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挂中天,虫鸣唧唧。
秦九叶伏在案前,一手捧一杯浓茶、一手执笔蘸墨,整个人看起来精神抖擞。
还有什么比彻夜翻阅问诊日志、查阅过往药方更能让人精神集中、头脑清醒的事情呢?
她从前跟随师父出诊的时候,有时也会遇到些疑难杂症,一次诊不出什么来,师父便要趁夜深人静的时候再下功夫。她那时年岁不大,实在熬不住,常常在一旁打起瞌睡,夜深时惊醒,便能看到师父独自挑灯坐在桌旁,一边翻看那病患的诊录,一边叼着毛笔在一旁破碎的草纸上写些她看不明白的鬼画符。
都说病来如山倒、病走如抽丝。她的师父便将这件事称作“抽丝剥茧”。
这是个慢工夫,但却是一道省不了的程序,为的是让自己从寻常问诊的惯性想法中跳脱出来,尽量客观地复盘已知信息,最终得出一个最接近事实的答案。
深陷苏府疑案中已久,秦九叶知道,就算没有和沅舟的怪病,自己也需要这样一个夜深人静的时机来梳理一切。
择日不如撞日,今夜便是个好时机。
只是或许只有她自己知道,先前陆子参问她为何不回去休息一晚、一定要跟来这督护府院的时候,她心下闪过的第一个答案并不是这件“公事”,而是那牵着黑马的少年望向自己的眼神。
她不想回去面对他。
至少眼下是如此。
秦九叶摇摇头,将手中半杯浓茶一饮而尽,让自己的注意力回到眼前杂乱的笔录上来。
白日里与郭仁贵的交谈虽短,却给了她一个无比重要的提示。
和沅舟曾经生过病,却在一段时间后突然不药而愈,这期间定是发生过什么。而从和沅舟表现出的症状来看,她曾首先怀疑对方可能无意中与什么野物打过交道。
然而白日里随陆子参去见和沅舟的时候,她也仔细观察过对方,并未在其身上发现被虫子叮咬或被野兽抓咬过的痕迹,虽然不能肯定那被衣衫遮蔽的躯干上也一定没有,但若是被得病的动物袭击,大多数人的伤处都会留在四肢和面部。
再者说来,早在问诊当日,她便仔细询问过当时的苏沐禾:是否有离过府、去过一些偏远的地方,彼时苏沐禾虽然有些支吾,但眼下这答案也不难猜到。那日桑麻街行凶应当是和沅舟第一次当街发作,很有可能也是她病愈之后第一次出府,在此之前,她很可能根本没什么离开苏府的机会,更不要说离城去更偏远的地方了。而苏府中的情况秦九叶也亲眼见了,只怕连只虫都不常见到。
所以综上可知,和沅舟因被野物咬伤染病的可能性非常低。更何况,她还从未听说过什么野物的叮咬能让人产生一种近乎回光返照般的神奇效果。
那么究竟是什么呢?令和沅舟变成如今这副模样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是某种毒花毒草吗?还是有人将病气过给了她?可若是疫病,为何城中除了和沅舟和嫌疑病患李樵,再寻不见第三个病患的线索?是时候未到吗?还是一切当真只是巧合……
秦九叶一边冥思苦想,一边抓着自己的头发。
果然居挂牌前,她曾同自己的师父走访过不少染疫的村子,她对疫病的发展与传播并非一无所知,可眼下的情况却不是她熟悉的任何一种。
她将自己亲眼所见和曾在医书中读到过的怪病全部罗列了一遍,也几乎没有寻到同和沅舟症状完全相同的病征。
她感觉自己登上了一座从未有人踏足过的孤岛,岛的形状与全貌都隐匿在大雾之中,而她的破船已经搁浅,返航已经没有生路,只能硬着头皮前进探寻。
深吸一口气,秦九叶将密密麻麻的笔录团成一团扔到一旁,又在案上铺开一张白纸。
从前师父教过她,问诊看病不能只将精神头集中在“病”这一个字上,要仔细去观察病患的生活环境、了解病患平日里打交道的人、询问病患最近做过的事,从这些旁枝末节去推断,往往能够得到和主干最接近的答案。
一个模模糊糊的词从脑海中一闪而过,秦九叶猛地从椅子上坐了起来。
药方。
为何她会突然想到这个词?因为今日在苏府问话那郭仁贵的时候,他曾随口抱怨过一句话:老爷对老夫人从来是最上心的,总将问诊和药方的事挂在嘴上……
和沅舟没有入口过不洁之物、也未曾到访过山野之地,那唯一的变数,是否就是那些曾经送入她口中的所谓药方了呢?
