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鸾台今又雪 > 第1章 楔子

鸾台今又雪 第1章 楔子

作者:徐书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21 07:00:35 来源:文学城

***

《鸾台今又雪》/徐书晚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

【楔子】

史官载——

梁昭元二十一年,大梁中宗皇帝裴豫下诏,改元为“龙显”,立皇三子汉王裴怀郢为大梁储君,并大赦天下。

大赦的消息自京城郢都传入渠州各府县之际,渠州仪陇县县令宋安才却忧思连连,整日愁眉苦脸,连县衙琐事都一并交由县丞打理。

宋安才忧的是,今上大赦天下,这意味着会释放一批犯人。

他刚命人上报,判了一个城中为非作歹专门掳掠良家妇女泄欲的宵小之徒死罪。

若是大赦,恐怕不会砍头。

哎,他任仪陇县令三年,这是他做的第一件颇有些为父母官风范的好事,功劳还没记上呢,偏逢大赦,煮熟的鸭子飞了。

除此一件,还有一件。

胞妹宋若慈留下的一个女孩儿,如今已年方十七,到了婚嫁年纪,该是时候替他这外甥女寻个好人家了。

可那渠州太守之子,却欲纳他这水灵灵如花似玉的外甥女儿做妾!

那渠州太守之子是本州出了名的好色之徒,妻妾成群,不受宠的姬妾,一个不高兴,更是顺手送给那些狐朋狗友糟蹋。

他怎么好忍心将妹妹的血脉交给这种纨绔子弟!

宋安才正忧思难解,抬脚刚入门中,却冷不防迎面被一只圆滚滚的蹴鞠球击中,脑门儿当场淤青,鼻梁也差点歪了。

他摸着鼻,还没恼一句,斜刺里跳出来一位着浅碧色翩跹衣裙的妙龄少女,这正是他的外甥女许蔚兮。

许蔚兮一手捂了嘴,颇为惊讶似地走近了一瞧。

她笑靥如花,见舅父脸色有些不好,忙欠了欠身,低垂了脑袋说:“舅舅,兮儿知错了,你别罚兮儿又绣什么帕子……”

她一瞅地上,蹴鞠球不结实,里边的米糠漏了出来,把她舅舅的新鞋都弄脏了。

难怪舅父生气。

宋安才却欲言又止,挥挥手,让她下去。

许蔚兮巴不得,忙退了。

刚回后院往她闺房去,她那两个贴身婢女紫茗和朱若便一路小跑下了台阶朝她跑来。

她一笑,抬两手,分别戳了两个丫头的额头笑问:“你们两个刚才怎么叽叽喳喳的?”

紫茗和朱若对视一回,两个丫头颇为古灵精怪,相视一笑,打起了哑迷。

朱若嘴快,忙道:“姑娘大喜,方才夫人得了封书信,是您母亲所书,夫人正忙着打点姑娘的行装,不日就要送姑娘回郢都了!”

