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媚娘说大学 > 第4章 谋反

媚娘说大学 第4章 谋反

作者:姜悠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2-03 14:09:09 来源:文学城

贞观十七年(643年),大唐帝国已经26岁了,李治16岁,已经当父亲了。我20岁,连个对象都没有。有点后悔,曾想过,如果两年多前的那个火锅之夜,我不贪图那点免试的便利,是不是现在已经穿上红嫁衣了?想到这,不禁又瞪了旁边的人一眼。

李治可能感受到我的目光,他木然地转头,而我在他眼神与我对上之前,若无其事地把头回转,看向正前方,假装刚才没有瞪过他。他也随之回头,继续发呆,神色悲戚——自打从弘文馆转校过来,好几天了,他天天都是这个样子,同学们都说他看起来像是被灭门了。我心想,虽未灭门,但也差不多——他最心爱的妹妹明达小公主死了,死于宫廷动乱中。

贞观十七年(643年)对于李唐王室来说,是一个不平静的年份。

这一年三月,李治的五哥齐王李祐在封地齐州(今山东济南市)举兵谋反,将城中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征为兵士,并驱赶百姓入城为兵,私自任命上柱国、开府等官,开府库行赏,设置拓东王、拓西王等官,布置官署……这架式摆出来还真像那么回事!谁知,朝廷的平叛大军还未到达齐州,他就被部下活捉,齐州之乱于是平息——他被活捉时,是四月一日,也就是说,声势浩大的齐州之乱一个月都没到就收场了。

李祐被押送至长安,同党四十余人一并被诛杀,其余人等既往不咎。四月六日,李祐以“谋反罪”被贬为庶人,赐死于长安太极宫内省——按惯例,李祐伏诛,这场戏就该落幕了,当时谁都没想到,李祐之死,只是这出宫廷大戏的序幕。

四月三日,就在李祐被赐死前几天,太子李承乾的亲信卫士纥干承基因齐王佑造反受连累下狱,纥干承基为了活命,于是“戴罪立功”:举报太子李承乾预谋造反。

时至今日我仍然想不明白,怎么纥干承基会受此事牵连?作为太子东宫的卫士,他是如何牵连到齐州的祐王?太子是皇后所出,而祐王之母是阴妃,两人并非一母同胞,这种关系,没打起来就算好的,根本不可能兄弟和乐,纥干承基跑去跟李祐勾勾搭搭,太子还会拿他当亲信吗?会把“预谋造反”这样的事告诉他吗?最奇怪的是,纥干承基拿下后,直接被送进“大理狱”——“当死”之人去的地方!在李祐被押送回长安之前,不是就下旨说“其余人等既往不咎”吗?

太宗当天便将太子李承乾幽禁别室,然后组织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调查团:命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尚书李勣、大理卿孙伏伽、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马周、谏议大夫褚遂良等联合按察此事。

四月四日,调查团就提交调查报告,报告称:太子李承乾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试图暗杀失败后,与汉王李元昌(太宗七弟,李治七叔)、城阳公主(李治同胞妹妹)的驸马都尉杜荷、吏部尚书侯君集(玄武门之变功臣,曾带兵灭亡高昌)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也就是说,太子李承乾预谋造反经查证,属实!——调查团的成员果然能力出众,这件事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定案了,也可能是因为时间仓促,所以调查报告中未有只字片语提及纥干承基卷入李祐案的始末缘由,于是这件事也就成了我的不解之谜。

四月五日,太子预谋造反案便出判决了:太子承乾被废为庶人,汉王元昌被赐自尽,杜荷、侯君集等人皆被杀。太子左庶子张玄素等东宫官因辅佐太子不力都被免为庶人。纥干承基因告密有功被任为佑川府折冲都尉,赐爵平棘县公。

四月六日,齐王李祐被赐死。执行死刑时,太宗诏令所有亲王、郡王到场观刑——可能是想借此“以案说法”、“警钟长鸣”!那一天,就在齐王李祐断气之后,众人走出殿门的那一刻,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故:不知何处射来一支暗箭,箭头直指晋王李治。此时,在殿门外跟晋王妃一起等候晋王的明达小公主因为看到久未见面的九哥,开心地向李治跑去……小公主当场殒命!这一年,小公主十二岁,金钗之年,是大姑娘了,可以相看夫婿了!我们全部都给她准备好生日礼物,可是,这份礼物永远都送不出去了!

当天,所有的亲王郡王全部被扣留宫中查问。当晚,太宗下旨,将魏王李泰降为东莱郡王。史书上记载说:“李泰许以唐太宗将‘杀子传弟’,表示将来将皇位传与胞弟晋王李治。李泰又以汉王李元昌事恫吓与李元昌交好的李治,李治将此事告诉李世民。太宗觉得不能让后世子孙认为皇位是可以通过谋划得到的,所以将魏王李泰降为东莱郡王,而下决心立李治为太子。”——初听此事时,我很纳闷,我实在无法理解李泰为什么要向太宗许诺“杀子传弟”?哪家规矩说太子应该具有“杀子传弟”这种“高尚”品格的?这实在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听起来,四皇子脑子不太聪明的样子!但后来,我又从宫人口中听说了被史书遗漏的一个小细节。

听说,那天太宗曾问李泰:“为何要杀李治?你们可是亲兄弟呀!”李泰当即跪地痛哭,大叫“冤枉”,并说出了“杀子传弟”之语,以示爱弟之心……

长孙皇后一生育有三子:皇长子李承乾、皇四子李泰、皇九子李治。按礼制,皇长子李承乾被废,李泰必然会被立为太子,何必要去射杀一贯被太宗视为“仁善”(这是客气的说法,直白地就是懦弱)的九弟?但如果没有此事,李泰为何口出“杀子传弟”之语就解释不清了,而且此后,明达小公主之死一事就未再进行追查,在史书上,这位历史上唯一有记载被皇帝亲自抚养长大的小公主,太宗最为疼爱的女儿,她是“因病去世”——轻轻几笔,便抹去了太极宫中的血痕!孰真孰假,我也辨不清了。

四月七日,就在齐王李祐被赐死的第二天,太宗带着李治驾临两仪殿,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重臣面前因为诸子诸弟争位之事而欲拔剑自杀。长孙无忌等出面阻拦,表示晋王李治可立为储君。当天,唐太宗亲驾承天门,下诏立李治为皇太子。

四月到现在,已经六个月了,我自去年李治传出婚讯后,便很少回宫,节假日也多半留校温书,只听说李治这六个月间,一直是这副不哭不笑的死样子。这个月三号,黔州传来消息说,废太子李承乾十月一日去了!十月五号,李治的长子李忠降生东宫,为此在弘教殿宴请宫僚,唐太宗亲临,并起身跳舞助兴……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但期间,太子还是哭丧着脸,于是三天前,陛下把李治从弘文馆转到国子监,说是想给他换个环境,希望他能心情好转!于是,我便有了这个名为“杨九哥”的亲弟弟!——换环境,换心情,我懂!可为什么要住在我隔壁,坐在我身旁?国子监那么大,哪里放不下太子殿下,非得挨着我?我心情也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