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满级贤臣登基为皇[系统] > 第24章 长在心坎

满级贤臣登基为皇[系统] 第24章 长在心坎

作者:玉知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8 23:57:20 来源:文学城

如若单凭一个“礼”字治万民,那天下岂不是要乱成一锅粥了。

“今今所言极是!”夏公抚掌而笑,他本就是个积极进取的君主,一生致力于拔除世家之危害,进而改革旧制,促使夏国更加繁荣昌盛。

在内心深处,夏公同样有以法治国,废除礼治的想法。如今秦淮婧明明确确的提出来,正中他的下怀,可不就叫他高兴至极吗?

他们要礼治作何用,如若真的遵循旧律,崇尚礼法,那就不会有六国强雄,就不会有争霸天下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①

夏公从不相信,他们秦氏一族,永生永世只得向赵氏族人俯首称臣。再说赵家家人,就能够保证他们这王位来的很干净吗?不还是从上一代那边抢来的。

“父王,明确律法是其一,再还要推行其他利国利民的条令。就比如说人才选举制度,现在的夏国,乃至于整个天下,推行的都是世卿世禄制。

人才的选举主要依赖于血缘和世袭,但官员们世代享有俸禄和官职,不用上进就可以世世代代官袍加身,有享不尽荣华富贵。这样的官员,又如何能够担当大任?”秦淮婧提出了朝堂人才选举制度的弊端,此时此刻,她已经预备推举出科举制度了。

现在纸张已经被她搞了出来,算算时间,活字印刷应该也差不多弄出来了。下一步秦淮婧准备说服夏公,让他把宫中藏书馆的书籍贡献出来,拓印成本,在宫外造一个“图书馆”,造福天下学子、嬴得文士之心。

夏公细细品味着秦淮婧的话语,只觉得字字句句都说到了自己的心上。看着底下同样若有所思的自己的儿子们,夏公复又询问道:“对于今今提出来的人才选举之说,你们有何见解?”

“义父,儿臣认为应当废除世袭制度,改其为推举制度,由各地方官员向父王推举人才,这样方能发掘全国各地的人才。”时子澄思索半晌,最终回复道。

秦昭年摇摇头,接着说道:“我觉得此法弊端较大,且不说现如今各官员近乎有一半是世家中人,就说普通官员,也难免会有私心。或是收买,或是亲情,就足够他们舞弊了。

如若等到世家被清算后,再行推举之法,前期或许有用,待到中后期定是疲乏无力,甚至是养虎为患。”

“太子所言极是,人非圣贤,岂能没有私心杂念,面对威逼利诱,总会有妥协之人。但妥协之人要么没有,要么就是无数个,一旦开了那个头,就永无止境了。”顾玉自小被母亲培养政治眼光,此时此刻也能毫不怯场的抒发自己的观点感悟。

夏公点头,他现在是有意培养自己的孩子们的政治素养,所以他自己倒是说得少了,不过事态如何,夏公自有把握。

“父王,我有一方法,可能略有弊端,但利远远大于弊。”秦淮婧说道。

听及此,众人纷纷再次将视线转向秦淮婧。

夏公也点头,示意秦淮婧往下说:“但说无妨。”

秦淮婧面带微笑,从容不迫的发表自己的想法:“现在纸张已然造出,竹简刻录书籍的弊端已经被克服,我又命人研究了方便印刷书本的方法,现在广泛推广书籍知识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不若我们将藏书馆中的竹简书籍誊录在纸张之上,在宫外修建一图书馆,吸引天下学士来我国都。到时候人才源源不断来到我夏国,父王就顺势推出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就是科举考试,由考官出题,考生作答。题目可以事关民生、战役、赈灾、水利,考生在试卷上各抒己见,由考官选出其中佼佼者,进而得以面见父王,加官进爵。”

“此法甚妙,既能笼络人才,也可施恩于寒门。”夏公赞扬道。

“子澄不若今今也。”时子澄甘拜下风道。

秦昭年和顾玉也纷纷赞赏,这倒是搞得秦淮婧愈发不好意思了。

“依今今所言,此后夏国需得先发展民生,再又明确律法,后又改革法度。至于发展民生一事,不过‘吃穿用度’四字。

但我夏国收成并不好,勉强足够百姓糊口,寡人这么多年征收的赋税已然很轻,百姓却仍旧只能堪堪维持平常生活,更不必说读书识字,也决称不上什么国泰民安。

寡人命昭年多年研究提神粮产之法,却也无甚佳音。”说道最后,夏公甚至长叹一声,面上浮现出颓唐之色。

“父王,先前我偶得几种能亩产千斤的粮种,早在昨年秋日种在了太子哥哥城郊的田庄中。算算时日,估计也已长成,不知明日父王和各位哥哥们可愿和今今一起,一起去见证亩产千斤的奇迹。”秦淮婧见不得夏公这番颓唐作态。

