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落俗 > 第4章 第 4 章

落俗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绪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31 15:13:35 来源:文学城

自谢俨被梁恂“欺负”得不得不开口后,他出声的频率日渐提高。

虽然都只是简单的短语,比如“哦”“嗯”——主要对梁超,“好的”“好吃”“喜欢”“高兴”——主要对陈晓濛,“不”“走开”——主要对梁恂,但也算能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意愿了。

据陈晓濛和梁超探讨,大概是因为谢俨长期被关在家里,很少有人和他对话,才造成他现在说得少、说得慢。

陈晓濛一点都不担心小孩的说话问题:“就咱儿子那个小话痨,天天对着唠嗑,就算石头也能给烦裂开。”

梁超一想,也是。

梁恂这娃,打小说话早,以前他奶奶带他,一老一小,都没牙齿,面对面坐着,露出光溜溜的牙床,牛头不对马嘴都能说上一两个小时。

等他四岁回到爸爸妈妈身边,陈晓濛睡前给读个童话故事,都要被“为什么”给问自闭。

梁恂还总能找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点,来考验陈晓濛的知识面,惹得陈晓濛直接上新华书店买了本字典回来,好不容易教会儿子用字典后,就把故事书和一套儿童版《十万个为什么》丢给他。

虽然识字早,梁恂的学习成绩却一般。自上了小学后,每次拿回来一张“进步生”的奖状,爸妈还没什么情绪,他自己就先乐坏了。

陈晓濛疑惑地问梁超:“咱俩上学时成绩都不错,怎么生出了这么个傻儿子?”

梁超不敢说话——他小时候在大院称王称霸,上了学也是学校老大,作业有人帮忙给做,考试有人主动让抄,也就在青梅竹马但不同校的陈晓濛面前装模作样当个好孩子。

梁恂真是和他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不愧是他儿子!

梁超咳了一声,转移话题:“小俨之前读完幼儿园,就没上学了。所里的意思是,趁这次开学,把小俨送进二小,至少九年义务教育必须完成。”

“也好,和梁恂一个学校,也能互相有个照应。”陈晓濛点点头,有些担忧,“但二小有入学考试,小俨不知道能不能考过,而且他少言寡语,临时转进新班级,也不知道能不能交到朋友。”

梁超道:“一年级就一些拼音和加减乘除,你这两天教他一下,我看小俨很聪明,肯定学得会。朋友就更不用担心了,一年级交不到朋友,就让小恂带三年级的同学下去找他玩。”

陈晓濛白了他一眼,开始回忆儿子的一年级课本收在了哪个箱子。

第二天,梁恂的小书桌旁就架起了另一张小课桌。

他好奇地看着谢俨呼哧呼哧把角落里的小板凳搬过来,问道:“弟弟,你也有寒假作业没做吗?”

谢俨:“没。”

梁恂恍若未闻:“我可以教你数数。你看哈,我们有10个手指头,1,2,3,4……要是手指头不够数,还有脚指头,11,12,13,14……”

谢俨面无表情地看着一脸纯真、四脚朝天的梁恂。

陈晓濛走过来一个脑蹦子把他弹得吱哇乱叫,小手在空中挥舞了两下,险些仰倒。

谢俨伸出友谊的小手抓住他。

陈晓濛把几本课本放在谢俨桌上,正襟危坐:“今天,陈老师课堂开课了。”

梁恂啪啪鼓掌,极其捧场。

谢俨懵懵懂懂,慢了半拍。

梁恂问:“妈妈,你教什么?”

陈晓濛想了想:“先教数学吧。谢小俨同学,这边有纸和笔,请写出你会的所有数字。”

梁恂兴奋:“好好玩!我也来,我会写到1000!”

陈晓濛想着有小伙伴陪伴,小孩的学习积极性应该比较高,就允许梁恂跟着瞎掺和。

谢俨认认真真地伏案写字。

陈晓濛在一旁看着,发现他的知识积累程度不止到幼儿园,不禁问道:“小俨,谁教你数数的呢?”

谢俨停下笔:“张奶奶。”

“张奶奶?”

谢俨点头:“住在对门,爆爆头。”

陈晓濛想起丈夫提过的照顾过谢俨的热心小爆卷大妈,明白了。

她又出了几道简单的加减题,谢俨想都没想,脑子一过,脱口说出答案,上三年级的梁恂都没他算得快。

陈晓濛大为吃惊,问:“你学过乘法和除法吗?”

谢俨转头看着梁恂书桌上摊开的寒假作业,挑着一道道算术题,百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计算都是看一眼,说答案。

陈晓濛:我的娘啊!天才儿童在我家!

梁恂大受震撼,瞪大眼睛:“你瞎说的吗?”

谢俨平静道:“我算了。”

他在当过小学数学老师的张奶奶那里学过简单计算和九九乘法表,看过张奶奶的教材,记住了很多东西。

在堆满杂物的小房间里,在不见天日的柜子里,他听着邵国平的怒吼和咆哮,听着母亲的哭嚎和求饶,唯一能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就是这些数字。

在孤独与恐惧中,他给自己出题,算了一遍又一遍,玩得忘记时间和处境。

陈晓濛兴冲冲地给梁超打电话,第一句话就说:“小俨可以跳级,直接上三年级!”

