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媚娘说大学 > 第31章 适宜

媚娘说大学 第31章 适宜

作者:姜悠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1-19 15:14:34 来源:文学城

于志宁是北周太师于谨曾孙,中书舍人于宣道次子。他初仕隋朝,授冠氏县令。晋阳起兵后,投奔秦王李世民,出谋划策,位列秦王府十八学士。唐太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封黎阳县公。担任散骑常侍、太子詹事,教导皇太子李承乾——总之,前朝臣重臣子弟,弃隋投唐……这样的人生轨迹是当时朝中很多大臣的缩影,非常普通,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于是,我将目光转向了他与前太子李承乾之间“相爱相杀”的过往。

贞观三年(629年),时任中书侍郎的于志宁被加封为太子左庶子,开启了他与前太子的缘分。

贞观十四年(640年),皇太子李承乾日益奢侈放纵。于志宁为此撰写《谏苑》二十卷,进行劝谏。唐太宗大喜,赐他黄金十斤、绢帛三百匹,又让他兼任太子詹事。

那些年,李承乾“奢侈放纵”了什么呢?一是建造密室,于志宁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二是喜好歌舞,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这道理我就看不懂了,一国太子,建间房,看个歌舞,真的是大罪过吗?上疏就算了,竟然还出书(《谏苑》二十卷),陛下还跟着起哄(黄金十斤、绢帛三百匹、太子詹事)。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世人,想升官发财吗?那就来骂太子吧!后来果然,大家上疏的激情空前高涨……摊上李二这么个爹,李承乾这孩子也真是命苦。

贞观十五年(641年),李承乾私下召了一群突厥人入宫宴乐,再次惹来于志宁的上书(《谏太子承乾引突厥达哥支入宫书》)。于志宁在文中说:“达哥支等突厥人,人面兽心,难以教化,把他们引进内室,甚为不妥。”一向与突厥人关系亲厚的李承乾大为恼怒,暗中派刺客刺杀于志宁。刺客不忍下手,于志宁这才得以幸免——这件事,我觉得值得好好说道一番。千头万绪,从哪说起呢?就先从新出场的角色“突厥”开始!

公元552年(南北朝时期),突厥打败柔然,建立起以游牧为主的“部落联盟”国家——突厥汗国。该汗国在583年时(隋开皇三年)因隋分化离间突厥分裂为“□□”、“西突厥”。贞观四年(630年)双李(李靖、李绩)大破□□,漠南一带尽归唐境。也是在这一年起,唐太宗被西北各族君长尊为“天可汗”。

那年,大唐在接收“□□”国土的同时,还接收了一大批人口——前来投降唐朝者有十多万。对于这些人的安置问题,朝中分为了三派:

一派是多数派,主张将他们迁徙河南,分散安置到大唐的各个州县,令他们放弃游牧、改为务农,慢慢将他们汉化。

一派则是少数派,以时任中书令的温彦博为首,认为突厥人是诚心归降,大唐善待他们,他们必定对大唐感恩戴德,绝不会再反叛,于是主张效仿汉武帝安置匈奴的做法,将他们安置在边境地区,“全其部落,顺其土俗”。让这些突厥人成为唐朝北方的屏障。而且为了防止叛乱,则可以将部分突厥贵族安置在长安,充当侍卫,即可以笼络他们,也可以充当人质。

还有一派则是极少数派,以魏征为首,他们认为突厥人绝对不可信任,让其成为唐朝北方屏障的想法是荒谬的,而且“今降者众近十万,数年之后,蕃息倍多”,这么多“白眼狼”在唐朝腹地,将来必然成为心腹大患。魏征甚至直截了当地称突厥人为人面兽心,说他们只会在弱小时服从唐朝,他们归顺只是暂时走投无路,一旦强大了,必然生事反叛,绝不会顾及恩德和道义。而突厥人又与汉人差异太大,想要同化难度太大。所以无论是把他们安置在边境,还是分散到内地,都是后患无穷。魏征主张把他们赶回老家去,拆分成很多互不统属的小部落。并且部落首领由唐朝任命,制订出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约束他们,禁止相互吞并。这样一来,突厥远离大唐腹地,内部又不统一,就不会对大唐构成威胁。

那年,唐太宗虽然认为三种意见都有一定道理,但是最终采纳了中书令温彦博的意见,将突厥降兵整体安置在北部边境地区,即东起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西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虽然突厥人当年就已安置妥当,但此后数年间,魏徵不肯罢休,仍就此事不断上书指责温彦博,两人为此争论不休,直至贞观十一年(637年)温彦博病逝,魏老头才不得已停止了对温老头的纠缠。

贞观四年(630年)时,投唐的突厥各部落酋长都被授予将军或中郎将之职,五品以上官员多达百余人,几乎占朝中同级官员总数的一半。突厥人迁居京城长安的将近一万户。突厥贵族大多数都安置在了长安,很多人还成了皇宫侍卫——从这个角度看,也就不难理解李承乾对于突厥人会那么亲厚了!

