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梅岭风云 > 第86章 第八十六章 暗流 (上)

梅岭风云 第86章 第八十六章 暗流 (上)

作者:沐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19 08:36:00 来源:文学城

成平六年,大梁皇长子萧景禹堪堪十五。

皇长子师从江南名宿黎崇,这黎崇自从江南来到京城后,这十来年间声名誉隆,其文风端正,治学严谨,时有新的理学观念,并且所教无类,定期设教坛于宫墙之外,让皇家子孙与平民之子一同受教,获朝野间赞誉无数,一跃而成大梁的学界泰斗,鸿儒大家。

萧景禹作为其嫡传弟子,尽得其人品、学识的真传。

听说其另外招收了一名关门弟子,却是如日中天的林帅之子——林殊,也就是皇长子的嫡嫡亲表弟。

这名稚子一开蒙即入师门,又因其极佳的资质备受黎先生宠爱。

这表兄弟二人同为黎门嫡传,钟灵毓秀,如鸾翔凤集,受尽天下学子艳羡。

黎门桃李满天下,嫡传弟子尤其才学出众,风流无匹,一时成为一段佳话。

梁文帝自继位以来,身世屡遭世人猜忌,国家接连不断地遭受水患、虫患、疫患、兵患……

虽然在众朝臣的辅助下,政坛算是平稳,边境安定,尤其还拓了些疆土……其自得之下亦感觉颇为辛苦。

其一直极为重视各皇子的教育,尤其对于皇长子,从其一出生就寄予了厚望。

在各朝臣的建言下,其早早就批准皇长子萧景禹学习朝事。故从成平六年起,萧景禹的学习课堂,就从单纯的上书房,同时扩展到了庄严的乾元殿,有时候皇上在上书房,也要求其过去一起旁听学习。

两三年历练下来,萧景禹的理事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其天资聪颖,又有名师指教,还有严父手把手教导,治国天赋被极大激发,得到了众朝臣的交口称赞。

此时林羡已经奉圣命驻守北地愈十年,北境固若金汤,边民百姓安居乐业,当地经济也得以蓬勃发展。林帅之名响彻全国。

但林羡尚有一桩心事,就是其叔父林之校之子林灿,年已二十有八,至今尚未婚配。林之校走时,他还未成年,后来一直在边境军营戍守,甚少回京,而本地难以有相匹配女子,其姻缘一事就这么拖了下来。长兄如父,虽是堂兄弟,但林羡觉得自己责任尚未完成。

林灿母亲钟氏,一直希望找个京城的大家闺秀做儿媳,哪怕不是晋阳这样高的身份,也希望能门当户对,方对得起亡夫。

长子婚事未解决,女儿林妙音虽也已二十又一,其婚事也就定不下,就这么挑挑拣拣,终于在嫂子的帮助下,和户部赵侍郎家的嫡次女换了庚帖,于是给林羡去信,要求赶紧把林灿遣回来,完成传宗接代这件天大的事。

其实大梁后宫,也不平静。

当朝皇长子萧景禹为宸妃所出,自出生起就受尽天下瞩目,百日即被封祁王,享亲王待遇;更是于十五岁学朝政之始,被实封亲王位。

皇二子是言皇后嫡子,奈何于襁褓中病夭,这是言皇后心中不可触碰的巨痛,好在后来收养了皇五子萧景桓,倒是聪明伶俐,甚是晓事,和其关系亲近。

这些年来自己已经把他当作亲子般疼爱,处处为他着想。尚小小年纪,她甚至已经开始为他暗暗挑选婚事,目的就是将来能对他有所助力,自己也能将其控在手中,成为未来的依靠。

皇三子萧景亭乃惠妃所出,因幼时感染时疫未能及时医好,导致腿部残疾而成了一个跛子。

他和皇二子仅相差一个月,虽然留下了残疾但好歹留得性命在,而皇二子却未能挺过去,因这遭了皇后的大忌,皇后一看到他就想起自己的亲子,想起当时的煎熬当时的恨,心中的愤懑就不能停息……

他因此总尽量知趣地躲着皇后不和她照面……

而皇帝对这位残疾儿子虽心有愧疚,但又因觉得他资质平庸并不重视,母妃惠妃空有美貌却整日里是个锯嘴葫芦……所以萧景亭从小养成了胆小怕事的性格,总想自己做个透明人就好。

