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媚娘说大学 > 第37章 傻子

媚娘说大学 第37章 傻子

作者:姜悠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1-27 14:37:50 来源:文学城

虽然才查了三个人,但十来天就过去了,转眼间,“授衣假”就到了尾声,于是我只能从史馆撤退,回去上学——这可不是我效率低,实在是那个时候没有计算机,资料检索相当不便,找份资料得搬着梯子在偌大的书架上爬来爬去。这十几天下来,我觉得自己的胳膊都粗了一圈——挣钱不容易呀!

话说回来,虽然当年太子李承乾身边有很多人,像张玄素一样,因李承乾谋反一事而被免为平民还有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等人,但我却不想再去查了——这可不是因为怕手臂变粗,只是因为那三个人的调查结果告诉我,这条线索查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三人的生平告诉我,东宫属官看着地位崇高,但实际并无权势,而且这些人,有点像现在的大学教授,久居象牙塔,人有点呆,却不萌——是那种不讨巧的性格。他们喝多了“严师出高徒”的毒鸡汤,却忘了自己的学生除去太子的身份之外,他还是一个孩子。他们太过注重自己的声名,他们根本似乎并不关心学生的成长……

这三个人中,于志宁和张玄素这两个人据说都受到过承乾太子的刺杀,三分之二,比例相当高,从此事可以看出承乾太子不是一般的残暴。但是,仔细查看过往之后,我却对施暴者承乾太子抱以无限的同情——堂堂一国太子,对于臣下不满,竟然只能靠刺杀来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还都没有成功,这太子当得也太失败了!

刺杀于志宁一案发生在贞观十五年六月,直接原因是“承乾太子私引突厥人入宫”。而刺杀张玄素一案则发生在贞观十六年六月,直接原因是“张玄素指责承乾太子挥霍无度,并把他比作‘隋炀帝’”。虽然起因不同,但结果都是一致的,刺杀未成功,承乾太子都未因此事受到陛下的责备。如此恶性的事件,事后太宗连一句责备都未曾有,他到底是怎么想的?难怪史书给太宗留下了一个宠溺子女的评价,但是,真的只是因为宠溺吗?

对于两起刺杀事件,史书留下了详细的记载。于志宁一案史料说:“于志宁上书直言切谏,太子勃然大怒,派刺客张思政、纥干承基二人去杀于志宁。二人进入于志宁的宅第,见志宁躺在苫席上,头枕着土地,终于不忍心杀他而罢休。”而张玄素一案则说:“太子讨厌张玄素的上书,让守门的小奴乘张玄素上早朝的机会,暗中用大马棰袭击他,差一点将他打死。”——虽然这两个故事看着不长,但想想看,我们那时可是个崇尚“言简意赅”的年代(实际原因是节约笔墨纸张,简单地说就是穷),放在当时的环境下,比较一下其他事情的记载,就可以知道这简直可称得上是“现场直播”级的记载。

这里出现的“纥干承基”,便是后来在贞观十七年时,因齐王佑造反受连累下狱,为“戴罪立功”而检举揭发承乾太子谋反一案的那个人,在承乾太子倒台之后,他被封为川府折冲都尉,封爵平棘县公——他也是承乾太子谋反一案重大获利者之一。

刺客张思政、纥干承基都是太子的亲信卫士,论打打杀杀,那是专业的,他们因为“不忍心”而没有完成计划,承乾太子却不予追究,还继续让他们活跃在自己身边。有没有可能,承乾太子当时派他们去于志宁府上,只是为了吓一吓这个老师,而不是真心想杀人呢?

张玄素一案中,连个卫士都没派,只是派了个“守门的小奴”,武器是“大马棰”——好歹是刺杀呀,承乾太子,你能不能认真点?

