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眉上烟火 > 第9章 第九章

眉上烟火 第9章 第九章

作者:常文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07 18:35:38 来源:文学城

皇帝篌给老丈人一家赏赐的颍国公府在汴京城里数一数二,据说其内部陈设和建造堪比太上梁园,景象很有看头。

舒照陪柴睢出去散步吹风,前方有颍国公府婢子引路,面对颍国公府后园入冬后依旧新鲜的各种景色,舒照看得新奇,柴睢半低头始终沉默。

许引路婢子是刻意为之,又许纯属无心,她把太上引到牡丹临荷亭的隔塘对面。

冷风呼啸晴空里,牡丹临荷亭下一双人,柴睢却始终没抬头。

停步后沉默良久,头隐隐有些疼,柴睢招手合璧,道:“去内院找找李清赏,倘她吃好,我们就回了。”

合璧看见李清赏在对面亭下,顿了顿,不知是否该提醒殿下。

此时舒督总眉心轻压看向冷塘对面牡丹临荷亭,狐疑道:“阿睢你往对面看,那亭下不就是李娘子?”

柴睢视线这才沿枯荷冷塘往对岸搜寻去,牡丹临荷亭下与人言笑晏晏者,不正是李清赏。

见太上望着对面无动于衷,不明真相的舒照道:“你不过去看看?”

“没必要,”柴睢视线从李清赏身上移开,平静落在冷塘水面:“合璧你去……算了,阿照你安排人给李清赏留辆车,咱们先走。”

太上转身原路返回,舒照大步流星追上来:“就这样走?”

柴睢目不斜视,语慢声低:“那不然再去给主人家告个退?”

面对阿睢的毒舌,舒照倒不怎么怕:“我意思是不喊声李娘子?”

柴睢转头看他一眼,舒照摸摸鼻子解释:“我以为她对你而言是不同的。”

荒谬,哪里就看出不同了。

柴睢不能理解舒照的奇怪想法,解释道:“大约是因为这些年没认识甚新朋友,和光突然塞这么个人过来,又是同吃又是同住,不免较为关注。”

舒照不信,试图深问:“仅此而已?那她头上今日戴的蟠螭纹玉簪算怎么个事。”

普天之下,这话也只有舒照和谢随之敢如此当面问,今日出门看见李清赏头上蟠螭纹玉簪时,舒照的确愣了一下,掰指头去数,大周天下得允而用蟠螭纹者,只阿睢身边极其亲信几人。

太上觉得舒照此言纯属无稽之谈,忍不住笑他:“你莫是听戏听多,看甚都觉是故事。”

“听戏”二字噎得人哑口无言,早知道去兔儿巷的事瞒不了阿睢多久,舒照抿住嘴没敢再多说,他家阿睢拿捏人拿捏得总是精准,蛇之七寸,人之命门,阿睢出手无有不中。

.

试问世上甚物鼻子最灵?以前舒照认为是犬,现在认为是人。

太上在国丈府宴露面之事才过不足两个时辰,太上仪驾浩浩荡荡回到梁园正门时,惊诧见门前已围里三圈外三圈拜访之人。

太上六驾现身,那些人转个头呼啦匍匐跪满地,登时把仪驾围个水泄不通。脱离六驾而步行在仪驾之后的几人,见状停步疏竹林大弯处。

瞧阿睢脸色不好,舒照道:“我这就让人去处理。”

“不用,”柴睢阻拦下要摆手给随从下命令的舒照,稍顿,恹恹道:“你安排一下,把有望可进梁园的消息放出去。”

