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孟良媛又怎么了 > 第3章 且看来日方长

孟良媛又怎么了 第3章 且看来日方长

作者:多撒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8 00:40:27 来源:文学城

翌日清早。

怡兰小心翼翼的隔着屏风先喊,喊几声听到孟初似乎醒了,有翻身的动静,这才绕过屏风,把帷帐、床帐的都系起来。

醒的时候孟初还是懵的,瞧窗外的天色,也就刚蒙蒙亮。

“什么时辰了?”

“寅时了,主子,您今早得去拜见皇子妃呢。”

那也不用那么早吧,孟初实在困的没力气说话,就看着怡兰、香兰两个人忙得团团转,漱口、净面、梳发,这个过程中她的手还在玉兰那修指甲呢。

怕时辰来不及便没有染蔻丹,用一种淡粉色的软膏把整只手敷上,又拿了棉布裹了一层,孟初琢磨了一下,和手膜一个意思。

香兰给她修着眉,“主子的眉形可真好看,细细弯弯的,都不用怎么修呢。”

怡兰搭话:“头发也好,这么长都没分叉,乌黑乌黑的。”

她两接着你一句我一句的,把孟初上上下下夸了个遍,要不是孟初理智尚存,估计真以为自己是个什么绝世美女了。

在孟初的强烈建议下,怡兰不得不放弃了自己想梳的凌云髻,梳了个简单的双平髻,这个发髻连簪子也戴不了几个,但孟初看着铜镜里的自己却满意极了,一看就是很“无害”。

孟初的眼睛虽然大,但并不是杏眼,眼形中圆而眼尾微翘,看人未语三分笑,肌肤白皙,虽然骨架小,却不是一眼看上去就觉得瘦弱,而是感觉她肤白盈润。

她梳妆台上的首饰不多,还是从家里带到宫里,又带到这的,但一件件都很有巧思。

她娘是宁愿她少几件,也不愿意光为了面子好看,打一些样式老旧的金银首饰充场面的,不如把钱多花在工艺费上,贵精不贵多。

怡兰挑出一对银蝶镶蓝宝石钗,虽然一眼就看出那镶在蝴蝶眼睛上的蓝宝石是边角料打磨的,也就绿豆大小,但钗做工却并不粗糙。

她想着自家主子如今连六皇子都没见到,低调些也不是坏处,索性把这对钗给孟初戴上,又给她发额中间簪上华胜,原本不过平平的发髻和首饰搭配起来,效果竟然让人眼目一新。

“怡兰你手可真巧。”

“奴婢之前跟宫里的嬷嬷学过不少日子呢。”原本是想给宫里的嫔妃当梳头宫女的,可惜她掏不出银子,又没那个运道,最后在寿康宫一位太妃那待了三年。

太妃逝世后,她又没个干娘或交好的人帮衬,只能回到内务府重新分差事,怡兰实在不想再这么苦熬下去,便花了银子派给了秀女,这才侍候了孟初,怡兰想想这两个月,可见人自有她的运道。

香兰把昨日针线房嬷嬷送来的一套窈蓝色底的琵琶袖裙裾捧来,上面用更深一些的群青色绣了银边的忍冬纹,等把衣服换好,怡兰一看,竟然已经到了卯时。

“主子,早膳是只能等回来再用了,第一天去给皇子妃请安,总要提前些。”

孟初忍了又忍,还是问出口:“以后日日便要这个点去吗?”

怡兰不知该怎么回,虽然宫中因无皇后去了妃嫔日日请安的规矩,皇子妃们也上行下效没有要求过侧妃们请安时间,可日日去自然最好,只是看孟初这样也不像能坚持的。

要说三四日去一趟吧,又怕传出去不好听。

香兰毕竟在府里日子久,便不像怡兰因为初来乍到而束手束脚,她眼神一动,笑道:“主子放心,咱们皇子妃仁慈,日日为太后礼佛奉孝呢,从不让良媛侍妾们日日请安的。”

不知是不是孟初多心,总觉得香兰话中似乎藏着什么,不好言说。

大早上没睡足便被喊起来,又折腾那么久,肚子里还空空如也,走出房门的时候,孟初只觉得脚下跟使不上劲一样。

香兰知道府里院子的路,正好和守夜的怡兰换班,跟着孟初去请安,她心想早知道该让主子吃些糕点垫垫,也是她们头一遭,做事不够周全。

直到快走到了曲梧院,孟初可能是饿过劲了,反而精神许多,院门有位婢女已经在候着了,一看到孟初便知道是昨日进府的孟良媛。

“奴婢见过孟良媛。”