儒家推崇“天地君亲师”,这样两起刺杀师长的“大案”绝对称得上大逆不道,本应震惊朝野,大臣们怎样也该上个折子弹劾劝谏一下,掀起一股反对太子的汹涌浪潮,可事实是,只有魏征对此认真走了个流程,对着陛下发表了一番担忧太子的评价,但却不是正式的上书弹劾,而是在陛下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之时出现的君臣闲谈之时——那时是贞观十六年九月,是刺杀张玄素一案的三个月之后,而且当时大家都知道,太宗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是为了向天下宣示无废立承乾之心。

贞观十五年,我正好在弘文馆上大一,那时每逢节假日我都会准时回宫,也算是经常在权力中枢晃悠的人,但这两件刺杀案,我连个风声都没听到,一个私下议论的人都没有。这两起事件热度低到什么程序呢?——在承乾太子被废之后,朝廷按惯例将废太子的过失总结宣告天下之时,我才知道发生过这样两件事,那时,已经是贞观十七年,距张玄素案一年,距于志宁案两年。

有句话怎么说的?——“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装扮这两起事件的人,觉得它是“刺杀”案,它就是刺杀案,觉得它是“恐吓”案,它就是恐吓案。翻阅历史之人,也可以按自己的心意进行装扮,而我,更愿意把它们看成是恐吓事件。

纥干承基当时指证承乾太子谋反,提出的唯一证据是:“口供”。纥干承基当时供称:“太子听说齐王李祐在齐州谋反,对我等说:‘我住的东宫西墙,离皇上住的大内正好二十步左右,与你们谋划大事,岂是齐王所能比的!’”——就因为这么一句话,他就被封官赐爵了,好值钱的一句话。

当然,承乾太子被实锤谋反,并不是因为这句话,而是因为经调查团查证:他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所以,我打算改换路线,将调查目光移至谋反事件本身,先期调查的目标有三人,分别是:李元昌、杜荷、侯君集。

不过,适逢开学,这事得先放一放,我得回那个特别不欢迎我的弘文馆去忍受煎熬。

我与弘文馆结怨甚深,不仅是因为“止争斋”一事与弘文馆尖子生裴炎结了梁子,我还在更早的时候,就得罪了弘文馆全体学生——这事还得从大一说起。

贞观十五年,我大一,正月刚到国子监报到。阳春三月时,一年两次(春、秋各一次)的校际“马球赛”开始,对战双方就是长安两家顶级高等学府:国子监和弘文馆。

马球赛在我们那时,可是全民追捧的运动。说起我们国子监马球队的实力,那可真不是盖的,那可是在全校两千多人中层层比赛选拔出来的,最后入选校队仅有十人,绝对是同龄中的无敌手。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在与弘文馆的比赛中,竟然输了,而且当时在旁观席上有热心的学长对我说,这种比赛每年都办,我们国子监每年都输,从无例外。

我当时就懵了,怎么早没听人说过此事?我把所有的钱都押在了国子监校队上了,那可是我全年的生活费呀!不仅是我五品才人的俸禄,我妈一次性给的全年零花钱都在里面,因为国子监包吃住,所以,我一文钱都没留。这是因为我当时想捞一票大的,挣笔钱买匹顶级好马,之后苦练马球,争取加入马球队,赢得比赛,过一把“站在万人中央,感受那万丈荣光”的瘾……难怪当时那些庄家还特地多问了我好几遍买谁赢,在证实我确实是买的国子监后,他们对我露出了灿烂到谄媚的笑容!

为什么是“那些”庄家呢?因为之前在宫里下注太子是否废立时,发生过庄家跳票事件,所以我这回长了个心眼,毕竟我下的赌注可不是一笔小钱,自然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多找了几个庄家,而且其中有些庄家自己主动提出他盘口小,吃不下这么大的单子,于是在他们的建议下,我又对单子进一步细分,结果就是国子监的所有“盘口”我都光顾过,我迅速成了国子监□□行业的名人——“人傻钱多”的那种。

唉!回顾此生,我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赌盘,但只押对宝一次,那次还被跳票了,想想就伤心!

那时,我决定在秋季的时候,借钱买弘文馆赢,把损失找补回来,但学长们说,根本没有这个业务,每年国子监的各大盘口推出的项目都是国子监输几个球,有几个人会掉下马来,有几个人会受伤……总之,明摆着国子监会输,弘文馆会赢,哪个傻子会下这样的注呀?——我就是那个傻子!唯一的傻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