“干嘛跟大内赌这个鸟气?”舒照以为阿睢是在报复柴篌。

在舒照理解中,皇帝想为此前二人争执而道歉,拉不下面子,又明知新朝势力和太上间泾渭分明,偏还要想办法引诱阿睢与刘氏碰面,此举无疑把阿睢推到更加进退维谷的地步。

其实舒照也不理解阿睢为何非要亲自去趟颍国公府,她明明有千万个理由拒绝,说来说去,舒照认为还是和那位李娘子有关。

柴睢用力掐把眉心,手劲不知用多大,鼻梁间白净的肌肤上浮起道红痕:“忍让他两年多已不算短,他既敢走出这一步,便当想到后续会有何种情况出现,黎泰大殿上那把椅没恁容易坐。”

人甚贱,平白得来的东西多不珍惜。

话罢,柴睢折身朝斜穿疏竹林的一条小道走去,那条小道掩映在竹林中,直通梁园东侧某个小角门,非梁园人而不知。

合璧拔腿追主上而去,舒照示意侍卫跟上去,自己站原地认真琢磨,片刻,他右手握拳砸进左手,想通了阿睢此举意在何处,不禁失笑,阿睢这家伙,自小的有仇必报德行丝毫未改。

向晚时候又起了风,风里裹着尘土冰碴,打在人身上又脏又疼,李清赏回来得晚,梁园刚进饭时。

井葵小院正厅,李昊闻姑姑归为时已晚,接人只接到正厅门口,姑姑手里提着好吃的,李昊接过来打开看,热情洋溢道:“姑父还说吃席没给带东西,就知道姑姑不会忘。”

李清赏在门口取兜帽脱披风,整理头饰时想起被她取下的蟠螭纹玉簪,微笑道:“没骗你,非席上所带,是跑去第一娘子桥东给你买的。”

城中附近的国丈府跑去城西第一娘子桥,怪不得回来晚,梁园在城东。

“跑那么远啊,谢谢姑姑!”李昊等姑姑净手到饭桌前坐。

待李清赏给太上拾礼坐下,李昊忙叨叨把姑姑带回来的美食先分给姑姑和“姑父”品尝,柴睢道谢,并无异样,好似方才李清赏见到她后的蹲膝小礼并不突兀。

一直以来李清赏见她不行任何礼,或许因为同吃同住,太上威仪在李清赏眼中并不怎么了不起,太上这个人也并非高不可攀,李清赏不把她当太上高高敬着,柴睢自也愿不带任何身份地位和李清赏相处。

现在,李清赏看似无心的一个蹲膝小礼,是无形中要在两人间划下君臣界限,谁教她的?

李昊继续着姑姑回来前的话题,说完脆生生问了声:“是罢姑父?”

柴睢回神,把自己从莫名其妙的情绪和想法中拔·出:“甚么?”

李昊却如何不肯再说,搂着粥碗抿嘴笑。

柴睢莫名走神,没再开口多言,自然,她看见李清赏发间没了那根蟠螭纹玉簪,那是今晨出门前借给李清赏戴的。

玉簪造型虽简诚然价格不菲,而比玉簪更有价值的,是簪上蟠螭纹。

饭后,柴睢去中庭书房点灯读书,里外寂静,风声唳唳,她坐交椅里走神,看书架子上的书成时半晌没翻一张。

因自己身份特殊,柴睢自幼年入宫至今朋友只随之和阿照两人,这些年当然也认识有其他人,他们来了走,走了来,难分真情和假意,她之所以看得开,是十四岁时和随之闹的那场矛盾。

十四岁时,相父旧疾复发,严重到无法再入朝,也不见人,母亲和赵相忙于朝政,无暇顾及小东宫,柴睢心中特别害怕,去找随之和阿照,他两个却同时不在家。

相较于阿照而言,小东宫更愿意把心思说给随之知,于是她到处找随之,定国公府、随之母亲的饭铺、随之常去的李三儿茶楼,哪哪儿都找不见随之。

接连两日找不见随之,她遇见垂头丧气的阿照,阿照瞧她比自己更低落难过,遂提提精气神带她去找随之。

他们在家书社找到随之,在书社,小东宫看见随之和新朋友在品诗词论文章,放声大笑,好不畅快。

小东宫动了怒。

那是种甚么感觉呢?——你是我唯二的致密之友,是我唯一能诉衷肠的存在,可我却不是你最重要的朋友,在我非常需要你时,你在和你的新朋友谈天说地。

回去后,小东宫和随之大吵一架,委屈到哭,觉得自己再也不是随之最重要的朋友。

相父闻知后终于肯唤阿睢见,问知因由,相父揉着阿睢小脑袋笑起来,被病痛折磨去所有光彩的眼眸里满是温柔,相父一如既往没有给阿睢讲大道理,相父只是告诉最最亲爱的小阿睢:

