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秘方 > 第171章 沉默黎明

秘方 第171章 沉默黎明

作者:八条看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20 20:52:54 来源:文学城

许秋迟觉得,他几乎把未来一年要走的路在这一夜间走完了。

天就要亮了,但整座荒岛仍笼罩在黑云之下,太阳不知何时才能透出光亮来。

浸满泥水的鞋靴令他的脚步越来越沉重,他早已辨不清东南西北,只摸着一侧石壁、一路向水声大的方向而去,待到终于看到些许灯火的时候,浑身上下也已经湿透了。

各门派的船只安静泊在湖湾中,同他登岛时似乎没什么不同,唯一的诡异之处便是那些船眼下都空空如也,甲板上不见一个弟子,除了船头船尾晃荡的油灯,再看不见半点有人活动的痕迹。

人都去了哪里?莫非……

许秋迟面色一变,急忙转身想要回到身后那丛乱草之中。

然而一切为时已晚,一道冰冷的声音在荒凉的湖畔响起,就落在他身后不远处。

“来者何人?为何孤身一人在此游荡?”

这里本就是荒岛,今夜又是江湖集会,他别说只是孤身一人在这晃来晃去,就是多带几人在这里一起练功做法也没什么不妥。

但此刻情况显然不同寻常。

许秋迟故作头痛地晃了晃,大着舌头开口道。

“在下乃是寒烛师太在俗家时的故友,登岛前多饮了几杯、醉倒在地,醒来才发现迷了路,若非遇见几位兄台,真不知如何是好,还请两位为我指条明路……”

他笃定岸边那些空船绝不会在此时冒出个寒烛师太来,有意捡了这江湖中最捉摸不透又不好招惹的门派作幌子,只求对方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他离开。

但他显然不熟悉天下第一庄弟子做事的习惯,也低估了今夜形势的严峻程度。

“玄金门?”沾了麻油的火把在眼前一晃而过,那穿着天下第一庄弟子衣衫的高个子冷声道,“寒烛师太三十年前便已遁入空门,那时你人又在何处?”

高个子语毕,一旁的矮个子也眯起眼来。

“玄金门今日登岛者统共不过九人,九人中并未有你,你究竟是谁?”

喝问声混在雨中,许秋迟搓了搓手,下意识便要解下腰间钱袋,方才有所动作,只觉眼前一花,两柄利刃已经架在他面前。

他僵在那里,向来灵巧的嘴有些排不上用场,只讪笑道。

“刀剑无眼啊各位,在下只是个手无寸铁的闲散少爷,你们犯不着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吧……”

那高个子仍是一副毫无表情的样子,青箬下露出的那双眼睛却令人毛骨悚然。

他们是这个江湖中没有名字的凶器利刃,人骨磨刀、鲜血浸润,没有几分真本事便活不到现在。在他们眼中,那些初出茅庐的所谓江湖新俊们,不过只是一群没出过栏的鸡罢了,失去了门派的庇护根本毫无威慑力。

而眼前这个……就连没长毛的秃鸡都算不上。

手中长刀拧转,明晃晃的刀尖在雨中一步步逼近。

“今夜有贼人进犯,庄主有令,遇可疑之人一律杀无赦。”

许秋迟有些笑不出了,他不露声色地退开半步。

“天下第一庄行事何时变得如此轻率鲁莽?你们可有想过我既敢登岛,绝不会是孤身前来。”

手持尖刀的高个子但笑不语,一旁的矮个子则故作张望一番后悠悠开口道。

“今夜风大雨大,你那位同行之人想必是迷了路。你的尸体只怕要等到天明才会被人发现,今夜登岛者不计其数,能杀人的刀剑有百千,又有谁能知晓此刻发生的事呢……”

“二少爷可让奴婢好找。”

那矮个子的声音戛然而止,半晌才回过头去。

嶙峋石崖之上不知何时立了个撑着油伞的绿色身影,在雨幕中静若湖边绿柳。

额头上的冷汗早已同雨水混做一团,许秋迟的声音中有种如释重负过后的虚弱。

“怎地才来?”

柳裁梧并未看那落汤鸡少爷,开口时声音不似往常柔和,而是多了几分冷意。

“我来接我家少爷登船,二位可否让路?”

