婉,生同寝、死同穴。”

杨思婉狠狠的将茶盏砸在了姚君恩的身边,茶盏碎裂的残片溅落在姚君恩紫红色的内侍服上,跪在地上的小太监们抖得更厉害了,青桔见状赶忙把那群小太监带了出去。

“在王府之时,你答应过我什么?”

姚君恩正视已然气急的杨思婉:“君恩的命是侧妃娘娘救的,侧妃娘娘就是君恩的再生父母,日后君恩会唯娘娘马首是瞻。”

杨思婉又气愤的砸下了一盘摆在桌上的干果,此时的她已经几近昏厥,强撑着气力走到姚君恩身边,揪起他的衣领,愤怒地说道:“不是这句!你说过若有一日他负了我,你会想尽办法带我逃离他的身边。可是现在呢?你拿着圣旨告诉我,让我为他生殉,和他同葬一棺,这就是你兑现的诺言吗?”

姚君恩看着眼前起色衰败的杨思婉,隐忍地说道:“是我对不起娘娘。辜负了娘娘的嘱托。但是还请娘娘保重身体,一定要撑下去。”撑下去,才能重获自由。

清秋宫内的那位宸妃病重宣太医的消息在后宫内不胫而走,消息传到皇后寝殿时,孙皇后正在宫内和几位娘娘同样身着丧服的娘娘们闲谈,悠闲的品着香茗。

新进宫半年的德妃放下咬了一半的核桃酥,率先开了口:“这位宸妃姐姐可真是体弱多病,自臣妾进宫以来,就没见过宸妃娘娘前来给皇后娘娘请过安。若往日也就罢了,臣妾就当是宸妃姐姐身子较弱,不能劳累。可是如今陛下殡天,我们做妃嫔的哪个不是忙着给陛下守丧,她倒好,到了这种时候也敢借着身体不适的由头躲懒,实在是其心可诛!”

众位妃嫔听闻此言,皆不敢搭话,从王府过来的老人自不必说,虽然也有两位妃嫔进宫时间短,但是大家皆是皇城中长大的,陛下和宸妃的那段往事还是略有耳闻的。

这位德妃娘娘是新晋李副使的胞妹,李副使打铁出身,硬是一路靠军功被晋为副使。边疆荒野出身的德妃,自然是不知这些秘辛,这才因为骤然成为新寡一时慌乱,口不择言。

这位宸妃是孙皇后的眼中钉、肉中刺,众嫔妃们从来不敢在孙皇后面前提起她。毕竟陛下褫夺宸妃封号幽禁清秋宫,明面上是幽禁,实则是保护。宸妃失去家人后,一直精神恍惚、口不择言。陛下怕失去母族支持的宸妃,会因为他的宠爱而成为后宫的众矢之的,这才将宸妃幽禁在远离后宫的清秋宫内,日日派重兵把守。

本来众人已经在等孙皇后发火了,但是孙皇后一反常态的笑了笑:“宸妃妹妹一直身子弱,大家都是知晓的,怎么能说她是为了躲懒才装病呢?德妃妹妹进宫晚有所不知,宸妃妹妹自入王府以来一直是陛下的心尖人,他们两人情投意合、琴瑟和鸣,是难得的一对佳偶。如今陛下骤然殡天,宸妃妹妹悲伤过度以致病情加重也是在所难免,我们还是得多多体谅她。”

众妃嫔虽然不知孙皇后为何对宸妃的态度一反常态,但是仍然顺势附和,顿时皇后寝殿内又是一团和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