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满城风雨护夷洲 > 第19章 第十八章

满城风雨护夷洲 第19章 第十八章

作者:周泽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3:00 来源:文学城

第二天,李夷洲早早地就来了闻家。

高孝珍问:“夷洲啊,你吃饭了吗?”

“吃了。”李夷洲说完就看着闻毅多。

“来,再吃一点吧!”高孝珍拉着李夷洲到了桌前,“尝尝我的手艺怎么样?”说完高孝珍给李夷洲盛了一小碗粥。

李夷洲吃了一口,赞道:“伯母的手艺比我做好。”

“既然如此,欢迎你常来吃啊!”高孝珍笑道。

“嗯嗯!”李夷洲连连点头,以极快的速度吃完了碗里的粥。

“还要不?我去帮你盛。”高孝珍拿起李夷洲的小碗就要去盛粥。

“不用了,我吃饱了,谢谢伯母!”李夷洲下了桌,在一旁等着闻毅多和闻育恒。

闻毅多父子吃完饭,便与李夷洲一起出门了,他们朝着包家医馆走去。

高孝珍看着李夷洲的背影,喃喃道:“能把我儿子拉回文学道路的只有你了,你可要加油啊!”

医馆内,包大娘正在给一个中年人好脉,那人不住地咳嗽。

闻毅多、闻育恒和李夷洲走进医馆后,便在一旁等候。

包大娘诊脉完毕,就一边写药方一边对中年人说:“你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火气太重,我给你开些降火的药,你拿回去煎成药汤,不多久就会好的。”

“谢谢包大娘!”中年人接过药方,走出了医馆。

包大娘这时才看到了闻毅多等人,笑着来到众人面前,她笑时脸上会出现一对小梨涡,眼中满是身为医者的慈祥。她看着闻毅多,“怎么了?不会又找我去验尸吧?”

闻毅多摇了摇头,将闻育恒推向前来,“自己的事自己说。”

闻毅多微微点头,笑着对包大娘道:“包大娘,我想跟你学用……学医术。”

包大娘看着闻育恒,“你为什么要学医?”

“为了治病救人!”闻育恒道。

“治病救人?”包大娘打量了一下闻育恒,知道他说的不是真话,笑了笑,“好吧,我收下你了。”

“谢谢包大娘!”闻育恒道。

“闻育恒,你过来一下!”李夷洲朝着医馆的角落走去,闻育恒跟在她身后。待到二人来到较落后,李夷洲轻轻地打了闻育恒一下,“你发疯了?放着大好的文学前途不要,要去学医!”

“我……我不做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学家!做这样的文学家,受别人欺负的时候连还手的力量都没有!”闻育恒道。

李夷洲道:“那你学医就可以不受人欺负吗?”

“当然可以啊!我学得精通医术以后,就专门治病救人。救的人多了,就会受到人的尊重,就不会受人欺负。”闻育恒道。

“这样吧,如果你受人欺负,我保护你。”李夷洲实在不愿意看着闻育恒浪费自己的文学天赋。

“你能这么说,我真的很开心。”闻育恒笑了笑,转瞬便一脸严肃,“你学好了我爹的刀剑双绝,自然可以保护我,可是在你跟我爹学本领的期间,我受人欺负了怎么办?”

李夷洲不说话。

“所以啊,还是自己有自保的本领比较好。”闻育恒道。

“我警告你,你要是在文学方面泯然众人了,我以后就不嫁你了!”李夷洲气冲冲地来到了闻毅多身边,与闻毅多一起离开了包家医馆。

闻育恒看着离开的李夷洲,陷入了短暂的犹豫,不过很快他就来到了包大娘身边。

包大娘道:“你想好了?”

“想好了!”闻育恒重重地点了点头。

“李夷洲是个好姑娘啊,你真的要为了学医而舍弃她吗?”

“我并没有舍弃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她目前虽然不理解我为何要学医,但是以后会理解的。”

包大娘点了点头,“既然她对你有误解,还是解释清楚比较好,有些误解如果不解释清楚,可能会误解一辈子。”

闻育恒点了点头,抱拳道:“多谢大娘指教,我知道了。”

“好,那你跟我来吧!”包大娘在前面带路,闻育恒在后面跟着。

二人来到了包大娘的书房,那书房只有一张书桌、一个书架和一个人体穴位模型。包大娘来到书架前,从书架上取了一本书,交到闻育恒手上,“你先学这本书!”

