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马春花、福康安与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 第8章 第七章 新到任的孟加拉总督,沃伦-黑斯廷斯

1771年底,孟加拉□□的消息传回了伦敦。

1772年初,《伦敦邮报》发表了一系列揭露孟加拉□□触目惊心状况的报道,4月,德布里特先生目击灾荒一线的描写,在《绅士杂志》上传递给了他伦敦的读者。

到这一年晚些时候,更多的文章、小册子、书刊发信,揭露孟加拉□□的死亡具体人数,印度成了伦敦“每日各大报纸的必谈话题”。反对东印度公司的舆论呼声越来越高。

一部名叫《大富翁》的讽刺喜剧,更是将这个热点推到了热搜最高。

其中一个情节是螨虫的助理塔奇特解释了螨虫及其伙伴如何发财:

*

“塔奇特:我们狡猾地蚕食土著的土地,一点一点地加固要塞工事,直到我们变得极其强大,让土著拿我们没办法。然后我们把他们赶出自己的家园,夺取他们的金钱和珠宝。

市长:塔奇特先生,你难道不觉得,我们那么做有点不文明?

塔奇特:哦,才不会呢!那些印度人比鞑靼人或者土耳其人也好不了多少。

市长:不,不,塔奇特先生;恰恰相反,与他们相比,我们才是鞑靼人。”

*

这些小册子绘声绘色地揭露,英国殖民军人是怎么把印度人吊起来打,逼问他家中财宝的藏处;有一部分人开始反问,这是不是种族灭绝,与野蛮人比起来,自诩文明的英国人更加野蛮。而更大一部分攻击则是集中在了:

这群从印度回来的暴发户们,是怎么通过巨额的财产与没落贵族联姻,然后通过贿赂选民参加议会选举,最后一跃成为了高尚的贵族议员、绅士。

一些从印度归来的暴发户通过撰写回忆录,充当“吹哨人”,虽然文中所讲的恶行,他自己一个也没少做,还从中赚取了不少钱。现在摇身一变,站在道德制高点,成了“揭露恶行”正义的一方。

这种攻击明显是针对罗伯特-克莱武的。

印度人是死是活,仍然没人管。

不过由于这场舆论风波,东印度公司发行的股票开始暴跌。

1772年6月8日,一个名叫亚历山大-福代斯的苏格兰银行家从他的办公室销声匿迹,只留下了55万英镑的巨额债务(银行家卷钱跑路是个传统),“卷钱带着小姨子跑了”,他的福代斯银行随之宣布破产。一周之后,一家投资购买了大量东印度股票的机构艾尔银行业关门大吉——一场金融危机从英格兰展开,席卷整个欧洲。

随后的一周,北海对岸偷偷购买了英国东印度股票好做投机买卖的荷兰银行倒闭了,两周之内,又有十家欧洲银行倒闭——不到三周的时间内,欧洲三十几家银行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了。

这场金融危机波及广泛,在北美新殖民地的弗吉尼亚,有人破产自杀。连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主席也赔得底儿掉。

6月份,大卫-休谟甚至写信给亚当斯密:“我们的处境非常不妙,你确定这些事情不会影响你的理论?——你的某些章节(《国富论》)要不要改改?”

英格兰银行开始更加谨慎地给东印度公司放贷,它自己都快自身难保了——这导致了紧缩,加上饥荒导致孟加拉的年成不好,东印度公司收不上来土地税,更加举步维艰。

英国人自己陷入了经济危机,议会开始为是否出钱救市吵得不可开交,最后政府肯定还是不会任由东印度公司倒闭——用脚后跟想想就知道了,谁肯放弃印度这块肥肉呢?