许蔚兮拨弄着头上珠钗,手一顿,心下欢喜万分。

父亲母亲终于要接她回京了。

舅母说,她生下来那会儿,府上来了一个云游和尚化斋,和尚对着尚在襁褓中的她哈哈大笑,言此女幼年多劫,轻易养不大,若好生养到成年,却又是贵不可言的命格。

父亲母亲起初不信,只随意打发了和尚。

后来,她果然体弱多病,养到五岁那一年,一场高烧几天不退,令她险些丧命,父亲母亲这才托人寻觅高人,又卜了一卦。

后来,她便被送到江南水乡长居。说来也巧,竟真的无病无灾了十二年。

如今她年方十七,城中也有不少来提亲的高门大户,可她的婚姻大事,舅父舅母不敢擅自主张,只好一一婉拒了那些提亲的。

这其中她最讨厌的,当属那渠州太守之子。

此人是个败絮其中的纨绔,还曾因强抢良家妇女打死过人,实在可恶可恨。

可奈何,太守是皇亲国戚,又是本州最大的官儿,那些状告其子的罪状便都被压下来不了了之。

听得父亲母亲欲接她回京的消息,她自然是万分欢喜。

一来与双亲团圆是她多年所盼,二来,也可借此摆脱那渠州太守之子的刁难。

她的父亲是朝中御史中丞,从三品,勉强也算是“三品大员”了。

等她回了京,天子脚下,料那渠州太守再怎么蛮横也没辙,且舅父任期将满,也马上就要调回京中,那渠州太守手再长,料想也不敢在天子脚下如何。

思及此,许蔚兮欢喜异常,忙张罗屋里的丫头婆子快快收拾行囊。

夜里入睡后,她久久无眠,她想,因是近乡情怯的缘故吧。

想来这十多年,她并未回过京,五岁时的记忆也已十分模糊不清,如今,她连父亲母亲的面容也想不起来了,只依稀记得一星半点……

譬如她还记得,那一年上元节,父亲将年幼的她驼在肩上赏花灯时,她掉了颗乳牙,闹着要吃糖葫芦,爹爹不让吃,她还和爹爹闹了好一会儿脾气,嘤嘤嘤哭了许久呢,爹爹没法儿,只好偷偷背着母亲买了串糖葫芦给她吃。

谁想没过几日,她高烧不退险些死过去。

记得被送往江南前一天夜里,父亲母亲在她床榻前守了一宿,母亲满眼噙着泪,一边温柔拍着她的背,嘴里哄着“兮儿快睡,明早别又日头晒屁股了才起,惹人笑”一类的话,一面悄悄扭头拭泪。

当时尚年幼的她并不知母亲为何哭。

第二日,她被抱上一辆朱顶罗帐的四轮马车,懵懵懂懂地被带到了江南去。

那时,她以为那一日不过和平时一般,随母亲去城外寺庙祈福进香,或是去哪位大人的府上做客罢了。

谁想,竟一别经年。

这一别已是十二年。

她都长这样大了,可以许配人家了。

大梁的女子到了十五六的年纪,婚嫁便会被提上日程,若过了二十还未许配人家,人家会笑话说这家留了老姑娘了,前朝更有“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的歪理邪说呢。

听舅父舅母说,这次回京,该是要替她定下一门婚事了的。

不知父亲母亲替她寻了哪家的公子做夫婿?

会是京中人士吗?

她不愿意再离京。

离开仪陇县那一日,许蔚兮专程去了当地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庙上香祈愿。

愿能常伴双亲左右,愿得一如意郎君,恩爱两不疑,白首不相离。

***

仪陇县至郢都路程颇为漫长。

晓行夜住,先走了半月旱路又走路了半月水路,走了一个多月,终是在九月重阳这一日走到京畿地界。

离郢都尚有约莫半日的路程,就是今日急忙赶到了,也是夜半城门紧闭。

许蔚兮听从了随行一位镖局头领的话,命人就地安营扎寨,待明日天亮了再进京。

夜里更深露重,极是冷清。他们扎营的地方不远处有一条河,水声潺潺,夜里水汽却重,风一吹,也怪冷的。

许是水土不服,许蔚兮和被躺下后便觉头晕,昏昏沉沉睡到天亮,紫茗和朱若打了水来叫醒她,她尚在梦中与人蹴鞠呢。

紫茗和朱若是亲姊妹,紫茗沉稳,是姐姐,与她一般大,今年十七,朱若十五,颇为机灵,也调皮些。

紫茗打了水烧热了,拧干斤帕递来让她洗脸,一面蹙着眉说:“姑娘今日脸色不好看,可是昨夜着凉了?”

许蔚兮还未答话,朱若已擅自说道:“这紧赶慢赶走了一个多月,姑娘又有些晕船,一路上身子不好是常有的,幸好今日就能进京了,等回到府上,姑娘该好好歇几日,再定夺谁是姑娘的如意郎君才是呢!”

“……”

许蔚兮绕是平日里活泼洒脱惯了的,听了这话也不免脸色一红,扔了用过的巾帕过去,嗔恼一句:“朱若,明日我把你配给阿福做老婆!”

朱若忙捂了嘴闷声道:“姑娘别发配奴婢!奴婢再不敢说你了!把紫茗配给阿福,阿福喜欢紫茗不喜欢我!”

