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孟良媛又怎么了 > 第12章 谁放出来的?

孟良媛又怎么了 第12章 谁放出来的?

作者:多撒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8 00:40:27 来源:文学城

大概是晚上哭了一场,孟初睡得并不安稳,半夜突然醒来,睁眼的时候,床帐里黑蒙蒙的,她等视线适应了这种黑暗,才侧头看向身旁熟睡的人。

赵祈睡觉很安稳,双手合放在小腹上,孟初凑近他,只能听到和缓轻微的呼吸声。

她小声喊他两句:“赵祈,赵祈。”

他睡得很沉,孟初看着他的侧脸,指尖从他的额头,轻轻滑到鼻梁上,赵祈睡梦中似乎察觉到什么,微微动了下头,她指尖虚虚停着,等到没有动静了,才又点在了赵祁的唇珠上。

不知过了许久,她渐渐又有了睡意,打了个哈欠,进入梦乡了。

一夜好眠。

.

府外的马车已经停在了侧门,怡兰将出行的东西都提前送到车厢中,本是想轿子便好,还行事方便,但门房的人自得了消息是殿下亲自吩咐的,怎么也不肯只让配轿子。

“若是想去什么庙啊街啊,马车总比轿子好,还稳当。”

孟初今早还是没见到赵祈,他是自小就习惯了早起去上书房读书的人,她睡醒的时候,赵祈没准字都练完了。

匆匆用过早膳,孟初就迫不及待出府了,临走前还自己去柜子里把之前她爹娘送进府里的那盒银子给带上了。

马车里有一张小桌,桌子中是半固定的茶具,杯底正好和桌子上的楔印相合。

怡兰先将孟初扶上去,等她确认孟初坐好了,自己才在侧边坐下,吩咐马车帘子外的马夫能走了。

孟初先是撩起车窗的帘子悄悄看一眼,好奇地问:“不是说有侍卫跟着吗?”

怡兰往后一指,“有两个侍卫骑着马跟着呢。”

一开始只是偶尔听到从旁边路过的马蹄声,之后耳边嘈杂的声音越来越多,等马车再摇摇晃晃的走了一炷香的时间停下来时,周围已经能清晰听见叫卖声了。

东熙坊如两个拼接在一起的“回”字,能在这里开铺子的,后面都站着人呢。

这里马车进不去,连轿子也是要停的,两个侍卫下马等在马车旁,之后马夫自然会去买放马喂草的木牌子。

孟初还看了两个侍卫一眼,等转过头,竟然对他们长什么样还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只记得反正不丑。

本来怡兰还准备了幕离,孟初问了知道是为了防灰尘,而不是遮脸后,就没戴了,她实在不习惯眼前有层纱。

东熙坊她并不陌生,一个月总是会来两三次,不过别的姑娘来这是为了买,她则是为了和她娘一起瞧时兴的胭脂水粉和衣裙。

孟初自己倒是想过给她娘出些点子,但可惜她的脑回路和时人是不一样的,早两年不知怎么,京都竟然掀起了一阵女子裹脚的风潮来,当时东熙坊到处都是卖巴掌大的绣鞋。

这些绣鞋的鞋底和鞋面,都是用硬木做的里子,穿进去走几步路就得磨出血,说是这样穿个几年,脚便如莲瓣。

甚至因为这个说法,还有所谓的风流才子为这个鞋取了个雅称,叫“莲花仙”。

她娘当时进了一家铺子,只是拿着那双鞋看了看,就脸色发青的拉着她走了,回家后传信给自己铺子的掌柜,绝不许卖这些“莲花仙”。

当时还有掌柜再三劝她娘不要放过这生财之道,结果不到三月,朝廷便下了法令,凡是制作或售卖的商铺,一律罚税三年,且必须销毁该物,已经脚部畸形的女子,官宦女子不得入宫选秀,平民之女,则家中父兄需服三月徭役。

重律一出,“莲花仙”再无踪迹。

孟初今日出来本就不是为了逛什么,她是想见她爹娘一面,算算时间,她爹今天也不当值。

怡兰自六七岁被送进了宫,就再也没出来过,当时跟着孟初进府,也是一路都在轿子里,东熙坊这样的地方,她做梦都梦不出来。

但她没敢细看,眼睛还盯在孟初身上。

两个侍卫一点存在感没有,但无论她们是快是慢,都保持三四步的距离。

孟初带他们进了云起酒楼,此刻还不到用饭的时候,生意冷清,大堂里除了两三桌闲客,就只有东角台子上,一位戴着面纱拨弄琴弦的乐师了。

跑堂的跑来迎他们:“不知几位客官想用点什么?若是要用膳现在菜可不全,咱们大厨正热锅呢。”嘴里招呼的是几位客观,实际话只对着孟初说,他也不抬眼看她,怕冒犯了女客,只侧身露出半个笑脸来。

“要两间雅间,不要人在里伺候,先每间房上一壶泉上三仙,再配三盘点心,等稍后我们再点膳。”

一听要的茶是泉上三仙,跑堂的笑就更灿烂了,“您几位这边请。”

雅间在三楼,孟初让两位侍卫去另一间雅间里待着,但他们只是沉默着,脚步没动。

怡兰虽然觉得侍卫跟着才安全,但既然主子是这个安排,她只要让主子如愿便好,就劝他们:“主子在里间,隔壁就是你们,哪能出什么事?况且要在这待一个多时辰,主子还要在小榻上歇歇。”

他两对视一眼,没跟进去,但也没去另一间,只站在了门口守着。

怡兰还想再劝,孟初就没让了。

人家职责便是如此,万一因为她不想让人跟着,却为难他们被罚,又何必?