皇六子萧景礼是其亲胞弟,却是个顽劣的坯子,小小年纪喜欢吃喝玩乐、不求上进,比宫外纨绔子弟还不如,更不讨众人喜。

皇四子萧景宣为越贵妃所出,因着越贵妃目前最受陛下宠爱,子凭母贵,近水楼台,他和皇帝的接触是最多的。

他长得又肖母,白净匀婷,颇为清秀,嘴巴又特别甜,懂得如何讨好父皇,因而是皇帝最亲近的一个儿子。

皇七子萧景炎,为静嫔所出。

这静嫔出于飞羽宫,原为宸妃医女,因而颇受宸妃照拂,和其姐妹相称。静嫔论年岁比宸妃还略长,但因位份的关系、更为显示尊重,反而称宸妃为姐姐。

同时,静嫔还是宸妃兄长、大梁军神林羡的义妹,因为两人是真正关系亲近的。

另外,萧景炎和林帅独子林殊又是同年郎,更能玩到一块去。

林殊母亲晋阳长公主是太皇太后的心头肉,就算出嫁了还给她留着寝殿,以备她随时进宫居留。林殊又机敏异常,是这一辈里最受老祖宗疼爱的,程度甚至超过了那些亲孙子,宫里的妃嫔们只有背地里不满,当面却是万万不敢说的。

皇帝对晋阳长公主颇尊敬,林帅既是重臣又是其义兄弟,所以林殊又是外甥又是侄子,在皇帝面前也是地位特别。

因静嫔不受皇帝宠爱,萧景炎跟皇帝也有所疏离。

生下皇七子后,娘儿俩受赐居住芷萝宫,宫室虽简小而陈旧,但有一个不小的院子,且离飞羽宫不远。

两宫间走动非常平凡,静嫔手巧,在庭院里自种草药制作各季香囊,又因闲着无事,研究起了各类点心小吃,这些吃食和精致香囊,都是与飞羽宫共享的。

而萧景炎自小就喜欢跟在萧景禹和林殊后面。这三人的亲近,是其他兄弟们羡慕不来的。

孩子们往往拉帮结派,又互相争斗,只有林殊和萧景炎跟在萧景禹后面,三人兄友弟恭,亦师亦友,相处异常融洽。

一晃皇四子皇五子也到了当时萧景禹开始学习朝政的年纪,越贵妃和言皇后各自动起了心思,不约而同跟皇帝提出让儿子上朝听政的要求。

但这些少年郎都是十四五岁,正是半大少年狗都嫌的年龄,皇帝觉得他们整日里在上书房里吵吵闹闹搞得鸡飞狗跳就算了,一方面年纪尚小,另一方面自己也没更多精力去教导他们,他们还想要跟皇长子比,那就没有什么可比性,所以就拒绝了她们,只不过对皇后是冷着脸义正词严地斥责,而对越贵妃却是温言细语地哄骗。

两人均面上不敢反对,但心里仍是不服。

这日早上上完早课,皇子们和伴读们都陆续离开,萧景禹进了专门的书室,继续完成先生布置的功课。

萧景宣和萧景桓两兄弟,在上课的时候就不知因什么缘故又产生了冲突,下了课,两人继续争执,最后居然你推我搡动起手来。

一个仗着皇后的偏疼,以出自嫡宫自居,清高傲慢;一个仗着父皇母妃的宠爱,骄矜霸道。两人谁也不让谁,越吵越烈。

萧景宣个子虽高却是个空架子,平时不肯吃苦,拉弓射箭骑马之类的功课从来垫底,力气不大;

而萧景桓在皇后的督促下,倒是什么都肯下一番功夫,长得壮实,是以虽然个子上吃亏,力气上却占了先。

两人先扭打成一股绳,互挠互抓互踢,后来萧景桓瞅准机会一个拌腿,萧景宣摔了个狗啃泥,满嘴是灰土。这下跌了面子,再也无法善罢了,开始嚎哭起来,真是打又打不过,放手又不甘心,事情愈演愈烈。

终于吵得萧景禹无法置之不理了!作为大哥,他平时不参与他们的是非,再说,他本来就有两个小跟班,事儿多着呢。但今日他俩实在是闹得不像话,他只得走出来阻止。

拉架的过程中,总难以做到完全公正,两个不分青红皂白的人,居然对着大哥也动起手来。这下变成了三人混战。

但毕竟老大更胜一筹,好容易萧景禹把两个兄弟摆平,两兄弟却鼻青眼肿都中了彩,连大哥的胳膊都被拧青了两处。

被分开的老四老五,哭丧着脸分别回了各自的寝宫,异曲同工地跟各自的母妃告状:自己被对方和老大合起来欺负了。

言皇后闻言先是教训了一番萧景桓,然后就开骂越贵妃,真是有什么大人就有什么崽,都是十足贱皮子……

最后怪罪到萧景禹,以大欺小,不要脸,正因为他的存在,出自我正阳的皇子,居然连学朝事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学学那些干巴巴的纸上谈兵的没用的东西。