紫茗一听,忙用手打了一下朱若屁股。朱若摇头晃脑地继续游说紫茗嫁给阿福。

两个丫头吵嚷着退出帐篷,许蔚兮摇头笑笑,满心想着,不知父亲母亲替她选了哪家公子做夫君?

别是个纨绔就好,家世门第也不需太过隆重,上嫁非她所求,若上嫁,家族人多势众,婆母定然强势,夫君也会妻妾成群,久而久之,怕是夫妻离心。

她不喜欢这样的亲事。

她只想得一知心人,温柔体贴,对她好,饱读诗书,若会武就更好了,最好文武双全,家中只需过得去不愁吃穿便好,若肯上进些考取一个功名,便更好了。

她好像有点儿太贪心了。

其实她跟菩萨也是这么说的。

菩萨不会嫌她要太多不理她了吧?

痴痴一笑后,忙叫了丫头进来梳妆打扮一番,换了身华贵的衣裳,约莫辰时左右,又启了程。

舅父雇了镖局擅武之人护送,一共二十多人,都是身强体壮擅使刀枪剑戟的能人,京师地界,想来应是不会遇到什么强盗的吧。

***

进京路途遥远,待一队二十余人的车马驶入郢都城门,已是黄昏十分。

离宵禁还有一段时日,众人紧赶慢赶,马车在黄昏的街道跑起来,车辙抖落尘土。

颠簸之余,许蔚兮却忘了一路的疲惫,只想着爹爹和阿娘的面容……听说,她去了江南以后,母亲又生下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算一算年纪,幼弟如今应是十岁的年纪吧?

妹妹呢?该是才六七岁吧?

她父亲并未纳妾,府上只有母亲一人,多么恩爱。

所以,她是照着父亲的模子寻夫婿的,她的夫婿定然不能有太多的女人。

只可惜,这应是很难的吧?

天底下家世不凡的男子,有几个不是三妻四妾。

思及此,许蔚兮不由叹息一声。

颠簸的车马忽而停滞,刹车太急,许蔚兮险些摔出马车去。

她掀开一道车帘,还未说话,紫茗和朱若便煞白着脸挤在马车边。

紫茗有些惊恐道:“姑娘!不好了!御史府门前围满了官兵!不知出了何事……”

朱若已吓得不敢说话,只会瞪着自家小姐了。

许蔚兮探出一颗头颅往御史府邸门前一望。

眼前一幕不禁令她又惊又怕。

只见四个带刀的高大官兵不由分说,登了梯子,将府邸门前那块写着“御史第”三字的匾额摘下后扔在地上,随后不知哪儿赶来的大批官兵足有五六十人,分别从那块乌木匾额上踩踏而过。

此情此景,吓得那护送的镖头忙领了人过来说:“姑娘,你既已平安抵京,此后发生什么就不是我们这些人能管得了的了,我们任务完成,自然该回去领另一半的赏钱了,恕不远送,告辞!”

“……”

随即二十多个壮士纷纷骑马退出了巷道,又惊起一片尘土飞扬。

满条大街上没有一个平头百姓,只有大批官兵乌泱泱杵在许府门前,一只苍蝇也别想飞出去。

另外的一些官兵,则在许府内部大肆搜刮财务充公,并搜集犯官罪证。

待这些完了,府上一干人等不论男女老幼通通被枷锁铐了,想来是要关去牢中的。

这条街上住的,非富即贵,不远处便是丞相府和一座尚书府,和御史第比邻而居的,便是御史台的长官御史大夫的府邸了。

许蔚兮正惊怔着,远远的,看见一身罗衣的一对四五十左右年纪的男子和妇人被推出来。

她咬着牙。

血浓于水,一眼便心有灵犀。这二人定是她的父亲和母亲。

母亲和父亲似乎都往这边遥遥望了一眼。

二人眼中皆是惊色。

三人相顾无言,须臾,父亲朝她递了个眼色。

如此关切的神色,她怎么不知是什么意思?