从1769年到1772年,东印度公司从英格兰银行贷款550万英镑,相当于今天的5.77亿。英国人终于认识到了,他们伟大的“日不落帝国”财政,是由印度巨额的财富支撑起来的。

从印度土地上搜刮来的白银,由加尔各答或马德拉斯启航,运往广州,换回数船的茶叶、生丝,再运往伦敦的茶叶拍卖所

但是生活在印度的原住民的“人”,仍然没有人关心。1772年2月,沃伦—黑斯廷斯被任命为孟加拉总督。(旋即在1773年被任命为印度总督。)

**

约翰-史密斯中尉由于饥荒期间对于加尔各答瘟疫防治的突出贡献,已经被擢升为东印度公司驻加尔各答的机要人员。

被介绍给沃伦-黑斯廷斯时,约翰略略吃了一惊,他不是一个克莱武勋爵式的武人。

41岁的新任孟加拉总督看上去瘦削、衣着朴素,早早谢顶了。他穿着朴素的棕色亚麻混纺粗布衣服,面容瘦长,神情有些羞涩。和那些喜欢穿着红色制服、上面绣满金色花纹、带着假发和一堆宝石纽扣的暴发户比起来,他更像个学究。

他也的确尊重和热爱印度文化,每天一大清早起床,洗个冷水澡,骑一个钟头的马,就投入工作中。——他是个工作狂。从不酗酒,“只喝一点点葡萄酒”,而夜晚的时间全部用于读书、弹吉他和学习印度本地不同邦的语言。

在他就任的前两年半,他做了很多工作,精力充沛,日理万机:

他统一了货币,命令将印度教法律编纂城问,整理□□法律的摘要,改革税收与关税制度,固定地税征收标准,阻止公司在地方上的代表串通商人欺压农民和民众。

创办了高效的邮局,支持詹姆斯-伦内尔少校对印度进行科学的勘测和地图绘制。并且建造了一系列公共粮仓,来抵御饥荒,以保证1770年□□不再重演。

(英国一个公司的代理人自动地充当了孟加拉这片土地的开明皇帝)

英国外交官乔治-博格尔也在这个时期受雇于东印度公司,向西藏开展了一系列探险活动。(间谍活动,这里是个雷,后面会展开。)

“亲爱的约翰,我们很高兴看到孟加拉的秩序正在恢复,印度的臣民将和大英的臣民一样沐浴法律和理性的光芒。”

“印度皇帝沙-阿拉姆返回了德里,您对此有什么看法?不需要处理吗?”约翰问。

(这里是值1771年末到1772年初,莫卧儿帝国皇帝沙-阿拉姆得到了原先死对头军阀的支持,率领一万六千人的军队归往故都德里。有画作表现了这一场面,长长的行军队伍沿着亚穆纳河的河岸蜿蜒前进,穿过富庶的乡村。队伍的组织呈现一种前现代新旧火器交替的特点,最前方是乐队,手捧着权杖的典礼官和手捧着莫卧儿皇室宝器的侍从紧随其后。

然后是皇帝本人,他坐在高高的大象上——大象的背上用金色的毯子铺着,绑着一个金色华盖的骑楼。卫兵簇拥着他。

皇帝后面是骑在大象上的王子们,然后是后宫女眷,都用轻纱遮住脸。再往后是攻城的大炮——用大象或是四驾的牛车拉着。后面是追随国王的军队。这些军队有骑兵,也有步兵,手中的武器有传统的弯刀弓箭,也有从英法那里或是抢来的,或是买来的燧发枪和火器。)

“我不会再支持他,我将拒绝他的一切索要款项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孟加拉邦的税赋的要求。”沃伦-黑斯廷斯说,“我必须保证公司的利益。”但是他并不阻止英国的绅士们把大量财富运出印度。

“但是,亲爱的约翰,现在问题是在广州。三角贸易中,我们一直在赔本,公司在广州当地的白银不够了,我们不得不出售汇票筹措资金,年利率是3%。

我怀疑有人从中牟利,你要带着本尼去重新清查1771-1772和1772-1773交易年度的流水。

坏血病仍然流行,你得过去看看。”

“我相信杰弗逊医生已经完全控制了坏血病。”

“亲爱的约翰,祝你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