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说第一、二章,以这两章的主角性格为主。
林云罄是平静的疯子,有强烈的自毁**,却有向死而生的生命力,这种矛盾感很吸引人,白俞明就爱上了她。
与林云罄不同,白俞明很喜欢束缚自己,他是一只风筝,需要线牵引,前期是亲情,中期是浅薄的理想主义,后期是林云罄,最后是国家。
所以他们是相反的人,注定互相吸引。
不过比起林云罄,白俞明对爱人的依赖更强。
还是跟性格有关,为了对比他们的性格,我特意写了两个视角,进行多重对此。
一、家庭对比。
我曾经想写得更明显,突出林云罄的妈妈和白先生,后来想了想,算了,但白先生的戏份还是保留不少。
不过我还是暗戳戳对比了白先生和杨女士,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杨女士的戏份很少,跟白先生比,少得可怜。
这么写的目的是什么呢?
突出白先生对白俞明的影响,这是典型的东亚家庭,父亲的权威大于天,母亲隐在幕后,孩子虽然尊重母亲的付出,但更尊重和崇拜权威的父亲。
在白俞明的心中,白先生很重要,所以他的很多心里活动与白先生有关,许多挣扎也与白先生有关。
别看他叫父亲白先生,很疏远,但也透着敬意呀。
后来白俞明离家出走,相当于叛逃传统家庭和传统价值观。
但他挣扎出来了吗?
没有,就像白俞明形容自己说“宛如风筝一样”,风筝需要线呀,怎么能没有线呢?没有线,风筝怎么飞?怎么知道方向?
这是白俞明的悲剧,穷其一生都在找牵引自己的线。
林云罄就不同了,不需要牵引自己的线,不需要权威,她在精神上藐视所有人,不相信国家,不相信社会,如果有一座山,林云罄就能做一个隐士。
林云罄也像世界失望的旅人,走了一会总想歇息,每当这时,她的心燃起微弱的火苗,坚持走下去。
就这样,她走了一辈子。
白俞明偏偏要找那条线,那条线类似于社会认同感,白俞明是被社会绑定的主体,追求社会身份,即使是作为家庭的一部分,所以他渴慕亲情,前期不惜牺牲自我,做白先生乖巧的儿子。
但是他忍不住反抗,投奔理想主义,直到理想主义破碎,在这种痛苦之下,他把情感寄托在林云罄,可惜林云罄不要他。他只能奔赴战场,为国家而战。
在那一刻,他心中有浅薄的希望,至少国家是需要他的。
怎么越说越虐(????)
我是无意的,再说结局开放性嘛,你们可以畅想美好的未来。说回林云罄。
她的家庭戏份很少,其实是个意外,在最初版本,她的家庭描述很多。
就像我前面所说,原本想用林云罄的妈妈与白先生对比,白先生是传统的,林妈妈是开明的。
但我写第三章时,却遇到阻塞,很难顺理成章地插进去,甚至我思考一个问题,林云罄真的需要家庭吗?
当我摒弃家庭,文章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林云罄不需要家庭,她很多出发点都是自己,这是一个“自私”的人。
但是与之前的人设不相悖,我就留了下来。
对比二,感情线的比重。
白俞明视角的故事里,林云罄占很大比重,我们总能看到白俞明碎念念,不停地说林云罄。
而林云罄很少说白俞明。
还是那句话,我故意的。
我觉得这很好地体现了两者的性格。
白俞明重感情,以他视角展开的故事必定有很多感情戏,林云罄的性格则是想到就提一下,不会围绕感情喋喋不休。
对比三,叙述手法不同。
白俞明视角,有大量的描写,比喻句,拟人句,浓郁的色彩,这些也是为了突出他的性格,比较感性敏感,艺术天赋不错,文中提过白俞明会画画,能通过画画赚钱。
我不止一次想,他就是天生的画家,如果没有战争,从事艺术也是不错的选择。
而林云罄视角则冷静许多,省略了许多描写,回归叙事本身,更多的是,xx时间做了什么,很多事情都是一笔带过。
林云罄不喜欢透露太多感情,她的视角情感内敛,还有点搞笑。我刻意让第二章的情节活泼一点,不知道读者是否感到轻松些。
顺便要说的是,林云罄写传记,最后一句话是“我哈哈大笑”,是故意设计的。
算是恶趣味吧,我觉得结尾可以这么搞,而且这么结尾也挺有意思的。
表示了林云罄对苦难的“不在乎”,正是这种不在乎,使她写下这句话匆匆吃饭去了,与白俞明视角的最后一句形成鲜明对比。
浅说一下第三章。由于那个版本我感触不多,所以说的相对少一点。
这个版本是第一版本,也是本文的最初构想,淡淡的惆怅,一点诗意。
写这章时,我总想到《受戒》,或者《边城》的结尾,翠翠固执的等待。
我很喜欢《受戒》,对《边城》则是一般,但是不知为何,每次写都会想到这两部作品,但是更多的感触就没了,或者无关紧要。
就写这么多好了。
期待你们的见解,如果你们有独特的想法,希望能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