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梦魇回响 > 第21章 第 21 章

梦魇回响 第21章 第 21 章

作者:言朝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1 07:52:35 来源:文学城

电话那端传来一声叹息。

李司净都能想象到许制片为难的表情。

那样的表情,那样的叹息。

他在写出《箱子》初版剧本后递给许制片时出现过,也在他知道第一个接拍《箱子》导演出意外时出现过。

过了许久,许制片才出声说道:

“司净,拍摄《箱子》是你的愿望,我也很想支持你的梦想。只不过这个圈子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陈莱森说的事情,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而且,《箱子》只是一部电影,剧本是你写的、拍摄每一个场景都由你决定,哪怕这个男主角并不符合你的心意,最后拍出来的也只是一部电影。”

“我拿这部电影赚点钱,你拿这部电影实现梦想,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许制片的声音诚恳,说得李司净开始自我怀疑。

怀疑自己是不是产生了幻觉,怀疑陈莱森究竟有没有跟他说过那些话。

“可是陈莱森……”

“既然警察已经在查他了,他有没有害过那些导演,就让警察去查吧。”

许制片声音忧愁,听起来确实不知道意外背后有人搞鬼。

“《箱子》先停工。”

他说,“你也休息休息,我会再劝劝投资方。”

《箱子》被叫停,剧组很快就结算了工资,暂停了所有拍摄计划。

道具服装存放在了仓库,大部分文件资料该归档移交就归档移交。

于是,李司净从选角导演那里,收到了一大堆简历。

经过粗略挑选后的简历,打印成摞;还没来得及查看的简历,仍是躺在邮箱里等待阅读。

作为《箱子》停工的临别礼物,实在是过于厚重,需要很多时间才能看完。

幸好,他现在多得是时间。

李司净一份一份的翻看纸质简历,新人演员附上的二寸照片,已经足够看出他们优秀的外表。

有些人履历留白,似乎对《箱子》没有太多期望,所以没什么可说。

有些人将简历写得满满当当,甚至贴心的附上了不少艺术照,方便剧组对比一下有没有适合的角色。

有些人会写参与过网络剧、短视频的拍摄,饰演了一些作品的角色,看起来有一定的演艺经验。

有些人更是直接,写自己父亲长期投资电影项目,母亲主演电影拿过众多奖项,家族成员名声卓越,自己为了摆脱星二代的刻板印象,特地匿名前来一试,详情不便告知,但可面谈。

李司净被这种浮夸的简历,逗得笑出声。

如果真有剧组缺这样的人脉,完全可以跟星二代约一面,探听虚实,抓抓救命稻草。

可惜,李司净不想再要一个带资进组的男主角了,更不会挑选这些不知民间疾苦的大少爷。

毕竟,《箱子》男主角林荫,要的并不是一眼出挑的英俊,也不是养尊处优的家世。

他颓然、拘谨内向、不爱说话,一眼看去,甚至有些死气沉沉,对一切都漫不关心,对一切充满迷茫。

这也是为什么,陈莱森根本演不了林荫。

因为陈莱森永远掩盖不住由内至外的傲慢与肤浅,目的明确的将自己当成主角要求世界围着他旋转。

和林荫的人物性格截然相反。

李司净遗憾的一份一份翻着简历,挑了几份放在一旁。

又去找邮箱里的未读邮件,随手点了几个,他竟然见到了一份非常特别的简历——

特别的空白。

照片位置一片空白、履历经验一片空白。

演戏经验更是只有一句:参演A大影视学院原创话剧《我思故我在》。

除此之外,留了一个联系方式,再无其他。

没写完就发来了?

李司净也是A大毕业,对于同校学弟还算包容。

而且,他读书的时候,对学校里的话剧很感兴趣。

年轻人搞的东西,比规矩森严的商业剧团,少了许多专业,多了几分趣味,他有空就会去看看。

李司净也有一两年没回校了,对这部《我思故我在》的话剧毫无印象。

他随手在网上搜了搜,只见到零散的宣传,没什么有用的信息。

即便如此,这份简历无论如何也会给收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为,它的投递人叫做:独孤深。

中国人对于复姓有着独特的偏好。

这份简历没有照片,没有诚意,倒是别出心裁的突显出“独孤深”三个字,给李司净留下了深刻印象。

要不是《箱子》停工,他确实会给这样一个人试镜机会。

就为了看看“独孤深”到底长什么模样,纯粹好奇的问一问他:

既然简历什么都不写,又为什么要投过来?

正想着,李司净的电话震动起来。

是一个陌生电话。

对方客客气气:

“李先生,您缺资金吗?需要贷款吗?”

李司净皱着眉,很烦这些推销电话,但他现在确实缺钱。

“缺,我没房没车,你们能给贷到五百万吗?”