孟初叫起她,让香兰塞了个荷包过去,这本就是第一次见面给赏钱的不成文规矩,婢女便笑着收下了,之后她身为皇子妃院里的婢女,可就轻易不好再接其他人的赏了。

她给孟初带路到了正堂,“奴婢还要到门口处候着呢,您进去吃吃糕点,喝喝茶。”

一路上孟初只看路,没有张望两边,从脚程算这院子可比她的院子大多了,直到了正堂门口,才抬头往前一看,正堂上方悬着登平嘉世这四字牌匾,再跨过门槛往里走两步,才发现已经有两个人比她更早等着了。

这两人面对面,坐在靠门的位置上,孟初一进来,便见她两对视一眼,一起起身屈膝行礼:“婢妾见过孟良媛。”

“快起。”孟初一听这自称便知是府里的侍妾了,“不知两位妹妹如何称呼?”

话说出口的时候孟初还有些不习惯,这两位年长她些,但位份不同,按这里的规矩自然不以年龄论起。

“婢妾姓许,也是刚侍候殿下不到三月。”先说话的许侍妾面容姣好,她一身桂红色束裙,外罩一件芙蓉色夹衫,头上簪钗齐全,右手腕还戴一支嵌珊瑚石的银镯子。

孟初心中感叹,果然受不受宠,只看穿衣打扮便心里有数了。

另一位则低调多了,看上去二十五六的年纪,在孟初前世自然是正风华正茂,但六皇子如今似乎也才不到弱冠之年,想来应该是从前侍候的宫女收用的。

五官不过淡淡,但脸上带笑时却自有一番温柔,身上衣服的颜色略显老气,但料子看上去倒是不俗,“婢妾姓春。”

互相见过一番,孟初坐在了正榻右手下第二个位置,昨日香兰与她大概说过,府上有两个侍妾,和加上她算三个良媛。

坐下后她就专心致志的捧着茶发呆,没再出声,倒是余光扫到许侍妾往她这看了几眼,孟初只当她是好奇罢了。

.

为孟初带路的婢女走后自然没有还去门口,她今早就是为了这个第一次请安的孟良媛才在那候着罢了,谁没事去院门口喝西北风。

她打了个哈欠,准备回屋里打盆冷水精神精神,墙边的连翘朝她招招手,“栀子,快来。”

栀子走过去瞅瞅她,“你定是有事要问到我了。”

连翘瞧瞧周围,小声问:“刚进府的这个孟良媛……”

话没问完就被打断了,“这话是你问还是哪位姐姐问?”

这话说的,连翘瞪她一眼:“我问这些做什么!……自然是紫藤支使我来。”

紫藤是皇子妃身边的陪嫁丫鬟,在府里也是有头有脸的,皇子妃深居简出,常常有事只让紫藤吩咐下去,又或是让身边的卢嬷嬷出面,至于来问孟良媛的事,栀子只一想便觉得,不会是皇子妃的意思,八成是紫藤自己的盘算。

心里想了一圈,栀子面上也没露出什么:“我身为奴婢的哪敢去打量良媛,但只远远一瞧,不论容貌,单只说姿态气度,便能压许侍妾三分。”

连翘一下子睁大了眼。

.

等孟初喝了半盏茶,另两位良媛才到,时辰已经差不多了,三人便只是简单通了下称呼。

陈良媛坐在她上首,两人对了下眼,都笑了一下,孟初催眠自己,就当是开学见新舍友了。

这时一个小丫鬟从正堂后绕出来,“皇子妃到。”

孟初跟着陈良媛与杜良媛起身,屈膝蹲下。

许侍妾和春侍妾则是双膝跪地,半坐在小腿上,自肩背到颈微沉。

“免礼,都坐吧。”

孟初坐回去,只觉一阵檀香从正榻处传过来,皇子妃这是早起便到小佛堂礼佛了吗?

