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绿茶夫郎改造愚孝夫君 >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绿茶夫郎改造愚孝夫君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作者:唔爱番茄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0 12:50:19 来源:文学城

家里,刨去割猪草和照料菜地,白齐秋和闻昭然剩下的时候,不是在捉蝉,就是在寻蝉蜕。

笠日,周蔺直接带去镇上,桃子和蝉一道儿卖与赵府。

田间棉花开了花,木槿提早儿便沤好了肥,这两日把田间的草锄了。

紧着把粪肥施进棉花田里。

因着家中三只猪崽儿,能吃能拉,囤了不少的粪肥。

眼看施完棉花,还剩了些,木槿又往高粱田里撒了些。

木槿照料的仔细,但也架不住家里的田薄,田里的庄稼长势,比之旁人家的,弱了不少。

因着是头年开荒,木槿也没太过遗憾,再过几年,精心照料着,薄田也能变肥田。

擦了擦额头的汗,高悬的太阳灼人眼。

把最后一木铲的粪肥撒出去,木槿坐在地头儿,大口喝了口碗里的水,坐着歇了会儿。

树上蝉鸣不断,猛然间落下几滴水。

木槿看了眼手上的水,本以为是下雨了,看了眼树荫外,仍是烈日炎炎。

这才反应过来是何物,顿时坐不下去了,紧着拎起木铲,回了家。

身上臭烘烘,黏腻腻的,木槿回去,洗了两遍澡,特别是手,用狠狠皂角搓洗了两遍。

狠狠舒了口气,换上干净的衣物,木槿才觉身心舒坦。

菜地里,番茄扎堆儿的红,豆角一茬又一茬的冒,茄子辣椒……都赶着成熟,便是卖去镇上上百斤的蔬菜,剩下的也根本吃不完。

木槿这段日子,晒完豆角晒茄干儿,能晒的蔬菜都紧着晒干了,装进麻袋,囤放进橱柜。

看着面前的凉拌番茄黄瓜,蒜泥豆角,豆角炒辣椒茄子,闻昭然脸色都有些绿了。

只一道油煎知了,看着还有些想吃的**。

“大哥,这段日子顿顿豆角,晚上就别做豆角了。”

木槿把糙面馒头掰开,夹了几筷子蒜泥豆角,两三只煎的油香酥脆的知了。

“能晒的都晒了,不吃,放坏了,扔了怪是可惜的。”

农家人挣银子不容易,凡是能吃的,能用的,都不舍得浪费。

闻昭然咬了口知了,暗叹,等下回木舟休沐,定要让他带他去镇上,吃一顿好的。

当然,自是要把齐秋哥,槿哥,思哥,木白他们一道儿带上。

木槿咬了口夹了不少菜的糙面馒头,他倒是没吃够豆角,怎么吃都觉着挺好吃的。

见闻昭然没吃多少菜,筷子就不往豆角那块儿夹。

失笑道:“明儿让你大哥买猪肉回来,咱们包包子吃。”

闻昭然顿时来了精神,转而蔫道:“大哥,不是豆角馅儿的吧?”

“给你包槐花馅儿的。”

闻昭然这才乐了起来。

白齐秋倒是啥都能吃,喝口栗米汤,就着豆角咬一大口糙面馒头,吃的很香。

闻昭然看了会儿,不知不觉的跟着夹了好几筷子豆角,竟是没觉着不想吃了。

麦收刚过,村里人等着缴完粮税,卖完粮食,钱袋里进了银子,好生犒劳自己一番。

木槿趁着方便,去木生家,按着镇上收麦的价儿,拉了一石的小麦回来。

家里四口人,吃的多,木槿春时买的粮食连带着闻昭然掏银子买的精米精面,早已见了底。

上个月底,趁着去镇上收米线铺子的银子,坐着木生家的牛车,拉了一石的栗米,半石黍米,半石的高粱面。

如今朝代海晏河清,风调雨顺,粮食价儿自是也不高。

栗米和高粱四文一斤,黍米五文一斤,买一趟粮食,花了一两并二百七十五文。

到手的米线铺子一月一两七钱的银子,只余了四百二十五文。

加上今儿拉回家的一石粮食,九百文,加起来,二两多的银子就这么花了出去。

木槿心疼的滴血,买粮食真真是费银钱的紧。

农家人,没田还真是不行。

想着明儿要包包子,木槿一咬牙,淘了五斤小麦。

晾干,又往上面撒了些许的水,拎着去了村里的大石磨那儿。

木槿心下有几分雀跃,自打成亲,已经许久未磨过自家的粮食了。

等田里的小麦秋时收了,他到时候要一次磨上个十斤。

木槿到时,石磨那儿已来了不少的叔么婶子,坐在一旁唠嗑儿,等着磨面。

“槿哥儿来啦。”一夫郎拍了拍身旁的空位儿,“来,坐这儿等。”

木槿看到排在前头的周吴氏,喊了一声,“娘。”

紧着便坐在了那夫郎的身旁,把木盆放到一旁。

周吴氏闻言,转头白了他一眼,不欲搭理他。

木槿笑而不语,对于周吴氏待他这般模样,心下一点儿也不在意。

等着磨面的妇人夫郎间眼神交换了一瞬,瞟了木槿和周吴氏两眼。

空气静了一瞬,转而几人又说笑了起来。

“今年时节好,庄稼没受灾,收成还不错。”

