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美人刃 > 第20章 止战

美人刃 第20章 止战

作者:击云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19:45:39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十章:

景睦见范奚来府,还以为他是受了自己送人的恩惠,特来与自己联络情谊之故,因而一大早就命人烹羊宰牛,设宴款待。

不料酒过三巡,却见范奚打的是这个主意。

“范大夫,何出此言?”景睦敛了笑,重重搁下酒樽,“我将范大夫引以为吾友,即是我友,也不妨向你坦言,想必你也知晓我赵庭朝局,裕昌君向来不为我王所喜,而今他触王之逆鳞,犯下此等重罪,连赵相国等重臣求情都无用,我德薄能浅,区区我一人之力,又如何能劝得王上收回成命?”

“景相过谦了,”范奚坐于案前,朝主座上的景睦拱手,“论辅佐时间,的确是赵相国等人名利前茅,若论得王心者,非景相莫属。”

景睦哈哈笑了声,手抚长须问:“何以见得?”

“譬如出使鲁国一事,足见君才是赵国之内,深受贵国王上倚重之人。”

“依君之见,我为裕昌君求情,有何裨益?”景睦忽然想听一听,这位名誉列国的年轻才俊的见地。

范奚道:“裨益何其多。”

“愿闻其详。”景睦伸出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裕昌君身为赵王长子,十六年前与楚国贵女联姻,其身负与楚结交之重责,若他被废,裕昌夫人岂不是也受其牵连成为庶人?楚国贵女成为一介庶人,无异于在打楚国的脸面。废君之事若传到楚国,赵楚之间难免生出嫌隙,轻则恐有失和交恶之危机;重则引起两国交战,也未可知。君若说服赵王,则能化去赵楚之危机,护赵国盛世之太平。君之功绩,则高如山岳,此乃一益。”

范奚这番话,令景睦不由自主的沉重思考。

虽然他有些贪财**,媚主求荣,但也不是全然不顾家国大义的低端鼠辈。

虽然他也很想替赵寿,就此将赵绪拉下泥潭,再无翻身的可能。

可唇亡齿寒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以赵国现下的国力,若赵楚终有一战,极大可能是两败俱伤;届时赵国不复雄厚实力,还易遭到周边对赵虎视眈眈的列国趁火打劫。若国之不存,他这个一国副相,又能讨得了什么好下场。

因小失大,非智者所为。

景睦不禁对范奚刮目相看,他正襟危坐,缓缓颔首,朝范奚拱手道:“君言之有理;听君之言,似乎还有其他裨益,请君继续。”

“我与君为友,范某便直说了。”范奚继续说道:“公子寿遭此劫难,明为失,实为得;伤,为失,因伤更受到赵王的重视,为得。若君能说通公子寿一齐为裕昌君求情,一来表明兄友弟恭,二来体现他的仁义。当今天下,‘仁义’向来备受推崇,实乃明君必备之德。听闻公子寿之所以深受赵王喜爱,也是因其素来贤德。贤德加上仁义,他在储君之选上,则多了一分赢的层面。于赵王、于公子寿、于君,也是一益。”

赵王偏爱幼子到想废长立幼的地步,这些年来,列国皆知。

而景睦支持公子寿,也不是什么辛秘。

与其说他是见风使舵,倒不如说他是揣度王心的结果,是赵王默许的行径。

因而范奚便直言不讳,给他剖析其中利害。

“妙!”景睦痛快击掌,大笑之,“君所言甚是。”

景睦端起酒壶离开席案,走到范奚案前,亲自给他斟了一盏黄酒,郑重朝他敬了他一杯:“听君一席话,某受益良多,以此酒为谢,请!”

“请。”范奚随之站了起来,手持酒盏,以宽大袖遮掩,仰头一饮而尽。

当下,有小厮进来禀告,说府门外有人来找范大夫。

此事已了,既然有人找范奚找到他府上了,景睦也不便再多留范奚,遂亲自将他送至府外。

见来人正是乔装的姬禾与稚辛。

景睦露出个了然的笑,朝范奚道:“本想再送君一份谢礼,现在看来,恐有不妥,倒怕会令君之后宅起火,令这位小兄弟不得开心颜。”

和聪明人说话,不必把话嚼碎了摊开。

范奚自然听得出他的言下之意。

景睦竟把他当成有龙阳之好的人,还把姬禾当成他的……男宠,所以一到赵地,就给他送了四个男宠。

他话里话外的意思,若不是姬禾找到这里,景睦只怕会继续给他送男宠……这个误会,真是闹大发了,偏偏事关姬禾的身份,范奚还不能解释得清。

范奚讪讪笑了笑,没有说什么,朝景睦拜别,带着姬禾稚辛二人上了马车,离开此地。

姬禾是走路来的,诸侯馆内,连车马的使用都有规格限制,以她乔装的模样,什么也不是的身份,自然是动用不了马车。

出了诸侯馆,稚辛陪着她一路找人问路,二人穿过几座坊巷,七拐八拐才找到景睦的府邸,花费了不少时间,也走得她双腿生软发沉。

现在跟着范奚乘马车回去,双脚一下子得歇,姬禾竟有种失而复得的舒适享受。

她有些怀念自己的身份,带给她的各种便利。更加想回到鲁国,享受她的王姬待遇。

“师傅,我们何时回鲁?”