“随之该有自己的交游。”

阿睢接受不了,拉着相父枯瘦的手哭成小泪人:“可是相父就最爱我呀,相父就是最最爱我了,相父才不会抛下阿睢。”

“不是呢,阿睢,不是的,”病脱相的相父慈爱地看着阿睢,仿佛透过阿睢在看另一个人,“相父最最心爱的人,不只是阿睢……阿睢最最心爱的人,也不会只是相父。”

不待阿睢明白这两句话,转过年,相父走了,没见到大望十三年草长莺飞的三月春,大望历也永远停在十三年。

柴睢觉得,如今的李清赏不过也只是她漫长人生中一位阴差阳错的匆匆过客,是来是去平常心对待即可,无需患得患失。

之所以会觉得患得患失,柴睢总结着想,那大概是因李清赏笑起来当真很甜,像祁东盛夏的哈密瓜,像望春金秋的大红枣,也像阅州严冬的小糖橘,很甜很甜,让人禁不住生出百种喜欢。

与此同时,卧房里,太上未归,李清赏忙完其他事不敢先睡,点盏青铜灯缝制东西。

绣针翻飞不觉寒夜更渐深。

不知过去多久,梆子报时数度,李清赏揉揉酸涩的眼把青铜灯盏挪近些,离得近了,她看见青铜灯台上缠绕的蟠螭。

蟠螭纹在梁园并不罕见,譬如屋舍山面的悬鱼是蟠螭造型,这间屋子里蟠螭纹更俯拾皆是。

太上发冠上卧蟠螭、腰带上绣蟠螭,用具带蟠螭的更多,涤尘合璧的衣袖口偶尔见蟠螭,外院舒督总的佩刀上也有蟠螭纹。

今日上午出门,她发间缺根合适的簪子,太上随手拿来根玉簪借她,故而上面的蟠螭纹她也习以为常,接过发簪时,她除去下意识想到“发簪”是送正妻,并没在意别的。

直到与李泓瑞重逢,李泓瑞问她发间蟠螭玉簪从何而来,她道梁园所借,至此始知蟠螭乃太上梁王图腾,“蟠螭者,雌龙也”,柴周国土之上,凡有蟠螭图腾之物皆属太上梁王,必不赠送、不下赐、不恩赏,更不外传。

面对李泓瑞关于玉簪的几连问,李清赏察言观色后识相地取下它收装起来,向李泓瑞解释:“梁园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借我用用,回去就还给人家了。”

对于她带昊儿住梁园,李泓瑞虽未明说甚么,但可以感觉出他并不赞同:“等忙完这阵,朝廷分官下来,我领了官职和宅子,你和昊儿便搬回来。”

李清赏不知自己为何要犹豫:“可离开庆城时,兄长叮嘱我要听和首辅话,和首辅要我和昊儿住在梁园。”

“你久在闺中,不懂男人们那些事,那些大官只是仗着身份在吓唬你,”面对李清赏的无主见,李泓瑞有些恨铁不成钢,教她道:“你把子惜叮嘱的事情完成后,你对那些高官来说便没了价值,他们把你监视起来只是怕你知道内幕出去乱说,故意吓唬你。”

说完,李泓瑞又问:“子惜交代你的事,你确定给他们说完了?”