“你家那口子最是会侍弄田地,木村长都说了,今年又是你家收的粮食最多。”

那妇人摆手,眉眼间皆是掩不住的喜意。

木槿坐在一旁,安安静静的等着,时不时附和上他们两句。

“对了,昭野那儿不是说麦收完要盖新屋,如今忙完了,怎的不见他雇来村里雇人,我家汉子闲在家,正琢磨着寻个短工呢。”

村里人虽怕木昭野,但更是怕没银子,而且他也只打过他爹那一回,没见过他揍村里人。

有活儿计干,有银钱拿,自是多的乐意去的汉子。

周吴氏闻言竖起了耳朵。

木槿身旁的夫郎叹笑道:“莫等了,人昭野小子专门从镇上请了师傅来,昨儿我看到他刚从镇上拉了一车的砖石,已经开始盖了。”

“嚯,还专门请了师傅?”

“人那镇上的工匠师傅,个顶个的盖屋子的好把式。”

“这得花多少银子。”

“人昭野有本事,从北疆战场都能活着回来,听说他和咱们镇上的城门校尉很熟。”

“啥本事,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那般有本事,怎的去边疆两三年,也没见挣个战功回来。”

“有没有战功且不说,有银子是真的。”

“这倒是。”

木槿听着暗暗盘了一番,白齐秋已到了年岁,还是得早些成亲的好。

村里的好汉子已早早被订下,如他那般的年岁,还真有些不太好找。

如今木昭野家来了群盖房的汉子,又是镇上的手艺人。

若是能从里头选个夫君,有门手艺,日子差不了。

他对此深有体会,家里但凡沾上木头做的物件儿,都是周蔺抽空打的。

零零散散加起来,若是买,真得不少银子。

手里攒的几两银子,说不得都不够用的。

转而细想,若不是周蔺跟着桁叔学了木匠的手艺,也攒不到几两银子,日子不知得难成啥样儿。

因着,有手艺的汉子能养家,白齐秋虽说啥都能干,他还是想让他寻个能养着他的汉子。

以后日子不会太累。

唠嗑儿的时候,时间过的最是快,不知不觉间,便轮到了木槿。

磨小麦是个力气活儿,得磨上两三遍,出来的面粉才会细一些。

五斤的小麦,木槿推着磨盘上的木头,转了一圈儿又一圈儿。

费了些时候才磨好。

用小扫帚把磨盘上的面粉打扫干净,和还在等着的叔么婶子打了声招呼,抱着木盆回了家。

面粉和麦麸混在木盆里,还未分离开,回到家,还得过上两遍竹筛才成。

家里还没有竹筛,木槿把装着面粉的木槿抱回灶屋,紧着去山脚砍了根竹子回来。

他未出嫁前,有位邻家婶子很会编竹制的物件儿。

木槿跟着学了几手,竹筛因着最好卖,邻家婶子做得多,他学的也最熟。

要想筛出更精细的面粉,多是用罗来,一圈儿竹子,下面是一层麻布。

罗筛出来的面粉比竹筛少,味道虽会更好一些,但农家人多是不舍得的。

木槿也是这般,这竹筛筛出来的面粉,与他而言,已是很好,总之是比高粱面好多了。

竹子拉回家,木槿和闻昭然,白齐秋三人坐在桃树下。

两人理麻,一人做竹篾,编竹筛。

木槿忙活的间隙,看了白齐秋好几眼。

清了清嗓子,道:“昭野哥盖新屋,来了不少镇上的手艺人,听说有几个汉子长得还不赖。”

白齐秋笑道:“是有一个,长的怪是白净的。”

木槿讶然,“你何时见的?”

“和昭然去山脚割猪草的时候,那边动静挺大,我们便去看了一眼。”

“那你觉着怎样,若是合适,我去帮你问问?”

问什么,自是不言而喻。

白齐秋叹道:“我觉着好也没用,他都成亲了。”

“齐秋哥昨儿就直接问了那汉子,给那汉子惹了个大红脸。”

木槿:“………”

北疆的哥儿真的是很敢追夫君了。

对周强是这般,对那汉子也是这般。

“最可气的是木昭野,说我这么长时间做不出渔网就算了,里头数他笑的最大声。”

木槿扶额,怨不得两人今儿一下午都在理麻,没出门寻知了。

原是被木昭野给刺激到了。

“昭野哥还会大笑?”

木槿听着有些不咋信,他还从未见木昭野大笑过。

白齐秋和闻昭然齐齐点头。

“大哥,你是没见他那副样子,我非得把渔网做出来,甩他脸上不可。”

白齐秋说着,似是把手里的苎麻当做了木昭野的头,狠狠拽了下。

木槿失笑,有些无奈的轻轻摇了摇头。

“其他的汉子都没看上的?”

末了,不死心又问了一嘴。

白齐秋摇头,他喜好白脸书生那样儿的,其他的汉子,五大三粗的,他都没看上。

木槿叹笑一声,闻昭然笑道:“齐秋哥,别灰心,木舟在书院帮你看着呢。”

白齐秋点头,感叹了一声,“在书院有熟人还真好。”

白齐秋:古代吃播一枚[奶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