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李恪的经历,没有大功,但也没有大过,总而言之一句话:很平淡。平淡到有点乏味,让人一看就忘,唯一能给人留下些许印象的,就是他贞观十一年曾被弹劾而免职——好巧,我就是那一年入的宫,太子也是那年开始传出负面新闻的,我觉得这应该是我是“真命天子”的有力佐证:皇子们的“皇子气运”受到武氏“先天皇气”的压制,从而开始走厄运……
太宗有十四个儿子,但能入选“太子擂台争霸赛”的仅有四位,而且其中三个都是长孙皇后所生,庶子有且仅有吴王李恪这一个,按常理来说,他总该有点过人之处,比如三岁成颂,七岁百步穿杨什么的,但是我打听了一下,真没有,他就是一个智力和武力都普通的皇子——想想我身边的徐惠妹妹,她“五个月大就开始说话了,四岁就熟读《论语》、《毛诗》,八岁擅长写文章”,相比之下,这吴王李恪在我眼里真的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宫人私下议论说:“吴王李恪之所以被视为太子之位的竞争者,完全是因为太宗喜欢他。而太宗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陛下觉得‘吴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这一听就很扯的话,我当年竟然真就信了,后宫开赌盘买谁当太子时,我好几年都在他身上下了重注。每次听到我下注李恪时,杨姐姐总是对我摆出一脸“这个笨蛋是谁?我不认识她”的表情——我顶着那么大的心理压力,毅然决然地站在了李恪那一边,却落得个血本无归的下场——他对得起我嘛?痴心总是错付呀!
贞观十七年时,对于朝政有了些许模糊认识,终于明白仅有陛下的偏爱不足以让一个皇子成为太子候选人,但是朝臣们为什么会将李恪也纳入考虑之列呢?——可别小看后宫的赌盘,这里绝对是朝堂的风向标,后宫跟前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能在后宫开赌盘的,没点“能力”早被人掀摊子了。同样受到陛下偏爱的五皇子齐王李祐没有盘口,就足以说明这“赌盘”根本就不认“陛下宠爱”这一套说辞。
五皇子齐王李祐就是贞观十七年时,抢在太子李承乾之前起兵叛乱结果一个月不到就被镇压下去的那位。这家伙有多受宠?——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两个月之后,登基称帝,就改封李祐为楚王(正一品),老大李承乾也是在那年被封为太子,不过老三封楚王是在当年八月,封太子则是在十月。而那年老三李恪只是汉中郡王,贞观元年(627年)才从汉中郡王(从一品)晋封为汉王(正一品)。由此可见,老五在陛下心中地位非同寻常,这才叫偏爱。
或许有人会说,陛下看重老五,说不定是因为他母族的家势——也许吧!
老五的母亲名为阴月娥,太宗四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之一的德妃,她父亲是隋朝长安留守阴世师。“大业十三年,阴世师杀李渊子李智云、发李家祖坟。李渊攻下西京大兴城后,就把守将阴世师连其三族诛杀殆尽,唯独放过阴世师幼子阴弘智与幼女阴月娥二人。”——他外公杀了爷爷的儿子,刨了爷爷家的祖坟,然后他爷爷把外公家被杀得只剩下他母亲和小舅舅阴弘智——就老五这母族的家世,能依靠吗?所以说,老五才是陛下的真宠!但是,陛下再宠老五,也没必要赶在太子册封之前将他封王吧?我觉得这其中一定有猫腻。是什么呢?难不成是阴月娥美貌太过动人?——我翻来翻去,最后发现竟然还是因为阴家。
阴家世代武将,阴世阴的父亲阴寿是隋朝上柱国,当时号称“三军纲纪,皆取决于寿”,在隋军将领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太宗在争夺太子之位时,阴月娥姐弟二人为太宗争取到了许多原隋军降将的支持,所以太宗才登基,就急着对老五进行封赏,同时也是向朝廷内外宣示:老五只可封王,无缘太子之位!老五封王两个月后,局势安稳,陛下才安心地封太子李承乾为太子。
