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眉中画之我凭破案惹桃花 > 第139章 第139章 遥夜沉沉

眉中画之我凭破案惹桃花 第139章 第139章 遥夜沉沉

作者:聆聆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8 06:39:54 来源:文学城

月仍未升起,天黑漆漆的。

夜风似也染了一点墨色,卷得一屋灯辉都暗了一暗。

黎慕白起身,把绢罩子安好在烛台上,又将“啪嗒啪嗒”晃不停的细竹青帘往上拢一些。

窗外,隐约可见花影树影堆叠,如浪涛般前仰后倒,哗然有声,鬼魅婆娑。

做下连环杀人案的“女鬼”,究竟会是谁?

她想起已遇害的竹影楼那个小倌阿弃来。

阿弃曾称道,他与左府的左嘉相互发过誓,绝不负对方。

而左嘉自进京赶考后,从未给阿弃传过只字片语。

若邢三所言为真,那么,左府的左嘉捎回家的书信又打哪里来?

赵曦澄提起一把银壶添茶,道:“王赟将此事传回,邢三与裘业不见得是在装幌子了!”

添完茶,银壶还剩了些水,搁下时摇荡出细细一线闷响,似要把人的脖颈给勒住。

她回身坐下,目光扣在他瘦削的肩,心里忽而没了底。

窗外的风起起落落,簌簌灌进。

蜡烛在绢罩子里安然无恙烧着,岿然不动照着一屋错综障掩的影,唯有他二人的衣袂被风绞得三分凌乱,七分迷惘。

有人把水搅浑,有人失足落水,有人作壁上观,有人混水摸鱼,有人却从井救人。

她要如何激浊扬清?她要如何彰善瘅恶?

赵曦澄的双肩,在她的凝视下,略略不自在轻轻一缩。

见杜轶捧来药,他忙压下咳嗽。

黎慕白头一低,看到案上只有一碗药。

杜轶用手语告知她,这是赵曦澄的药,她的病已痊愈,无需再吃药。

黎慕白攒着眉头,正要问一问赵曦澄的病情,赵曦澄已端起碗,不紧不慢喝着。

杜轶忙避开她投来的询问视线,摆上一碟蜜饯,请她服侍一下。

蜜饯是她惯常吃的那种,装在一只汝窑白瓷碟里,色泽鲜亮,气味香甜,用去了核的樱桃制成的,还雕了花,一看就是上品。

黎慕白没法儿,应诺下来。

杜轶收拾空药碗,掩门离去。

她用银签子挑了一颗蜜饯,递过去道:“杜轩与杜轶委实细心周到。”

赵曦澄接了,又拈起另一只银签子亦叉了一颗与她。

“他们打我小的时候就跟着我了,自然十分清楚我的习性。”赵曦澄停一停,放下银签子,“这么些年来,也就他们两个留在我身边最为长久了。”

黎慕白微微怔愣。

这是他头一回主动向她提起杜轩杜轶。

两人窗下对坐,落在案上的半片烛光濡了些漏来的夜色,昏黄昏黄的,像汇拢了旧年的雾。

赵曦澄的眸底亦像敛了几缕雾,有些朦胧。

“我母亲故去后,庆阳姑姑就把我接到了公主府,随后,便将他们两个指给了我。”

“在公主府那段时日,姑姑教我剑术。他们不但陪我练剑,还监督我练剑。”

赵曦澄看了看窗外头,黎慕白亦随他望去。

月初初爬上,却豁了一块。

墨天被冲淡少许,可以瞧出花木后矗立着一道警惕的身影。

是杜轶在默默值守。

她可以轻易猜知,曾经多少个日多少个夜,杜轶和杜轩,便是这般默默守在赵曦澄身后的。

而打她进了凉王府后,赵曦澄又将杜轩放在了她这处。

入夜后,风里的灼热渐渐消退,此时,更是化作畅畅惠风绵绵拂来,撩乱了她鬓角的碎发。

她抿了抿发丝,偏回头。

只见一丝月华流转在他腮上,温和而柔软的意味,使他嘴角往上提了提。

“他们只不过比我大个三四岁而已,但在督促我练剑上,比姑姑还要严厉。那时,也不知怎的,我谁都不怕,居然就怕他们两个。”

她蓦地睁圆了眼,想不到他居然也有怕人的时候,嗫嚅着问道:“那现今还有怕——”

下半截话在他踅来的视线里,登时折戟沉沙。

他睇她片晌,低低道:“如今亦有怕的人。”不容她再问,一霎转过谈锋,“他们兄弟俩现在年岁已不小了,我曾提出要给他们成家,他们却是死活不同意。”

她一下愕然,随口问道:“是不是他们有了心仪之人,却被你乱点鸳鸯谱了?又或是——”

他蹙了蹙眉,横她一眼。

她忙咽下后面的话,道:“我乱猜的,乱猜的。杜轩杜轶很是尽忠尽责,不成家,许是放心不下。”

旋即,她明白过来,心猛沉——杜轩杜轶应亦是心忧江山眉妩图的异常。

他眸色略略一暗,道:“他兄弟二人对我如此忠心,实则,我连他们的身世、来历等,俱不清楚。”

见她一脸诧异,他苦笑道:“我曾问过姑姑,姑姑只告知我他们绝不会背叛我。落后我又去问过他们兄弟二人,他们说早已忘了幼年之事,只记得他们跟着我是来报恩的。”

“报恩?”

