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六旬老太的东施体验记 > 第19章 第 19 章

六旬老太的东施体验记 第19章 第 19 章

作者:酒酿狮子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03 18:22:04 来源:文学城

“那他这些年救过不少人,算下来真是功德无量。”姜迎花心里的不忿转变为了尊敬。

和他救人的能力比起来,这点脾气不值一提。

“是啊。”陈乘风点头,“我们到了。”

他们面前有三户人家,姜迎花指着门前有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樟树,位于中间的那户,有点迟疑:“是这里?”

四五间并排建着的土砖房,堂屋门敞开着,有好几个小孩在玩闹。

“我爹说你上一次跟着姨父来还是六七岁呢,姐,这么多年你还记得?记性真好。”

不记得,记忆里半点印象都没有了,是上一次跟姜老汉说起出城卖麻花的计划,跟姜老汉打听的。

陈乘风带她抄近道,姜老汉说的路线是走官道从村口进来。其他条件对不了,只有这棵大樟树还能做为一个标记点。

屋里头的小孩交头接耳一下,分成了两拨。

一拨喊着“四叔叔!”冲他们跑过来,一拨在屋子里,冲着灶屋大喊:“奶奶!四叔叔回来啦!”

“都是我哥和堂哥们的孩子,大伯和我爹都已经当爷爷了。”

姜迎花知道陈家目前四世同堂,但好多人她都不认识。

比如这些小孩,小的两三岁,大的五六岁。

陈乘风说最大的一个侄子就比他小两岁,长得挺高,今天肯定跟着耕地去了。

他们走田埂那边过来的,路上陈乘风指给她看过,有几亩田是陈家的,不过今天耕不过来。

她也不求今天见一面就把所有人记全了,只希望带过来的糕点能够让陈家所有人一人分上一块儿。

陈乘风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进去吧。

姜迎花笑着点头。

路上陈乘风跟她打了包票,要是姜迎花觉得自在,就坐着多唠会儿磕,要是瞅见这么多人犯迷糊,他就带着她去村子里溜一圈。

继孩子之后,灶屋里的人也迎了出来,两位中年妇女,姜迎花的大舅母和二舅母,一位很年轻的,是陈乘文表哥的媳妇儿。

陈乘风为她介绍这些人,姜迎花一一打招呼,并把带来的东西交给二位舅母。

本来准备礼品的时候是想给外祖父一份,两位舅舅一家一份的,后面知道陈家没分家,就没分开准备了。

绿豆糕两斤,灯芯糕两斤,两斤猪肉,两块豆腐。

红枣她收着,准备单独孝敬给外祖母。

要是后面外祖母愿意拿出来一大家子一起吃,那也不关她的事啦。

聊了两句,正准备问外祖母的去向,堂屋旁边的门就打开了。

她六十八岁的外祖母走了出来。

四世同堂,这位外祖母已经成了陈家太奶奶。

没有柱拐杖,看着腿脚还蛮利索,只是精气神不佳,脸色不太好看。

姜迎花没听到陈乘风说外祖母病了,不过年龄大了,一夜之间患上伤风感冒也是正常的事。

她往前迎了几步,很快就被握住了手。

“你爹忙,你娘去的早,这么多年没见过你几回,谁想到你爹出了这样的事,姜家靠你顶门立户,祖母才又看到你。”

陈太奶奶握着她的右手一会儿,又牵起她的左手,一起放在手里攥得紧紧的。

“祖母……”陈太奶奶自称祖母,姜迎花也顺着她的话这么称呼。

“哎!跟祖母去房里说说话。”竟然拉着姜迎花就往她刚刚出来的房间走。

“娘,饭是早点做还是?”二舅母在边上出声问。

陈太奶奶停步,问姜迎花:“你跟你爹说了来外祖母家吧?”

“嗯嗯,说了,早就定好了要来的。”

陈太奶奶又问:“今天的买卖做完了吗?”

“都做完了。”

“好,那就不急着做饭了。”对着陈二舅母说完,又摩挲着姜迎花的手背解释:“晚点回没事,我叫你舅舅抄近道送你。要不是你家里现在什么事情都靠你,祖母还想留你住一阵子。”

陈太奶奶领着她进了房,就回身把门关上了。

她叫姜迎花坐下,自己打开柜子,拿了些东西出来。

“你接着。”递东西的时候,姜迎花才发现她的外祖母手抖得厉害。

应该是平时就抖,年老了,大部分人都有的毛病,不过见到她激动,就抖得格外厉害一些。

东西落到手里——是一把花生。

“先剥着吃。”

陈太奶奶还在柜子里翻翻捡捡地摸索,姜迎花吃完几颗花生,她才终于找到。

用手帕包着,去掉两层手帕后,里头也是个油纸包。

她走到屋里另外一把凳子坐下,慢慢把纸包打开。

是几颗饴糖,已经有了点融化的迹象。

陈太奶奶的手悬在上空徘徊了一下,挑出最大块的拿给姜迎花,“你先吃这颗。”

剩下的原样包起,“这些收到怀里拿回去吃,给你哥也尝一块。”

