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满城风雨护夷洲 > 第8章 第七章

满城风雨护夷洲 第8章 第七章

作者:周泽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22 20:18:53 来源:文学城

李夷洲点了点头,取出两根香,点燃其中一根,“这两根香烧完正好两时辰,你开始吧!”

“我该去那儿创作呢?还有笔墨纸砚……”

“去我房间,我帮你准备笔墨纸砚!”李夷洲说罢带着闻育恒来到了她房间。

李夷洲的房间很空旷,除了一张床以外,便是一个梳妆台,一个用红木做的置剑台,只是那该放置剑的地方没有剑而已。

李夷洲随后搬来一张桌子。

“我来帮你!”闻育恒说完搬来一把椅子。

李夷洲接着取来了毛笔、砚台、墨块和一张纸,对闻育恒道:“你开始吧!”

闻育恒点头,深吸一口气,就闻到一股如兰花般的淡淡的幽香,笑道:“姐姐的房间真好闻,沁人心脾。”

李夷洲脸色突变。

闻育恒连忙道:“能不能多给我一张纸,我得打草稿啊!”

李夷洲点了点头,又多带来了一张纸。

“把香也端进来吧!”闻育恒又改口,“算了,还是别端进来了,让我知道时间的紧迫,有压力就写不好这篇文章了。”

李夷洲听说这能妨碍闻育恒写文章,赶紧出去把香端进来。

“你干什么?我不是说不要把香端进来吗?”

“这怎么行呢?如果你说我捣鬼,那我怎么解释?把香端进来,让时间在你眼前度过。”

闻育恒点了点头,开始闭目构思文章。

时间过去半个时辰,闻育恒睁开眼,磨好墨,展开纸,拿起毛笔蘸了墨水准备写作。

李夷洲立刻凑过头来看。

闻育恒把毛笔放回砚台,“你干什么?不是说不打扰我吗?”

李夷洲轻哼了一声,来到门口看着闻育恒。

闻育恒开始写文章。

过了半个时辰,香烧尽了,李夷洲来换香,恰好闻育恒也把文章写完。

闻育恒吹干纸上的墨迹,摇了摇头,把纸收进了衣袖里,又展开另一张纸,准备重写。

李夷洲道:“怎么了?”

闻育恒道:“刚才写的那篇人物论不够精彩,所以得重作。”

“那你写的那篇不怎么精彩的人物论,能不能给我看看?”李夷洲道。

“不能!”闻育恒道:“李叔叔说过,拿不出手的文章,不能给别人看!”

“不给就不给嘛,有什么了不起的?”李夷洲气呼呼地来到门口看着闻育恒。

闻育恒继续写人物论。

又过了半个时辰,闻育恒伸着懒腰,道:“终于写好了。”说完他吹干纸上的墨迹,将纸卷好,来到李民朴和老夫人所在的房间交卷。

李民朴和老夫人先后接过闻育恒的作品来读,二人无一例外都看得手抖,看完以后都震惊地看着闻育恒。

闻育恒笑道:“怎么样?我这篇文章是不是通过了李叔叔和奶奶的审核了?”

李民朴不说话。老夫人想称赞这篇文章写得好,可是抬眼看到气鼓鼓的李夷洲,就知道自己要挑毛病,沉吟片刻,道:“你这写的都是什么?我眼神不好,有些看不清。”

“看不清是吧,没关系,我来读给奶奶听。”闻育恒拿过自己写的作品,读道:

大丈夫生当利于国,志当福于民,故其谋事也必慎必细,其成事也必久必远。夫王安石屡辞朝廷之征召,甘为地方之小吏,察国家以知情势,入地方以解民困。吾观其所为,堪为大丈夫也。

嗟夫,彼虽有大丈夫之志行,未有大丈夫之智谋,故其强国富民之法终毁于司马光之手。王安石曰:“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而以执拗之性以行新法。天变者,自然之相也,人力不得控,故其日出月落风雨雷电皆不足畏。而其所言“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则谬矣,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倘使祖宗之法能利国富民,留之无损;如弱国贫民,去之当宜,安能谓之不足法耶?夫人言者,民心也。民心同则事成,民心异则事败,天下得民心而成大业者多矣,失民心而失江山者亦多矣,安能言“人言不足恤”哉?

