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每天都想弑君(清穿) > 第13章 金修撰

每天都想弑君(清穿) 第13章 金修撰

作者:百里冰烟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11-02 18:36:31 来源:文学城

一路出了紫禁城,苏岐凤的心情依旧没有完全平复下来。妹妹离家十年整,好的不好的,苏家人都设想过,可再多设想和似是而非的消息也比不得人活生生的站在面前。

妹妹成了天子嫔妃,这也就解释了那么多年,杳无音信的原因了。

若是普通宗室王亲府邸,或许还有机会捎消息回家。可进了紫禁城,除非天子赐恩,如苏如歌这样无娘家势力可借的后宫女子,想要将消息传递到千里之外的江南,难于登天。

回到租赁的官房,苏岐凤令书童磨墨,欲写家书回乡,提笔却又有不知从何处落笔。

“二爷,金大人来了。”

仆从所称金大人,即今科状元金德瑛。金状元,字汝白,原籍安徽休宁瓯山,寄籍浙江仁和,入京科举时与苏岐凤结伴同行,一同读书备考,结下了交情。金德瑛廷对初置只第六,皇帝爱其文章亲擢第一,高中后授修撰【注1】。

金德瑛与苏岐凤一样都是租赁了官屋居住,比邻而居。

官房是内务府对外租赁的公屋,这种公屋租赁源自于宋代的楼店务【注2】。

宋代,京城和各州道都设有楼店务负责朝廷公屋的租赁、管理与维修。官员和百姓通过楼店务,可以租赁到与市价而言相对低廉的公屋,即古代版廉租房。明代也曾设廊房,但只局限于京城,规模小,且管理混乱,完全没有继承楼店务精髓。

到了大清,则有内务府管理的官房。目前官房的数目不算多,且部分官房还要用作衙署、仓库、兵丁值房、官营商铺和供皇帝赐宅之外。

宋代楼店务同时向官员和百姓提供服务,明朝的廊坊多以商铺为主基本上租赁给商民,而大清的官房【注3】,以官字为首,显而易见是给官员提供服务,无官无职的平民很难租到。

内务府专设官房租库来负责官房租赁业务,官员租赁官房后,房租直接从俸禄里扣除。

上京的路上,苏岐凤曾与金德瑛提过寻亲之事。金德瑛知晓苏岐凤高中后,不顾同科的指指点点,权贵宴饮,有请必往,就是希望能够找到当年那位带走妹妹的满洲大官,打听妹妹的下落。

今日金德瑛与同科聚会,听了不少酸话,话里话外都是苏岐凤没有气节,攀附满洲大官。金德瑛晓得苏岐凤回家,怕他听到外面的风言风语不悦,便特意过来探看,想劝慰一二。

苏岐凤忙让人请了金德瑛进门。

金德瑛见苏岐凤眼眶微红,不由一愣,莫不是那些闲话这么快就传到了苏兄这里?

“岐思兄这是?”岐思是苏岐凤的字。

苏岐凤顺着金德瑛的目光摸了摸眼尾,想到今日心情大起大落,哭了一场,怕是眼睛还红着:“汝白兄见笑了!”

“岐思兄不必太过忧心,皇天不负有心人,相信岐思兄定能寻到令妹。”金德瑛想了想道,“我今日方晓得克柔兄与紫琼崖主人早年有些交情。不如你想一想当年带走令妹之人有何特征,明日我们叫克柔兄一起吃饭,请他做中人求见一下紫琼崖主人或许有些线索。”

紫琼崖主人即圣祖皇帝第二十一子允禧,年前刚晋封多罗慎郡王。皇帝只有两个弟弟,但他的叔叔辈人丁却极为兴旺。这位多罗慎郡王只是皇帝众多叔叔之一,在朝中并不打眼。

若是求升官发财,找这位郡王是为难人,但找人就不一样了。允禧乃是宗室王爷,与京中诸多高门有人情往来。若能求得这位郡王相助,探听一个后宅女子,可不是比他们这些新科进士容易多了。

十年前,苏家还是平民,那官员要献美于贵人,自然不好给贵人带去一门烂亲。可现在苏岐凤已入仕,算的官门,若能寻到人,当个寻常亲戚往来,对方即便是宗亲贵族也没道理拒绝。

且若那苏家姑娘真进了某个贵人的后宅,对方知晓苏姑娘有个探花哥哥,也会对苏姑娘多善待几分。

苏岐凤寻亲之事,同科之中唯金德瑛是知情人。苏家姑娘当年被人带走,没名没分,即便入了贵人后宅,也是侍妾之流。于汉人尤其是他们这些读书人而言,好人家的女儿送于人做妾并不是光彩的事。

苏岐凤也是确定金德瑛为人正直又非迂腐之辈,才敢与他倾诉心事。

见苏岐凤未应声,金德瑛以为他有所顾虑:“克柔兄乃是位真君子,定不会将岐思之事说与外人听。”

“汝白兄,我并非此意。”苏岐凤道,“那会儿我们兄弟没本事保全妹妹,反而是小妹为了保护我们自愿去往未知之地。上京时,我便想过无论妹妹在哪里,处于何种境遇,我都会与她相认。”

“你能够这么想,那是最好不过了!”

“我方才没有应你,是因为我已经找到妹妹了!”

