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八佛诞日,又称浴佛节,清宫规定,每岁佛诞日,恭迎坤宁宫朝祭神,供于佛堂飨殿。
天未亮,春桃就进来侍候我梳妆,我身上懒懒的:“昨儿不是说辰时祭神?现在不过丑时中,这么急着叫我起来做什么?”
春桃笑道:“今年不比往年,万岁爷为求雨,以主法僧身份亲率三十四名太监和尚,恭迎佛像。故而辰时祭神,卯时太后亲率嫔妃要在大佛堂外排班而立,等候圣驾恭迎佛像入佛堂。”
一听乾隆亲迎佛像,连太后都要在大佛堂外排班而立,我哪敢耽搁?匆匆起身梳妆,草草用了几口斋饭,到大佛堂时,恰见怡嫔乘舆缓缓而来,我心里感慨,身份越低越不敢来迟。
又过了十余分钟,见愉妃乘舆而来,我忙迎过去,愉妃下了舆,她悄悄拉着我说:“本宫见你这些日子跟着太后抄佛经,一会儿皇上恭迎佛像,有很多唱赞,你细细听些,保管太后再让你唱颂,不会说你像念经了。”一想到太后罚我抄佛经,我心里就堵得慌,不但罚我抄,还罚我给她唱诵,总责我唱得不好,像念经似的,可我本来就是念经。
卯时初刻,太后仪仗方至。因皇后、嘉妃有孕,乾隆准其可不参加祭神。
又站了约半个时辰,远远听见众僧同声唱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我抬起头,见二引礼僧执引磬,二执事僧托香,乾隆身穿僧袍居后,众僧随行,恭迎佛像,徐徐而来。
佛像引至大殿中,乾隆上香、展具、顶礼三拜,众僧一起唱赞“等稽首皈依大觉尊,无上能仁,观见从生受苦辛。下兜率天宫,皇宫降迹,雪岭修因。鹊巢顶,三层垒,六年苦行。若人皈依大觉尊,不堕沉沦。”我正听得津津有味之时,忽听得大殿内钟鼓齐鸣,乾隆将佛像安座金盆中,然后上香、展具、向佛顶礼三拜,众僧同念《沐浴真言》三称“南无香云盖菩萨”,然后唱赞:“菩萨下云中,指天指地尊雄。九龙吐水沐慈容,万法得正中。”
乾隆闻磬声顶礼三拜,恭说颂词。大众同唱:"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再唱:"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这两首我都抄过,初唱为《佛宝赞》再唱则是《赞佛偈》。
唱毕众僧开始绕佛,边绕佛,边称念:"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绕佛后,回归本位,先念《回向文》:"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然后唱《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浴佛法会功德圆满,引磬声起,大众齐唱:"浴佛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众僧唱毕,退居两班,乾隆则入偏殿更衣,换了朝服出来,太后方率领我们走进大殿。
进了大殿,抬起头见佛、菩萨、关帝像前悬于神幔,设黄瓷池,注红蜜,和以净水。
先是乾隆拈香、行礼三毕后,接着太后拈香行礼,身后众妃嫔齐行礼,拈香完毕后,起身,有执事僧以柳枝蘸净水向乾隆、太后及众嫔妃身上点了点,仪式方结束。
乾隆过来向太后行礼,伺候太后先上了乘舆,太后仪仗远去后,娴贵妃、纯贵妃纷纷取出帕子上前替乾隆擦汗,乾隆边召唤执帕太监,边挥手示意嫔妃等退下。
因我比旁人来的早,先是站了半日功夫,后来又磕头行礼,本就有些累,愉妃又叮嘱我细听经文,更觉得累了,听乾隆命我们都散了,我忙蹲身告退,回身去长街上寻我的仪仗,刚寻到舆旁,还没等我登舆,听李玉声音:“万岁爷有旨,宣令嫔侍驾。”
刚刚吩咐我们退下时,也没说命我留下。这会儿大呼小叫,怕别人听不见似的。春桃忙又扶着我转回来,远远看着娴贵妃等人鱼贯退出,我蹲身行礼,娴贵妃看了我一眼冷笑道:“往年皇上都与众妃同过佛诞日,看来今年要独与令嫔过了。”
纯贵妃微微笑了笑,低声道:“姐姐怎么这么想不开,往年的旧事还提它做什么?这两年为她变的规矩还少吗?昔日众嫔妃雨露均沾,宫内得子者数人,而今她独拔头筹,可惜呀!今儿恰好佛诞日,莫不是皇上独独留下她,想去求求送子观音。”边说边掩袖浅笑,直到看娴贵妃涨红了脸面,默默上舆走了。她才忙住了口,顾不得奚落我,匆匆登舆走了。
我叹了一口气,往年雨露均沾,得子者数人,可如今皇后与嘉妃先后得子!纯贵妃这次可是打鱼不成,反伤了网。她得罪我不要紧,可是娴贵妃可不是善主儿,册封贵妃之时,因一应典仪纯贵妃都排到了娴贵妃之前,娴贵妃就颇有微辞,没少在太后、皇后面前抱怨。这次纯贵妃虽是无心之语,却正好触到娴贵妃的痛处,怕是宿怨更深了。
身后乾隆的声音问道:“你不过来见驾,在这里叹什么气?”