如此看来,太宗对老五的宠爱,主要是秀给原隋朝降将们看的。太宗这么做秀有必要吗?——当然,回忆“刘黑闼”的起兵发家史就知道,这很有必要,隋朝降将可比“窦建德”的部将要多得多——满朝文武,哪个没有在隋朝供过职?就连太宗他爹李渊当年不也是隋朝的唐国公吗?想想就知道,太宗这个有杀降前科的人,如今刚刚屠兄弟上位,兄弟的旧臣还需招抚,在老大唐起家的班底中地位不甚稳固,如果不对后加入大唐的降将阵营作出些安抚姿态,但凡有些许风吹草动,内忧外患并起,很容易引发大面积叛乱,大唐立马崩溃。而加恩于老五,则是本小利大的买卖,此举无异于向众人说:阴家我李世民都容得下,你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不过,贞观十一年时,太宗已经登基十一年了,早就把自己的龙椅加固得稳稳的,所以“太子擂台争霸赛”自然没有老三的份了。
从与大隋的关系密切这个角度来看,老三与老五,有很多相似之处。
老三的外公比老五的外公更牛,是隋炀帝杨广,外公和爷爷都是皇帝,所以老三这皇室血统无比纯正且历史悠久——高贵血统哪家强,陛下家中看三郎!——这也应该是陛下在登基后没有立刻加封老三的原因,老五家是单蹦子,背后没有太多的纠结,起落之间,牵动不大;而老三身份太过崇高,地位也就愈加敏感,背后有太多牵扯,只能等局势明朗后再做安排。
老三的外公杨广和爷爷李渊两人的母亲是亲姐妹,都是独孤家的女儿,杨广的母亲独孤伽罗,是隋朝第一任皇后,史称“文献皇后”。李渊的母亲是独孤伽罗之姐,在李渊称帝后,被追谥为大唐的“元贞皇后”。这俩姐妹的长姐,是北周的“明敬皇后”。这三位独孤皇后可不只是同族,她们仨是亲姐妹,父亲叫独孤信,他是西魏、北周时期名将,八柱国之一。
这三姐妹,三个皇后,却属于不同的朝代:北周、隋、唐。北周被隋给推翻,隋又被唐给推翻——皇位其实就是在一家亲戚中间传来传去,这就是我们那个时代的特色。
我们大唐承自隋,隋承自北周,北周在历史上,并列入“南北朝”。“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那一时期中国南方和北方处于分裂状态。在南方,先后有宋、齐、梁、陈四个政权的更迭,历史上把这南方四朝称之为南朝;而在北方,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边四个政权是依次更迭,而北方五朝的关系比较复杂一些,他们有并存的时候:最初只有北魏;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西魏,两者并存对峙;之后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这一时期北齐、北周并存;最后北周灭北齐——最最后,北周被隋取而代之。
北方五朝中,其中四个即北魏、东魏、西魏及北周均由鲜卑族建立,北齐则由鲜卑化汉人所建。所以,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在北方可以说是独领风骚,而这一门三皇后的独孤家就是鲜卑贵族,因此李渊和杨广都有二分之一的鲜卑血统,所以隋、唐两朝,也跟鲜卑一族有着密切关系。
南北朝时期长达一百多年,在此期间鲜卑一族在北方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北方汉族与鲜卑贵族不断联姻,经过上百年,北方上层之间形成了复杂而又密切的姻亲关系,可以说,当时北方就是一帮子鲜卑的亲戚在争来抢去。鲜卑本就族小人少,贵族自然更是少之又少,经过数十代联姻,李渊口中所说的“勋贵名臣”若往上追溯数代,基本都能找到共同的鲜卑血脉。因此,虽然阴家跟李家有着掘坟杀子之仇,但他的一双儿女仍得以保存,不只是为了怀柔,更是因为是这是整个北朝时期的传统,及至大唐也是如此,上官婉儿就是最好的例证——毕竟,我们虽是仇敌,却也是亲人!诛九族说不定会诛到自己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