对方听了,立刻说道:“五百万还是有些夸张了,但是您如果没有别的贷款,信誉良好的话,贷出来二十万甚至三十万,都可以商量……”

李司净直接挂了。

二三十万,实在是太少。

现有的演员开支,光是纪怜珊一个人的片酬都要两百三十万,还是许制片跟纪怜珊公司谈人情,捞来的友情支援。

就算他后续的林荫、李襄,全部启用新人,前期的开支也不会低于五百万。

更不用说后期配乐、电影剪辑、特效制作。

李司净是个学导演的,只会运镜、试听、创作,还没来得及学画饼。

他甚至都有点羡慕陈莱森的自负骄傲了。

他自己的电影,都不敢肯定一句市场反馈、票房预测,偏偏陈莱森张口就是“未来二十年无可逾越的电影奇迹”。

害得他怀疑许制片能给他拉来投资,全靠红底黄字高亮PPT,把陈莱森给骗住了,才会迫不及待深信不疑的掏钱创造奇迹。

李司净胡思乱想,随手翻看简历,消灭未读消息。

谁知道这些贷款电话,就像是集中知道他缺钱似的,没过一会儿,又打了过来。

“李导,你最近是不是缺资金?”

李司净话都没说,直接挂断,点击拉黑。

缺,非常缺。

但是这种零散贷款,实在是浪费他的沟通时间。

倒不如安安静静,把简历先看一遍,给《箱子》复工准备好男主角、男配角,等许制片的消息。

他越是期望安静,手机越不给他安静。

陌生电话契而不舍,一个接一个的震动吵闹。

李司净一个都没接,挂了三次,直接开启静音模式。

邮件里选了几个看着还行的新人,打印出了简历,挑三拣四的选了又选,暂时解决了邮箱的未读简历,仍是没把独孤深的简历给打出来。

有这么一个名字的人,这辈子已经受到够多的期待了。

也就不需要从他这儿获得期待了。

李司净整理好简历,不多不少,林荫的试镜演员也有二十来个。

他看着时间还早,准备继续扫描外公的日记,书房门就被敲响了。

“净净。”

他爸扬声说道,“小万说找你有急事,你接一下电话。他打了好几通你都没接。”

“哦。”

李司净没想到万年找他会有事,拿出手机,发现未接的电话多到爆炸。

除了拉黑的网贷号码,还有万年、场务、统筹……

幸好他们深知李司净的静音习惯,打开软件就能见到他们言简意赅,在消息里写清楚了要说的事情。

唯独万年吵吵闹闹。

万年:李哥!为什么不接电话!你又去哪儿了不带我?

万年:珊珊姐说你电话打不通,她有急事儿,纪怜珊啊!

万年:怎么能让我们的女主演等这么久,太不应该了!去哪儿也该记得带上我,我好提醒你接电话啊!

感叹号看得李司净眼睛疼。

他翻了翻未接,果然发现了纪怜珊的通话记录,直接回拨。

“珊珊姐,什么事?”

“《箱子》因为投资方撤资,暂停拍摄了是吗?”

纪怜珊开门见山。

李司净心里一紧,“是的,如果你是要解约或者……”

纪怜珊焦急的否认:“不是的!李导,你缺资金吗?我想投资!”

李司净看了看手机,确定这个号码是纪怜珊的。

怎么跟网贷说话似的,只是换了一个人。

李司净很冷静。

哪怕他希望许制片成功劝说投资方,也不会坑害自己欣赏的女演员。

他非常认可纪怜珊的演技,更认可纪怜珊对《箱子》的好意,不得不认真的解释道:

“珊珊姐,你现在投资《箱子》,很可能血本无归。如果你喜欢这个电影,能够继续饰演小玉,我已经很感谢了。”

“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

纪怜珊似乎没想到他会这么说,竟然率真的开始谈钱。

“我先投资三千万,让《箱子》按照之前的规划,继续拍。我找有经验的制片稍微算过,他说按照《箱子》现在的开销,前期怎么也要两千万。因为我不太清楚后续去李家村,是怎么一个拍摄情况,所以已经联系了公司,叫他们再走走流程,看看后期能不能追加点儿投资。”

她语气兴奋,打定了主意。

“李导,我真的非常期待《箱子》的诞生,甚至在拿到剧本的时候,我就等着它上映,想象过观众们的反应。这个项目如果只是因为钱的问题,就这么暂停了,我这辈子都不会甘心的。”

李司净跟纪怜珊除了讨论角色,没什么额外的交流。

她作为成名多年的女演员,有代言、有广告、有宣传得忙,还能兢兢业业抽出时间和陈莱森对戏、试镜,李司净已经很感谢了。

想不到,她会这么看重《箱子》。

“你不怕吗?”

李司净很冷静,“陈莱森进去了,《箱子》一直没有太平过,你不觉得可怕吗?”

“他这个人渣进去了,我为什么要怕?

纪怜珊语气高亢,带着大仇得报似的快意。

“不管他是进医院,还是进局子,都是他做坏事的报应。如果这报应是《箱子》带来的,我怎么可能觉得可怕?我应该感谢《箱子》慧眼如炬的干掉了这种垃圾,它为民除害,更值得我投资了。”

她明面上瞧不上陈莱森,丝毫没有成年人应有的虚与委蛇,甚至发出爽朗的笑声。

“那你呢?李导。你从拍泥石流纪录片开始,就一直被这些邪门的话题缠身,每一部作品都没有平静过。你不怕吗?”