高个子没动,手中长刀却缓缓转向那女子。

风声水声削弱了他的听觉判断,但也不可否认来人至少有些脚上功夫,细瞧对方衣着作大户人家女婢装扮,那张脸看起来已不年轻,却生得颇有风情,瞧了让人心痒痒。

官家子弟身旁的貌美武婢,这样的组合他再熟悉不过了。只是主子尚且自身难保,一个奴才又有何立场在这里叫嚣?

高个子心下冷笑,径直开口道。

“你是哪个营出来的?看样子已离庄有些年头了,你陪富家少爷吟花赏月惯了,自然不知晓现在庄中已今非昔比,我便让你见识一番如何?”

他话未说完,人已原地暴起,直奔那绿衣女子而去,一道雷光划过天际、短暂映亮他手中尖刀,待光亮消失,对方却已不在原处。

绿衣女子不知何时已站在那浑身湿透的少爷身前,手中油伞稳如巨树伞盖,声音中最后一丝情绪也被抽离。

“我来接我家少爷登船,二位可否让路?”

她一字不差地又重复了一遍之前的话,被雨水打湿的面孔上有种诡异的麻木感。

但在逞凶之人的眼里,只躲闪、不出手便是一种“示弱”。而他们是被训练出来的恶狼豺狗,猎物越是奔逃,他们越是会纠缠不休。

“身法倒是不错,就是不知伺候人的功夫如何?”

高个子轻佻言毕,矮个子也已按捺不住,目光缓缓从女子纤长的脖颈滑到那不堪一握的细腰上。这样一具美丽的身体,就算沾上一点血污、或是失去几根手指,也仍然是令人感兴趣的。

柳裁梧安静审视着那些令人作呕的目光,双眼深处有什么东西即将翻涌而出。

天下第一庄中弟子也分许多种。有些虽早早出了庄,却始终不得主人青睐,辗转数人之手后,心性早已扭曲,寻得机会便会虐杀弱小,做出多么邪恶之事都不足为奇。他们知晓自己卑贱的人生注定没有出头之日了,但因为手中握有刀剑,一旦有了机会,便会不计一切后果地去踩踏那些更难出头之人。

只是今夜,他们似乎弄错了自己的位置。

油伞一转、瞬间到了许秋迟手中,柳裁梧低声叹道。

“狄墨这些年真是越发没有品味了,什么歪瓜裂枣也敢放出来丢人现眼。”

她的声音转瞬间被湖岸涛声吞没,巨大的湖浪在她身后升起,四散的水雾裹着那团绿色身影顷刻间逼近了那握着刀剑的两人。

她的手纤长而素净,手中明明并没有握着刀剑,却有刀剑出鞘时才有的寒意,对上刀刃不退反攻、迅捷如蛇,兼有灵巧与狠毒,从下而上、迅速钻入人的袖中。

巨浪落下的一刻,高个子突然猛地一颤。

那是五根冰冷粗糙的手指依次落在他皮肤上的战栗感,无论如何也躲闪不开。

下一刻,一股可怕的力度穿透他的皮肉递进他的骨头里,只听咔嚓一声脆响,折断的腕骨在皮下狠狠凸起,然而那股可怕的力度并没有因此消散,他的皮肤像熟透的果皮般绷裂开来,闪着亮光的粘稠血珠爆出,犹如雨洗朱花,邪恶而令人胆寒。

迟来的惨叫声划破雨夜,转瞬间又被潮湿粘稠的空气稀释,归于一片死寂。

哐当一声脆响,高个子手中刀剑已应声落地。

破空声在身后响起,女子头也不回,冷硬粗糙的手指转瞬间已掐上矮个子脆弱的脖子,手指一压、手腕一沉,那人便似被抽了筋的泥鳅般瘫坐在泥水之中。

“婢子年轻的时候做惯了粗活,手劲大了些。两位不会怪我吧?”