连带着宸妃自然也被骂了:不识好歹的东西,假装什么清高,抢了本宫夫君,害了本宫娘家,导致自己的兄长,本来多么风光霁月、前途光明的一个人哪,从此无心仕途,放弃朝堂,忤逆父母,和皇上离了心,否则自己又哪至于失了圣心,在宫中如此憋屈,连那个边陲小地来的不知来历的不要脸面的贱皮子都要斗,我呸!……这下又骂回到了起点,菊清赶紧示意其红,把那些不晓事的小宫女往外赶。

昭仁宫中,越贵妃一看宝贝儿子被揍成这样,先就心疼得哀哀哭起来。哭过一会后,自然是怪责那个老虔婆没有教育好老五,到底不是亲生的,养成这个野蛮性子,将来定是个不得好结果的;

而对飞羽宫却是恨,越贵妃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要忌惮的,从来不是正阳宫,而是飞羽宫,皇上对那个宫里的女人才是特别的,偏自己又拿她毫无办法,谁让她一直有意无意地拴着君心,身后的家族又如此实力雄厚!

不说别的,光是她嫂子晋阳长公主,每进一次宫,就会给宫里带来新话题,什么太皇太后高兴得又多进了半碗鸡粥啦;

什么皇上又过去和他们一起进午膳了,席间笑语晏晏、逗趣不断;

什么她家小公子最是可爱又聪明,连皇上都喜爱得紧,带着这个小外甥一起在校场骑马,还放了风筝,这可是几个皇子都没有的待遇……

桩桩件件、月月年年,偏偏她的身份还可以随时进宫!

她林家如日中天,前朝后廷都是她的势。也一定是她进了谗言,景宣才没能入朝学政,否则凭皇上对自己和对景宣的疼爱,怎么会不依呢?

说起势力,自己也早开始有所铺排。首选的目标自然是云南王穆琛。自己出自云南,本能上觉得和穆王府亲一些。

京城穆府的主子,是小郡主穆霓凰。小郡主是皇上以皇后的名义留她在京城生活的,京城嘛,繁华、文明,吃穿用度自然比南部边陲要好得多,云南王没有理由拒绝,但明眼人是明白皇上的意图的……但不管如何,皇家对这穆王府仍是极度关照的。

这小郡主人虽小,却鬼得很,应该是受大人关照好的,对皇室中人看似尊重仰慕实质却疏离。只要入了宫,基本上都是在太皇太后的慈宁宫,连皇后的正阳宫都甚少到。

自己派宫里人接了她几次过来玩,都被她找各种理由推脱了。又不好用强,穆琛可是留了好几位武艺高强的家将给女儿,一方面做教习,另一方面,就是死忠地保护。

这穆家如此不知好歹,难以拉拢借势,自己只好退而求其次,找其他人了,京里朝里人嘛,多的是。

一旁萧景宣可能确实疼得紧了,歪在一边“哎呦”“哎呦”喊得贼响,越贵妃赶紧叫人去请太医,自己去抱扶宝贝儿子,旁边宫人急提醒道:“娘娘可仔细着些,小心自己的身子……”

越贵妃刚确诊怀上第二胎,这可是她盼了多年的第二胎,也是搬来昭仁宫后的第一个孩子。

当年刚进宫时为吸引皇上注意,说自己只有十二岁,实际上当时自己十六了,如今已经年过三十,算是高龄产妇了。

生老四时,自己可是拼了老命,为了助产,还服用了秘药,可能也是这个药,导致后来自己一直不得再孕,哪怕自己一直缠着皇上,得到的雨露是宫中最多的。

想想就令人生气,就惠妃那个呆呆傻傻的憨货,皇上难得去她那儿几次次,还就得了老三、老六两个儿子。

皇上儿子多,自己想为他再生个公主。两人欢好时,皇上也说,希望有个像自己这般娇娇软软的女儿,两人一直为此在努力呢。

自生了景宣后,自己的月事就一直不得准,这才刚刚确认,这二胎算是真怀上了,刚刚好两个月。

可不得仔细着!

可是不幸的是,当日半夜时分,越贵妃突然腹痛难忍,竟然见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