很明显,对于突厥人的安置问题,前太子李承乾与突厥人的亲厚足以表明他是“温派”,而于志宁上疏中严厉的措辞则表明他是“魏派”。但“魏派”当年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因为九年之后,即贞观十三年(639年),也即于志宁写《谏太子承乾引突厥达哥支入宫书》的前两年,便发生了一件大事:结社率之乱。

结社率,也被称为“阿史那结社率”,他是始毕可汗之子,突利可汗之弟。贞观三年(629年)十二月,他随突利可汗归降大唐,被任命为中郎将一职,负责保卫皇宫。后来他诬告突利谋反,因而不得太宗重用,多年未得进升,为此怀恨在心。贞观十三年(639年)四月,乘唐太宗赴九成宫之机,结纳本部落四十几人夜袭行宫,企图杀死太宗后逃回草原复国。那天,结社率听说晋王(李治)四更时出宫,届时将大开宫门仪仗,他打算乘开门之机突进宫内。可是那天晚上刮起了大风,李治没有按计划出宫(请不要问我那晚大风有多大,也不要问我为什么刮大风李治就不出宫,那年姑奶奶我正被李二忽悠进弘文馆,刚刚入读大一,远离李治,九成宫之行自然没有我的份,我也是听人说的,细节自然不清楚)。结社率担心夜长梦多,又担心另择时机期间会有人告密,只得硬着头皮上,以箭射中营,呐喊着杀入。被唐折冲将军孙武开率部击退,结社率逃出,杀了养马人盗马欲渡渭水,被追上斩杀。

结社率反叛之事发生后,许多人纷纷上言突厥留在黄河南部有很多“不便”。太宗李二于当年七月下诏,令以前被安置在各州的突厥及诸胡都渡过黄河回到旧地——贞观四年到贞观十三年,事隔九年,“魏派”的意见得到部分采纳。

太宗诏令虽已发出,但这时,突厥人的故土都被薛延陀占领了,北返的突厥人遭到已经占据漠北的薛延陀汗国打击,连战连败,突厥诸部都惧怕薛延陀部,不肯走出塞南,又重新南下请求唐朝同意他们回到唐朝境内居住。于是突厥人的安置问题又被摆在了大唐面前。

由于突厥北返已经不可能,所以只剩下两个可能:一是集中安置在边境,二是打散后安置在内地。当时绝大多数大臣主张把突厥人分散安置在内地,逐步同化。当时,薛延陀汗国已经归顺大唐,他们的首领夷男向大唐建议:“突厥人反复无常、人面兽心、不能信任。大唐现在应该把他们贬为奴婢,分给各个将士和民众。” 他还表示愿意出手帮助唐朝武力解决突厥遗民问题。

最后,宽宏大量的太宗不顾几乎全体大臣的反对,坚持将这些突厥人集中安排在了北方边境地区。他令□□贵族阿史那思摩为可汗,赐姓李氏,统领这部分人。同时给薛延陀赐下玺书,告诫道:“你们薛延陀受册封在前,突厥受册封在后,后者为小,前者为大。你们在漠北,突厥在漠南,各守疆土,镇抚本族各部落。如有越境劫掠,我大唐就要发兵,各问其罪。”

经过这一番折腾,延至贞观十五年(641年),思摩才带领十多万百姓、精兵四万、马匹九万渡过黄河,建牙廷于旧定襄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四十多年后,也即李治在位时的永淳元年(682年),这些突厥人中的一部分发动叛乱,回到了故土建立了“后突厥”,还有一部分成为了以后安史之乱的主力。虽然站在很多年以后来看,太宗的决定并不明智,但在当时,太宗这么做,自有他的考量,原因就是:牵制“薛延陀”。

薛延陀,居于漠北。本为匈奴别种铁勒之一部,由薛、延陀两部合并而成,曾役属于突厥,官制和风俗,与突厥大抵相同。贞观四年,唐灭□□后,把大多数□□部众迁到黄河以南安置,这样一来,朔塞空虚,薛延陀趁机迅速扩大势力,占据了大部分原□□的地盘,并将牙帐由郁督军山迁至都尉捷山北独逻河之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土拉河流域),有精兵二十万,进入了全盛时期。