因疼痛恐惧而颤抖的两名男子抬起头来,望向女子的眼神像是在看八只手、三个脑袋的怪物。

“今夜风大雨大,两位迷了路、不慎失足,所幸只是摔断了手。”柳裁梧说到此处恰到好处地顿了顿,露出一个没有温度的笑来,“若是不小心摔死了,尸身可要天明才会有人发现呢……”

“柳管事。”从方才开始便一直沉默的少爷突然开口,声音因淋了雨而有些颤抖,语气却很平静,“今夜着实令人疲累,还是早些回府吧。”

被唤醒杀意在那双眼睛中再次沉睡,柳裁梧缓缓收了手,微曲的小指轻轻抬起,谨慎梳理好耳边碎发。

“二少爷说得是,婢子这便带您离开。”

两名杀手在黑暗中沉默着,雨水迷了他们的眼睛,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女子带人扬长而去。

片刻后,矮个子终于撑着刀站起身来,被羞辱过后的火气令他想要提刀去追,可高个子的声音随即响起。

“你若想死,可别拉上我。”

“可是庄主若是知道了……”

“知道什么?”高个子捂着断手站起身来,竖起耳朵听着四周的动静,“我们奉命从东边沿湖岸巡视至此,其间并未发现可疑之人。难道不是吗?”

矮个子闻言没有反驳、算是默认了这种说法,他低头望向高个子那只伤势可怖的手,眼底的不甘和疑虑却并未消散。

“江湖上何时出了一个惯使龙虎爪的高手?为何先前未曾听闻过?”

“龙虎爪?我看你是去那太傅府上待得太久瞎了眼。她腕力过人、掌间能定乾坤,却有意遮掩功法路数。她根本不是习龙虎爪出身的,她修得是掌法。”

“你是说……?”矮个子经对方这一番提点,显然想起了什么,但转念又觉得自己所想有些荒谬,“可那落砂门前首座早在二十多年前便已归隐不知所踪了,就连洗珠掌法也未能流入庄中,你定是看走眼了。”

“她是谁不重要。你只需知道,莫说你我二人,就算将今夜岛上巡视的庚字营弟子都叫过来,只怕也不是她的对手。”

矮个子瑟缩片刻,末了抖落裤腿子上的泥水,狠狠啐了一口。

“什么落砂门的首座,如今也不过是个委身于人、听凭差遣的奴婢。她同我们,也没什么分别。”

不止是她,如今这整个江湖中人不都是如此?

什么新秀首徒、一门之主、武学大宗,到最后不还是要困在这拥挤浑浊池水中动弹不得,就连翻一翻身体都做不到?

在这一潭死水的江湖中,谁人都逃不过相同的命运。

****** ****** ******

黎明前夕,琼壶岛上肆虐的风雨渐渐止歇,乌云缓缓散去。

晴雨之间形成了一条界限,此刻那条界限正缓慢移动着,光渐渐重回这片大地,隐没于黑暗中的万物纷纷开始有了轮廓。

一整夜雨水浇透了荒岛东南边的石崖,将那些灰白色的石头洗得发黑发亮,此刻以那石崖为分界,崖上与崖下分别静立着百千来人,好似这荒岛上伫立的一片石碑林,一边是那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天下第一庄弟子们,另一边则是一众江湖门派。他们一方面朝湖水,一方面朝山崖,两两相对之处升起一道细烟。那是手指粗细的计时香燃烧的痕迹,远看好似老天甩下的一道墨痕,将这黎明一分为二。

所有人都沉默着,老家伙们站在最前方,既没有向前半步,也没有退缩过分毫,身后是那些神情彷徨的年轻人们。

那些年轻弟子远不如自家师父沉得住气,一个个耷拉着脑袋、眼神却不停瞥向前方,一副踧踖不安的样子。

他们已一动不动地站了半个多时辰,手脚板得难受,心下也煎熬得厉害,不知第多少次暗骂那盗刀贼的可恶,平白连累他们这些无辜之人也要接受搜查、像是成了罪人。他们有心抱怨宣泄,可这黎明前的一刻实在太过安静,对于那些耳力过人的习武者来说,哪怕是一句低声呢喃也能听得真真切切。

那些一字排开的庄中弟子依旧沉默微笑着,像是全然瞧不见他们的焦虑、听不见他们的腹诽,化身墓室中陪葬守陵的泥俑,没有进犯者时就连眼睛也不会眨一下,可一旦有人胆敢闯向前便会顷刻间化身杀人的魔鬼。