许蔚兮不敢久留,忙命小厮赶车疾驰而去,须臾间已驶离这条街道。

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一弯弦月朦胧似银钩挂在深黑的天穹,星子三两。

夜里颇冷,风一吹,吹得她浑身冷汗淋漓。

不知,不知明日,这些官兵会不会将她也一并缉拿归案。

更换过多次文名文案,介意取收

文风和剧情比较慢热,自割腿肉放飞之作,架空,私设如山,礼制大杂烩,主言情

***

下本《出逃鸾凤(重生)》已开,进专栏可收藏

1.

苏星若上一世是大骊皇妃,宫中无后,天子盛宠下,她宠冠后宫。

可她后来才知,武帝薄野宸对她只宠不爱,他所爱另有其人。

建昭三年,薄野宸终是肃清朝堂,南征北伐开疆拓土,成了大骊人人惧怕的武帝,而苏家一朝倒台,废爵抄家,满门男丁流放,女子没入教坊司为奴。

***

苏星若向薄野宸求情,被他禁足,她禁足深宫期间,他将藏匿多年的白月光接入宫,封为贵妃诏告天下,尊荣堪比皇后。

为替苏家求情,苏星若冲撞了贵妃白氏,薄野宸废她妃位,囚她于冷宫。

***

冬日,大雪夜,贵妃赐她一樽毒酒,她一饮而尽。

毒酒要了她的命,再睁眼,她回到刚入宫做美人那一年。

年轻俊美的帝王此时还不是嗜杀的武帝,她却已心如古井,只想寻个机会,逃出深宫彻底离开他。

2.

微服南巡,路遇乱党行刺,刀剑无眼,薄野宸抱着受伤的白氏撤离,苏星若跟在背后,忍痛,用泥土掩盖自己衣裙上的血污。

夜半,她逃了。

***

如水月色下,年轻帝王负手而立,薄凉的一双眸子浮上狠意。

“寻回来。”

“给朕折了她的手脚,看她这辈子要如何逃。”

***

这一世,苏星若再度看着白氏一步步走到薄野宸身边,看着白氏被封妃,而她只是被父亲送入宫中的一枚棋子,最终成为权利斗争下的牺牲品。

苏家倒台后,薄野宸废她妃位,囚她在冷宫,贵妃白氏日日派人折辱她,他不闻不问,再没踏入过冷宫半步。

大雪夜,白氏来冷宫,小心翼翼抚着微微隆起的腹部,笑得肆意。

“你我名讳中同有一个‘星’字,难不成你真以为他梦中唤的‘星儿’是你?”

3.

武帝的皇后做宸妃时,曾废入冷宫,不意被人在吃食里下了毒,命是保住了,人却如孩童一般痴,还没了从前记忆,武帝却每日如哄小孩儿一般哄着她。

那日皇后不甚伤了脚,武帝怕宫人伤到她患处,竟亲自替她洗脚丫子,她只微蹙一下蛾眉,武帝便紧张得不敢再碰她,又担心她的患处,竟单膝跪在她面前。

她双眼泛了泪花,嗔道:“弄疼我了,不要你来洗。”

武帝柔声哄她:“阿若乖,朕唤宫婢来。”

皇后面色绯红,忽而思及那夜他对她做的那些奇怪之事,他哄她说唤宫人来,最后却喝退宫人,亲自替她清洗。

***

御驾东行太庙祭祖,百官齐跪于太和门跪送天子。

御驾回宫时,銮驾之内,皇后竟蜷缩在天子怀中安睡。

百官皆惊,待要出列上谏弹劾皇后,武帝却做一个噤声的动作。

百官悚立,惊然抬眼,那大骊朝的天子正微微躬腰,替怀中妻子轻轻拂去她锦鞋缎面上的尘泥。

***

/他要她伴在身边年年岁岁,她要什么,她所求何物,哪怕寻遍世间,他也愿为她拱手奉上。/

***

./重生改写命运/架空背景/礼制大杂烩/私设如山/再续前缘/he/

./前世隐情/孩子不是男主的/含追妻火葬场/甜虐风/

./【高亮排雷】男主非c/不喜勿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楔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