李清赏点头:“说完了。”

“那就好,”李泓瑞拉住她手,温柔一如既往,“子惜的事固然令人悲痛,可你和昊儿还是要继续生活下去,如今我们终得团聚,以后还是要好好过我们的日子。”

李泓瑞想让她尽快搬出梁园。

李泓瑞说:“那位太上梁王名声并不好,你久与她住,清誉难免受损。”

她想告诉李泓瑞,太上并非外面传言那样,可李泓瑞不想听她任何解释,只觉得她是没见过世面,被梁园里的富贵荣华遮了眼。

子夜时柴睢回到卧房,本以为李清赏已睡下,不曾想进门见对方披着外披坐在桌前做针线。

“您回来了。”李清赏放下笸箩站起身,笑脸相迎。

“嗯。”柴睢兀自解风衣脱外袍,头也不抬到衣屏前更换衣物。

李清赏心里装了事,见到太上后总觉得局促不安,捏着手指站桌前不知所措。

柴睢换好衣物,取下头上冠放向梳妆台,看见静静躺在台面上的蟠螭纹玉簪,目光闪了闪,低声平静道:“我有些事要忙,以后便无法再接送你了,但是涤尘会安排人与你路上做伴,见谅。”

“您不必说‘见谅’!”李清赏两手在身前小幅摆摆,满腔子话堵在喉咙口,忽不知该说些甚么了。

柴睢看眼桌上出现的笸箩,以及笸箩里的针针线线,没说甚么,冲李清赏笑了笑,躺下安置。

是日夜,柴睢没睡好,罕见地梦到了三年前群臣在黎泰殿逼她禅位的场景,醒来后再难入眠,想辗转反侧又怕吵醒身边人,愣干躺着捱到天亮。

太上说有事要忙并不是骗人,早起后饭不及用人便不知去了哪里,小饭厅里再度恢复太上回鸾前的样子,李清赏感觉出太上似乎有些不高兴,却也说不上来哪里不高兴,好像太上一直都是那副样子,她闹不明白,遂揣着心思吃过饭和李昊一起出门。

“姑姑您不开心吗?”李昊牵着姑姑手,边走边问。

李清赏提口气冲侄儿笑:“没有。”

李昊乖巧地不戳穿姑姑的假装,再问:“您和姑父吵架啦。”

“昊儿,”李清赏不免要再度纠正他,“太上梁王不能唤姑父,她不是你姑父。”

李昊抓抓逐渐圆润起来的脸蛋疑惑:“她为何不是姑父?”

李清赏一噎,险不知该如何解释,默了默,道:“和姑姑成亲的人才是你姑父。”

“我当然知道啊,”李昊走着走着又蹦哒起来,这个年纪的孩子似乎没几个能好好走路的,“姑姑您不是嫁给太上梁王的么。”

“不是。”李清赏实在不知昊儿的观点从何而来,同他解释:“姑姑并不是嫁来梁园,我们只是借住,是太上在我们困难时收留了我们。”

李昊摇头:“辛金徽他们,他们的母亲就是奉去孤令嫁给了他们新爹爹,您奉去孤令来这里,自然也是嫁来的。”

辛金徽以及昊儿常挂在嘴边的其他小同窗,李清赏听说过那些孩子,他们和李昊一样,父亲是战亡英烈,母亲在朝廷安排下带着他们贰嫁组成新家庭,所以这就是昊儿唤太上“姑父”的原因?

李清赏不知的是,外面那些与她有关的传言李昊都知道。

大家说他们姑侄之所以会进梁园,乃因其他烈属都是母亲带子女,只有他是侄儿跟着姑姑,别的烈属孩子有新爹爹后可以喊新爹爹作“爹爹”,只有他一个人是称呼姑姑的夫婿为“姑父”。

外面人说,世上没哪个男人愿意养别人的种,喊“姑父”不敌喊“爹”亲,所以没人愿意要带着拖油瓶的姑姑。

别人背地里说只要姑姑抛弃他,姑姑凭姿色可以嫁很好,李昊知道是自己拖累姑姑,所以好像为了自己骗自己一样执意称呼太上为“姑父”,他知道太上是女王爵,他更不想姑姑被人嘲笑没人要。

可是慢慢的,他发现姑姑和太上之间相处特别好,和太上在一处时姑姑可喜欢笑了,他觉得姑姑也喜欢太上,偏偏姑姑不承认。

在李昊沉默时,李清赏道:“可是昊儿,姑姑真正要嫁的人现在回来了,所以从今天起,不唤太上作为‘姑父’了可好?”