令人难耐的压抑情绪越积越重,在那计时香断下第五截香灰的时候,凌霄派弟子中终于有人忍受不住,向前一步便要开口说些求和询问的话,却听自家师父狠狠咳嗽一声。

追云已年愈八十、须发尽白,平日里甚少开口,逢人便只笑呵呵地点点头,再看不出当年一人一剑踏上凤尾坡,连杀那圣羽教七十九人的样子。可从方才开始他就好似变了个人,杀气藏在他苍白的须发间,虽只一声咳嗽却似有雷霆万钧之势,当场便将那弟子吓得缩了回去。

七八步开外负手而立的寒烛师太薄唇紧抿、闻声不由得望向正东,远处渐渐亮起的地平线令她想起多年前北上论剑的那个黎明。她身后已有二三名年轻弟子不堪这肃杀气氛、开始在风中摇摇晃晃起来,她并未回头,手中铁杖抬起、又重重落在地上,那几个弟子当即一个机灵站直了些。

不远处盘着佛珠的空音瞥见这一幕咧嘴笑了。那笑不再是平日里那安静和气的笑,而是笑出了声,如雷声滚滚、震得人耳鼓发颤。当初他与伏虎夜闯溟山梅林石阵时便是这么笑的。

百步开外的天魁门伏虎天师掏了掏耳朵,显然也被勾起了些许回忆,挑眉看向斜前方那向来沉默寡言的溟山道人。

溟山道人头上的帻巾已彻底被风雨打湿,歪歪斜斜倒向一边,他面无表情地抬手拧了拧上面的水,随即又恢复了负手而立的站姿。他身后那一众弟子见状,也纷纷沉默着效仿。

混着汗水的雨水隐入雨雾之中,泛起一种若有似无的复杂气味。

那是江湖本来的气味。

江湖不是非黑即白的地界,多数人既不无辜,也算不上恶贯满盈。既入江湖,便是斩断世俗规矩的束缚,生死不过谈笑间,恩怨杯酒便可释怀。谁也未曾料到,这浑浊的江湖水有一日竟会变成一片血海。

而这一切的开端,就是那本谁也未曾亲眼见过的《安道兵谱》。

习武之人追求武学的至高境界本无可厚非,但通往绝妙之境的途径本该有千万条,别有用心者却将其化作金子打成的独木桥,使得他们为自身**驱使,一步步在血腥狭窄的道路上愈行愈远。

兵谱兵谱,不过点墨落于纸间而已,连一把未开锋的剑、锈成废铁的刀都比不上,竟能要了那么多人的命。

说到底,杀人的并非刀剑,而是人心。

此时此刻,琼壶岛南岸山崖后,一本发黄的旧书册正被飞快送往船屋。

书册内页是最廉价的小皮纸,蓝靛纸做封,从正中被摊开来,一把匕首将它钉在一张文盘上。文盘举在一名山庄弟子手中,弟子脚下急急踏过湿漉漉的甲板,甲板通向今夜琼壶岛最安静的一间船屋。

这是天下第一庄庄主的船,三日前便已停在此处,船上前前后后加起来不过十数人,却抵得过半壁江湖。

垂着厚重帘幕的船屋中隐隐传来压抑的咳嗽声,那山庄弟子闻声连忙垂下头去,直至咳嗽声停止,又谨慎地侯了片刻,这才轻声通禀道。

“庄主,小的有要事禀报。”

昏暗的船屋安静片刻,三层垂地帘幕被人掀起,一张面无表情年轻脸孔探出头来,仔细确认了一下他的身份和手中的东西,这才退开来些、让他走入室内。

三口冒着热气的特制铜炉架在炭火上,船屋中水汽弥漫,狄墨便在那水雾中抬起头来,毫无情感的眼睛布满血丝,像是两颗生出裂纹的石球,缓慢转动一番后停在他脸上,似乎在辨认他究竟是哪个。

身为一个乙字营并不出众的弟子,对方认不出自己实在太正常了。

“见过庄主。”他双手捧着文盘行了全礼,随后小心抬起头说道,“小的是上月才升晋乙字营的,庄主当初选拔人手来这次赏剑大会的时候,特意将我从营中调了出来……”

“庄主的时间很宝贵,你最好真有要事禀报。”