“表侄他们……”姜迎花犹豫,这可是七十五文一斤的糖啊。

陈太奶奶迅速摆手,“他们我没亏待过,这是我给你们兄妹的。”

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曾孙们不值得耽误太多时间,她仔仔细细地问姜迎花:今天几点出的门,路上生意顺不顺利,山路好不好走,表弟有没有帮她挑货,姜老汉的病情如何,姜承香的身体怎么样,她一个人照顾家里还能不能忙得过来……

姜迎花有问必答,聊了一会儿,发觉外祖母了解姜家的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便反过来问陈家。

“我身体没什么大毛病,你外祖父其它地方也好,就是下雨天腿疼。春天多雨水,厉害的时候一晚上睡不着觉。我觉浅,他一翻身我就醒了。

去年秋尾巴的时候,来村里收猪的人突然换了一个,你舅舅去打听,那人反问一句:这猪肉生意未必只有姜家能做?其他的一概未说。本来应该立时进城看看的,但那会子刚忙完秋收,要打谷、晒谷,交完粮税还要交地租,之后才能把剩下的粮食入仓。

这还只是收完田里的粮食,你两个舅舅和表兄们,去山上开了几块荒地,种了黄豆,一年种两季,第二季也是秋天收割。

等慌慌张张忙完这段时间,冬天到了。去年冬雪下得早,雪又大,家里房子压倒了一间……也是我们两家都不顺,凑一起了。”

姜迎花关切地问:“房子倒了,人没事吧?”

“倒的是你大表兄孩子们睡的那间房,还好倒在没睡人的那边。”

“真是万幸。”

“是。”陈太奶奶也点头,“万事以人为本,孩子们受惊了,但还算是好的。有好多户人家办了丧事,本来去年收成不错,可惜没几户人家过了个好年。咱家也是草草过了个年,只去乡间集市上置办了点东西。

前些天那个晚上,你外祖父睡不着觉,我就跟他唠唠嗑,讲起你过世的娘,才发现过完一个冬了,还没看到你爹来村里。我们老两口越合计越觉得不对,赶紧叫你舅舅赶在农耕前进城看看。

你二舅昨天回来说了,他是一路打听着往县城去的,旁边两个村里都没问出什么消息来,到了杏花村才晓得你爹中了风……”

“我的幺女命不好,怎么她的幺女也这么苦命?”陈太奶奶拍着胸口掉眼泪,“你娘嫁出去还享了两年福,你这年纪轻轻的,怎么撑起这个家啊……”

伤心的事情越往深处想越难受,没一会儿陈外祖母就泣下如雨,悲恸欲绝。

姜迎花抚着她的背小心安慰。

初看到这位外祖母时就觉得她神色憔悴,进屋后又发现床上的被子没有铺好,还以为是老人家身体不适,所以之前一直在躺着,没想到是为了姜家而忧愁伤感。

姜迎花往好的方向安慰她:“虽然现在卖豆腐、卖麻花挣得没我爹当屠夫那么多,但是糊口之余还有点剩余。我把钱攒一攒,到时候换个好大夫给我爹把病治好——我知道除不了根,但怎么也要治到能够走路、可以自己吃饭吧。

我爹能够基本自理后,也不需要他干活,只要在家和我哥守好家就行。祖母,做生意对我来说不是难事儿,我们家的日子迟早会好起来的。”

陈太奶奶并没有被安慰到,“山路难走,人心也难防,攒钱又何其不易?”她不住地摇头,“我放心不了啊!”

姜迎花刚刚还想问刘家村刘矮子的事情,结果……只能花大力气安慰这位外祖母,并对此事三缄其口。

“你娘嫁到城里,当时还觉得是多好的一门亲事啊!怎么几十年来事事不如意呢!”

陈太奶奶忧心太过,姜迎花怎么安慰都安慰不住。

“娘,迎花,饭做好了……”这是大舅母在门外说的。

“祖母?先出去吃饭吧?”姜迎花小声问。

陈太奶奶抹了把脸,扬声回复外面:“晓得!就出去了。”

外面很快噪杂起来,两位舅母使唤儿媳们收拾桌子,又让跑得快的孩子们去把地里干活的人叫回来吃饭。

陈太奶奶起身了却没有开门,走到床边的时候,竟然转过头对姜迎花比了个‘嘘’的手势。

姜迎花愣愣点头,看着她从枕头下面摸出来了一个粗布荷包。

看样子也是个有很多年头了的荷包,因为收紧袋口的绳子都磨损得快断了。

荷包上没有绣东西,就是一块存粹的粗布。

她的外祖母压低声音:“你爹生病前,差不多每回过年过节都给我们送东西、送钱。东西都吃了用了,钱被你外祖父换成整的存起来了。你拿着,不要让你舅舅、舅母们知道。”

想到这个外孙女吃几颗糖都没忘记表侄子,又说:“你也别觉得瞒着你舅舅不好,你舅母养的猪,哪回你爹不用高价收?你爹过节拿来的东西,他们也一起吃了用了。这么多年来往下来,他们没有吃过亏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 1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