可药就是药。即使是药三分毒,也不会将一个人变成那副半人半鬼的样子才对。
药方,究竟是什么药方……
秦九叶的思绪像是突然被打开了一个缺口,意识开始不受控制地向一个方向奔涌而去。她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她之所以在眼下回想起郭仁贵所说的“药方”,是因为今天并非是她第一次听人提起这两个字。
药方本是行医问诊时经常打交道的东西,但人们口头说起的时候往往习惯用“方子”而不是“药方”这样正规的说法。
秦九叶闭目细细回想,很快便想到了这一切的开端。她飞快蘸了些墨,提笔在那张新铺好的白纸正中划下一道竖线。
随后她在竖线的左侧写下了“药”这个字,又在竖线右边写下一个“人”字。
她第一次听说所谓的“药方”是在红雉坊后街、许秋迟的马车中。当时对方虽用道听途说的语气说起那方外观元漱清可能身怀秘药,但从之后的种种来看,此人同整件事的纠缠绝对比想象中还要深些,或许比现在积极查案的邱陵陷得更深也说不准。
只是不知邱家兄弟之间是否知己知彼,两个人对这“药”的态度又是否一致。
秦九叶思罢,抬手在右手边写下了许秋迟的名字,随即又调转笔尖来到左手边,在那个“药”字下写上了“箱子”二字。
虽然只是听闻“药方”两字而从未亲眼所见,但从当日宝蜃楼那一场混乱来看,至少元漱清的箱子里应当确实曾经存在过一份药方的。而这份药方,要么已经随着那起混乱流入江湖之中,要么便是……
秦九叶再蘸墨、再落笔,又在“人”那一栏的下面写下“李樵”两个字,又在与之对应的右边写下“宝蜃楼”三个字。
如果清平道上的血案和宝蜃楼中的混乱背后是同一件事,那么另一个人应当也逃不开干系。
当初在清平道,李樵显然也是奔着元漱清那箱子里的东西去的。只是彼时他同宝蜃楼中那些闻风而动的“猎手”没什么分别,只是为了解除他体内那不知名的沉毒选择铤而走险。
他很可能已经做过无数类似的尝试,只不过这一回,因为那箱子里的东西太过不同以往,他在清平道上遭遇了前所未见的强敌,最终落到她手中。如果没有之后的事,他们之间很可能会这样相安无事下去,并在三月期满之后分道扬镳、各自在完全不同的世界生活下去。
但擎羊集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秦九叶看出了那日宝蜃楼里的混乱事出有因,但她毕竟不是江湖中人,能够解读的信息十分有限。但李樵不一样,他定是发现了什么,所以才会冒着暴露自己的风险回到宝蜃楼中去。
他说他回到了宝蜃楼,而楼中那神秘公子逼他服下了某种东西,使得他那夜突然发作、却又一夜之间重伤痊愈。如果他说的前半段属实,那神秘公子此举一定也有其目的,而这个目的同其身份和来历势必勾连紧密。她不认为李樵既然曾落入过对方手中、会当真对此人一无所知。她更愿意相信:出于某种原因,李樵并没有将实情尽数告知于她。
这一点她先前便有所察觉,可她却并没有追问。因为她以人心揣测他当时经历的事情便可知,他定是没有其他选择才会暂时同她这个村野郎中拴在一条绳上,而她对江湖中的人和事向来敬而远之。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她到底还是没能逃得开。
躲得过清平道、躲得过宝蜃楼、她最终没能躲过苏家这一遭。
秦九叶再次落笔,在那“药”的一栏中写下“苏家”二字,又在旁边“人”那一栏落下和沅舟的名字。
从和沅舟所表现出的症状来看,她实在很像是病程发展到了死胡同中的李樵。可除此之外,她并找不出任何直接证据证明这一切。而凭她对李樵其人的了解,她也有理由相信,李樵并不认识和沅舟,在因她介入苏家一案前同苏家也并无瓜葛。
所以苏家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和沅舟的病究竟只是一种巧合,还是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已在整个九皋悄悄扩散开来,而不论是和沅舟还是李樵都还只是开始?
桌前的油灯晃了晃,秦九叶眉头紧蹙、捏紧了手中的笔杆。
如果说,这三件事根本就是同一回事,至少出自同一手笔,那隐藏在这一切的背后之人究竟是谁?是那宝蜃楼中的神秘公子吗?