六皇子妃着一身竖领对襟长衫,衣摆上绣着暗色的鸾凤展翼图,衣服上压着一串碧绿的珠子,右手无名指戴着一个红宝石嵌金戒指,发髻左右各簪一对牡丹金头双珠钗,正中则是一套银珠花树流云钿。

她眉微压,眼如冷月,脸上不着脂粉,唇色发白,她一眼就看到了孟初,语气倒是温和许多:“这位是府里新进的孟良媛,以后你们都是一个府里的姐妹,要有互顾之情,不得多生事端,坏了府里的风气。”

孟初上前行礼:“嫔妾谨记。”

“陈良媛和周良媛都是府里的老人了,你若有何不解,尽可以去寻她们。”

“是,劳烦两位姐姐。”

紫藤举着托盘到孟初面前,上面是一对银镀金的并蒂莲花钗,一对碧玉的镯子。

这便是皇子妃的赏了。

陈良媛和周良媛各送了一个银簪子做见面礼,样式中规中矩,但拿到手沉甸甸的,融了打成银锭子还能有好几个呢。

孟初一一谢过,又坐下听陈良媛和周良媛互相搭腔说了几句天越来越热了,皇子妃就淡淡的说让针线房预备着可以做夏装了。

她本以为跟开会一样还要几个来回,结果没一会儿皇子妃就让她们回去了,看其他人的面色,显然皇子妃平日就是如此。

许侍妾和春侍妾住一个院里,回去时正遇到许侍妾身边的夏荷拎着膳盒回来。

许侍妾原本就心里憋气,这下便直接骂出口:“不三不四的东西!主子不在便懒成这样,什么时辰了才回来,今日你便好好饿着!”

夏荷被骂的脸煞白,但也不敢在她面前掉眼泪,想说她是迟些拿等许侍妾回来便能吃到热的,却一个字也不敢为自己分辨,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春侍妾叹口气:“咱们刚从曲梧院回来,你又何必如此,传出去皇子妃那里,你又能得什么好?”

许侍妾死死地压着声音:“皇子妃?她眼里可没有咱们。”

后院里就她和春侍妾去给皇子妃请安最勤,但十次里有一次能得见就不错了,那还得是和周良媛她们遇见了。

良媛按规矩定的是四位,她万般筹划,不知撒了多少银子给曲梧院里那些丫头,就想着哪个能在皇子妃面前说得上话的提她一嘴,不想竟然直接来了一位孟良媛。

想也知道,这剩下的良媛之位,怎么也不会晋个侍妾上去了。

“我不甘心,如今她连殿下的面都没见到,且看来日方长。”

.

换下穿戴,只着一身素色单衣,屋内的檀香重新点了一支,东方氏挥退想上前伺候她卸耳环的紫藤。

“卢嬷嬷。”

卢嬷嬷长着一张长脸,眉毛稀疏,脸颊上有一颗大痣,本来不该在主子面前侍候,是当时的东方夫人说此痣有福相,这才从此身居心腹,东方氏被赐婚后,便是她一手调训下面的婢子们。

“主子,周良媛那,该是有消息了。”

屋里的檀香是这个月新进的,据说与皇安寺主持了悟大师讲经时的香相差无几,东方氏只是转头对香炉处微一蹙眉,紫藤立刻上前将香在香插里摁断。

“她既然不放心本宫,本宫便当不知道,不必留意了。”她起身将手里的佛珠丢在小榻上,和往常一样在这个时辰继续去小佛堂捡佛豆。

紫藤再三犹豫,还是道:“主子,孟良媛那里……”看到东方氏略一抬手,这就是不想听她多嘴的意思了,只好噤声不语。

卢嬷嬷将小榻上的佛珠收在檀木匣子里,让紫藤等东方氏出了小佛堂的时候奉上去,自己则是出了院门,在往前院方向的鹅卵石小道上招手来一位十三四岁的小太监。

“告诉你师父,膳房里的那条鲢鱼要单养在一个桶里,不要让其它鱼惊了它。”

小路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叮嘱膳房养鱼的小事,也用得着他师父?

不过他就是个带话的,没必要多嘴惹人嫌:“卢嬷嬷放心,奴才肯定一字不差。”

卢嬷嬷笑了:“咱们主子可等着吃小煎黄葡萄呢。”

什么黄葡萄,不就是鱼籽?小路子面上笑笑,脚下一溜烟的跑去找师父传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