一直站在帘幕旁的年轻弟子突然开口,声音中有种不难察觉的警告意味。

那是甲字营的弟子,虽然不是最经常跟在庄主身边的那三个,但也绝非他可以僭越的存在。

无妨,他还很年轻,他有的是时间等待机会“露脸”。

想到此处,他将抬起来的头又垂了下去。

“鬼水帮帮主王尨的徒弟方才暗中寻来,称上月曾在他师父房中发现一半未来得及焚毁的密信,拼凑后发现正是与那公子琰有关的消息。言及公子琰此次会亲临这九皋城,要鬼水帮协助疏通城外水路,想来是有什么动作,为撤离而做准备。他今夜在开锋大典上听得庄主提点、有所警醒,便来知会一二。”他一边汇报,一边将压在文盘下的书信先呈了过去,“他不敢亲自前来,只托我将这封密信转交给庄主,言及自家师父上了年岁,这些年越发固执。许是因为早年曾受过那孙琰恩惠,所以才会一时糊涂,他不忍师父再受蒙蔽,也是为挽救门派于水火中,这才……”

他话还没说完,突然便被一阵沙哑的笑声打断了。

狄墨的身影在水雾中轻轻晃着,连带着笑声也变得飘忽起来,其间夹杂着些许气喘的声音,听起来像是一把漏风的唢呐发出的声音。

这么多年过去了,背叛者仍是那套说辞。说的人没有厌倦,听的人都要厌倦了。

“东西放下吧。若无其他事,便出去吧。”

狄墨说完这一句,便缓缓闭上了眼睛,似是再不想多说一句话。

公子琰的消息难道不是大事吗?怎么同他想得不太一样?

跪在地上的年轻弟子一时间没有动作,额间渗出的汗却出卖了他忐忑。但他很快便调整好了自己,献上了自己举了一路的东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事要请庄主定夺。庄主说过,做戏要做全套,小的方才便带人登了他们的船,作势搜寻了一番,本来也并未打算耽搁太久,谁知竟真的发现了些东西。”

狄墨的目光在那文盘上摊开的书册上一晃而过。

“这是什么?”

“回禀庄主,这是唐啸当年亲笔所著的文书,请庄主过目。”

船室内陷入一阵短暂的安静。

他很是忐忑地等了片刻,那只手终于拿起了那本被钉穿的书册。

狄墨的手指灵活地在那书页间翻着。他曾经每日同各式文书打交道,和刀剑相比,他本来更熟悉这些东西。

排印这册子的书贩子很是狡猾,封面上写得是郁州一带最常见的杂史名,翻开来后前几页也确实是地方志的记述,然而到了第十页便突然变了内容,不仔细翻看绝不会发现。

跪在地上的年轻弟子难掩心中那份小小的自得。为了彰显自己做事妥帖到位,他特意将那内容最不堪的一页摊开来。

锋利的匕首穿透书页,在那些早已干涸的墨迹上留下一道伤痕、刺穿了一个人的名字。

“李青刀?”

“正是。”上位者终于发声,他偷瞄一眼对方神情,连忙一股脑地接了下去,“听闻这唐啸当年对李青刀多有吹捧,恨不能将其推上九霄之巅。这些江湖老贼明面上不敢与庄主唱反调,私下却藏了这些禁录,想来同那青刀也是一丘之貉,日后得了机会定是要反的……”

薄薄一本册子迅速被翻到了底,狄墨蓦地抬起头来。

“为何只有半册?”

年轻弟子难掩错愕,显然没有料到这个问题,有些彷徨地答道。

“小的搜查时只得半册,想着即便只有一半,应当也能证明其心叵测,便第一时间来秉明庄主。都怪小的心急,庄主若要追究,小的这便叫人拿去烧了,当着那些人的面烧,这样一来他们便不敢藏着剩下的那些了……”

四周的空气似乎又静了几分。

静得他能听到狄墨的手在那被戳破的书页上轻柔抚过的声音,下一刻,在他耳边响起的话却带着一种透骨的寒意。

“唐啸的错从来不在他对李青刀的评价,而在他当年不明真相便肆意散播谣言。你的错不在心急,而在自作主张。我不喜欢自作主张的人,更不喜欢手伸得太长的人。”狄墨的视线从他那张寡淡的脸移到了他那高举过头顶的手上,“不过凡胎肉身、又非刀剑,伸长一寸可是要被砍掉的。”

咚的一声响,他的头重重叩在了地上,声音也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小的、小的知错了!求庄主饶过小的这一回,小的绝不再犯……”

他口口声声认着错,实则却根本不知道错在何处。

他不明白那书册到底有什么玄机古怪,为何庄主明明在那开锋大典上已将“李青刀”三个字打入万劫不复之地,此刻又为何要做出这副姿态来?

