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罗以娇在八零的乡下生活 > 第28章 吃亏是福

罗以娇在八零的乡下生活 第28章 吃亏是福

作者:予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12 02:04:27 来源:文学城

出了罗勇家大门,罗以娇正经严肃的脸一松。

王村长和村干部又叮嘱了两句,随后走出来,两个人脸上满面春风,悬在所有村干部心中十几年都没有解决的事今天被圆满解决了!

王村长不由得想起当年他从前任村长手中接过位置,前村长跟他交接工作的时候,唯独在交接到这一个地方的时候,前村长沉默了片刻,才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说了句,尽力而为。

罗勇家的情况对村干部们来说就是一块顽疾,拔不掉,又梗着,不上不下的,去镇上工作的妇女主任王主任都断定已经进了死胡同,没救了。

王村长接手后,也认认真真的上门劝过,几年下来,他也逐渐认同当年王主任说的话,不抱希望解决了。

罗以娇来村办公室后,王村长几天没睡过好觉了,睡觉想着,睡醒又翻看资料,没头绪的时候格外后悔,恨不得当天他不在村办公室,没有见过罗以娇,也就不会接下这个烫手山芋了。

拖了好几天,眼见人家等着,王村长实在没办法,被逼急了,干脆破罐子破摔,没想到一下让他找到了思路。

看着要走的罗以娇,王村长把人叫住,乐呵呵的上前:“说起来,这件事能解决,还得多亏了你啊,你这个小同志不错啊,一回村就把咱们村的大事给办好了。”

不逼一逼,哪里知道人的潜力呢?

王村长挺直腰板,能把这件事解决,让他的履历又增光了,前面村长和村干部们没有解决的事情,他解决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他这个村长当得好啊!

罗以娇谦虚道:“哪有哪有,全靠了村长和干部们。”

年纪小,还不骄傲,王村长看着她更慈祥了,临走还跟她说道:“回头就像你婶说的那样,常来家里玩玩。”

罗以娇点点头:“好。”

王村长和村干部转身走了,罗以娇也扭头往家走。

她不知道,当这件事被传遍后,整个村里都议论开了。

罗珍等不及,刚吃过午饭就上门了,好奇的问道:“那罗勇两口子真同意以后不动手了?”

罗以娇上午回家休息了会,午饭吃得晚,罗珍上门的时候刚吃过,一边洗碗,一边回道:“对啊,白纸黑字,都按手印盖章了。”

罗珍想不通:“不是,他俩怎么就答应了?我还听说是你给出的主意呢?”

“可别,不是我出的主意啊。”罗以娇抬抬手,手上的泡沫流了下来,人王村长的功劳她可不冒领,说起来:“我只是请村长给我们两家调解邻里矛盾。”

她简单交代了家事和两家矛盾的区别。

早在上门请村长帮忙调解的时候,她就猜到了王村长想说什么,所以对罗勇家的事绝口不提,只提引发的两家矛盾,把家事转移到民事上来。

诉求一转变,对应的条款什么都不同了,家事尽量以调解、劝解为主,民事虽然也这样,但结构不同,相应在某些方面会更严格一些。比如在这件事中,王村长像之前一样,用家事的方法来解决,肯定是宽和很多,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他把关系转换,矛盾从内由外,相应的审判方也会变换,对罗勇夫妻两说,极具震慑力;他们服软了,就好把事情解决了。

罗珍眼神迷茫,她听不懂,但大致的意思她听懂了,面色有些复杂:“所以,要是之前大伙把他们的家事变成邻里之间的矛盾?早就能过清净日子了?”

这个罗以娇不能保证,她话没说满:“大概吧。”

罗珍:......

罗勇夫妻动手吵架十几年了,那时候罗珍才几岁,不记事,后来她记事了,三天两头就看见,早年还有好多人找上门,跟罗勇家吵架呢,也是最近这几年才少了。

她妈说的,跟泼皮无赖计较什么。

好听点叫“放他们一马”,说难听点叫“奈不何”。

这么多人都没有办到的事,罗以娇回来还不到两周呢,就把河西村“一患”给解决了,她虽然没邀功,但没有她把罗勇家的家事扯到那什么民事上,哪能这么容易解决的。

她仔细看着人:“我妈说的,你们读书人脑子就是快。”

罗以娇一个人吃饭,一顿就两个碗,一双筷,随便洗一洗,冲几下就好了,抬头瞥了瞥罗珍:“一般一般。”随手把碗筷放进柜子里。

她经常听罗珍“我妈说”这话了。

现在的家庭,很多人更重视儿子,尤其是农村地区,什么用几个姐姐的彩礼给儿子娶媳妇等等的很多,好手好脚,连干点家务都不会的大有人在,没结婚之前婆婆做,结婚后老婆做,妈宝男常见,像罗珍这样的妈宝女...其实也常见。

普通的妈宝女是被重男轻女的家庭洗脑了,听信家里长辈的话,觉得出嫁后需要依仗娘家,出嫁前在娘家当牛做马,出嫁后再婆家当牛做马,还要省吃俭用的偷偷补贴娘家,一辈子都被压榨。

罗珍这个妈宝女不一样,她就是单纯的认为她妈的话正确。

洗好碗,罗以娇出了灶房,在屋檐下坐着吹风,罗珍跟着在旁边坐下,不时看向她,欲言又止。

罗以娇忍不住问:“怎么了?”