“怕。”

李司净的害怕,绝不会是对作品本身的恐惧,而是对自然规则的敬畏。

“正因为我怕,我才明白自己拍摄它们的意义。你说如果《箱子》无法拍摄出来会不甘心,倒是抢了我要说的话。”

“《箱子》不商业、也没有绝对能够回本的保证,无论结果、无论多久,只要我活着,都会把它给完整拍出来,因为它是我的愿望。”

《箱子》对他至关重要,他却理解《箱子》对任何人的可有可无。

他说:“珊珊姐,你已经不需要用一部电影来证明自己,也不需要《箱子》来实现电影梦了。”

“我是女主角啊,我是小玉啊,你怎么能说我不需要《箱子》呢?”

纪怜珊似乎听出了他的沮丧,语气更为尖锐。

“你之前邀请我的时候,说你看过我所有的作品,就应该知道我演过很多女主角,都是空有主角的头衔,漂亮凄凉的等着男人来拯救。”

“你知道吗?在满眼都是等着英雄救美、身世凄惨、自甘堕落的女性角色里,你带来的小玉,是多么的吸引我。”

纪怜珊笑着说:“那一刻,我好像觉得——”

“我解脱了,终于不用等着男人来救了,我会救我自己,我会拯救曾经的每一个我。”

大多数女演员在电影里的角色定位,都十分统一。

漂亮、柔弱。

她们的使命,是浇灌男主角急需成长的爱情,或是给男主角一个无怨无悔的家庭。

这样的女性更有市场,更能被观众接纳。

因为现实里的女人往往如此,所以拍摄的电影就要求她们在荧幕上刻板如一。

可小玉不一样。

李司净听着纪怜珊的讲述,脑海里浮现出的是一个大约最不受男人欢迎的女性。

她冷漠旁观林荫的困境,她甚至嘲笑林荫的迷茫。

作为《箱子》的女主角,她看透每一个人的每一个目的,历经了背叛,孤独淡然的迎接属于自己的结局。

小玉的使命,造成了林荫的成长、挣扎、痛苦。

她的存在只是为了自己。

纪怜珊兴奋的和李司净讨论,“小玉冷漠得像个标准的坏女人,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救下更多的人。”

“我看网上说,《箱子》是你外公留下的故事,那他的故事里,小玉是谁?”

她直白的询问,倒让李司净一愣。

《箱子》确实脱胎于外公写在日记上的过往,唯独小玉并没有在日记出现过。

他如实说道:“小玉的原型,来自我外公写的一个短篇小说《守山玉》。”

那是外公发表在文学报刊上的短篇小说。

不同于他平时的散文、民俗研究,是一篇浪漫诡谲的短篇小说。

小说写了一个女子,从小被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先生教字、母亲教织、父亲教理,生得貌美又聪慧,连村口算命的都说她能嫁得高枝,一生富贵。

终于,在算命先生掐出来的吉时吉日,全村敲锣打鼓,闹得响动喜庆,只为了送她出嫁。

山里群鸟闻声飞舞,村里人都来送行。

她捧着村里传承了百年的“嫁妆”,走进了村民送亲的喜轿,在鞭炮鸣响的欢庆祝贺里,沉入深不见底的寒潭。

一个村落献女求雨的故事,写得荒诞又讽刺。

养得再好的女子又如何?

最终也是要锣鼓送嫁、死于寒潭,去圆满别人的期盼与未来。

李司净简单复述道:

“后来,大雨倾盆,村里先是为了求雨成功狂喜,很快陷入了暴雨不停的恐惧。村子心心念念‘嫁’出去一个女人,心心念念求来的雨,裹挟着山上的碎石泥沙,冲毁了农田,冲垮了房屋,冲散了摆满牌位的祠堂。”

“村里人死光了,再也没有人认得那块砸死村长的石头,正是新娘出嫁捧在怀里的嫁妆——”

“一块晶莹如玉的石头,上面朱笔阴刻,落着石头的名字:守山玉。”

“所以,小玉是那个死去的新娘吗?”

纪怜珊好奇的问道:“她终于报复了愚昧的村民,所以《箱子》里的她,才会冷漠的看着村里人争夺和吵闹……”

“不。”

李司净打断了她,“小玉是那块石头,是寄托了所有新娘死前恐惧与绝望的守山玉。”

外公为愚昧的民俗信仰,创作了一篇关于石头的小说。

李司净为这块石头,创作了一部电影的角色。

赋予她名字,赋予她人格。

赋予她如那块石头一般,击溃愚昧的轰轰烈烈。

她不需要男人拯救,她会自己出手。

《守山玉》等完结了发番外。

我写了,我替外公写了[猫爪]

元旦了,不用上班,真开心,祝大家元旦快乐![三花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 2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