他想不明白除了求饶,他还能做什么。

不知过了多久,狄墨终于轻轻抬了抬手指,不远处的甲字营弟子撩起帘幕,地上的身影不敢耽搁,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狄墨的轻捻指间那张薄薄的纸张,犹豫了片刻才翻过那一页。

写着李青刀三个字页面的背面,绘着一张有些潦草的写意画,依稀是个女子堕珥遗簪、抱刀酣眠于怪石后,脚边散着几只酒坛,身后是群山层云。

唐啸文墨出众,唯独这丹青实在登不得台面,若无那几只酒坛,便是说这画得是寒烛师太,旁人或许也不会生疑。

狄墨的嘴角颤了颤。

他已经太久不笑,早已忘了笑是何感觉。

而那女子平生最喜欢的事便是痛快大笑。他至今还能记得她的笑声,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那张面孔的模样了。

她本就是极难用笔墨去描摹的人。

她应当已化作一团雨、一阵风、一道光,再无任何形状能够束缚她,也再没有任何人的思念与执着能够将她留住。

然而他寻不到她,她却不曾放过他。

就像这江湖上沉默的黎明,每天准时为他续上影子,将他的阴暗从身体里抽出、展露无遗。

“庄主,鬼水帮的事可需要跟进?小的可带人亲自前往九皋城截杀孙琰,但凭庄主吩咐。”

许是因为他许久没有开口说话,又或许是因为他面上神情,那向来懂得察言观色的甲字营弟子终于忍不住开口请命。

狄墨收回在纸张间流连的目光,抬手将那本已经残破的册子贴身收好,随后开口道。

“城中我已有安排。再过一刻钟,便逐一放那些人离开吧。”说完这一句他顿了顿,随即恹恹道,“将那鬼水帮来告密的人留下,送去湖里喂鱼。”

他是如此厌恶痛恨那些背叛者,不是因为他也曾遭人背叛,而是因为那些人的存在令他想起了那个从赤诚变得卑劣的自己。

狄墨话一出口,那向来沉稳的甲字营弟子不由得颤了颤。

同那乙字营的蠢货不同,他向来是很知分寸的,庄主没有开口明示前,他大都会保持沉默。

但不久前庄主在浩然洞天与影使似是起了争执,之后还让人狠狠责罚了对方,他便嗅到了些苗头和机会,心里头开始泛起痒痒,话说出口后才觉不妥,背后瞬间已渗出一层冷汗来。

那厢狄墨已将目光转向一旁水雾中的红莲。

“朱覆雪那边如何?”

“按照庄主的吩咐,调开了些许人手,放那甲十三上了落砂门的船。就是不知朱覆雪是否已经察觉……”

“她觉察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甲十三一定会杀她,这便足够了。”狄墨的声音中有种遮掩不住的疲倦,但那双眼睛却越发黑亮了,“颜色再鲜艳、结子再饱满,熟透却放着不采,日子久了最终不过是要烂在池子里。”

年轻弟子俯首。

“庄主英明。”

狄墨兀自起身,径直穿过那船屋后门狭窄的走道,一步步走向安放在船尾的那只巨大木笼。

他停在那木笼上唯一的小窗前,随后凑近些,声音轻柔地问道。

“外面雨停了,风也小了许多。舍衣宗师可愿陪我出去走走?”

晨曦苍白的光透过只有巴掌大的气窗透进木笼,映亮了一头乱蓬蓬的银发,那银发的主人反应似乎很是迟缓,过了片刻才抬起头来,银发下、两只干瘪的眼睛上赫然横着一道扭曲丑陋的疤痕。

许久,一道沙哑麻木的声音才在木笼中响起。

“你要放我出去?”

“我要带你去见一个人。”狄墨的视线在对方那双残缺的眼睛上一扫而过,意味深长地继续说道,“一个你想见很久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