再说她是来见爹娘的,又不是见情郎,身正不怕影子斜,只是可惜了旁边雅间里的好茶。

等跑堂来给她们上茶点,怡兰就塞了点碎银子过去,“劳烦帮忙传个口信。”

本就是生意清冷的时候,给的碎银子又多,跑堂问清了地方和要传的话,喜笑颜开的请了半个时辰的假,传信去了。

.

孟武氏听陶姑姑说,云起酒楼的跑堂来传话,说是有姑娘要见她和孟大人的时候,只觉得莫名其妙。

“是不是找错人了?”

陶姑姑脸色复杂:“夫人,你说是不是老爷他……”

孟武氏“啪”的一拍桌子,“我且给那老货十个虎豹胆,就怕他怂!”

孟大人此时还在书房,手里捧着书,摇头晃脑的读呢,就听到陶姑姑来说孟武氏要见他。

再一看她脸上一副“哎呀老爷你怎么干出这种事”的神情,简直百思不得其解。

他手里的书也没放下,掸了掸衣袖就去了,他身形清瘦,脊背笔直,胡子留了一小缕长须,因在家里,只穿了一身舒适的竹青长袍。

孟大人一进屋,便笑唤:“夫人找余年何事?”孟大人名知少,字余年。

孟武氏本是怒意在心,一看他春风满面,眼神明亮,气一下就消了,什么“老货”的词,都想不起来了。

她倒不是觉得孟知少有什么外室,而是他们当初成婚后,一年时间里,孟武氏就被六七个姑娘找上门来,一问才知道,都是他曾做的善事,不是救了这个姑娘的爹,就是给银子帮那个姑娘赎了身。

好在那都是婚前的事了,那么多年孟武氏除了银钱上看他紧些,其他从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且孟知少对银钱并没有什么需求,月初给他五两银子,月末还能剩三两多,花出去的也是偶尔和同僚当值时买些饮子,又或是打赏了下人,

唯一一次在孟武氏眼皮子底下藏私房钱,还是为了给孟初生辰送一个自鸣钟——后来因为自鸣钟实在太贵,等他攒够生辰就过了,且那东西又是西洋来的新鲜玩意,他怕等等就没了,只好去跟孟武氏“自首”。

当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支些银子先把自鸣钟买了,但可惜等他拿着银子去的时候,东西早卖出去了。

孟武氏就问他:“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又救什么人了?”

孟大人先把她拍了桌子泛红的掌心捧手里,才叹道:“唉,夫人有火朝余年发便是,千万不要伤了自己的身子。”

“我自有夫人以后,已经悟道,知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早已不曾干涉了。”且他若做的善事多了,死后必当羽化成仙,之后夫人怎么办呢?他家初儿又如何?这娘俩可从来都是善缘不强求,有仇当场报的。

孟武氏自然不知道孟大人的奇葩思路,想着今日无事,干脆去云起酒楼一趟,不过她让孟大人在家不许去,万一是什么仙人跳,那不中了计了?

孟大人赞叹着说:“夫人果然聪颖,思虑周全。”

.

孟武氏带着陶姑姑到了三楼,一眼就看到那雅间门口站着的两个侍卫了。

陶姑姑一把拉住她,小声说:“夫人,要不咱们先撤吧,这也打不过啊。”

孟武氏顺着她的力退后一步,“走!”

还好此时小二端了菜上来,门一打开,坐在里面的孟初一眼看到了孟武氏。

“娘!”

孟武氏一愣,旁边陶姑姑拽着她的手:“是咱家小姐!”

怡兰和陶姑姑避在了屋外,不打扰她们团聚。

直到孟初把她拉进雅间里坐下,孟武氏还是懵的,等回过神就拧了她一下。

“说,怎么出得来的?”

孟武氏就拧了层外衣,孟初对她眨眨眼:“娘,你就不想我吗?”

她怎么能不想呢?十月怀胎生下来就在跟前养着,好不容易养大了,只是送进宫参加个选秀而已,一开始谁都没当回事,孟知少官微权小,孟初又是个行事不太规矩的,能老老实实回到家就烧高香了。

当时孟武氏做梦都是有人碰了下孟初的东西,孟初不管不顾闹起来的样子。

谁想等了一月又一月,却等来了孟初当了六皇子良媛的消息来。

相识的人家都来道喜,还有没交际的刻意送厚礼,孟武氏是笑在脸上,苦在心里。

良媛是什么?还不是要在皇子妃手下讨生活?

她耗尽心血的把女儿养大,从不是想让她一辈子低头弯腰,去攀附什么权贵的啊。

可木已成舟,再说多怕引起孟初心中意难平,反而害了她,就脸上硬撑着什么都没漏。

“想什么想,没你我耳根子不知道多清净,说吧,用什么由头让皇子妃放你出来的?”

她顿了下,看孟初眼神飘忽着,声音一下子就尖了:“你到底是谁放出来的?”

有人看的话,能留下爪印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谁放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