我忙转回身,见乾隆徐步走过来,我笑着行礼,乾隆叹了一口气:“纯贵妃这是打玉瓶伤了老鼠,你自己不生气,倒替别人瞎担心。”
乾隆的意思我是玉瓶,娴贵妃是老鼠?可是又一想哪个傻子才用玉瓶伤老鼠。
乾隆一面扶我起身,一面从怀里取出只香囊:“她们说什么你就当耳旁风便是,不必记在心上!”边说边将香囊塞进我手里。
我还以为里面装了什么好东西,急急打开一看,竟是些煮熟的黄豆,我闻了闻,豆香四溢,我从里面拣出几颗:“臣妾牙不好,多吃不得。”想把剩下的豆子连同香囊还给乾隆。
乾隆笑着问我:“去年佛诞日朕去了万寿寺进香,没在宫里,难道你那儿没收到内务府发的五香黄豆?”
我想了想:“倒是恍惚记得,不过我素来嫌豆子硬不能多吃,就赏给春桃她们吃了。”
乾隆叹了一口气:“糊涂,你在宫外这些年,难道没听过民间有舍豆结缘的习俗?”
我在宫外多少年?没来几天就入宫了,哪知道清朝民间的习俗,而且在江南时我又足不出户。
可是这话我也不敢跟乾隆说。只能装成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佛诞日发豆子是舍豆结缘,臣妾那时候不懂事儿,还以为是家里给孩子发豆子吃。”
乾隆无奈把我揽进怀里:“在宫里你不是还以为发豆子是用来吃的,这时候你就懂事儿了!佛诞日有舍豆结缘之说,俗语云‘有缘千里来相会’这些豆子你戴在身上就好,这是朕与你的缘份,就是牙好,也不用多吃。”
我边收好香囊,边问乾隆:“皇上不是让臣妾等都散了吗?怎么又想起留下臣妾了。”
乾隆笑道:“你做事素来慢吞吞,朕以为虽得吩咐,你也会留在后面,可朕擦汗的功夫,你就没影了。”
我笑道:“臣妾早起只吃了几口素斋,这会儿早就饿了。”
乾隆笑道:“朕早该想到,只有想起吃的、玩的你腿脚才快。走,陪朕去拜拜送子观音,然后去放生,回来朕陪你用晚膳。”
想起纯贵妃刚刚说的话,我顿了一下:“难道皇上也以为臣妾需拜了送子观音才能怀上龙胎?”
乾隆愣了一下,把我揽进怀里:“别听那些人乱嚼舌根,朕之所以让你陪着朕,就是想跟你多待一会儿,年年朕都来观音殿上香,去年是李玉陪着朕,难道他也能怀上?”
陪着乾隆从观音殿出来,迎面见长春宫首领太监王禄疾步跑来,说皇后娘娘要生了。
乾隆闻言喜出望外,回身吩咐李玉送我回宫。胡世杰命备辇,乾隆道:“今儿佛诞日,朕不乘辇,替皇后祈祈福。”说完疾步走了。
皇后终于要生了,觉得别人生孩子,刚刚听说有喜,没几日就生了。可皇后怀胎十月竟仿佛十年之久。即是皇后要生,我岂能回宫,也跟着徒步向长春宫走去。
刚至长春宫宫门,太后带着娴贵妃闻迅也急急赶了过来。
长春宫殿外给乾隆预备一把洋漆椅子,乾隆却手扶梧桐树静静站着,听到身后脚步声,过来给太后见礼,太后问道:“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