“这两日便回去。”

得到回应,姬禾展颜笑了笑。

她没忽视方才景睦那句莫名其妙的话,问道他所言何意,“师傅找景睦,是有什么要事,让他如此大方,竟又要送‘礼’?”

“说来话长。”

“若无不便,那就长话短说。”

范奚颔首,不做隐瞒,将昨夜发生的事与裕昌君被废的事,以及他劝景睦去为裕昌君求情之事,悉数告知与她。

“短短一夜,竟发生了这样大的事。”姬禾听后,不禁感慨,“昨日白天,我还在宫门外遥遥见到了那位赵国公子,见他们一群人言笑晏晏,策马出宫行猎,我还以为赵国王族也与我鲁国一样,子孙和睦,情谊甚笃,原来不过是表象而已。”

“人非草木,皮相之下心难测,自古争权夺位,哪有不头破血流。”范奚淡声道。

姬禾不解:“我们本为过客,来去匆匆,赵庭内的事,师傅为何要趟这趟浑水,相助那裕昌君?”

“非也。”范奚摇了摇头,“天下之势,牵一发而动全局,若裕昌君被废,赵楚交恶引起干戈,破坏列国间近年来维系的和平之势,致使生灵涂炭,届时,苦的是天下黎民。是以,我并非相助裕昌君,我只是想要天下无战。”

天下无战。

这四个字,他分明说的很轻,是他一贯的语气。

但姬禾听着,觉得无比沉重,重的触动到她的内心,在她心脏上狠狠一击,激醒了她血液里流淌着的,姬姓族人的家国情怀与深深忧虑。

“天下无战,”姬禾眸光黯淡了下来,喃喃道,“自诸侯自立为王开始,这天下,注定动荡难安……师傅,你说何时才能真正有‘天下无战’的那一天?”

范奚看出她的失落与忧虑,安慰她道:“臣少时求学,去过齐国的国都临淄,在稷下学宫,那里诸子百家,士子云集,学派争鸣。各家各路,几十年来都在寻找一个有效的治世方略。‘天下无战’,更是天下所有有志之士共同探索,苦苦追求的目标。公女不必觉得难过,这天下还有很多人,都在为此努力,相信那一天,总会到来。”

姬禾点点头,“儒家主张德治仁政,法家推崇以法治国,墨家提倡兼爱非攻,”道家以无为为本,兵家重在行军作战,纵横家有纵横捭阖之策……”

说的越多,姬禾想的也越多,“各国各家,走得路不尽相同,谁是对的,谁是错?又或许,这些本没有对错之分,错的是这个时代。”

十多岁的年纪正是多思多虑的时候,范奚既没有否定,也没有赞同她的思考。

当年的他,差不多也是如此,对这个礼崩乐坏的世道充满了迷茫,对诸子百家的思想充满了怀疑。

有些事,需得自己经历过,才能知晓对错;有些路,需要自己走一走,才能知道通不通。

这些,都需要时间。

用时间去探求真理,等时间来检验对错。

“对与错,不过是胜者为王。”

范奚顿了顿,沉吟片刻,声音有些缥缈,“也许有一天,会出现一个国力空前强大的国家,再配有一个极为雄才大略的君主,以武德统一列国,以战止战,那个时候,或许才是真正的天下无战。”

“以战止战,实现天下无战?学生不明白。”

“纵观近几十年,列国混战,大国越来越大,小国日渐消弭于世间。大国扩充小国,实行小统,土地兼并,壮大自己的疆域,无不是以武兼并,以战统一,‘以战止战’这是最坏、最为暴力的一种方法。”

“如此、如此……”可怕。

姬禾又问:“依师傅之见,列国之间,谁能做到‘以战止战’?”

范奚缓缓摇了摇头,“这仅是臣的一个猜想”

“目前没有一国有此实力与魄力,能同时兼并其余之国,反而一不小心,会被群起而攻之,落得被瓜分的结果。这也是近些年来,剩余诸国能维持微妙平衡的关键。”

之前几十年混战,各国耗费财力人力,皆元气大伤,是以都签订了停战盟约,各自在休养生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