“姑父!”李昊压根没听进去她的话,冲着斜对面方向的小路招手,兴高采烈:“姑父您在家呢!”

打斜刺里过来的人正是柴睢。

李清赏暗惊,心里忐忑不知方才那些话被太上听去没,身体却很诚实地先拾了礼。

柴睢微笑应她,与往日无有任何不同,和李昊说话道:“我正好要去前街附近,把你捎去学庠?”

“好呀好呀,谢谢姑父!”李昊蹦哒着松开李清赏,转而去牵柴睢手。

李清赏正与李昊大眼瞪小眼警告他不要乱唤姑父,不料柴睢忽然转头看向她,淡淡道:“我便捎他过去了。”

李清赏急忙收敛威胁警告的表情,换上客气笑颜:“如此,那就麻烦您了。”

“不客气。”柴睢应着,牵李昊继续往东侧门方向走。

梁园平日里正门不开,照规矩来说太上梁王作为梁园之主出入必取此门,是故正门外围满前来拜谒的人,太上露面颍国公府,有消息流出去说梁园即将开始与外界正常往来,许多人闻着味儿赶来。

他们有官身、有名士、有士子,甚至有商贾,所有有利可图的人都可以来,却无人料到太上会纡尊降贵走不符身份的侧门。

李泓瑞对正门外等待拜见太上的人嗤之以鼻,却因在东侧门外等候有些久而冻得瑟瑟发抖,他想让守门的上御卫帮忙进去唤李清赏快些,看见凶神恶煞的二人后没了开口的勇气,万幸方才有辆马车停过来,他得以在马车旁边避避风。

终于,在他要被冻僵时,紧闭的黑漆木门自内打开,先是个衣着平常的稚子从及膝高的门槛里蹦出来,随后是个身材高挑衣着朴素的年轻人。

那小孩出来后看都没看他,倒是长相有些雌雄莫辨的年轻人,状似无意般与他对视一眼。

李泓瑞觉得这人目光带着骨子里透出来的轻蔑和鄙夷,而自认为耿直傲岸不惧王权富贵的他同样不屑,心说看不起谁呢,你不过也是梁园里的一条狗。

转眼之间,随在年轻人身后,李泓瑞看见穿戴严实的李清赏提裙迈出高高门槛。

“甜甜!”他与小孩和年轻人擦肩而过,大步来到李清赏面前,掏出暖在怀里的炸年糕,“看我给你带了甚么?趁热吃。”

“姑姑!”与李泓瑞擦肩而过的李昊一见男人朝他姑姑去,即刻警惕地拐回去,插·进·陌生男人和他姑姑间把二人隔开,张开胳膊护着他姑姑,边大声道:“姑姑您不是最讨厌早上吃油炸么,不消化。”

“呃……”李清赏被这小子整得尴尬,手搭在他肩膀上不知该说甚么。

李泓瑞盯着李昊看须臾,脸上表情变了几变,慈眉善目道:“你就是昊儿罢,还记得叔叔么?泓瑞叔叔,我也姓李,我们是一家人。”

李昊自幼在外祖父母身边长大,哪里认识李泓瑞,仰着脸冷硬道:“我家只剩姑姑和我,其他人都死完了,祖母、娘亲、祖父,以及父亲,他们都死了!”