“找到了?”金德瑛有些意外,“你今日不是受召进宫吗?”

昨儿,宫里来人宣皇帝口谕,要苏岐凤进宫面君。

新科进士殿试后或直接授官,或是等待吏部委任。金德瑛授翰林院修撰,苏岐凤则授翰林院编修,但唯独苏岐凤。尚有不少进士前程未定,偏已授官职的苏岐凤得到了皇帝的单独召见。

今儿有些人酸苏岐凤攀附满洲大官,还不如说他们认定苏岐凤“攀附”成功,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心生嫉妒。

“此事,我今日不说,明日大家也会知道。”苏岐凤道,“舍妹当年被人送进了潜邸,如今已是宫中的娘娘了。”

金德瑛一愣,旋即道:“莫非岐思兄的妹妹便是那位诞育了三皇子的苏嫔娘娘?”

能让皇帝召苏岐凤进宫,那位娘娘必然是宠妃,当为主位娘娘。后宫诏封的旨意会入档,京中哪家有主位娘娘在宫里,一向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如今宫中主位娘娘没有提过娘家,又正好姓苏,可不就是生了三阿哥的苏嫔。

苏岐凤点了点头:“皇恩浩荡,我今日进宫不仅见到了娘娘和三皇子,皇上还赐下了宅子,令我接父母兄弟进京,骨肉团聚。”

“那可要恭喜岐思兄了!”

宫中另一位娘家得皇帝赐宅的那妃,那可是满洲贵族。苏如歌汉人民女入宫,能够让皇上给予这样的恩宠,显而易见是颇得圣心。

大清朝可不比前朝了,若是前朝文官家中出了一位娘娘,是要被排挤出文官圈子的。但是在大清朝,家里出了一位娘娘,那在官场上是极大优势。

前朝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而大清则是不是满人难入中枢,不是皇帝亲戚,难入权利中心。高官家里要是没出个娘娘或和皇帝结个姻亲,你都很难说自己得皇帝宠臣。

在大清,结一门皇亲绝对比进士功名更容易得到晋升。

若苏如歌是某个闲散宗室府中的侍妾,苏岐凤这个探花郎或许会受妹妹连累被同科轻视。可苏如歌是天子嫔妃,情况有不同了,大家只会羡慕苏岐凤成了皇亲国戚。可见读书人的气节也是因时因人而异。

借着道贺之名,金德瑛还让仆从去准备了酒菜上来,与苏岐凤喝了两杯。

与金德瑛小酌了两杯,在其离开后,苏岐凤才真正冷静下来,提笔给家中写信。说明了皇帝赐宅之事,询问长兄是否要侍奉双亲来京城。

不管苏家要不要迁居京城,皇帝既赐了宅子,言明允苏家女眷进宫探视娘娘,父母总是要来一趟京城的。当年小妹的离开不仅是苏岐凤兄弟三人的心病,更是苏家父母的心病。即便知道了苏如歌安好,若能见面又岂能错过?

那厢,金德瑛从苏岐凤处离开,亦让书童磨墨,提笔写了一封家书。相较于苏岐凤的好几页的家书,金德瑛的信却简洁地很,全篇只一句话。待墨迹干了之后,亲自封好,压在书下,准备明日寄出。

写好信,让书童下去休息,金德瑛又从书箱底部取出了一本“《论语》”,翻到了特定的页码,将里面的内容从头到尾念了一遍,仿佛平复了某种心情,珍而重之地收好书,躺回了床上。

次日,翰林院的同僚就发现金修撰和苏编修的心情似乎特别好。

苏编修的心情为何好,大家很快知道了。

没想到苏编修的妹妹竟是皇帝宠妃!后宫少有汉妃,更不要说高位嫔妃。皇帝才登基,苏嫔便是一宫主位,有宠爱还生育了皇子,未来地位相对稳固。

满洲高官与皇帝结亲是常态,但汉人官员与皇帝有亲的却是凤毛麟角,苏岐凤这突如其来的身份让翰林院的人心情复杂,仿佛是瞧不起苏家走裙带关系,又好像嫉妒还要更多一些。

苏岐凤却毫不在意,旁人不管什么态度都影响不了他心中欢喜。

然金修撰因何高兴,大家却猜不透。若说是高中,这波喜悦已过去了,总不会金修撰家中也有个美貌如花的妹子可以送进宫里当娘娘吧?

【注1】:金德瑛相关记录出自《清史稿》列传九十二。

【注2】:楼店务相关知识出自出自吴钩《宋》,《天下第一捕》中写过小阿音的义父和包拯在楼店务租房子。吴钩的宋系列非常有趣,可以看到一个完全不同于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宋朝。不考虑君主懦弱无法守土,和平时期的宋绝对是封建朝代里最适合普通人生活的环境。

【注3】:官房相关知识出自滕德永《皇帝的银库》(故宫出版社),乾隆以前官房规模很小(乾隆六年1471间),乾隆时官房会迅速扩展(乾隆四十年就变成了官房11220间,地基118块)。惊!内务府下场炒房,炒地皮啦!

话说我今天去看医生,医生说我不是感冒,而是鼻窦炎,幸好没再拖。医生开了头孢,和药师加起来前前后后说了四遍吃药不能喝酒。我一直在想,多少人吃头孢喝酒了,让医生们如此紧张,活像是一朝被蛇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金修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