“《洗冤集录》,”闻育恒看了一眼书名,“据我所知,这不是医书。”

“这是宋慈写的,是大名鼎鼎地验尸学名著!”包大娘边说边往书房外走。

“我不学这本书,我要学治病救人的本事!”闻育恒跟在包大娘身后。

包大娘停下脚步,闻育恒也停下脚步。包大娘笑道:“你要跟我学,我教你的就是这个。”

“为什么啊?”闻育恒不解地看着包大娘,“人家做老师的都是学生要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我明明跟你说的是医术,你为什么要教我这个呢?”

包大娘叹了口气,“我是个大夫,因为兴趣自学了验尸。可你父亲一遇上案子就找我去验尸,害得我都忘记了自己是个大夫。你来找我真是太好了,我把验尸的本领教给你,以后我就可以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做大夫了。总之就一句话,你要问我验尸方面的东西,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你要问我医术,我就一言不发。”

包大娘说完就离开了。

后来,医馆来了几个病人,包大娘为他们诊脉、开药,闻育恒询问其中的医理,包大娘果真一言不发。闻育恒无奈,只能拿着《洗冤集录》走出包家医馆。

闻育恒走在路上,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并没有人注意到他;风吹得人无比舒服,但他没心情去感受;夏季的草木绿意盎然,他也没心思去欣赏。

“我该上哪去呢?”闻育恒口中喃喃道。他想去找李夷洲,可是不知道闻毅多带着李夷洲上哪去了;想回家把事情告诉母亲,那么将来发生的必然是母亲和包大娘争吵。他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去李夷洲家,虽然在她家暂时见不到李夷洲,但可以等着她回来啊!

闻育恒点了点头,快步向李夷洲家走去。

来到李夷洲家门口,就听到学生们读《师说》的声音,闻育恒悄悄地走进去,坐在最后一排。

学生们读罢,李民朴道:“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一项技艺要传承下来,必须靠着从师学习。一个国家的人民,不肯从师学习,这个国家就会落后退步;一个民族,不肯从师学习,这个民族就会有消亡的风险。以前有个王朝对外实行海禁;对内搞文字狱,禁止从师学习。结果呢,港澳被侵略者占领,费了百年工夫才收回来;倪本癸来侵略夷洲,幸得郑武将军拼力抵挡,才让夷洲不受外敌侵略。我希望你们,不论如何都不要忘记从师学习,只有从师学习,才能提升自己;只有提升自己,才能肩负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任!今日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同学们纷纷离开教室,只有闻育恒坐在最后一排一动不动。

待到同学们都离开了,李民朴来到闻育恒对面坐下,“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你不会因为写出了一首好诗,就沾沾自喜,就认为不再需要从师学习了吧?”

“李叔叔,我有一件事想问你。”闻育恒看着李民朴。

“你问。”李民朴道。

“像我们这些文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如果有人要杀我们,我们只能等死,成为这样的文人有什么意义?”

李民朴站起身,语重心长地说:“文人者,以秃笔安社稷,以策略福万民,以大义震天下。如果一个文人能做到这三样,就算不会武功也没关系。因为他遇上危险时,国家会保护他;有人要杀他时,人民会护卫他。如果国家和人民不爱护造福他们的人,这样的国家必然走向灭亡,这样的人民必然走向穷困。所以文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文人要是堕落了,国家和民族就有了走向堕落的开始。”

“此言何意?”闻育恒不解地看着李民朴。

“你知道文字狱吗?”

“文字狱?”闻育恒有些疑惑地看着李民朴。

“那是中国一个封建王朝搞出来的,当时的皇帝搞文字狱,就是要扼杀文人的思想,扼杀科技进步,让文人们堕落下去。当时修一部史书,会招来文字狱,弄得一户人家家破人亡;出一个‘维民所止’的题目,会招来文字狱,弄得‘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的名门望族瞬间没落下去;随口念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会招来文字狱,弄得许多人人头落地……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想堕落的文人们都被封建统治者杀掉了,于是文人们只能堕落。再也没有人去修史书,没有人去钻研科技,他们活进了统治者为他们准备好的一个牢笼里。而文人们这一堕落,他们创作的作品就再也没有了精气神,也就起不到提振人民精神的作用,紧接着带来的就是人民精神的麻木和自甘堕落,最终造成的是国家科技停滞,思想滞后,然后就是百年的屈辱历史。”

闻育恒郑重地点了点头,算是明白了文人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