“是,不过我自是不信,但查也查不出。更何况,他二人对我的确是披肝挂胆,落后我也就丢开了。”他叹了叹,“我也不知自己有过何恩惠于他们,倒是深谢他们护我良久。”

她颔首道:“他二人,委实赤诚一片。”

又看到他低垂的眉间凝着一点黯然,不由脱口安慰:“古语云‘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抑或是你曾经无意中的一个举动,于他们而言却是天大的恩情,然后被他们铭记于心。所以,他们才会有此一说罢。”

说着,她自己心底动了一动,对于之前百思不解的一个疑点,猛地若有所悟。

若有所悟后,却是一阵巨大的茫然。

她盯向他。

他正在吃茶,右侧的肩膀掩在灯影里,有一种失血后的孱弱与灰败。

她手一抖,不顾被带翻的茶盏,几步跨到他身后,一把掣褪他的衣领。

赵曦澄一慌,忙要去捉她的手。

“别动!”她拍开他伸来的手,揿住他左侧的肩,瞪着他,“这伤口最近是否裂开过?”

他果真未再动,沉默半晌,点了点下颌。

她继续问:“为何会裂开?”

他不语,倏地扣住她的手,却不敢太用力,只不轻不重把她往旁边拨了拨。

她恐牵扯到他的伤口,不再上前,只看着他。

窗子里正浮着那枚短了一大痕的月,薄霜的月光将他笼得一身萧疏。

她倏觉心酸,心底是说不出的芜杂,固执再问:“伤口为何会裂开?”

一字,一字,轻,慢,如飘忽的风要寻觅一个落处,令赵曦澄不觉转首。

淡月纱灯,把她的影拽得瘦瘦斜斜。

他的心亦被拽了一下,生生别过头,道:“是那日去义庄前被你撞了一下。你也看到了,伤口愈合得很快,再过几日便无妨了。”

他不容她再问,起身道:“夜已深,姝儿那处,辛苦你多照看下。”

又恐她胡想,再道:“姝儿她打小就爱闹腾,也曾有一次突然变得今日这般安静,那是端王妃娘娘薨逝时。此次······她受的打击约莫很重。案子上的事,我会——”

“案子我已有了大概眉目。姝儿她——我心里早拿她当亲姊妹了。明日,我打算去承烟寺。”

言罢,她也不等他答应与否,一径出了屋子。

比及赵曦澄出去送她时,却见她正在廊下与杜轶说着话。

她瞅到他走来,便朝他挥手作别。

游廊两旁满是模糊不清的密荫,巨浪一般,刹那就把她给湮没了。

杜轶前来向他禀告——她适才是在叮嘱值守之事。

赵曦澄让杜轶跟上去送一送,自己则扶着廊柱站定。

目尽处,有残灯几点,乌压压的檐角挑着一荒缺月,永隔尘寰。

然则,娑婆无量苦,谁又能跳得出这尘寰得自在?

更阑,风未定,花已眠,窗畔人不寐。

黎慕白穿过两重院门,将至正屋时,便见赵姝儿抱膝蜷在窗畔的榻上,身前一灯如豆。

架上的玉炉香已绝,烛台的腊泪累累垂垂,而陶罐里的吟蛩闹得正欢,却是叫得满屋子的清寂空茫。

榻上的少女,下颌欹在双膝上,眉翠薄去,鬓云亦残,眼皮不堪重荷似的半耷拉着,面上半是昏黄的烛光,半是冷白的月色——

娑婆尘寰,苍凉幻梦。

黎慕白眼眶胀痛,双腿像灌了铅。

杪夏夜的风甚是温柔,她却觉有如置身寒秋。

恍惚,是在那个漫漫遥夜,她踽踽独行于满地白霜里。

那是她孤身离开西洲的第一天。

离开时,尚是日薄崦嵫之际。

残阳如血,秋风吹着衰草,乌鸦成群地飞过头顶,坠下的啼叫悲凉凄厉。

她一身短褐男装打扮,揣着碎银几两、路引一张。

仅仅走了一时半霎,天便全黑,略无半点过渡。

月倒是早早出了,空前圆亮,庞然迫下,惊得鸱鸮一声紧一声长地鬼啸乱嚎。

一地幽影,宛若魑魅魍魉,遍布错横。

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惶恐与寂寞,不由脚步放快。

她不停地走,不知疲倦地走。

深秋夜里的风,割面剜目,削着枯枝“沙沙”地响。

旷野是无垠的空落,芒草染白。

她看到月光泼在厚厚的霜上,泛出幽蓝的哀色,浩大的哀色。

她不停地走,不知疲倦地走。

大段大段寂静里,她终于听到一两声鸡鸣传来。

天褪了一层墨,却起了雾。

雾渐渐浓起来。

泥潭深渊、峭壁悬崖统统藏形匿影;旸谷扶桑,蓬莱瀛洲通通隐耀潜光。

她的步履,也变得飘飘浮浮。

但她仍不停地走,不知疲倦地走——

在迷天步障的红尘里,在艰难苦恨的人世里。

她揉了一把眼睛,似揉落一地清霜。

夜风将息,北斗阑干,月没参横,将近耿耿星河欲曙天了。

她定定心绪,跨过门槛来到榻前,将赵姝儿轻轻搂住,似搂着另一个自己。

“姝儿!还记得你的夙愿吗?黎慕白,是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