贞观十三年(639年)以前,薛延陀与唐朝的关系基本保持友好。贞观十三年(639年)四月,发生了“结社率之乱”,于是太宗令“突厥及诸胡回旧地”,于是与大唐的“蜜月期”结束了——那年时我已经跟着李治在屏风后面听政,我记得好像是在“结社率反唐”事发前,我唐就打算“声称欲把散处河南十余万突厥入全部遣返河北”,理由是“复其故庭,继其先绪”,实际则是为牵制和威胁薛延陀汗国,以集中精力对付高昌。但“结社率之乱”使得“声称”成真了!

值得注意的是,□□灭亡后,突厥人去处有三:一是归降大唐,二是入西域,三是投奔薛延陀。太宗决定安置他们在河南时,曾说:“我怜恤突厥之亡,收容他们在河南赈济之。他们不就近去投奔薛延陀而远来归附我,是感我之恩。我的政策能使中国五十年不会有突厥之患。”很明显,太宗也明白,这种方式只能保五十年平安,但事实是,只保了四十一年就叛乱了,而且那时,就像老魏所说的那样,“蕃息倍多”,当初的十几万人已经成倍增长……但回过头来想,若当时放任他们去投奔薛延陀,坐视薛延陀壮大,难道就是好事吗?——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选择,任何决定都在“利弊之间”,就看你如何取舍!太宗当年已经做出了他的选择,四十年后,这个选择题由我和李治来解答,不过,那是很久以后才要讲的故事了。

贞观十五年(641年),李思摩(即“阿史那思摩”)率部渡河加剧了大漠南北局势的紧张。薛延陀国积极备战,准备乘太宗赴泰山封禅之机,进攻漠南突厥——贞观十五年(641年)夏,李世民正式下诏封禅泰山,并做好了一切准备。不过,后来天上出现了彗星,被认为不吉利,加之魏征上奏,说“天下还不富裕,祭祀封禅投入太大,老百姓难以承受”,希望皇帝不要前往封禅。太宗从谏如流,放弃了封禅的念头——以后,太宗再也没能找到封禅的时机,估计太宗心里的小账本上,魏老头又多了一笔账。

贞观十五年(641年)十一月,薛延陀发兵二十万渡过沙漠进攻突厥,突厥部众退守朔州(今山西朔县),并派使向唐告急。大唐兵分五路出击薛延陀,救援突厥。当年十二月,五路军中,李勣最先与薛延陀军交锋,当时后面的数万唐军步兵还没有到达,李勣率领三千突厥骑兵以及三千唐军骑兵与薛延陀大军交战,唐军大败薛延陀,斩杀三千人,俘虏五万多人,逃回漠北的薛延陀余部失去辎重又遇大雪,人畜被冻死十分之□□。经过这次大战,崛起强盛的薛延陀汗国遭到沉重打击,实力大幅削弱——后来,唐太宗非常热情地给薛延陀上课,他对薛延陀使者说:“李勣率领的只有数千骑兵,你们却被打的那么狼狈。回去告诉你的可汗:做事须权衡利弊,要善于选择适宜的事去做。”

贞观十五年(641年),薛延陀挑衅失败后,遣使朝贡不绝,并请求和亲。对此,唐太宗有两套解决方案:一是精选十万大军,灭其国家,俘其首领,可保我边境百年安定;二是答应和亲,采取羁縻,这样足以保证边境三十年安定。当时宰相房玄龄支持第二套方案,太宗也倾向于第二套方案,于是答应和亲,决定以宗室女为新兴公主和亲。后来因为礼节上的琐碎问题,太宗食言,断绝了与薛延陀的婚姻。

于志宁弹劾“太子李承乾私引突厥群竖入宫”之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觉得,如果我是李承乾,我也会与突厥人保持友好关系,常言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而且突厥人打架真的是一把好手,留在家里务农真是可惜了——估计当年太宗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把他们养在河南,只可惜,最初的待遇过于优厚,大唐的朝堂,被突厥人占据了太多的位置,渐渐地,有些事或许也偏离了太宗最初的设想,于是对于突厥,太宗应该是“变心了”。而作为太子的李承乾,他当时的行为表明,他并没有敏锐地发现这一细微变化——李二的心思男孩你别猜,你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