王安石曰:“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其虽不非商鞅,亦思变法而不学商鞅,岂不怪哉?夫商鞅之变法之前也,孝公立国耻石以收士人之心,使秦之士人皆知变法为势之所趋;商鞅徙木以同百姓之志,使秦民皆知新法之出而必行。故其能行变法之臣多矣如景监、车英辈,而顽固者虽欲阻新法,未敢明非新法,仅能暗毁之。之后先变法以强军,后变法以生产,此先重急后轻缓也。夫秦孝公之世,诸强并立而秦独弱,若无强军以御外敌,安有国之太平?若无太平之境,安能推新法以促生产乎?孝公与商鞅谋事之慎细,可得见也。新法百年后,秦独强于列国,而能灭诸国以一统,孝公与商鞅成事之久远,亦可得见也。彼王安石之变法也,前不知收天下士人之心与同大宋百姓之志,后不分情势之轻重缓急而以疾风骤雨行变法之事,使贤者不明其心,君子不知其志,而小人有隙可趁。故其所为招天下怨谤。倘变法之前,王安石能说于神宗以苏洵之《六国论》而收天下士人之心,后取信于民以同大宋百姓之志;变法之后,先推强军之法,后行生产之法,其变法岂能毁于一夕哉?

后之有王安石之才,而欲行王安石之事以强盛国家者,当鉴于王安石之故事,使其强国盛民之法且久且远也。

读完,闻育恒又把纸张交回去了。

老夫人道:“《宋史》都说了,宋之亡,有王安石的原因,你怎么还称赞王安石变法呢?”

闻育恒拱手道:“奶奶,咱们看待一件事情,不能看书上怎么说,而要看它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宋朝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是有益于国家人民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安石变法是正确的。至于说宋朝灭亡与王安石相关,只是编写《宋史》的人一定要这么写。”

“此言何意?”老夫人道。

“北宋不实行‘变法’,造成了‘有名相而无名将’的局面,因而金灭北宋轻而易举;南宋实行‘变法’,造成了‘有名将而无名相’的局面,使得元灭南宋费了很大的劲,且付出了巨大代价,甚至可汗蒙哥都死在这场战斗中。所以元朝统治者绝对不会称赞王安石变法,而会把这场富国强兵的变法归结为让宋朝灭亡的原因。所以孔子说的很对啊,‘尽信书,不如无书!’”

闻育恒说完,老夫人微微点头。

“咳咳!”李夷洲重重的咳嗽了一声。

闻育恒知道李夷洲在向老夫人传递信号,心里丝毫不惧,暗道:“你就挑吧,我看你还能挑出什么毛病来!”

老夫人将闻育恒的文章看了许久,又道:“这苏洵的《六国论》为什么能收天下士人之心呢?为什么不是别的文章?”

闻育恒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段话出自苏洵的《六国论》,苏洵看似在说六国故事,实际上说是宋朝的故事。当时的宋朝对辽与西夏给岁币买和平,与六国赂秦一样。如果宋神宗登基之时,能先表达自己不愿看到国家破灭的结局,所以要力行变法。这段真情实感一流露,其作用就如同当年秦孝公要力行变法而立的国耻石,如何不能收天下士人之心?”

老夫人微微点头,暗道:“这小子的见识真是非同寻常啊!”

“咳咳!”李夷洲又是重重的一咳嗽。

闻育恒看着李夷洲,“你就别为难奶奶了!这篇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合理、发人深省,要从这篇文章里挑错,无异于从鸡蛋里挑骨头。”

老夫人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李夷洲气呼呼地哼了一声。

“怎么样?这《王安石论》也出来了,而且通过了李叔叔和奶奶的审核,你现在是不是应该兑现你的奖励了?”闻育恒笑着靠近李夷洲。

“我不要!”李夷洲大声道。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已经答应过我的,怎么能说话不算话?你还想不想跟我爹学刀剑双绝了?要是我把你说话不算话告诉我爹,我爹一定不肯教你刀剑双绝。”闻育恒继续向李夷洲靠近。

李夷洲气呼呼地看着闻育恒。

闻育恒笑道:“乖,只是亲个嘴而已嘛!一会儿就过去了。”

“等等!”李民朴来到闻育恒身后,一伸手将闻育恒提起,和李夷洲分开。

闻育恒道:“我跟姐姐要这个奖励的时候,你不阻止,现在想阻止,太晚了!”

李民朴笑道:“是李叔叔不对,不过李叔叔想知道,你为什么想和夷洲亲嘴呢?”

闻育恒脸上划过一丝局促,随后道:“这……跟这件事没关系。”

“什么叫没关系啊?你如今年方十岁,我女儿年方十四,她都没想过要恋爱、要成亲、要亲嘴,你就想到了,这怎么能行呢?”

“而且你这是早恋,在夷洲早恋是要受惩罚的!你要想受惩罚别拉着我!”李夷洲道。

“好吧,李叔叔,按照夷洲的法律,我要到几岁才可以亲她?”闻育恒问。

“至少要到十八岁才可以亲!”李民朴道。

“好吧,那这个吻先记着,等到我十八岁的时候再要回来,不过那时可就不是一个吻了!”

“那是多少个?”李民朴问。

“我十二岁的时候就变成两个,十四岁的时候就是四个,十六岁的时候就是十六个,十八岁的时候就是二百五十六个。”闻育恒道。

“这是高利贷,我不接受!”李夷洲道。

“那你能接受多少个?”闻育恒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