但是被发现天才儿童的惊喜冲昏了头脑的陈晓濛忘了,二小的入学考试除了数学,还有语文这一门。

崇宁市第二中心小学校长室旁边的会议室临时充当起考场,考生只有一个人。

赵校长是陈晓濛父亲的好友,看着陈晓濛长大的,今天见了她很高兴,两人正喝茶聊天叙叙家常,隔壁监考老师突然敲门进来,一脸梦幻:“考完了。”

陈晓濛一愣,连忙看挂钟,才过了不到30分钟。

监考老师又补充了一句:“两科都考完了。”

赵校长也面露惊讶之色。

“我们批改好了。”监考老师递上两张卷子。

数学卷子上明晃晃的100分顿时让陈晓濛喜上眉梢。

再一翻开语文卷子,耀眼的红刺入眼帘,“0分?!”

监考老师道:“语文他只写了两个名字就交卷了。”

陈晓濛定睛一看,考生姓名那一栏七扭八歪地写了“谢俨”,试卷第一大题“读拼音,写汉字”的第一小题答案区写了“梁恂”,两个字都缺胳膊少腿的,大概是看了梁恂寒假作业上的名字学会的。

“这……”赵校长看着两极化的卷子陷入沉默。

监考老师正好是数学组的组长客串的,忍不住说:“这个孩子对数字非常敏感,我观察了他的解题方式,几乎没有哪一道题是要笔算的!不过我听说他以前只上过幼儿园,不知道家长平时是怎么教他的?”

陈晓濛道:“没人教,只有一个奶奶教他背了九九乘法表。”

监考老师激动不已:“这就是天赋了,校长!拼音不会可以从头学,汉字不会写也能练,但是数学天赋可不是每个孩子都有的。”

“话不能这么说,语文很重要的,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他这语文一看就是都没学过,像这套题算式都很清楚,所以他算得快,但要是来个长点的题干,看都看不懂,还怎么做题?不如让他在一年级先学一个学期,下个学期如果语文跟得上进度,可以安排跳级……”

“数学也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我希望能把这孩子安排在我班里,他的语文我另外帮他补!”

赵校长摆摆手道:“你哪有时间啊?你不是还要带奥赛……等下,你的意思是?”

“校长,我认为这就是一棵奥赛的好苗子。”监考老师凑近校长压低声音,“您忘了咱们学校在奥赛这一块一直被鼓实小压着吗?您不想拿金牌?您不想翻身农奴把歌唱?您不想当区第一了吗?!”

赵校长一想起竞争对手鼓实小校长那得意的嘴脸就气的牙痒痒,忍不住点头了:“就这么定了!”

陈晓濛晕晕乎乎之下,谢俨入学的事已尘埃落定,还确定进的是这位监考老师胡友林带的班级。

胡友林老师是去年被赵校长高薪从外头的教育强省挖过来的,二小不知道有多少家长花钱想把孩子塞到他班里。

胡老师不仅是数学学科的特级教师,本身还是首师大的汉语言文学硕士,虽然如今沉潜数学教育领域,但文学素养丝毫不逊,更是写得一手好字,是省书协的会员。

“啧啧。”他挑剔地看着谢俨缺斤少两的字,心里给这位新生的私课规划已经从星期一一直排到了星期日。

“明天记得来报名啊。”赵校长和胡老师仿佛狼姥姥亲切又和蔼,吓得小红帽谢俨同学躲到了陈晓濛的腿后。

胡友林摸着下巴的胡茬子,笑眯眯。

小萝卜头,还蛮可爱的。

陈晓濛领着谢俨回家,告诉梁恂,他以后可以和弟弟一起上下学了。

“太好了!”

谢俨弟弟虽然没和他同班,但是两个人的班级在同一楼层,梁恂还是挺满足的,不用每个课间休息都跑下一楼真好。

晚上睡觉,梁恂的兴奋劲还没过,扒拉着谢俨说了好半天胡友林班的情况:“一班班长长得很可爱,苹果脸,双马尾,就是很凶,我每次去一班找人踢足球都会看到她在讲台上大声骂人,你一定要躲远点别惹她……他们班的学委带个小眼境,和我们三班的学委是双胞胎兄弟,但两个人长得一点都不像,你见了就知道……坐在你们班最后一排有个长得很高的男生,是我的好兄弟,我明天会告诉他,让他罩着你,你别怕啊……等我们上学了,我带你一起踢球……”

谢俨昏昏欲睡,每次刚打个盹想进梦乡,就听到耳边唐僧念经般的嗡嗡声,迫使他不得不再清醒一下。

最后还是陈晓濛半夜上楼看两个孩子有没有踢被子,发现梁恂揪着谢俨念叨,骂了他一顿,才解救了谢?悟空?俨。

开学当天,春燕回巢,细雨霏霏。

两辆凤凰牌自行车一前一后驶过落叶缤纷的香樟大道,相迎一朵朵盛开的伞花。

梁超特地选在今天休假,和老婆送两个孩子去学校。

大人们嫌雨不成气候不带雨具,只给小孩们套上了雨披。

梁恂偏要背对着前头骑车的爸爸坐在自行车后座,笑哈哈地望着后方的妈妈。

陈晓濛好笑,大声叮嘱他:“抓好把手不许松开!”

他使劲点点头,看不到妈妈后座的谢俨,只看到两只穿着和他同款新球鞋的小脚因为够不到脚垫而翘在两边。

他想,小俨弟弟腿真短。

阴晦的天色下,桃花一吐嫣红绣口,大叶榕落下鹅雏般嫩黄,柳枝晃动着生翠的绿意,柠檬黄的儿童雨衣鲜妍活力,自行车上晃动的小球鞋红绿相衬,众色斑斓,万物迎春。

人间光景美如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