罗珍摇摇头,叹了一声:“我就是感慨,以前上学的时候,我妈让我好好读书,我没听,现在才知道还是要多读书才好啊。”

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在罗以娇回村前,罗珍其实还挺自豪的,因为她是村里女孩中少数上了初中的,是一个初中生,不像其她人,大部分只读过小学,甚至没读过书。现在,她自卑啊。

罗以娇安慰她:“没事,不是你一个人这样后悔。”

多的是人在出了学校,到了社会后,后悔上学读书的时候不用功了。

后悔归后悔,要真让他们回去重读一回,也没几个人能坚持下来。

罗珍觑了觑她:“你不懂。”

罗以娇眨眨眼:她确实有点不懂。

因为罗勇夫妻的事,罗以娇在村里一下出名了,连着好几天出门,都有人拉着她问,让她讲一讲经过,罗以娇不厌其烦,干脆不出门了;就是孙悟空打妖怪,每次都打同一个,他也受不了的。

过了好几天,她和罗勇家的事终于消停了点,接到了从渠县打来的电话。

事情的起因是罗永民所在的器件厂收到了一封电报。现在这个时代,电话机是奢侈品,而且电话是按分钟数收费,并且是双向收费,一分钟七八毛,甚至能达到一块,对普通人家来说,这笔消费价格太昂贵了,因此遇到急事,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发电报的方式。

发电报是按字数收费,渠县的电报,一个字是五分钱。

邮差把电报送到了器件厂,罗永民有些疑惑,先看了看地址,是从镇上邮局发来的,以为是家里人给他发来的电报。等他拆开信封,只见电报上规整的打着几个字——

恭喜罗永民同志生了个好女儿。

罗永民一时之间,脑子有些空白。

他的女儿,又是在下边镇上范围的,现在就只有罗以娇这一个。

这封电报没头没尾的,罗永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心里没底,特意请了个假,把事情给打听了清楚,又去纺织厂找到梁兰兰,把事情给她说了说,就有了这通电话。

电话是打到村里来的,王村长接起后,知道是罗永民后,连着说了几个好字;前两天王村长去镇上开会,把村里这件难事报了上去,受到了上边的点名表扬,夸他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是干大事的同志。

干村长好几年了,王村长这是第一次这么露脸!

路过邮局,王村长忍不住走进去,发了这封电报。

他倒是有不少话,但这句话就是他最想对罗永民说的了。

罗以娇被叫过来,在村办公室等了会,电话才响起,王村长乐呵呵的让出了门,让她好好跟她爸妈说说话,换位思考,要是他处在罗永民同志那个位置,得知女儿做的事,肯定会好好夸一夸的。

罗以娇接起,刚说了句,罗永民给罗以娇说的第一句话是:“你说你胆子也真大,刚回去就差点捅篓子。”

罗以娇:说好的夸奖呢?

她平静缓慢的回了句:“还行吧。”

“你!”罗永民跟梁兰兰自持文化人,追求的是轻言细语,毕竟是“文化人”嘛,还吵吵闹闹的,那就是粗俗、不雅了。被罗以娇一顶就说不出话了,吸了口气,才接着说:“你一个小姑娘,那村里的妇女同志撒泼起来你顶不住,下回不要跟人硬刚了。”

这话还稍稍微微顺耳点。

但该解释的还是要解释:“我没硬刚啊。”她那是讲理。

电话那头默了默。

应该是梁兰兰嫌弃他不会讲话,把电话接了过来:“你二姐定婚了你知道吗?”

“知道啊。”她放在家里的眼线已经提前通知她了:“但是我没钱啊。”可别打她的主意。

罗静芳的彩礼,在整个家属院都是头一份,罗家出了这样的风头,随之而来的就是关于罗静芳的嫁妆问题。

陈家给了大笔的彩礼,罗家能随便给一份嫁妆吗?

按普通嫁妆打发,罗永民和梁兰兰也丢不起这个脸。早几年大哥罗卫星从乡下回来,为了他进厂的事,家里也费了些功夫,给他买了个工作岗位,已经花了他们夫妻不少钱。

罗静芳的工作、罗卫星结婚的花销,甚至老四罗杰的学费、书本费,这几件大事下来,他们存下的钱也花得七七八八。上辈子为了争这个面子,他们把主意打到了罗以娇身上。

罗以娇一进厂就能领三十好几的工资,距离罗静芳结婚还有大半年,罗以娇每个月花几块钱,剩下的都给梁兰兰存着,到年底也能存下两百左右。有她给的这笔钱,他们在东凑西凑,罗静芳的嫁妆钱就够了。

之前没当着她说,罗以娇就当不知道,既然现在说了,她也要表明态度。

梁兰兰出乎意料的没说什么,只是质问她:“你回去这么久了,怎么没去看看你外婆?”

外婆???

已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读书太少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