但这又有些矛盾,若是对方已经手持这药方,又何必费劲去抢宝蜃楼中的东西呢?
还是说他让李樵服下的东西同元漱清箱子里的药方并不是同一样东西?那苏家和沅舟服下的又是什么?
思绪一团混乱,蘸饱了墨的笔滴下墨来,在纸面上留下一个黑点,秦九叶叹口气、手腕微动,在那“人”字栏下画了一只王八。
尽管现在她并不知道这只千年王八究竟是谁,不过她可以肯定此人若非有些权势,便是在江湖中有些地位,且极善于忍耐布局,否则不可能屏息潜伏这么久,一点行迹也没有显露过。
落下的墨迹晕开来,秦九叶盯着那个黑点,心突地一跳。
或许,还有一个人。
秦九叶的笔尖悬停在“人”字栏下,却又迟迟不能落笔。
她记得那日她从宝蜃楼离开的时候,分明在桑麻街遇到了纵马疾驰的邱陵。
彼时她以为对方是在督办命案,但现在回想他并未在现场停留,而是往她来时蛩尾巷子的方向而去。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当时他也是在赶往宝蜃楼。
为什么?为什么一个已经兴办了数年都与官府相安无事的江湖集会,能让新上任的督护拍马赶去?就仿佛他知晓那集会上即将发生的混乱,所以才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不止如此,若是她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她候在苏府偏门等候入府问诊的时候,那些江湖郎中们也曾议论过,苏家悬赏问诊一事也是由邱陵从中协助的。
奉命走马上任,回到九皋后督办命案,顺藤摸瓜揪出苏家秘事……他卷入这一切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合理,但似乎就是因为一切都太过合理,反而令她生出些奇怪的感觉来。为何早不回、晚不回,偏偏要在此时回城?为何不是白家、不是刘家偏偏是苏家出事?仿佛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将他在合适的时间送回了九皋,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将那推动事件的巨石一步步滚去某个方向。
犹豫许久,她就着已有些干涸的墨汁在纸面上落下“邱陵”二字。
苏家背后究竟是谁?平南将军的一纸调令真的只是巧合吗?邱家长子离开都城的这些年,书院读书、昆墟习武、行伍卖命、归入平南,当真只是为了日后用军功换得个一官半职吗?大好仕途不往都城走,为何要回九皋呢?
轻轻搁笔,秦九叶盯着纸上那几个名字陷入沉思。
她毕竟只是个郎中,并非查案能手,或许对她来说,接近这一切真相的最好办法便是搞清楚和沅舟身上的怪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眼下她手上有两个病例可供她研究琢磨,其一是和沅舟,其二是李樵。而后者是否同和沅舟殊途同归还不得而知,她只能猜测:他之所以没有迅速恶化成和沅舟的样子,可能是因为先前他体内的那种毒。
以毒攻毒的案例她不是没有见识过,可多数普通人的身体并承受不住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治病方法。但江湖中人就不好说了。她曾见过痴炼长生不老药身中丹砂之毒的道观仙座、吐血十余年还留有一口气在,也曾见过经脉寸断的武林高手服下剧毒后力战三百回合的奇景。
只不过,这些人的下场无一例外都是“惨死”二字。
是以江湖中的怪事有很多,但归根结底也逃不过“生老病死”这道永恒的命题。
人无金刚不坏之身,不过是大限未至罢了。那李樵的期限又在哪里呢?
想到这里,秦九叶突然便觉得心底某个角落像被什么东西刺了一般的难受。
她察觉到了自己的情绪,但却对其背后的真实原因生出一股没来由的怯意。
或许是因为她隐隐知晓,和沅舟的病只怕是很难治好了。如果是这样,那李樵的病是否也……
当初他们刚聚在听风堂的时候,那少年曾状似无意地问过她一句话:阿姊可有治不好的病?
现在回想,他那时是否已经有所预感,那一瞬间的沉默便是来源于此。
而她厚着脸皮在他面前自称一声大掌柜,最后若连自己的伙计都救不了,又还能承诺给别人什么呢?
先前已经平复下去的某种情绪又翻涌了起来,秦九叶下意识拿起一旁的茶壶准备再倒一杯浓茶,却发现茶壶已空。
就在此时,一阵敲门声蓦地响起。
咚咚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7章 抽丝剥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