这位君主一辈子尽心尽力,把毕生的心血都花费在了夏国的发展中,不可谓不是一个令人尊重的贤明之君。他做的已经够好了,不过是时代所限,只能做到这一步罢了。

但是她秦淮婧来了,就会拼尽全力改变这一切。

“亩产千斤!”众人惊呼出声。

“今今,你可是口误说错了话?”顾玉不可置信发问道。

“当然没有,我说的全都是真的,你们明天去现场,看到挖掘成果后不就知道了?”秦淮婧无奈回复,她也知道这事容易让人震惊了些。

“那我可得好好观摩观摩,今今可不能忘了带上时哥哥。”时子澄也激动出声。

而秦昭年和夏公却是相信的,他们永远都坚信秦淮婧能够给他们带来奇迹!

而夏公则是在听了秦淮婧这些关于政事的见解之后,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也不后悔之前的冲动行事。

夏公脸上重新浮现出笑容,接着回答道:“好,父王和今今一起去。”

“哥哥也是。”秦昭年同样回复。

待这偏殿重回宁静,夏公才又说道:“农事之事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而国库空虚一事也不必担心了。今今你之前交给父王的晒盐之法,我已经派了心腹和太子伴读祁明玦去操办此事。

现下新制兵器即将到达国都,我就放心将细盐销售夏国各地,待三日后早朝,寡人就会发布盐铁官营之法,收回各大世家把控的盐矿,届时国库定会充盈。

接下来数月,寡人会召集法家学者入宫,共同商订夏国律法。还要麻烦你们一起,共同制订夏国将要推行的改革之法。

诸位,可愿同寡人一起,共创盛世?”

说完,夏公起身,端起了桌案上的一杯茶水,目光灼灼的看向秦淮婧四人。

四人同样举杯起身,齐齐高呼:“与君共勉,同创盛世!”

夏公豪爽一笑,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秦淮婧四人同样跟随。

夏公激动完后坐下身去,突然的大喜让他的身体有些超负荷了,此刻缓身坐下,默然不语调整身体。

见此,秦淮婧试探性的说道:“父王,今今还有一事想说……”

夏公看了过去,唇角带笑道:“今今尽管畅所欲言。”

“是。”秦淮婧恭敬回答,随后又丢出一个惊天大雷,“父王既然要今今商议改革之法,那今今现在就想提前提出一事,还望父王应允。”

说道关键之处,秦淮婧深吸一口气,下定了决心。这可是她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后,第一件坚定的想要完成的事情!

“父王,儿臣想要废除奴隶制度,解放天下奴隶,还所有奴隶自由!”秦淮婧的声音稚嫩,却又掷地有声,短短几句话,就怔住了在场的所有人。

时子澄反应尤为强烈,他竟然殿前失仪,失手打翻了茶杯。幸而之前已经将茶水饮尽,这才免了一番收拾。

“儿臣失礼了。”时子澄连忙告罪。

夏公面上的仍旧是一片祥和,随意的摆了摆手,并未发怒。

今日秦淮婧的言语已经让他惊为天人了,却不想小姑娘在最后还憋了个大的!废除奴隶制一事同样是夏公早早就想过的,不过从来没有人明确的提出来过,他也只在私下里和秦昭年提起过此事。却没想到,一个十岁小童竟然正大光明的提了出来,秦淮婧真真是长在他心坎上了。

这算是后生可畏吗?

总而言之,夏公此时此刻的心情好到了极点。上一次他这般高兴的时候,还是在十五年前秦昭年出生的那天。

夏公以袖掩面,轻轻咳了咳,虽然高兴,但他并没有失去理智,反而是沉着冷静的询问秦淮婧:“今今,能否说说你为什么想要废除奴隶制度吗?要知道你可是夏国的公女,废除奴隶制度对你可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秦淮婧知道这是夏公的考验,此刻回答的也极为认真:“实不相瞒,父王。上一年我和太子哥哥一起去了奴隶市场,我亲眼看到了奴隶生活的残酷血腥。几个月前我去到了允州,又亲耳听说了有关于允州王氏虐杀奴隶之事,并深感其哀。”

宝子们多多收藏,多多评论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长在心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