这些人曾经组成过一个温馨友爱的家庭,现在,他们人亡家破了。

“昊儿,”李清赏鼻子酸了酸,弯下腰轻声道:“他是泓瑞叔叔,是你祖父生前的学生,也认识你爹爹,不可以没有礼貌。”

“那他就是送你玉环的人,他只是祖父想要你嫁的人,”不知谁告诉的李昊这些,大人们总以为小孩甚么都不懂,偏偏小孩甚么都知道,“可是他来晚了,莫说玉环已丢,我们需要他时不见他,现在我们已经有姑唔!”

后面的话被李清赏及时给他捂在嘴里,不用想就知道这小子又要拿“姑父”出来压人,正经事上可不敢让他在这里胡言乱语。

李清赏歉意笑着看看满脸疑惑的李泓瑞,眼角余光再悄悄往旁边瞧去,太上不知何时已登上了等在路边的青顶马车,仿佛方才李昊那些话,太上并没有听见。

李清赏暗暗松口气,试图把李昊送过去,拥着他朝马车去:“昊儿,马车在等你,再不走会迟到。”

起开始李昊还挣扎,走出去两步后逐渐顺从下来,任姑姑推着他来到马车前,李清赏还没说话,他自己手脚并用爬上马车。

车夫发轫而行,李昊想拉开窗户再看姑姑一眼,拉几下没拉开,越着急眼泪掉得越凶,最后半跪在车凳板上深深埋下头。

坐在车尾的柴睢歪头看他:“哭甚么?”

“才没有哭,”李昊揪起交领衣领倔强地把脸埋进去,试图掩盖自己的抽泣,“离开庆城前,爹爹叮嘱姑姑,‘等事情都过去,就和泓瑞好好过日子’,我知道那人是李泓瑞,而且姑姑以前也是爱吃炸年糕。”

稍顿,柴睢淡淡道:“那不挺好,你姑姑和……你们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这几句不对心的话说出口,太上心里莫名有些不悦,而且烦燥。

“那您怎么办?”如何都没想到李昊会这样问,“姑姑要是嫁给李泓瑞,您怎么办?”

柴睢笑:“这和我有甚么关系?”

李昊毫不讲究地把涕泪一把抹在内侧衣襟,转头看过来,泪眼汪汪:“您是我姑父!”

这小孩怎么讲不通道理呢,柴睢纠正他道:“我不是你姑父,以后也不要再唤。”

李昊眼泪登时两股齐涌,似南吉自涌泉,委屈极了,撅起嘴不服:“姑姑嫁进您家,我不称呼姑父那该称呼您甚?”

柴睢被这几句话砸得太阳穴直抽抽,竟和个稚子争论起来:“你姑姑不是嫁进我家的,不是。”

李昊更大声辩驳:“既不是嫁您,那为何您和姑姑睡一个屋?我们谢夫子说过,只有夫妻才会住同个屋、睡同张床、吃同个碗里的饭!”

柴睢被问住,住同个屋,睡同张床,吃同碗饭的人,原来叫做夫妻么?

沉默良久,柴睢道:“别听你谢夫子乱说,好朋友也可以住同个屋睡同张床吃同碗饭。”

“那您和谢夫子做过那些事吗?”李昊言之凿凿:“谢夫子说没有,因为你们当真只是挚友。”

柴睢一边不解随之怎会和个稚子说这些,旋即失笑摇头,惊觉自己怎会同个稚子在这里拌嘴,道:“昊儿,这件事真不可再说,你姑姑以后还要嫁人,任何关于你姑姑在感情方面的言论,都可能使你姑姑陷入很糟糕的境况中,答应我,以后不要,尤其不要再把你姑姑和我放在一起说了,好么?”

姑父的话李昊最听,不情不愿也要乖乖点头,眼泪像豆子样罢嗒罢嗒往下掉着,他还是忍不住嘟哝:“我还是觉得姑姑心里喜欢您,不喜欢李泓瑞。”

预推下本文《江宁客》,有兴趣的可以移驾专栏瞅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九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